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年來最好的經濟狀況,滄海一聲笑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本文原發表於「風傳媒」2018-06-16

蔡總統在2018年6月12日的第31屆國際證券業協會(ICSA)年會暨會員大會中提到,臺灣經濟目前處在過去20年來的最好狀態。此話一出,很多人向我求證,臺灣的經濟現況真如蔡總統所言是20年來的「最好狀態」嗎?這20年,算總統任期,贏過馬英九和陳水扁,也跨越李登輝任期的最後兩年,真夠輝煌的!

坦白說,我費了一整天工夫仍想不清楚蔡總統所言的「最好狀態」,指的是哪一個指標?但她隱約提到「薪資」與「失業率」,但大家用膝蓋想也知道,絕對不可能是20年來最好的狀態!

如此一來,這神秘的經濟指標,指的又是什麼呢?

行政院主計總處的資料庫可以查到大部分的經濟指標,若以薪資而言,工業及服務業每人每月經常性薪資絕對是20年來的最高值,但這值得高興嗎?

實際上是實質薪資未成長,甚至「倒退嚕」。

但大家也千萬不要被行政院副院長所言,今年第一季5萬9852元實質薪資這般的高薪所蒙蔽,因為是第一季,理當包含了年終獎金,這個數字並非是全年平均的實質薪資。為何實質薪資未能成長?主因還是低薪,且薪資所得成長率無法超過物價成長率,實質薪資才會「倒退嚕」。所以,薪資絕對不是!

至於失業率呢?失業率也絕對不是20年來最好的狀態!今年四月份的失業率是3.64%,似乎是很低,但近20年的低點是2015年5月的3.62%,還是馬英九當總統的時候。

我還可以找到消費者物價指數絕對是20年的高點,這代表什麼意思?就是物價愈來愈高啊!物價高但薪水低,實質薪資才會負成長,但消費者物價指數年增率亦絕對不是20年來的低點,凡有腦袋的經濟學家絕不會跳出來說物價成長率愈低愈好,或者是負的更好,因為負的成長率代表物價愈來愈便宜,手上的貨幣購買力愈來愈大。然後,各位想想,如果物價愈來愈便宜,有業者願意生產嗎?那叫做「通貨緊縮」,比「通貨膨脹」更可怕啊!

我再找到一個,工業生產指數絕對是20年的高點,但年增率不不是。

至於,教育狀況可以說是20年來最差的狀態嗎?光看「拔管事件」陣亡了兩位教育部長就知道,再過幾年,我等這些大學教員恐怕都得集體失業了!

以前我常說,臺灣根本沒有經濟奇蹟,所謂的經濟奇蹟基本是經濟成長的必經之路。

但昨天,我發現臺灣又再度出現的20年來首次的經濟奇蹟,更可能,只是文青式的經濟奇蹟。我突然驚覺,蔡總統講的「最好狀態」該不會是「國內生產毛額」(GDP)?GDP確實是20年來最高,但我從來沒聽過有人會拿GDP當成經濟成長的指標,以「毛額」而言,表現的是臺灣一段時間(一季或一年)內的生產總值。

以「成長率」而言才是經濟有成長,但國際上不會單以GDP或GDP成長率來證明這個國家是否是「最好的狀態」,或者是「幸福狀態」!
Figure 1:國內生產毛額(單位:百萬新臺幣)。(取自行政院主計總處)

Figure 1:國內生產毛額(單位:百萬新臺幣)。(取自行政院主計總處)

經濟成長率也絕非20年來最好的狀態,從下圖的GDP成長率,各位難道看出了今年是「最好的狀態」嗎?

Figure 2:GDP成長率(單位:%)。 (取自行政院主計總處)

Figure 2:GDP成長率(單位:%)。 (取自行政院主計總處)

這些指標都難以說明臺灣的經濟正值20年來最好的狀態,莫非,這20年來的新經濟奇蹟指的是股市加權股價指數?從下圖觀察,台股的最高點是1990年的2月10日,達12,495.34點,那時候差不多是「臺灣錢淹腳目」之時,而去年5月台股加權指數破萬點到現在超過一年,這當中能在股海中賺大錢的絕非這些小散戶。況且,也少有國家直接用股市加權指數說是國家幸福成長的指標啊!

