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格精選

請相信後生仔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對於七一金鐘起義,年長的人好像都經歷類似的心理轉變。首先覺得年青抗爭者是「鬼」,「衝黎做咩」,策略上太不智。接著開始替抗爭者擔心,怕警察會開槍,解放軍會入城,於是不斷勸抗爭者撤離。最後知道抗爭者主意已決,便默默誦禱,祈求他們平安返家,甚麼暴力都不緊要,最重要安全,同時懺悔自己過去做得不夠,苦了年青人。

人很奇怪,隨著年歲增長,多讀幾本書,閱歷豐富些,就喜歡指手劃腳,當起導師來。孟子說:「人之患,在好為人師。」真的沒有說錯。其實,只要想深一層,成年人那麼厲害,按理社會應該不斷文明進步,何解會沉淪至此?新四人幫、建制派、藍絲,不是成年人嗎?稍為聰明的人想到這裡,大概就會知道年長的人並不比年青人高明。甚至,年長的人因長期在陰險詭詐的世道裡生活,良知的敏感度反而不如年青人。「衝黎做咩」,策略上太不智反映年長的人囿於已有知識局限而不自知,「鬼」論則揭示年長的人的良知被殘酷現實磨蝕。

好不容易藉幾篇帖文澄清了「鬼」論,縱使萬般不願意接受暴力衝擊,都暫時包容下去。另一個問題來了。年長的人害怕歷史重演,擔心年青人不知死活地抗爭會觸及共產黨的底線,共產黨倒是不好惹的。毫無疑問,年長的人逐漸關心年青抗爭者,他們的良知甦醒了 (所以陶傑的偉論不宜太過苛責)。然而,在世界混得久,看得多相類似的事件重覆發生,竟認定今次也是一樣,六四要重演了。他們不知道,所謂歷史的規律,只有概然性,並無必然性,很大機會、很有可能發生不等於必然發生。況且,某年某月某日某地發生屠殺有甲乙丙丁一大堆條件,現在有完全相同的一大堆條件嗎?互聯網已很發達,香港亦比北京國際化啊!此處年長的人潛意識中仍覺得自己比年青人知道得多一些,可惜事實並非如他們所想,事實是鮮活的,充滿種種變數。

年青抗爭者堅決不走,等同拒絕年長的人的經驗指導。年長的人未必想主動放手,說句 go ahead,他們更似是被動地被孤立。唯一可以做,是求滿天神佛保佑年青人平安,弔詭的是,這才是年長的人最應該做的事。也不知是否宗教淨化人心靈,年長的人一邊誦禱,一邊看年青人勇武抗爭,腦際竟浮現種種往事,慨嘆自己昔日未夠盡力。指手劃腳、勸人快走都是外向的,是以高臨下,自傲自大。獨默禱、懺悔是內省的,是與年青抗爭者同在,是謙卑的。而方才解釋過,年長的人根本沒資格以高臨下,自傲自大,知識可以不合時宜,經驗可以不復重覆,判斷可以偏頗失誤。換言之,最後一種心理狀態是年長的人對待年青人應有的態度。

毛澤東說:「世界是你們的,也是我們的,但是歸根結底是你們的。你們青年人朝氣蓬勃,正在興旺時期,好像早晨八、九點鐘的太陽。希望寄托在你們身上。世界是屬於你們的。」作為年長的人,不用禁絕這樣阻止那樣,非議這樣批評那樣,讓年青人用自己的方式做事吧!信任年青人不是口講,而是放開心胸,跟從他們的步伐向前走,必要時保護他們免受傷害。

