付費限定
方格精選

法國教育側寫(十八):知識是實踐在生活裡的行動和能力(中)

更新 發佈閱讀 1 分鐘
台灣或亞洲的媽媽真的壓力很大,承受了太多的教養責任,即使是為人父母也需要不停的學習,因為家庭教育是孩子的核心和根本,孩子更加必須在生活中學習如何解決困難,並為自己的行為負責

接續上一篇「法國教育側寫(十七):知識是實踐在生活裡的行動和能力(上)」,培養孩子積極的行動和解決問題的自主能力,這其中也包括了人際關係。

之前看了一篇台灣的網路新聞,台南一名張姓母親因就讀小四的女兒,在兩年前遭同學賞巴掌欺負,因此帶著姊妹淘衝進教室,要女兒把「不願收下的禮物」完整歸還,回打霸凌者,這個舉動當然引起了社會正反兩極的評價。

關於孩子若遇到霸凌該怎麼辦?可以參考之前發表的這兩篇文章「法國教育側寫(十四):霸凌與被霸凌者(上)」「法國教育側寫(十五):霸凌與被霸凌者(下)

raw-image

如何處理孩子之間的爭吵

我發現法國家長或學校,對於孩子之間的爭吵或打架


以行動支持創作者!付費即可解鎖
本篇內容共 3742 字、0 則留言,僅發佈於法國宅媽der不負責觀察手扎、法國教育側寫你目前無法檢視以下內容,可能因為尚未登入,或沒有該房間的查看權限。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法國宅媽的沙龍
1.2K會員
360內容數
我想寫出能溫暖人心,或是可以帶來些許啟發的文字,包括身處在異國女性的迷人故事、法國文化符碼、社會生活時事觀察、法國教育側寫、斜槓世代的學習。將融合兩種文化做更深入的探索,和大家分享包羅萬象的生活經驗,觀察眼中閃現的光影片斷。🌹
法國宅媽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5/04/25
理解什麼是「數位貨幣」與「區塊鏈技術」,能為理財投資的方式,提供多元化的財富增長途徑…
Thumbnail
2025/04/25
理解什麼是「數位貨幣」與「區塊鏈技術」,能為理財投資的方式,提供多元化的財富增長途徑…
Thumbnail
2025/04/11
婚姻像一株多年生植物,光有陽光與水是不夠的,還需要定期修剪、施肥…,而「儀式感」,正是夫妻專屬的園藝時光…
Thumbnail
2025/04/11
婚姻像一株多年生植物,光有陽光與水是不夠的,還需要定期修剪、施肥…,而「儀式感」,正是夫妻專屬的園藝時光…
Thumbnail
2025/04/04
任何時候,一個人都不應該做自己情緒的奴隸,不應該使一切行動都受制於自己的情緒,而應該反過來控制情緒。by 羅伯·懷特(Robert Wight)
Thumbnail
2025/04/04
任何時候,一個人都不應該做自己情緒的奴隸,不應該使一切行動都受制於自己的情緒,而應該反過來控制情緒。by 羅伯·懷特(Robert Wight)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以下為一位有緣人分享:   前陣子有則新聞是教師法修法上路四年,反而讓教育現場陷入種種困境,多家媒體都有結合不同案例的報導。如老師被學生打反而被告、被調查,家長浮濫投訴、學生難以管教等。教育界呼籲,修法應有整體思維,不應依個案而修法;行政單位應成為學校的後盾,建構真正的教師支持系統;落實親師合作
Thumbnail
以下為一位有緣人分享:   前陣子有則新聞是教師法修法上路四年,反而讓教育現場陷入種種困境,多家媒體都有結合不同案例的報導。如老師被學生打反而被告、被調查,家長浮濫投訴、學生難以管教等。教育界呼籲,修法應有整體思維,不應依個案而修法;行政單位應成為學校的後盾,建構真正的教師支持系統;落實親師合作
Thumbnail
