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要用一個詞來形容今年的F8大會,我會說這是一個「打掉重練大會」。不論Facebook本身或Instagram、Messenger、Whatsapp都是如此。同時,這過程中有很多使用者行為正在不斷的演化,產生出新的價值。
打掉重練的「FB5」
這是Facebook主產品在這過去五年內最大的改變:不但整個介面都換了,連所有可辨識的圖像設計都變了樣子,讓使用者很直觀地感受到「新產品」;目前美國已經推出,其他地區很快就會跟著改版。
Facebook希望用戶能將使用重點將從既有的「朋友圈」主動擴大到「社群」,也就是積極參與個人有興趣網路團體。
目前Facebook上有4億個社群,而老闆Zuckerberg則強調,社群的人際網絡比「朋友」或「家人」更大,但也同樣重要。他鼓勵使用者依照目的不同,加入各項主題的社群;像是是健身跑步、退伍軍人、支持團體、甚至購物買賣等等。
我的猜想是,「參與社群」其實是鼓勵用戶在社群媒體上拓展新的人際關係、把交友圈擴大,同時這也是一種改變數位同溫層的做法;使用者在參與不同社群的同時,也讓自己獲得了更多社群標籤,例如「喜愛運動」、「參與政治事務」、或是「喜愛購物」等等。
當一群人一起做相同的事,更多新價值就能藉此產生;而這些新價值的背後有一個重要元素,就是「信任」。藉著建立新人際關係的信任,也有助於使用者對平台的信任。
「社群商務」:新行為的形成
有人的地方,就有交易。從Facebook社團到WhatsApp、Instagram、messenger,這四大產品線上現在都可以賣貨了;可以想見,接下來有更多的商業行為會在這四大通路上完成。
延續這樣的思路,無論是網紅賣貨、或是一般微商賣家,必須更注重影響力以及與粉絲之間的關係,才能持續彼此之間的信任連結;而產品商與品牌商也將更看重因此而來的銷售關係。
總而言之,「社群商務」(social commerce)將成為接下來一件重要的事情。
我們或許會覺得說「啊,接下來到處都是賣貨的了!」,但依照Facebook詮釋的角度,商業行為不一定會損及隱私。Zuckerberg認為,商品本身雖是公開資訊,但購物行為卻很私密的行為,付錢更是一種私密行為,因為「付錢」與個人財務有關。
所以在這樣的思路下,「社群」與「賣貨」兩者似乎並不衝突,反倒是有一種「私下呷好道相報」的感覺。值得觀察的重點是:直接介入或鼓勵賣貨,能為平台貢獻多少實質收益?
關於「打掉重練」的反思
「打掉重練」的背後,往往是一個難以解決的痛點;我相信,這個無法改善的產品痛點,就是「隱私」問題。
這些痛點在15年前,根本沒人想過那些會是個「問題」;因為有許多事,人們都沒有經歷過。例如,直到
GDPR到來之前,很多人從來沒發現,使用社群平台會使自己的數位足跡與資料被利用、同時也需要保護。
為什麼是「15年前」呢?Facebook問世的時間是2004年2月,算到現在剛好是15年。
儘管在F8大會上,沒有留下足夠空間好讓Facebook與Zuckerberg細數過去15年來的各種豐功偉績(或許他們也不想這樣做);但這15年來,Facebook的產品確改變了很多人類行為,更延伸出許多過去從來沒有過的職業、行為、生意經。
當然,也產生了很多過去沒人想過會是個「大麻煩」的一系列麻煩事。
15年來,人類的行為顯然已經產生某種程度的演化;講白了,如果這些產品都已過時不堪用,或許是該要換套新的了。
今年或許是社群媒體的分水嶺,因為有很多遊戲規則會在今年出現改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