帥爸「兒童程式教育」AI 育兒筆記(一):如何讓孩子掉進網路陷阱?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9 分鐘

2015年4月,當AI人工智慧席捲地球,阿帕契姐事件全台發熱的時候,我的兒子帥帥誕生了。

帥爸以科技人角度,開始了一個人文與科學的育兒大挑戰。

這是帥爸的第10篇文章,




「你講故事給孩子聽嗎?」

答案應該是肯定的,「講故事」是很多爸媽都會為孩子做的事。

有些故事,和你想的不一樣!

講故事很重要,但現在問題來了,講什麼故事給孩子聽呢?


相信大部分的新手爸媽,會從很久很久以前的童話開始講起,我也不例外。

帥爸一深究,才發現很迷惘!很多經典童話,現代專家給了不同意見,例如「小紅帽」,暗藏著孩童對性的焦慮與著迷,而且小紅帽結局也很暴力,剖開肚子,塞滿石頭,然後拋入水裡,是在編教父前傳嗎?

「灰姑娘」也充滿了性別歧視的意味。

回頭看看耳熟能詳的二十四孝故事,「臥冰求鯉」也好不到哪?我應該要跟孩子說的是,天冷了,要多加件衣服,注意保暖,而不是大冷天去抱一個大冰塊。

「恣蚊飽血」也是童話的行徑,夏天防治病媒蚊都來不及了,怎會會把這故事講給孩子聽呢?

與其講了這些故事,還要跟孩子說,你不能這樣、那樣,該怎樣又哪樣,不如一開始就將故事的品質做好把關,幫孩子做好故事守門員的角色。

  有些故事沒你我想的那麼單純

讓Youtube的AI選故事好?還是爸媽建立播放清單好?

很多父母仰賴YouTube來幫忙,YouTube上的影片資源很豐富,關鍵字「童話故事」一鍵入,從此小寶貝吃飯的時候,有影片陪伴。

Google有一套影片內容推薦的AI技術,用來偵測分析點播的記錄,然後會推送相關影片給觀眾。而且很精準。

琳瑯滿目的影片,當然沒有爸媽,會自己先看過一遍才播放給小寶貝看,但,是否想過,當我們沒時間管控孩子觀看的內容時,這時候,電腦的AI系統,都給你的孩子看了些什麼?

來跟大家聊一件,在YouTube上掀起軒然大波的艾莎門事件。

驚動全球一千萬父母,超詭異艾莎門事件

艾莎門(ElsaGate)事件最早由2014年談起,但真正被各國YouTube爸媽大舉撻伐則是2016年的事了。艾莎門事件是指利用兒童熟悉,且喜愛的角色來置入不適合兒童觀看的詭譎影片,當中以深受兒童喜愛的冰雪奇緣主角Elsa為最被廣泛置入而得其名。這類的影片大量呈現血腥、暴力、性暗示、鬼怪、綁架等......,連大人看都感到糟糕、充滿隱晦、甚至噁心的內容。目前猜測,有心人士大量散佈這類影片可能有幾個因素。

1. 利用兒童的點閱來獲利

有很多人會上傳影片到YouTube上,透過點閱來賺取收益,這點大多數人都能理解,但什麼樣的影片能吸引觀眾呢?很不幸的,投兒童所好,是極佳的策略之一!兒童容易被熟悉的卡通角色吸引,不太會點擊跳過廣告,經常欲罷不能的一集看過一集,加上Youtube常會自動推薦用戶喜愛的影片類型,只要系統偵測到這類影片或製作帳號是常被點選到的,後續幾乎可以不費吹灰之力,看好、看滿了!

2. 透過影片對兒童進行性誘拐

這點就真的很頭大了!兒童對於身體的自主意識不像大人那麼清楚,有心人士就透過熟悉的卡通角色消除兒童戒心,取得信任後誘拐使其發生性行為。

3. 不良組織試圖洗腦兒童

這類影片常使用大量鮮明的色彩製作,大多是紅色、藍色、綠色、黃色、粉色。這些顏色對某些組織其實具有特殊意義。而影片內容常出現血腥、暴力甚至出現槍枝、 斷頭情節,不難想像,有組織想用這些大量的影片刻意對兒童進行荼毒,企圖將暴力人格、軍國主義思想、被虐情節加諸在兒童腦海裡,以達到洗腦的目的。

詭異的艾莎門事件


艾莎門是如何被揭發的?

「艾莎門ElsaGate」這個名詞是在2017年夏天被創造出來的,肇因艾莎門事件傳播的嚴重程度,已經淹到家門口了!很多人歸咎於YouTube的演算法制度讓有心人士有機可趁,簡單來說,當你看過幾則影片後,YouTube會推測「喜歡A影片的人,同時還可能喜歡B影片」,就是如此簡單的原因,導致惡質影片被大量的「推薦」給兒童。

關於惡質影片的影響,廣告商顯然比YouTube有作為多了,許多廣告商開始停止在YouTube投放廣告,原因無他,就是怕家長認為他們的產品與惡質影片有關聯,進而影響品牌形象與銷量。這時候YouTube才姍姍來遲,驚覺事態嚴重了,此時,他們採取最積極的方法,就是增加很多人工審查的機制,因為有很多的資訊內容還是得靠「人工」來檢查才會比較到位!