女兒開學一個多月了,從幼兒園到小學的階段,最大的不同應該是小學開始有考試吧!這也是她最無法適應的事情。有時早上叫她起床,她總說著:「她不想去學校,好想回幼兒園...」,女兒的個性比較好勝,考試希望自己都沒有錯誤,自己給自己的壓力很大,回家後看到我們做父母的雖然嘴巴說:「沒關係,下次再努力一點就好」,
Thumbnail
女兒開學一個多月了,從幼兒園到小學的階段,最大的不同應該是小學開始有考試吧!這也是她最無法適應的事情。有時早上叫她起床,她總說著:「她不想去學校,好想回幼兒園...」,女兒的個性比較好勝,考試希望自己都沒有錯誤,自己給自己的壓力很大,回家後看到我們做父母的雖然嘴巴說:「沒關係,下次再努力一點就好」,
Thumbnail
不管是哪一個時期的年齡層,若孩子當下不懂或走偏了趕緊從旁協助,馬上導正回來,盡量與孩子是朋友之間的互動模式,相互尊重,一起學習,一起成長,才是最重要的親子關係。 畢竟人不是一開始就會知道怎麼當媽媽、也不是一開始知道怎麼當爸爸,更不是一開始知道怎麼當孩子,都是長期的互動溝通、相處下來的感覺。 一起熟悉
Thumbnail
不管是哪一個時期的年齡層,若孩子當下不懂或走偏了趕緊從旁協助,馬上導正回來,盡量與孩子是朋友之間的互動模式,相互尊重,一起學習,一起成長,才是最重要的親子關係。 畢竟人不是一開始就會知道怎麼當媽媽、也不是一開始知道怎麼當爸爸,更不是一開始知道怎麼當孩子,都是長期的互動溝通、相處下來的感覺。 一起熟悉
Thumbnail
前兩天看到一則有關德國教育的短文章,內容是大意是如何協助孩子做功課。 文中的德國老師建議家長對孩子的功課完全不用理會,也不用替他們檢查功課,即使看到錯了也不要修改,由他們錯。
Thumbnail
前兩天看到一則有關德國教育的短文章,內容是大意是如何協助孩子做功課。 文中的德國老師建議家長對孩子的功課完全不用理會,也不用替他們檢查功課,即使看到錯了也不要修改,由他們錯。
Thumbnail
孩子的言行舉止和三觀的培養,就是在每天生活的點點滴滴之中、經由大大小小事件的影響、在這些過程中慢慢累積而長大…
Thumbnail
孩子的言行舉止和三觀的培養,就是在每天生活的點點滴滴之中、經由大大小小事件的影響、在這些過程中慢慢累積而長大…
Thumbnail
前陣子在社群軟體看到一位媽媽在群組表示讀中班的孩子回家反應在學校時常被另一位同學捉弄,孩子很不喜歡這樣的感覺卻不敢告訴老師,於是這位媽媽想詢問大家是否要協助告知老師?但又怕幫了孩子之後養成了依賴心,而另一種矛盾的心情是擔心若不幫孩子的話,以後孩子遇到困難都不會告訴父母了。
Thumbnail
前陣子在社群軟體看到一位媽媽在群組表示讀中班的孩子回家反應在學校時常被另一位同學捉弄,孩子很不喜歡這樣的感覺卻不敢告訴老師,於是這位媽媽想詢問大家是否要協助告知老師?但又怕幫了孩子之後養成了依賴心,而另一種矛盾的心情是擔心若不幫孩子的話,以後孩子遇到困難都不會告訴父母了。
Thumbnail
如何解決孩子初入校園,對於上學的不安,如何讓孩子適應學校的團體生活,然後慢慢培養出孩子喜歡去上學、期待去上課,進而了解學習的樂趣…
Thumbnail
如何解決孩子初入校園,對於上學的不安,如何讓孩子適應學校的團體生活,然後慢慢培養出孩子喜歡去上學、期待去上課,進而了解學習的樂趣…
Thumbnail
教育絕不是把孩子丟進學校就夠了,若是沒有針對孩子的性格因材施教,沒有正確引導、培養出學習的方式和習慣,即使知識就放在眼前,也無法真正吸收運用…
Thumbnail
教育絕不是把孩子丟進學校就夠了,若是沒有針對孩子的性格因材施教,沒有正確引導、培養出學習的方式和習慣,即使知識就放在眼前,也無法真正吸收運用…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