經過今次事件,許多年長的人都開悟了。七十後、八十後普遍同情年青抗爭者做法,未有追隨港共的暴徒論起舞,是一個進步。

raw-image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汶俊 (筆名:無言)的沙龍
64會員
302內容數
主要闡述及析論歷史、哲學,兼及文學、通識.......
2023/06/10
「反送中」四周年,我關注的,不是《願榮光歸香港》是否成為禁歌,也不是這場波瀾壯闊的運動的歷史細節。我第一時間想到的,是幾個年輕而貌美的靈魂,他們都在 2019 年 6 月至 8 月選擇用自己的方式離開人世,卻留下發人深省、餘音繚繞的遺言。 6 月 15 日,梁凌杰身穿寫有「林鄭殺港,黑警冷血」的黃色
Thumbnail
2023/06/10
「反送中」四周年,我關注的,不是《願榮光歸香港》是否成為禁歌,也不是這場波瀾壯闊的運動的歷史細節。我第一時間想到的,是幾個年輕而貌美的靈魂,他們都在 2019 年 6 月至 8 月選擇用自己的方式離開人世,卻留下發人深省、餘音繚繞的遺言。 6 月 15 日,梁凌杰身穿寫有「林鄭殺港,黑警冷血」的黃色
Thumbnail
2021/06/23
《蘋果日報》今天 (6 月 24 日) 出版最後一份實體報紙,從此結束二十六年辦報歷史。 誠如吳志森所言,二十六歲屬青年,青年英年早逝,率先受影響是香港報業生態。《東方》、《星島》、《文匯》、《大公》,清一色親共。《明報》雖以持平中立見稱,但近年已左傾。換句話說,代表右派立場,揭櫫西方自由、民主、人
Thumbnail
2021/06/23
《蘋果日報》今天 (6 月 24 日) 出版最後一份實體報紙,從此結束二十六年辦報歷史。 誠如吳志森所言,二十六歲屬青年,青年英年早逝,率先受影響是香港報業生態。《東方》、《星島》、《文匯》、《大公》,清一色親共。《明報》雖以持平中立見稱,但近年已左傾。換句話說,代表右派立場,揭櫫西方自由、民主、人
Thumbnail
2021/05/28
智者小心翼翼打開木盒,用手輕輕在書皮上掃了掃,書皮佈滿了塵,也不知是書何年寫成。 弟子在旁侍候,從未見過師父神色如此凝重,再看書皮上的字,大大的「香香國史事要略」。弟子雖見識淵博,卻從未聽過世上有「香香國」,遂問道:「師父,香香國是什麼地方?那裡很香的嗎?」 智者面有難色,未幾方回答:「香倒沒有了,
Thumbnail
2021/05/28
智者小心翼翼打開木盒,用手輕輕在書皮上掃了掃,書皮佈滿了塵,也不知是書何年寫成。 弟子在旁侍候,從未見過師父神色如此凝重,再看書皮上的字,大大的「香香國史事要略」。弟子雖見識淵博,卻從未聽過世上有「香香國」,遂問道:「師父,香香國是什麼地方?那裡很香的嗎?」 智者面有難色,未幾方回答:「香倒沒有了,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創作者營運專員/經理(Operations Specialist/Manager)將負責對平台成長及收入至關重要的 Partnership 夥伴創作者開發及營運。你將發揮對知識與內容變現、影響力變現的精準判斷力,找到你心中的潛力新星或有聲量的中大型創作者加入 vocus。
Thumbnail
創作者營運專員/經理(Operations Specialist/Manager)將負責對平台成長及收入至關重要的 Partnership 夥伴創作者開發及營運。你將發揮對知識與內容變現、影響力變現的精準判斷力,找到你心中的潛力新星或有聲量的中大型創作者加入 vocus。
Thumbnail
《少年》裡裡外外皆為「少年」,它有少不更事的莽撞,有天不怕地不怕的坦蕩,也有年少時代的二元對立和黑白分明,煙霧交織雨水,熱血加上衝勁,濃濃瀰漫在鏡頭前後,不偏不倚是這群孩子對此場運動的理解。
Thumbnail
