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菜鳥談】海湧ê聲、土地ê情,唱出阮ê心聲,做伙骨力走傱──「拍謝少年」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7 分鐘

在講拍謝少年之前,我要先推薦一下「兄弟沒夢不應該」這首長達快十分鐘的歌曲。因為這首歌真的「沒聽不應該」啦。


Sorry Youth拍謝少年──我是按怎(án-tsuánn)熟似(si̍k-sāi)拍謝ê?

「拍謝少年」是一支由吉他維尼、貝斯薑薑,鼓手宗翰三人組成的台語搖滾樂團。過去曾在2012年發行過「海口味」專輯。時隔三年,於2018年又發行新專輯「兄弟沒夢不應該」。
「一尾台灣土產搖滾樂隊」是幾乎成了拍謝少年的招牌介紹詞。事實上,拍謝少年的每一場現場演出,他們所營造的氛圍、說出的心內話、唱出來的歌,確實都散發著濃濃的本土氣息。

raw-image

簡單介紹一下拍謝少年後,我來講一下我是按怎熟係伊ê:
我知道拍謝少年,大約是前年十二月,也就是大約一年半前。
還記得那段日子,我為了參加文學獎比賽,沒日沒夜的拼命寫作,然後生了一場大病。人的精神是與身體相連的,當心理狀態出了問題,那麼身體的疾病就會越積越多。低落的心情、焦慮的情緒、身體的病痛,就一直纏繞著我,不眠不休。我永遠忘不了,每天起床迎接我的,是難以承受的陣痛。可是我當時卻是承載著這樣的痛苦,去完成我的作品────如果你問我這麼拼命後,最後的結果是什麼,那當然是沒得獎。

這幾年 行入仝款的社會 賺著滿腹的怨慼 欲按怎對你來解釋
這幾年 行入仝款的社會 賺著滿腹的怨慼 欲按怎對你來解釋
聽 咱的歌聲 共阮的故事 唱予你聽
聽 咱的歌聲 共阮的故事 唱予你聽

後來,就在某個因緣際會下,我的youtube上出現這首歌,叫作「暗流」。

毋知是不是這首歌的歌詞打中我當時的心情(sim-tsîng),我聽了又聽,聽了又聽,這麼有能量的歌詞,讓我疲憊的身軀,有了力量。接著,我又回頭聽了他們的另一首歌,就是我上面貼的「兄弟沒夢不應該」。這段歌詞,又讓我印象深刻:

你向望有人會知
咱根本無遐爾勇敢
你心裡咧想啥物啊
過去的人若像作夢
你思念也無看見啊
過去的路嘛無較怎
你感覺若像真的哪
夢中做陣敢好啊

伴隨著無止境的「啦啦啦啦」,一股與「暗流」相等強度的能量,打入我的心內底。若是又把兩首歌一起連著聽。幹,哭不停。

音樂是很神奇的東西。當它擺脫了一種既定、為取悅大眾而流於世俗的旋律,將想說的話,寫進歌裡。將所想的事,寫成詞。那彷彿將靈魂全部灌注、充滿情感與共鳴的歌曲,居然能夠成為他人的救贖。

後來,我的病痛大概在二月還三月時逐漸好轉,再後來,我的身體就痊癒了。那時候我就決定,這一生至少一定要聽一次他們的現場演出。

我聽的第一場拍謝少年的表演,是在東吳大學舉辦的《逃亡吧!都市漁人!》。不得不說,現場實際看見他們的面孔,聽著撼動舞台的樂聲,觀眾在底下衝撞並與拍謝一同合唱的情景──那是有別於在youtube上,更加強烈、更加深厚的情緒打擊。自此之後,我徹底愛上了「拍謝少年」。


結合土地、文化,令人讚嘆不已的精彩演出

後來,我就開始展開瘋狂追逐拍謝足跡的樂團仔。拍謝的每一場表演,我幾乎都會到場。不過,我也漸漸發現拍謝少年不是一個單純的台語搖滾樂團。

TOYOTA的紀錄片中維尼就有提到,他們剛開始玩團的時候,能夠表演的機會非常少,因此他們希望能夠自己創造表演的機會。麻辣火鍋店、羊肉爐店、客運站......這些我們從未想過能夠變成舞台的地點,同時也是我們人生中,或多或少會進入、經過的「生活ê所在」。

如果有看過拍謝少年的《骨力走傱》、《深海的你》這兩首MV,你會發現他們的表演場地非常特別:

