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肥瘦對寫》讓我想起過往筆友的時光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閱讀駱以軍的第二本書,上次看完一本《匡超人》,看到有介紹到這一本書,就順便借來看看,看看他的寫作風格是否適合我閱讀,因為不是小說型態,而且有聚焦的對話,相較《匡超人》比較容易閱讀,但就少掉一些故事性質,像是比較長篇式的對談。
對寫這種方式,在社交媒體興起之後,相對就少掉了許多論述,從微網誌的150字,一直到現在的即時通訊,應該很少有人記得以前共筆部落格,有不少的部落客都有類似的對寫方式,還有年度大活動樂多夏日部落格傳說,一群人按著每日的題目寫,並且產生互動和對話,筆且互相成為朋友,那個年代有多少人經歷過呢?
過往也曾和同學想要試著玩,因此成立了《同學不過爾爾而已》,不過也只是寫了九篇就因停擺到如今了,回過頭看駱以軍和董啟章兩人的對寫,還是挺有意思,輪流制定主題,相互做回應,當然會出現主題認知的差異,但這些差異也就有他的樂趣。
對寫的概念,就像早期筆友一樣,透過一封封的信件往來,經過郵差傳遞,因此等待與思考的時間多了很多,而且為了能把握表達,內容論述也會比較完整,剛開始網路還是撥接的時期,因為不是隨時上網,但透過電子郵件的往返,少掉了比較漫長的郵遞時間,卻仍然保有筆友的樂趣存在。
或許時間的改變,讓看很多事情的方式改變,閱讀《肥瘦對寫》確實有讓我想起過往的種種改變,看著兩位作家從抽象的內容,談論到實際的生活,回憶婚姻、回憶孩子的出生,想起了起初的創作,思索著最後的成品;我想我就仍繼續的獨寫,不為別的,只是想留下一點紀錄給自己。

肥瘦對寫

作者: 駱以軍, 董啟章
出版社:印刻
出版日期:2016/04/26
語言:繁體中文
購買資訊:肥瘦對寫
簡介:
台灣 駱以軍Vs.香港 董啟章
同為一九六七年出生的小說家
寄語彼此
珍稀、柔慈、魔幻又脆危的創作幽光
──直闖小說家的練功房!
穿越繁華瑰麗的浩瀚盛世,划觸荒涼殘酷的時代廢墟
  26篇直抵文學心魂的深度筆談:
  夢、寰宇與現世的多重窺視
  駱以軍:這個行業,或是自己置放在「小說」這國際機場航廈裡、可憐角落的外幣兌換小櫃檯,問題是,交到那無數雙伸向我們的手的「自己的貨幣」,就是一次一次「陌生時刻的我」啊。
  董啟章:我不敢照鏡,恐怕那過於清晰的倒映反射的是一副沒有面目的臉容,或如詩人佩索亞所自許的作者理想形態── 一座讓人物來來往往的空舞台。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avatar-img
37會員
199內容數
閱讀中感受生活,生活中享受閱讀!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布雷克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似乎太久沒看相關的科技應用書籍,閱讀起來有點思緒不連貫,雖然從書名大概可以知道這本書想表達的是什麼,但是閱讀起來卻有點卡住,或是不難以理解,書中分了三個部份來談論,第一部【人腦與機器】、第二部【產品與平台】和第三部【核心與群眾】。
第一次閱讀韓良露的書籍,當初也不知道為什麼選擇這一本,只是剛好看到在新書清單有就預約了下去,但閱讀後才發現她的文字是令人輕鬆愉快,認識喝酒微醺的享受,感受那與回憶過往與現實的膠合,沒有距離感,這樣的描述也是我想呈現出的感受,不過我的文字太平鋪無趣,少掉了許多的感情,或許這也跟我這個人也有一定的關係。
移工的問題只是會漸漸變多,特別是當少子化成為現況,很多的工作就會變得沒有人做,但又要貼補勞力,只好透過移工來遞補,先前閱讀過《被天堂遺忘的孩子》,談論的正是移工因為貧窮必須要偷渡去打黑工,也看過電影【麵包情人】,描述的是合法的照護外勞的家庭生活,為了金錢必須遠離家人,但又被不當的管理制度如奴隸般
關於哲學似乎總有獎不完的大道理,或是經常遇到爭辯的過程,而《閣樓裡的哲學家》想要用日常的經歷,將這些道理敘述給讀著門明白,因此使用日記的方式,將平常生活的周遭事情,各種的遭遇與想法,直接呈現給讀者們感受,因此讀起來相當的輕鬆,不會不斷的論證,而是用現實的經歷去描述何謂關心與善念。
居住正義這個議題,跟你我是息息相關,特別在這個房價高漲的時代,房子該是投資品?還是一個人因有的均住權益,若當熱錢湧入房地產,相較之下產業就開始萎縮,錢不再是投入產業的競爭力,而是削減人們的居住權益時,此時我們需要思考相關的問題。
飲食的世界與知識相當的淵源,但很多時候牽扯到飲食的取得,以及信仰的形成造就出的文化,這次書籍主要探討的是肉食的世界,到底人為何吃肉?又是如何取得肉的來源,其中必有生命的流逝,但先撇開過度理想的世界,書籍中的第二章描繪出肉所形成的文化,以及為生存所需一的熱量與蛋白,還有維生素與礦物質等等生存因素
似乎太久沒看相關的科技應用書籍,閱讀起來有點思緒不連貫,雖然從書名大概可以知道這本書想表達的是什麼,但是閱讀起來卻有點卡住,或是不難以理解,書中分了三個部份來談論,第一部【人腦與機器】、第二部【產品與平台】和第三部【核心與群眾】。