Figure 3:台股指數圖。(取自luckstar.com)

Figure 3:台股指數圖。(取自luckstar.com)

我實在不懂,我為何費了這麼大的功夫與時間,只為了求證蔡總統這20年來最好的狀態之經濟指標到底為何?套句經濟學最常說見的話,不理性啊,然後就如我在《搞笑經濟學》中說的暗室黑貓笑話:

不存在的經濟指標就是暗室裡不存在的黑貓。

然後,我們再費勁的推論,這黑貓到底在哪?或者,再如《搞笑經濟學》中另一經典笑話,千萬不要和經濟學家過招,尤其是官方經濟學家,因為,他們都有一隻「看不見的手」。

看到最近這些蔡總統與官方釋出的經濟數據......

面對二十年來新經濟奇蹟,我卻只能水煮香蕉皮沾醬油吃,我決定滄海一聲笑!


raw-image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怡克納米斯的臥底經濟學觀察誌
132會員
176內容數
這是一個以通俗經濟角度寫作的垂直自媒體,以臥底的角度探討社會經濟問題與現象,歡迎訂閱。
2022/12/11
這一次,我將和AI機器人談《巷子口經濟學》中的一篇「一杯咖啡的價格」,比較中性的經濟分析,看看AI機器人會如何反應?首先,我請AI機器人扮演怡克納米斯的角色回話,它竟然接受,且以的怡克納米斯角色和我對話。
Thumbnail
2022/12/11
這一次,我將和AI機器人談《巷子口經濟學》中的一篇「一杯咖啡的價格」,比較中性的經濟分析,看看AI機器人會如何反應?首先,我請AI機器人扮演怡克納米斯的角色回話,它竟然接受,且以的怡克納米斯角色和我對話。
Thumbnail
2021/12/18
最近物價的漲幅想必大家都有感,連我們家附近的臭豆腐攤一盒五塊豆腐50元,在12月1日起調漲為55元,漲幅10%。但為何主計總處公布的外食費指數年增率,這麼的令人無感?
Thumbnail
2021/12/18
最近物價的漲幅想必大家都有感,連我們家附近的臭豆腐攤一盒五塊豆腐50元,在12月1日起調漲為55元,漲幅10%。但為何主計總處公布的外食費指數年增率,這麼的令人無感?
Thumbnail
2021/11/13
經濟部此舉的「抗漲專區」與《呂氏春秋》講的「掩耳盜鐘」,不就有異曲同工之妙,不是嗎?以為成立個「抗漲專區」,要業者把一些看起來沒有漲價的商品集中銷售,官員先麻痺自己的物價感覺,然後老百姓就會慶幸原來物價沒有上漲,過去的耽驚受怕,原來只是一些人傳遞的假消息,讓大家「杞人憂天」罷了!
Thumbnail
2021/11/13
經濟部此舉的「抗漲專區」與《呂氏春秋》講的「掩耳盜鐘」,不就有異曲同工之妙,不是嗎?以為成立個「抗漲專區」,要業者把一些看起來沒有漲價的商品集中銷售,官員先麻痺自己的物價感覺,然後老百姓就會慶幸原來物價沒有上漲,過去的耽驚受怕,原來只是一些人傳遞的假消息,讓大家「杞人憂天」罷了!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你好,我是股市鴿~ 央行下修經濟成長率,台灣經濟前景如何? 最近,央行發布了今年的經濟成長率預測,從3月的2.21%下修到1.72%,減少了0.49個百分點。這意味著今年台灣的經濟表現將不如預期,也低於去年的2.35%。央行總裁楊金龍表示,這主要是因為國際經濟前景面臨諸多不確定性,以及國內產出缺口轉
Thumbnail
你好,我是股市鴿~ 央行下修經濟成長率,台灣經濟前景如何? 最近,央行發布了今年的經濟成長率預測,從3月的2.21%下修到1.72%,減少了0.49個百分點。這意味著今年台灣的經濟表現將不如預期,也低於去年的2.35%。央行總裁楊金龍表示,這主要是因為國際經濟前景面臨諸多不確定性,以及國內產出缺口轉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股市鴿 台灣5月的消費者物價指數(CPI)年增率降至2.02%,是近22個月以來最低的水平,反映通膨壓力已經降溫。影響通膨的因素包括蛋價、油料、蔬果、外食費等。 相關報導 我也查了一些相關的資料,發現台灣的通膨率在過去幾年都比其他亞洲地區低而穩定。根據自由財經的報導,台灣方面,台灣消費者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股市鴿 台灣5月的消費者物價指數(CPI)年增率降至2.02%,是近22個月以來最低的水平,反映通膨壓力已經降溫。影響通膨的因素包括蛋價、油料、蔬果、外食費等。 相關報導 我也查了一些相關的資料,發現台灣的通膨率在過去幾年都比其他亞洲地區低而穩定。根據自由財經的報導,台灣方面,台灣消費者
