付費限定方格精選

漫談六四(8):說說1989年的那些大字報(下)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 在4月22日胡耀邦追悼會結束以後,學生運動繼續開展。這個階段,運動的主題,已經從悼念胡耀邦轉移到對於社會現實的不滿和批判上了。
當時在北大有一首署名「無名」的詩,用寓意的筆法,表現了人民在四十年「社會主義建設」之後的覺醒,題目是〈致我曾愛過的女人〉:
我剛懂事時就愛上了你
你是世上最好的女人
可昨夜的風
吹掉了你的面紗
露出了一張四十歲女人
奇形怪狀的臉
地上所有冤屈的淚水
沖掉你濃濃的脂粉
你女妖般的淫威
讓我顫栗地感到恐懼
天空中滾動著黑色的太陽
那月亮已成為烏鴉的翅膀
吸血蝙蝠一樣吸吮所有的光
只有苔蘚植物才能瘋狂地生長
於是 我終於相信
四十年已經足夠
連大理石也會腐爛
這首詩的作者可能是一位普通的中年知識分子,在建國時,他正是一個單純幼稚、充滿對新世界的向往的青年,他受到的教育告訴他社會主義是最美好的制度(「世界上最好的女人」),因此他滿懷激情地投入了生活和工作(「愛上了你」)。
以行動支持創作者!付費即可解鎖
本篇內容共 1509 字、0 則留言,僅發佈於王丹隨筆你目前無法檢視以下內容,可能因為尚未登入,或沒有該房間的查看權限。
avatar-img
389會員
247內容數
作為一個寫作者,「王丹隨筆」這個空間,能夠讓我書寫的內容不被媒體的意識形態或流量給綁架,不需為了追求點擊而譁眾取寵,真正深入書寫出更多有價值的內容給每位讀者。除此之外,我希望在這裡不是單純的「我寫你看」,能有更多機會與讀者們互動,接受讀者的要求,批評。(當然,表揚也可以XD)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王丹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在4月22日胡耀邦追悼會結束以後,學生運動繼續開展。這個階段,運動的主題,已經從悼念胡耀邦轉移到對於社會現實的不滿和批判上了。這個時期的大字報,有很多針砭時事的精彩內容。
在過去的30年間,對於中國的1989年民主運動和六四天安門大屠殺,海內外的相關研究可以用汗牛充棟來形容。不過這些研究,絕大多數都集中在當年那場運動前後的社會意義、爆發原因、政治後果、發展過程,以及國際影響等等方面,但從文化現象這一角度出發所做的分析並不多見。
這四封公開信的發表,在社會上產生了極大的影響,對於活躍的青年學子來說更是振聾發聵。後來大批學生加入學運的行列,與這四封公開信的鼓舞是有直接關聯的。
1989年2月23日發表的《北京文化界致人大常委會及中共中央公開信》,引起全社會的關注,產生了巨大的影響。主要是因為參加連署的,包括了一些中國文化界德高望重,極具影響力的人物。
1989年中國民主運動的爆發,從遠的來說,是整個80年代逐漸積累的結果;從近的來看,在意某種程度上,是1989年上半年一系列的聯名信引發的。
1989年,中共在六四開槍之後,大張旗鼓地在全國通緝21名學生,這在中共建政以後是第一次,按理說茲事體大,應當非常嚴謹慎重。但是,了解情況的人,包括我,看這份通緝令,無不覺得草率到匪夷所思的地步。
在4月22日胡耀邦追悼會結束以後,學生運動繼續開展。這個階段,運動的主題,已經從悼念胡耀邦轉移到對於社會現實的不滿和批判上了。這個時期的大字報,有很多針砭時事的精彩內容。
在過去的30年間,對於中國的1989年民主運動和六四天安門大屠殺,海內外的相關研究可以用汗牛充棟來形容。不過這些研究,絕大多數都集中在當年那場運動前後的社會意義、爆發原因、政治後果、發展過程,以及國際影響等等方面,但從文化現象這一角度出發所做的分析並不多見。