第一次閱讀韓良露的書籍,當初也不知道為什麼選擇這一本,只是剛好看到在新書清單有就預約了下去,但閱讀後才發現她的文字是令人輕鬆愉快,認識喝酒微醺的享受,感受那與回憶過往與現實的膠合,沒有距離感,這樣的描述也是我想呈現出的感受,不過我的文字太平鋪無趣,少掉了許多的感情,或許這也跟我這個人也有一定的關係。
移工的問題只是會漸漸變多,特別是當少子化成為現況,很多的工作就會變得沒有人做,但又要貼補勞力,只好透過移工來遞補,先前閱讀過《被天堂遺忘的孩子》,談論的正是移工因為貧窮必須要偷渡去打黑工,也看過電影【麵包情人】,描述的是合法的照護外勞的家庭生活,為了金錢必須遠離家人,但又被不當的管理制度如奴隸般
關於哲學似乎總有獎不完的大道理,或是經常遇到爭辯的過程,而《閣樓裡的哲學家》想要用日常的經歷,將這些道理敘述給讀著門明白,因此使用日記的方式,將平常生活的周遭事情,各種的遭遇與想法,直接呈現給讀者們感受,因此讀起來相當的輕鬆,不會不斷的論證,而是用現實的經歷去描述何謂關心與善念。
居住正義這個議題,跟你我是息息相關,特別在這個房價高漲的時代,房子該是投資品?還是一個人因有的均住權益,若當熱錢湧入房地產,相較之下產業就開始萎縮,錢不再是投入產業的競爭力,而是削減人們的居住權益時,此時我們需要思考相關的問題。
飲食的世界與知識相當的淵源,但很多時候牽扯到飲食的取得,以及信仰的形成造就出的文化,這次書籍主要探討的是肉食的世界,到底人為何吃肉?又是如何取得肉的來源,其中必有生命的流逝,但先撇開過度理想的世界,書籍中的第二章描繪出肉所形成的文化,以及為生存所需一的熱量與蛋白,還有維生素與礦物質等等生存因素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這是張老師的第三本書,我想前二本應該也有很多朋友們都有讀過,我想絕對是受益良多,而這次在書名上就直接點出,著重在從投資的角度來切入
Thumbnail
在華人世界之中,傳統文化要我們不斷努力,努力之外還要更努力,我們也常常活在一個必須得拚了命努力往上爬的世界裡。
Thumbnail
過著沒有對跟錯的日子,讓我看到更多真相。 是非對錯真的是一個很強力的外在制約,讓你停止思考,陷入過度自責、過度攻擊的反應,在我最近的生活常常發生,不論是藻礁公投或是看到我朋友在職場上都有同樣的狀況。 我們很容易就下定論,而很少真正的理解事情真相。
Thumbnail
我想起一些事情,那是在小學的時候,因為父母在外工作,我不得不一個人回家,從小學到家的路程短短7分鐘,媽媽總是不斷叮嚀、教導要小心壞人,要小心,我那時不懂,在母親的言語中描繪出的壞人形象是男性。 我還想起其他的事情,高中時穿著灰色制服裙的我從捷運站出來時,被一名頭髮灰白,穿著淺卡其色外套的老人吹口哨的
Thumbnail
我們總把過往當成一面鏡子,並試圖在其中投射未來的目光,找尋屬於自己的真實。但人們往往會遇到寺山修司提到的困境:「從前存在的自己;現在存在的自己;未來存在的自己;真正的自己,在哪裡?」
Thumbnail
郭強生的《我將前往的遠方》使我記起這個在床上與父母漫語、疏懶悠閒的午後。這本書紀錄一位半百的單身男人照護九旬老父的心路點滴;過程中,初老的作者跟隨老父的腳步,按圖索驥地,終於也踏在衰老的道上……他,一邊面對著既知的日常瑣事與退化的身心,另一頭則是未知的彼岸,以及尚不全知的此生。
Thumbnail
這是張老師的第三本書,我想前二本應該也有很多朋友們都有讀過,我想絕對是受益良多,而這次在書名上就直接點出,著重在從投資的角度來切入
Thumbnail
在華人世界之中,傳統文化要我們不斷努力,努力之外還要更努力,我們也常常活在一個必須得拚了命努力往上爬的世界裡。
Thumbnail
過著沒有對跟錯的日子,讓我看到更多真相。 是非對錯真的是一個很強力的外在制約,讓你停止思考,陷入過度自責、過度攻擊的反應,在我最近的生活常常發生,不論是藻礁公投或是看到我朋友在職場上都有同樣的狀況。 我們很容易就下定論,而很少真正的理解事情真相。
Thumbnail
我想起一些事情,那是在小學的時候,因為父母在外工作,我不得不一個人回家,從小學到家的路程短短7分鐘,媽媽總是不斷叮嚀、教導要小心壞人,要小心,我那時不懂,在母親的言語中描繪出的壞人形象是男性。 我還想起其他的事情,高中時穿著灰色制服裙的我從捷運站出來時,被一名頭髮灰白,穿著淺卡其色外套的老人吹口哨的
Thumbnail
我們總把過往當成一面鏡子,並試圖在其中投射未來的目光,找尋屬於自己的真實。但人們往往會遇到寺山修司提到的困境:「從前存在的自己;現在存在的自己;未來存在的自己;真正的自己,在哪裡?」
Thumbnail
郭強生的《我將前往的遠方》使我記起這個在床上與父母漫語、疏懶悠閒的午後。這本書紀錄一位半百的單身男人照護九旬老父的心路點滴;過程中,初老的作者跟隨老父的腳步,按圖索驥地,終於也踏在衰老的道上……他,一邊面對著既知的日常瑣事與退化的身心,另一頭則是未知的彼岸,以及尚不全知的此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