Thumbnail
近來「日本的蛋價比台灣便宜」的話題延燒,無獨有偶,日前聯合報系「台灣2022代表字大選」公布票選結果,也是由「漲」字獲得最多票數支持,通貨膨脹已經成為民眾最關心的議題之一。從媒體反應來看,蔡英文政府執政下的台灣人,似乎正過著水深火熱、凍餓交迫、急須被拯救的生活。
Thumbnail
近來「日本的蛋價比台灣便宜」的話題延燒,無獨有偶,日前聯合報系「台灣2022代表字大選」公布票選結果,也是由「漲」字獲得最多票數支持,通貨膨脹已經成為民眾最關心的議題之一。從媒體反應來看,蔡英文政府執政下的台灣人,似乎正過著水深火熱、凍餓交迫、急須被拯救的生活。
Thumbnail
"低薪世代"是近20年來踏入職場年輕人的普遍心聲。明明看著報紙上寫著經濟多好,GDP成長多少,但為什麼落到我頭上的薪水就是那麼少?關於低薪世代的苦,人類學徒在很久很久去香港工作前,曾經在台灣最知名的那間外商銀行當過理財專員兩年,當時算是金融界菜鳥的我起薪是3.4萬元。隔了很多年之後...
Thumbnail
"低薪世代"是近20年來踏入職場年輕人的普遍心聲。明明看著報紙上寫著經濟多好,GDP成長多少,但為什麼落到我頭上的薪水就是那麼少?關於低薪世代的苦,人類學徒在很久很久去香港工作前,曾經在台灣最知名的那間外商銀行當過理財專員兩年,當時算是金融界菜鳥的我起薪是3.4萬元。隔了很多年之後...
Thumbnail
受前兩年歐美國家寬鬆貨幣政策、俄烏戰爭及疫情帶來的供應鏈問題等因素的影響,現在真的是全球都在面對高通膨的壓力。但在台北不開車(對油價無感)和不自己做飯(不怎麼上超市採買食品)的我,對物價波動一向比較沒有感覺。不曉得大家覺得台灣物價上漲的厲害嗎?
Thumbnail
受前兩年歐美國家寬鬆貨幣政策、俄烏戰爭及疫情帶來的供應鏈問題等因素的影響,現在真的是全球都在面對高通膨的壓力。但在台北不開車(對油價無感)和不自己做飯(不怎麼上超市採買食品)的我,對物價波動一向比較沒有感覺。不曉得大家覺得台灣物價上漲的厲害嗎?
Thumbnail
根據中華民國統計資訊網,台灣近 10 年(2013 年 1 月~2022 年 1 月)的通貨膨脹率都沒超過 3%,平均的通貨膨脹率只有 0.96%。灣 2013~2021 年的經濟成長率都大於通貨膨脹率。 如果我們把納稅錢去補貼油電凍漲的隱含市場成本算進去,台灣的雞排其實已經100塊了。
Thumbnail
根據中華民國統計資訊網,台灣近 10 年(2013 年 1 月~2022 年 1 月)的通貨膨脹率都沒超過 3%,平均的通貨膨脹率只有 0.96%。灣 2013~2021 年的經濟成長率都大於通貨膨脹率。 如果我們把納稅錢去補貼油電凍漲的隱含市場成本算進去,台灣的雞排其實已經100塊了。
Thumbnail
這幾天兩則報導吸引了我的注意 一則是科技業工程師到了中年累積3000萬的身家,想退休但是又不敢。 E 另一則是台灣經濟成長率創11年新高,可是大家應該都無感。 E 2021-11=2010,我們來回顧2010年的經濟表現: E 文中提到 "2010年的經濟成長率將達到9.98%,創下2
Thumbnail
這幾天兩則報導吸引了我的注意 一則是科技業工程師到了中年累積3000萬的身家,想退休但是又不敢。 E 另一則是台灣經濟成長率創11年新高,可是大家應該都無感。 E 2021-11=2010,我們來回顧2010年的經濟表現: E 文中提到 "2010年的經濟成長率將達到9.98%,創下2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