事件發展成這樣,是很多人始料未及的,現在看來也許有些荒謬和諷刺,因為艾莎門事件陷入恐慌,事件到現在都還無法完全杜絕,想像一下,只要孩子的小手輕輕在YouTube點個幾下,相關的影片就都又冒出來了!這麼防不甚防,有如滔滔江水般綿延不絕,最終還是要有家長的涉入與陪伴才能確保孩子是在安全的環境下成長。

除了艾莎門事件外,網路裏的故事陷阱堪稱一波未平,一波又起!

Momo的自殺挑戰

剛剛提到了令很多爸媽擔憂不已的艾莎門事件,千萬別以為艾莎門只是冰山一角,事實上,類似的事件一直層出不窮,一直未能有停歇的一天。事實上另一個恐怖的Youtube影片議題,更是直接攸關孩子們的生命安全。

姑且稱之為,「Momo的挑戰」吧!

恐怖的Momo已經讓全世界多名孩童相繼引發自殘、危險模仿,甚至自殺的行為。

Momo是誰?

這個momo不是那個讓你買東西的購物台,它原本是日本一位藝術家--(Keisuke )所創造出來的作品,原名叫做「姑獲鳥」。

是一個將女人和鳥類的身體做結合的模型作品。源自古老的日本妖怪傳說,相傳「姑獲鳥」是因難產而死的孕婦所幻化成的妖怪,披上羽毛會變成鳥,脫下羽毛就化作女人,然後牠會趁夜晚擄走別人的小孩,如此駭人的形跡,經常被拿來做為妖怪故事的創作題材。

話說,「姑獲鳥」模樣真的挺嚇人的,女人的頭型、瞪大的眼珠子、誇張的裂嘴、披頭散髮,以及鳥類的身體。光是聽我用敘述的,相信很多爸媽腦海已經有了一些不舒服的畫面了!

進擊的Momo

後來這個「姑獲鳥」藝術作品怎麼變成Momo的?

原來是從2018年7月開始的,知名社群網站開始流傳《恐怖女子 Momo》的都市傳說,在有心人士操作之下,將「姑獲鳥」改了個名字,叫做Momo,用著「姑獲鳥」的形象開始在社群間慫恿大家進行挑戰活動、引發討論的熱潮。

所謂的挑戰活動,在大人眼裡,也許還分辨得出危險性。但對孩子來說,可就沒那麼簡單了。Momo最近的發展,是有人故意在兒童常看的youtube影片中安插Momo跳出的畫面,接著恐嚇孩子進行一些危險行為,像是,叫孩子打開瓦斯的爐火、吞大量的藥片、拿刀片傷害自己、亂剪自己的頭髮等行為。

影片中的Momo用著威脅言語,警告孩子不准告訴大人,否則會來找他,讓孩子心生恐懼,因此不敢違抗Momo的指令。

恐怖的Momo事件

Momo所引發的連鎖效應

很多孩子被Momo的恐嚇震攝的身心靈都受到了極大的創傷,以致出現了一些反社會行為;甚至已經有孩子精神狀況出現異常,菲律賓有名11歲的小男孩更因為聽了Momo的吞藥自殺指令,為此而喪命!

更多的是,很多孩童看了Momo影片後,被嚇得情緒不穩、無法好好生活。這讓各位爸爸媽媽聽了,不免覺得好虐心啊!

Momo事件對孩子的殘害

這裡,真的要跟各位爸爸媽媽鄭重呼籲!平常真的得特別留意孩子在網路上的活動行跡,不論是影片、文章還是遊戲等媒介,都可能藏有很多「耐人尋味」的陷阱,孩子能分辨和自處的能力有限,這時候只能倚靠各位家長的留心與智慧了!