這兩次表演,我都沒參與到,很可惜,因為認識晚了。不過沒關係,因為拍謝後來又帶到我更多有意思的地方,去看他們表演。

去年十一、十二月,是我追拍謝少年追最兇的一段時間。因為他們光這兩個月就有三場表演,有夠猛。
我分別去了稻江文化音樂祭,當天除了拍謝外,還有早期流傳至今、生活在大稻埕一帶的北管音樂社團;「生活記智」映像節,是跟我上一篇文章所寫的自由之路藝術節同一個地點,都在中興紙廠;以及舉辦於萬華剝皮寮的冬至剝皮寮─城事生活節

映像節的表演非常令人印象深刻,當天除了有李文政所創作的火鳳凰視覺藝術,還邀請了武聖龍獅武團一同演出。不得不說,那場表演非常、非常、非常兇猛!

raw-image
raw-image
raw-image
raw-image

十一月的時候,則是去了辦在台灣新文化運動紀念館旁的稻江文化音樂祭。

raw-image
raw-image

我特別喜歡這兩場活動的演出。因為當天都有請北管老師一同來表演《契囝》、《夢中見》這兩首歌。尤其是以布袋戲為主題的《契囝》,富有傳統味道的北管樂聲作為起頭,在短暫的停歇後,突然插入搖滾的躁進,接著在兩者看似衝突、卻又十分契合的樂聲交融下,大聲唱起:「勇敢的人來佇遮 新的時代緊來拚輸贏 毋通混混沌沌過著 敧敧崎崎的生活 清醒的人攏知影 自由的路一定無好行 毋通混混沌沌過著 敧敧崎崎的生活」──這是只有人在現場才能體會到,難以言喻的感動。

題外話,《契囝》是紀錄片《紅盒子》的片尾曲。我在之前《紅盒子》的觀影心得中有稍微提過這首歌的MV。

raw-image
raw-image

參與拍謝的每一場表演至今,我都是抱著期待去、懷著感動回來。每一次的演出,雖然總會是固定這幾首歌在輪唱,但心裡總是會期待,那聲「暗流」落下後,嘈雜的樂器聲響下,突然轉變為「兄弟沒夢不應該」的感動。

與身旁陌生的人一同大聲合唱,一同隨旋律躁動跳躍。若是謀得機會,便與他們搭起肩膀,盡情甩頭、搖擺。就好像,好像要把生活的苦悶、對現實的落寞、人生的挫折,在這一刻用奮力吼出的聲音,狠狠地砸在地上,盡情發洩。

然後在曲終人散後,好好的生活。


「談場溫柔的政治」、「親子對話」行動持續中

如果你想加入這場行動,運用你的文字來溫暖你的家人、溫暖你身邊的朋友,想協助他們了解你的隱憂、你對政治的看法,都歡迎你在文章關鍵字加入「談場溫柔的政治」、「親子對話」。

行動說明:


