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週分享個人認為重要或有價值的中醫類文章、書籍等等
文章
本周首先分享臺灣傷科醫林兩傳的文章,他是我個人比較推崇的中醫師之一,當然林醫師水準如何不是我能評價的,網路上能找到他很多文章,這次分享的是他在臉書(FB)上的最新文章,林醫師現在一般都在這個平臺上發文。
還要分享的是微博用戶@中醫夏豪天的「東京北裡大學東洋醫學綜合研究所研修記」系列文章,從他微博來看似乎是對日本的腹診技術用功頗多,這次的系列文章是他經徐文波介紹去日本進修三個月的一些經歷,可以管窺日本中醫的現狀,很值得一讀。
書籍

我想大家也看到封面了,這個版本的胡希恕講座是「中日錄音完整版」,按照書裡的說法是「根據日本弟子錄音逐條增補,補充進日本錄音的新內容。雖然所增補的內容在數量上並不是很多,但是,畢竟已經盡了最大的努力,也就不留遺憾了」。雖然之前已經買了老版本,但是還是忍不住買了這個新版,畢竟是胡希恕的書啊。其實胡老的書已經讀了十餘遍,但說實話,一直沒有「讀懂」,雖然都說胡老的學術體系是「六經-八綱-方證」,但我總感覺少了些什麼,或者說胡老的辨證論治體系不是人人都學得會的。
最後再推薦一篇文章,胡希恕 - 我最佩服的醫家,作者對胡希恕的學術評價蠻特別的。
論文
「仿單」一詞因為時代不同,領域不同也就有了很多不同的涵義,這裡的仿單簡單來說是舊時中藥鋪出售中成藥時的說明書。查了下資料,松鶴堂原名是登玉堂,清朝咸豐年間才改名為松鶴堂,現在仍有名為「登玉堂阿膠」的品牌存在。論文主要是對現存松鶴堂的阿膠仿單進行了簡要描述,分享出來就是想讓大家多瞭解點中醫文化,看看和現在的中成藥說明書相比有哪些特色和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