這四封公開信的發表,在社會上產生了極大的影響,對於活躍的青年學子來說更是振聾發聵。後來大批學生加入學運的行列,與這四封公開信的鼓舞是有直接關聯的。
1989年2月23日發表的《北京文化界致人大常委會及中共中央公開信》,引起全社會的關注,產生了巨大的影響。主要是因為參加連署的,包括了一些中國文化界德高望重,極具影響力的人物。
1989年中國民主運動的爆發,從遠的來說,是整個80年代逐漸積累的結果;從近的來看,在意某種程度上,是1989年上半年一系列的聯名信引發的。
1989年,中共在六四開槍之後,大張旗鼓地在全國通緝21名學生,這在中共建政以後是第一次,按理說茲事體大,應當非常嚴謹慎重。但是,了解情況的人,包括我,看這份通緝令,無不覺得草率到匪夷所思的地步。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如果一個人,在他十幾二十歲的時光,完全浸泡在社會運動裡,那會跟一般人有什麼不同? 我自己的學運(社運)在歷史時刻開始前就已經結束了,但我有著類似的哀愁。 看著比我晚幾年出生的學弟妹成為學運的要角,那些微小的選擇不同,拉開了兩條不同的道路。後來我把自己活成無聊的樣子。 被社運揉捏
Thumbnail
這是一篇關於回憶的文章,描述作者在學生時期的一些點滴回憶和情感。文章充滿了對過去時光的回味和感慨。作者表達了對那段回憶的感謝以及對曾經陪伴過自己的人的祝福。
Thumbnail
我出生在白色恐怖的後期,上大學前後看到當時的反對黨(民進黨)的成立,剛好又生長在蘭陽平原,這個以黨外自稱、追求民主自由的地方。 所以可以一眼就看出,現在這個所謂的白色力量根本就是掛羊頭賣狗肉,完全背離了當初蔣渭水為台灣爭取民主自由的初衷。 大學時代碰上野百合學運,蹺課就跑去中正紀念靜坐抗議萬年國
Thumbnail
「愛是一種感覺,你難道沒有感覺到?」 「沒有,我只感覺到你把我當作玩物,希望從我這裡得到情欲的滿足。」
6/19, 2023 胡培文     今天是高中畢業典禮,我們的青春將會在今天夕陽落下時,圓滿的結束。隨著體育館外的鳳凰花不講理地迸放荒謬的火紅,我們的高中生活本該在這裡隨著校歌唱出終止式。     然而有兩個人,他們的青春並沒有安然地結束,而是隨著鳳凰花炸裂般的迸放。   7/1, 202
時間過得真的很快,轉眼間十年就這樣過去了,十年前的今天,台灣發生了歷史上重要的 "太陽花學運",也稱為 318運動,這是由臺灣的大學學生與公民團體共同發起的社會運動,主要就是因為會危害台灣台灣自身經濟,而且也會強化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政治影響力的 "海峽兩岸服務貿易協議" 遭國民黨強行通過審查
到二條一,這可是我有們家族故事的。 本書背景是1991年,當年我剛考上大學,不過故事開始的時候,我還是個高三學生,等到我進學校,學運已經告一段落…… 有點可惜,其實我也明顯注意到,我的學長姐那一代的民主概念跟我同學這代以下是有落差的,簡單說,我同學這代以下的屆次,只是撿現成的民主果實在享受而已,
最近在讀《被壓榨的一代》,跳章節速讀。第一章講高學歷無用,第四章講上層階級的底層生活,作者用個案討論各式各樣的壓榨,關於「做你所愛」的破滅、薪資停滯、房價、入不敷出……的一些故事。 在兩個章節裏頭,受困的皆是人文社會學科出身的學子。而在第四章最後一個小標是「你不屬於這裡」,那瞬間我想起了《今生是
Thumbnail
第二十七章  天安門事件 一九八九年六月三日星期六晚間,中共武裝部隊開進天安門廣場,對廣場上悼念前中央總書記胡耀邦的示威抗議學生群眾們展開了武力鎮壓。消息見報後,台灣各界紛紛譴責中共暴行。由四家唱片公司、一百多位歌手共同錄製的歌曲「歷史的傷口」廣泛傳唱。週一校園裡大家交頭接耳都在談論著這起事件
