法國教育側寫(七):哲學的種子

2018/06/13閱讀時間約 8 分鐘
德國哲學及精神病學家卡爾·雅斯佩斯(Karl Theodor Jaspers)認為每位小孩的心裡,天生就有一顆「哲學的種子」
快樂的暑假即將來臨,大家規劃了什麼活動計畫要和孩子一起同樂呢?想起去年暑假回台灣探親時,除了和家人到日本東京自助遊,一起在東京迪士尼玩耍,和親友在台灣到處旅遊之外,還透過一位好友媽媽的引荐,去參加了一個國小媽媽團體的聚會。
印象很深刻的是,有位媽媽覺得學校教得進度太慢,所以建議大家一定要讓孩子去補習,才不會進度落後,另一位媽媽聊到她九歲的獨子時,更是滿臉的無奈,她覺得兒子真的非常難管教,沒辦法聽她好好說話,一下課就是打電動,還常常裝病不去上英文及數學補習。
她為了小孩的教育,從小就讓孩子唸學費昂貴的私立雙語幼稚園,目前就讀的也是私立國小,兒子從幼稚園開始學英文,但學到現在英文也不見起色,她覺得付那麼多錢讓孩子去私立小學上課,老師就應該好好的教導,現在兒子變成這樣,全都是因為沒有遇到一位好老師,所以沒能把她的孩子教好。
當然大家都有自己的角度和看法,這只是一種選擇也無關對錯,聽到這樣的言論而讓我吃驚的是,有許多媽媽都認同她的觀點,紛紛推薦那一所學校或補習班的老師很不錯,有些媽媽知道我住在法國後,開始問我法國的哲學教育是不是很厲害,甚至開玩笑的說要把小孩送來法國唸書,有些家長則是非常認真的問我,有何辦法可以讓孩子到法國讀書。
每位小孩的心裡,天生就有一顆「哲學的種子」-圖片來源:Pexels

教育的根本源自於家庭

每位家長絕對都是滿懷愛意,處處為子女做最好的打算和選擇,而每一種選擇都有前因後果,這是台灣教育的大環境下所造成的結果,讓我想起六月初看到的一篇新聞,是關於歐洲的高中生對台灣補習文化的想法,兩位女高中生非常好奇和不解,為什麼台灣學生放學後還要去補習班,因此詢問:「你們都什麼時候做自己想做的事?」。
很多人認為現在的孩子程度差、沒有創造力以及國際的競爭力不夠,全都是學校老師、教育部、以及失敗的教改政策所造成的,當家長在責怪學校老師的同時,應該要好好想想教育的本質是什麼。
外在的學習環境固然重要,但教育的責任其實不在於別人或任何外在因素,而在於根本的家庭教育。因為家庭是孩子出生後第一個社會化的場所,家長的觀念、行為、態度和習慣都會深深的影響孩子,父母對子女的教養,才是孩子學習的源頭。
在這個充滿新科技的時代,小朋友和青少年都因為接觸資訊容易,比上一代的父母更加聰明早熟,很多父母會覺得現在的小孩很難管教,或是完全不了解自己的孩子在想什麼,這是由於兩個不同世代的教育方式、社會風氣、競爭力、價值觀…所造成的代溝,上一代的所有經驗和觀念都己經無法複製給下一代,所以家長也需要改變自己舊有的想法,去學習了解這一代的思維,進而互相尊重和包容。

法國小學如何啟發孩子心中那顆哲學的種子

兒子的學校有次舉辦家長輪流觀摩授課的活動,我和另一位家長分配在一組,要一起和孩子們上課,我教簡單的口語中文,另一位家長教玩造型汽球,我們互相配合,當他用汽球作出一把劍時,我會教孩子「劍」的中文要怎麼說,和台灣的課堂非常不同的是,孩子們非常熱烈的詢問各式各樣的問題。
我發現法國老師會鼓勵孩子發問,並且會將同樣的問題,以生動有趣的方式做不同的提問,對於每個提出的問題,老師會要孩子們自己先找出答案,只要能說出自己的觀點,這個答案沒有固定的標準。
四月放春假時,兒子和我們討論要選哪一篇詩歌來教同學,原來是學校的老師出了個讓孩子授課的春假作業,孩子需要選一篇短詩歌並輪流上台當老師,於是我們一家四口到圖書館找適合兒童的詩集,兒子自行選了一篇關於母親的詩歌,逐字朗頌並和我們一起討論,接著說要教給同學們詩歌含義的內容,並將提出一個「媽媽的愛是什麼?」的問題給小朋友們回答。
近年來因為各大媒體對於法國哲學考試的報導,台灣高中也吹起了一股哲學教育的風氣,但其實哲學並不是一句口號,它就在我們日常的生活當中,德國哲學及精神病學家卡爾·雅斯佩斯(Karl Theodor Jaspers)認為每位小孩的心裡,天生就有一顆「哲學的種子」,當孩子在問任何關於世間萬物、人情世故,所有令他好奇的問題時,這句「為什麼」就是一顆哲學的種子,所以學習哲學需要從小開始,才能讓這顆種子慢慢發芽茁壯。
當問了「為什麼」之後就要去尋找答案,學習知識的旅程也就此而展開!
好奇心是學習的起點-圖片來源:Pexels