《少年》裡裡外外皆為「少年」,它有少不更事的莽撞,有天不怕地不怕的坦蕩,也有年少時代的二元對立和黑白分明,煙霧交織雨水,熱血加上衝勁,濃濃瀰漫在鏡頭前後,不偏不倚是這群孩子對此場運動的理解。
Thumbnail
無意用老生常談的正面言論 / 期盼作結語,只求大家仍然可以用對得住自己的方式,撐得一時得一時。
Thumbnail
無意用老生常談的正面言論 / 期盼作結語,只求大家仍然可以用對得住自己的方式,撐得一時得一時。
Thumbnail
「反修例運動」從去年六月走到今天,剛好一週年。 2020年的香港社會衝突依舊不斷,可無論是怎樣的立場見解,都需要,亦值得被聆聽。《2047》本期將深入探討「反送中運動」中所反映,較年長與較年輕一代身份認同和政治取向的差異,以及對「一國兩制」的衝擊等——中國人與香港人的身份是否能並存?世代與政治光譜、
Thumbnail
「反修例運動」從去年六月走到今天,剛好一週年。 2020年的香港社會衝突依舊不斷,可無論是怎樣的立場見解,都需要,亦值得被聆聽。《2047》本期將深入探討「反送中運動」中所反映,較年長與較年輕一代身份認同和政治取向的差異,以及對「一國兩制」的衝擊等——中國人與香港人的身份是否能並存?世代與政治光譜、
Thumbnail
今早 (11 月 11 日) 參與黎明行動的所有手足做得好!謹在此向你們致敬,亦希望中槍危殆的 21 歲學生盡快康復。 有人說,自己本來支持抗爭,但現在事件已經變了質,「班人癲架,好暴力」。筆者想指出,抗爭者之所以到處堵路、放火、私了,是因為魔警施暴不受約制,中共及其傀儡只知姑息養奸,卻不給予任何懲
Thumbnail
今早 (11 月 11 日) 參與黎明行動的所有手足做得好!謹在此向你們致敬,亦希望中槍危殆的 21 歲學生盡快康復。 有人說,自己本來支持抗爭,但現在事件已經變了質,「班人癲架,好暴力」。筆者想指出,抗爭者之所以到處堵路、放火、私了,是因為魔警施暴不受約制,中共及其傀儡只知姑息養奸,卻不給予任何懲
Thumbnail
我們香港人並沒有默默過了22年,只是和那些賺足賺飽的上一代相比,很多人年紀少,社會資本少,少到你不能在臺灣的媒體上看到他們而已。但他們的呼聲不是第一天才這樣。為了香港而流血汗,為了香港而勇抗橫暴,為了香港而死。香港人的年輕一代做到了,我以他們為榮。
Thumbnail
我們香港人並沒有默默過了22年,只是和那些賺足賺飽的上一代相比,很多人年紀少,社會資本少,少到你不能在臺灣的媒體上看到他們而已。但他們的呼聲不是第一天才這樣。為了香港而流血汗,為了香港而勇抗橫暴,為了香港而死。香港人的年輕一代做到了,我以他們為榮。
Thumbnail
對於七一金鐘起義,年長的人好像都經歷類似的心理轉變。首先覺得年青抗爭者是「鬼」,「衝黎做咩」,策略上太不智。接著開始替抗爭者擔心,怕警察會開槍,解放軍會入城,於是不斷勸抗爭者撤離。最後知道抗爭者主意已決,便默默誦禱,祈求他們平安返家,甚麼暴力都不緊要,最重要安全,同時懺悔自己過去做得不夠,苦了年青人
Thumbnail
對於七一金鐘起義,年長的人好像都經歷類似的心理轉變。首先覺得年青抗爭者是「鬼」,「衝黎做咩」,策略上太不智。接著開始替抗爭者擔心,怕警察會開槍,解放軍會入城,於是不斷勸抗爭者撤離。最後知道抗爭者主意已決,便默默誦禱,祈求他們平安返家,甚麼暴力都不緊要,最重要安全,同時懺悔自己過去做得不夠,苦了年青人
Thumbnail
相信有很多讀者今天已經在不同的社交媒體上了解或觀看了今早電台節目裡「在晴朗的一天出發」所剪輯下來的那段感人肺腑的影音片段。隨著這段影片被瘋傳,同時也引發起了我們對於七一佔領立法會行動的反思。
Thumbnail
相信有很多讀者今天已經在不同的社交媒體上了解或觀看了今早電台節目裡「在晴朗的一天出發」所剪輯下來的那段感人肺腑的影音片段。隨著這段影片被瘋傳,同時也引發起了我們對於七一佔領立法會行動的反思。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