Thumbnail
不要迷戀深淵的縱身一躍,而要嚮往天際的翱翔翻飛。 這是一個憂鬱過多的年輕世代。我們師生在各自的道路上,兜兜轉轉,進到了同一間教室,這是千山萬水後奔來的緣分。選擇坐在最邊緣的位置的,不在少數。只要願意回應我的話語的,我便一定全力維護他(她)。來一個,救一個。別讓遺憾太多。
Thumbnail
如果一個人,在他十幾二十歲的時光,完全浸泡在社會運動裡,那會跟一般人有什麼不同? 我自己的學運(社運)在歷史時刻開始前就已經結束了,但我有著類似的哀愁。 看著比我晚幾年出生的學弟妹成為學運的要角,那些微小的選擇不同,拉開了兩條不同的道路。後來我把自己活成無聊的樣子。 被社運揉捏
Thumbnail
這是一篇關於回憶的文章,描述作者在學生時期的一些點滴回憶和情感。文章充滿了對過去時光的回味和感慨。作者表達了對那段回憶的感謝以及對曾經陪伴過自己的人的祝福。
Thumbnail
我出生在白色恐怖的後期,上大學前後看到當時的反對黨(民進黨)的成立,剛好又生長在蘭陽平原,這個以黨外自稱、追求民主自由的地方。 所以可以一眼就看出,現在這個所謂的白色力量根本就是掛羊頭賣狗肉,完全背離了當初蔣渭水為台灣爭取民主自由的初衷。 大學時代碰上野百合學運,蹺課就跑去中正紀念靜坐抗議萬年國
Thumbnail
「愛是一種感覺,你難道沒有感覺到?」 「沒有,我只感覺到你把我當作玩物,希望從我這裡得到情欲的滿足。」
6/19, 2023 胡培文     今天是高中畢業典禮,我們的青春將會在今天夕陽落下時,圓滿的結束。隨著體育館外的鳳凰花不講理地迸放荒謬的火紅,我們的高中生活本該在這裡隨著校歌唱出終止式。     然而有兩個人,他們的青春並沒有安然地結束,而是隨著鳳凰花炸裂般的迸放。   7/1, 202
時間過得真的很快,轉眼間十年就這樣過去了,十年前的今天,台灣發生了歷史上重要的 "太陽花學運",也稱為 318運動,這是由臺灣的大學學生與公民團體共同發起的社會運動,主要就是因為會危害台灣台灣自身經濟,而且也會強化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政治影響力的 "海峽兩岸服務貿易協議" 遭國民黨強行通過審查
到二條一,這可是我有們家族故事的。 本書背景是1991年,當年我剛考上大學,不過故事開始的時候,我還是個高三學生,等到我進學校,學運已經告一段落…… 有點可惜,其實我也明顯注意到,我的學長姐那一代的民主概念跟我同學這代以下是有落差的,簡單說,我同學這代以下的屆次,只是撿現成的民主果實在享受而已,
最近在讀《被壓榨的一代》,跳章節速讀。第一章講高學歷無用,第四章講上層階級的底層生活,作者用個案討論各式各樣的壓榨,關於「做你所愛」的破滅、薪資停滯、房價、入不敷出……的一些故事。 在兩個章節裏頭,受困的皆是人文社會學科出身的學子。而在第四章最後一個小標是「你不屬於這裡」,那瞬間我想起了《今生是
Thumbnail
第二十七章  天安門事件 一九八九年六月三日星期六晚間,中共武裝部隊開進天安門廣場,對廣場上悼念前中央總書記胡耀邦的示威抗議學生群眾們展開了武力鎮壓。消息見報後,台灣各界紛紛譴責中共暴行。由四家唱片公司、一百多位歌手共同錄製的歌曲「歷史的傷口」廣泛傳唱。週一校園裡大家交頭接耳都在談論著這起事件
Thumbnail
不要迷戀深淵的縱身一躍,而要嚮往天際的翱翔翻飛。 這是一個憂鬱過多的年輕世代。我們師生在各自的道路上,兜兜轉轉,進到了同一間教室,這是千山萬水後奔來的緣分。選擇坐在最邊緣的位置的,不在少數。只要願意回應我的話語的,我便一定全力維護他(她)。來一個,救一個。別讓遺憾太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