接著,提供幾個小叮嚀,幫助爸媽陪同孩子更安心的瀏覽網路資源。

1. 孩子觀看影片時,家長請在旁監看

2. 關掉「推薦影片」的自動播放功能

3. 限制影片觀看時間,避免孩子沉迷

4. 教導孩子發現影片內容不妥,務必告知家長

5. 積極檢舉不良影片


想了解更多「兒童程式設計」、「兒童程式教育」、「手機成癮」、「網路成癮」、「運算思維」議題, 請關注帥爸的部落格,一起來跟帥爸交流分享。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帥爸的AI育兒園地
18會員
45內容數
30年的科技工作,讓我明白在科技的浪潮下,有些趨勢是勢不可擋的,比如,「程式設計」這件事。 它只會越來越被渴求、越來越被需要。在有了孩子後,我更堅信「程式設計」是學習上不可缺漏的一門課,它等著改變我的孩子,以及這個世界。
2019/05/03
長年從事人工智慧自然語言(NLP)的工作,我發現孩子在學習語言的過程跟訓練電腦很像,或者反過來講,其實是科學家在觀察了孩子學習語言過程後,將之轉換成人工智慧演算法,而電腦是由大數據採集開始,孩子則是從聽故事開始的。
Thumbnail
2019/05/03
長年從事人工智慧自然語言(NLP)的工作,我發現孩子在學習語言的過程跟訓練電腦很像,或者反過來講,其實是科學家在觀察了孩子學習語言過程後,將之轉換成人工智慧演算法,而電腦是由大數據採集開始,孩子則是從聽故事開始的。
Thumbnail
2019/05/03
AI是地球上最熱門的技術,帥爸當然會想方設法應用AI技術在講故事育兒中。
Thumbnail
2019/05/03
AI是地球上最熱門的技術,帥爸當然會想方設法應用AI技術在講故事育兒中。
Thumbnail
2019/05/03
既然講故事如此重要,也清楚了自己想要的故事品質,那看來,只能發揮程式思維理念,以及給小寶貝「身教」的笨方法,自己來講故事,並且錄下來分享大家,以便得到效果。 附帶提一下,所有的教育方法,都是三分學,七分用。成效最好,也學的快。
Thumbnail
2019/05/03
既然講故事如此重要,也清楚了自己想要的故事品質,那看來,只能發揮程式思維理念,以及給小寶貝「身教」的笨方法,自己來講故事,並且錄下來分享大家,以便得到效果。 附帶提一下,所有的教育方法,都是三分學,七分用。成效最好,也學的快。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覺得很幸運,偶然找到這套有聲書,一口氣聽完全部,覺得很有趣,雖然,抱歉我邊聽邊做其他事情,紀錄了一下提及的繪本,可能會有遺漏,希望還算周全,打算一一借來跟鵝子一起閱讀。
Thumbnail
覺得很幸運,偶然找到這套有聲書,一口氣聽完全部,覺得很有趣,雖然,抱歉我邊聽邊做其他事情,紀錄了一下提及的繪本,可能會有遺漏,希望還算周全,打算一一借來跟鵝子一起閱讀。
Thumbnail
相信許多父母都有一個共同經驗即是當發現孩子長大開始說謊,便會怒不可遏而加以懲罰,卻沒有意識到孩子之所以會懂得說謊其實也是發展的必經過程。 《謊言小精靈》這本繪本講述的是一個小女孩不小心把媽媽的項鍊弄斷,第一時間被媽媽詢問的時候不敢說實話,於是便從嘴巴跳出來一個小精靈,也因為說了第一個謊而必
Thumbnail
相信許多父母都有一個共同經驗即是當發現孩子長大開始說謊,便會怒不可遏而加以懲罰,卻沒有意識到孩子之所以會懂得說謊其實也是發展的必經過程。 《謊言小精靈》這本繪本講述的是一個小女孩不小心把媽媽的項鍊弄斷,第一時間被媽媽詢問的時候不敢說實話,於是便從嘴巴跳出來一個小精靈,也因為說了第一個謊而必
Thumbnail
教養孩子自動自發學習是現代父母的重要課題。這篇文章提供瞭如何透過講故事來培養孩子創造力的建議。文章涵蓋了多種情境下的教養技巧,適合想要培養孩子自主學習能力的父母參考。
Thumbnail
教養孩子自動自發學習是現代父母的重要課題。這篇文章提供瞭如何透過講故事來培養孩子創造力的建議。文章涵蓋了多種情境下的教養技巧,適合想要培養孩子自主學習能力的父母參考。
Thumbnail
我一直耿耿於懷的是政大實小的狼師案,實小的家長,哪個不在意自己的孩子教養,哪個不是高學歷精英份子,為何,那些受傷的女孩得等到自己長大了、成年了,才能把小時候受到的侵害說出來...我不想在受害者身上灑鹽,我只是想著,會不會是曾經哪些事發生時,錯過了知道的機會,不斷的思考、看各家討論分享
Thumbnail
我一直耿耿於懷的是政大實小的狼師案,實小的家長,哪個不在意自己的孩子教養,哪個不是高學歷精英份子,為何,那些受傷的女孩得等到自己長大了、成年了,才能把小時候受到的侵害說出來...我不想在受害者身上灑鹽,我只是想著,會不會是曾經哪些事發生時,錯過了知道的機會,不斷的思考、看各家討論分享
Thumbnail
讀了那麼多年的繪本、故事書,我一直很推崇孩子閱讀、親子共讀,那種看著孩子期待聽故事的臉、還有把孩子抱在懷裡的溫暖傳遞,實在很想要一本一本的念下去、一個一個故事一直說下去。由於一直都是當個英文老師,在學校很少機會說到中文繪本,但私底下因為畫風、書所傳遞的教育意涵,或者『自己喜歡』的因素,家中也有不少中
Thumbnail
讀了那麼多年的繪本、故事書,我一直很推崇孩子閱讀、親子共讀,那種看著孩子期待聽故事的臉、還有把孩子抱在懷裡的溫暖傳遞,實在很想要一本一本的念下去、一個一個故事一直說下去。由於一直都是當個英文老師,在學校很少機會說到中文繪本,但私底下因為畫風、書所傳遞的教育意涵,或者『自己喜歡』的因素,家中也有不少中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