※如果您想第一時間讀到我的文章與小說創作,
歡迎追蹤我的Vocus臉書《村長村》

認同我的創作價值嗎?如果您願意支持我的創作、希望協助我能持續寫作,歡迎使用下方由Vocus提供的贊助功能、或是透過我的名片按下五次Like,協助我持續創作!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Moonrogu的歡樂鳥窩
16.2K會員
2.1K內容數
Moonrogu的歡樂鳥窩是個Moonrogu主觀觀點的集中地,你可以在這看到奇幻小說、創作觀點、平台生態觀察,以及不定時的討論互動。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一塊青春曲唱徦變老歌(台語吟唱/河洛話) 我著是愛唱汝之青春曲 我對少年共汝唱徦變老歌也唱沒煞 問世間男女之情愛是啥物 因何予儂相思 愛情像扼一枝枯萎之花蕊 我想欲寄託對汝之相思 那知風一吹 眷戀散落地 只存寂寞綿綿牽徦天邊 愛情像青春花園之一蕊花 蝶兒戀花 蝶兒亂飛 我將對汝之相思寫作一條歌詩 因
Thumbnail
一塊青春曲唱徦變老歌(台語吟唱/河洛話) 我著是愛唱汝之青春曲 我對少年共汝唱徦變老歌也唱沒煞 問世間男女之情愛是啥物 因何予儂相思 愛情像扼一枝枯萎之花蕊 我想欲寄託對汝之相思 那知風一吹 眷戀散落地 只存寂寞綿綿牽徦天邊 愛情像青春花園之一蕊花 蝶兒戀花 蝶兒亂飛 我將對汝之相思寫作一條歌詩 因
Thumbnail
第一次聽 #原聲童聲合唱團 的演出。 原聲15年了,我這才第一次聽到孩子們的歌聲。 過去只有耳聞,或是在哪兒無意中聽過〈拍手歌Kipahpah ima〉片段,我恐怕和不少人一樣,誤會原聲就是發展原住民孩子歌唱的音樂組織⋯⋯ 託Amy姐的福,我才有幸能聽藍蔚老師、紅蓮校長、和道大哥侃侃分享原聲故事,而
Thumbnail
第一次聽 #原聲童聲合唱團 的演出。 原聲15年了,我這才第一次聽到孩子們的歌聲。 過去只有耳聞,或是在哪兒無意中聽過〈拍手歌Kipahpah ima〉片段,我恐怕和不少人一樣,誤會原聲就是發展原住民孩子歌唱的音樂組織⋯⋯ 託Amy姐的福,我才有幸能聽藍蔚老師、紅蓮校長、和道大哥侃侃分享原聲故事,而
Thumbnail
15年後 一樣的樂音 新的靈魂 從大學時代就開始追『大風』劇團 之後回到高雄 2008年文化中心很難得有音樂劇的演出 當然一定要買票大力支持一下 當年我們第一次現場體會到音樂劇也能有客語閩南語日語這樣多元化的樣貌 甫步出會場 已經有幾首歌刻在腦海 忍不住不停地唱 迷妹般的要了簽名 才依依不捨的離開
Thumbnail
15年後 一樣的樂音 新的靈魂 從大學時代就開始追『大風』劇團 之後回到高雄 2008年文化中心很難得有音樂劇的演出 當然一定要買票大力支持一下 當年我們第一次現場體會到音樂劇也能有客語閩南語日語這樣多元化的樣貌 甫步出會場 已經有幾首歌刻在腦海 忍不住不停地唱 迷妹般的要了簽名 才依依不捨的離開
Thumbnail
每一個年代,都有人唱著相似精神的歌曲,但你深知有些歌曲不會被取代。《少年吔,安啦!》便是如此一張作品,它是原聲帶,也是電影音樂概念專輯。其語彙與再次問世的修復電影又一次吻合,也傳遞了搖滾樂、電子樂所代表的前進意義。它既唱出幻滅,也唱出熱血。每一次穿越隧道,總還有另一個更難以見光的隧道
Thumbnail
每一個年代,都有人唱著相似精神的歌曲,但你深知有些歌曲不會被取代。《少年吔,安啦!》便是如此一張作品,它是原聲帶,也是電影音樂概念專輯。其語彙與再次問世的修復電影又一次吻合,也傳遞了搖滾樂、電子樂所代表的前進意義。它既唱出幻滅,也唱出熱血。每一次穿越隧道,總還有另一個更難以見光的隧道
Thumbnail
對比時下流行的厭世風潮,毫無疑問這張原聲帶除了唱出正港快活的江湖底氣外,亦深刻反應當時的社會現實,在幫派耍狠械鬥的故事背景中,呈現出頹靡的生活態度與亂世中的浮華都市景象,更重要的是成功地用音樂創作具體唱出劇中不同角色的心情故事。三十年後的今天其經典地位依然難以撼動,是只有那個年代才可能產出的完美傑作
Thumbnail
對比時下流行的厭世風潮,毫無疑問這張原聲帶除了唱出正港快活的江湖底氣外,亦深刻反應當時的社會現實,在幫派耍狠械鬥的故事背景中,呈現出頹靡的生活態度與亂世中的浮華都市景象,更重要的是成功地用音樂創作具體唱出劇中不同角色的心情故事。三十年後的今天其經典地位依然難以撼動,是只有那個年代才可能產出的完美傑作
Thumbnail
正港高雄子弟的我,小時候因為愛看《 戲說台灣-iset三立 》,所以對台語歌手們都備感親切。孫淑媚、秀蘭瑪雅都是我成長時期的伴唱女神,也因為她們,反而對台語歌比較琅琅上口。 在介紹 #林剪雲 時,無論是《忤》或《逆》,都有縈繞在主角身上的時代曲調
Thumbnail
正港高雄子弟的我,小時候因為愛看《 戲說台灣-iset三立 》,所以對台語歌手們都備感親切。孫淑媚、秀蘭瑪雅都是我成長時期的伴唱女神,也因為她們,反而對台語歌比較琅琅上口。 在介紹 #林剪雲 時,無論是《忤》或《逆》,都有縈繞在主角身上的時代曲調
Thumbnail
我喜歡古典的隱晦,流行的瀟灑,在雨生的一生中,不斷提升創作能量,直到最後一張專輯,已讓我無法形容!
Thumbnail
我喜歡古典的隱晦,流行的瀟灑,在雨生的一生中,不斷提升創作能量,直到最後一張專輯,已讓我無法形容!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