本篇應用:

很多家長憂心孩子英文不好或數學不好,第一個想法是幫孩子找一所補習班,認為孩子去補習就可以學會英文或數學,或是找一所私立、風評不錯的學校,孩子自然會成為品學兼優的學生,其實學習需要慢慢養成,而且也要孩子主動願意去學,並不是把孩子丟進補習班或學校就會有好的效果。
它需要良好的家庭教育做根本,更需要家長、孩子和老師互相連帶的參與,才能形成良性有效的互動。您可以審視自己的孩子,在一天或一個星期當中有多少個人的時間,因為孩子認真學習知識之外也需要舒壓,需要能充份休息的個人時間,去做他自己想做的事。
家庭教育是孩子的重要起點,可以問自己幾個問題,是否常在生活中教導孩子了解是非對錯,以及正確良好的行為習慣?要求孩子的同時,您是否有以身做則?是否常花時間陪孩子聊天?是否常陪孩子出門活動認識這個世界?是否能耐心的回答孩子的問題?是否會陪著孩子一起討論學校生活和功課?身教和原則對孩子的啟蒙很重要,更要拿捏好對孩子的關愛,因為一過頭就會變成溺愛,有時候孩子最需要的只是父母的傾聽和陪伴。
父母和孩子的距離會隨著小孩長大的年齡而增大,這也代表著孩子正在往獨立的方向邁進,但為什麼很多家長養育出了許多媽寶或草莓族,要了解現代的孩子和父母的年代是完全不一樣的,家長需要去了解小孩青少年所處的這個世代,學習放手並且適時改變自己的教養思維,孩子才有機會學習獨立解決問題,在踏出父母的保護網後,有能力面對種種困難和挑戰。
法國很重視哲學教育,因為哲學並不是抽象深奧不可捉莫的高深學問,反而是落實在日常生活中的逐多提問和反思,它也是一種思考的過程,當孩子問問題時,家長可以引導孩子去思考,問孩子覺得答案應該是什麼,這個答案可以延伸出更多的可能性。
還可以鼓勵訓練孩子勇於發問,把問問題當做是一種親子遊戲,可以依孩子的年齡來設定主題,例如為什麼要上學?愛或喜歡有什麼差別?幸福是什麼?自由是什麼?生命是什麼?…彼此互相問問題,互相思考及回答,去學會問一個有趣的問題,從生活當中找到題材和答案,這是培養孩子邏輯思考,啟發心中那顆「哲學的種子」最簡單的方法。
  • 系列文章:
  1. 法國教育側寫(一):紅筆、藍筆、綠筆
  2. 法國教育側寫(二):跳脫框架
  3. 法國教育側寫(三):做自己
  4. 法國教育側寫(四):思辨和邏輯
  5. 法國教育側寫(五):分離也需要學習
  6. 法國教育側寫(六):讓孩子渴望上學,快樂學習
  7. 法國教育側寫(七):哲學的種子
  8. 法國教育側寫(八):傳統文化
  9. 法國教育側寫(九):情感教育要從小作起
  10. 法國教育側寫(十):培養學習的興趣
  11. 法國教育側寫(十一):不需要作業與考試
  12. 法國教育側寫(十二):讓孩子決定想從事的課外活動
  13. 法國教育側寫(十三):教育問題大解密(1)提高學習的興趣
  14. 法國教育側寫(十四):霸凌與被霸凌者(上)
  15. 法國教育側寫(十五):霸凌與被霸凌者(下)
  16. 法國教育側寫(十六):教育問題大解密(2)孩子何時可以擁有手機
  17. 法國教育側寫(十七):知識是實踐在生活裡的行動和能力(上)
  18. 法國教育側寫(十八):知識是實踐在生活裡的行動和能力(中)
  19. 法國教育側寫(十九):知識是實踐在生活裡的行動和能力(下)
延伸閱讀:
也歡迎大家加入「法國宅媽der不負責觀察手扎」臉書專頁,即時分享更多法國生活觀察下的繽紛光影片段。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1.1K會員
307內容數
我想寫出能溫暖人心,或是可以帶來些許啟發的文字,包括身處在異國女性的迷人故事、法國文化符碼、社會生活時事觀察、法國教育側寫、斜槓世代的學習。將融合兩種文化做更深入的探索,和大家分享包羅萬象的生活經驗,觀察眼中閃現的光影片斷。🌹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