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格精選

消費型態改變的衝擊:員林第四市場 - 勝安青草行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在員林晚上想吃宵夜,第一個想到的就是第一市場的周圍攤販店家,各種類型的小吃都可以滿足你,而在早上時,裡面的菜販、魚肉甚至是布料都可以滿足家中的各種需求。


對比活了八十多年的第一公有市場(1935年建造),1972年才蓋好的第四公有市場,反而成為被員林人給遺忘的存在,還有許多年輕人幾乎沒聽過第四市場。


在第四市場蓋好之前,就已經在路邊賣青草的勝安青草行,見證了市場是如何被遺忘與產業因消費型態改變造成的衝擊。



員林的居民可能知道『青草巷』在哪裡,但可能不知道『第四市場』在哪?甚至可能不知道它的存在,但其實『第四市場』就是『青草巷』


最剛開始,青草巷只有勝安青草行跟永光青草行,這兩家是最早開始的,後來開始加入其他的年輕青草店家,而開始有了青草巷的美名,但隨著時代的改變,年輕人漸漸不喝青草茶這類飲品,而政府對於相關產業的法規嚴厲,處處是限制,讓中藥行、青草行等即將走入夕陽產業。



勝安青草行說,在921大地震之前(1999年),一個品項只要一、兩天就可以賣出去一大袋,而現在好幾個月不知道賣不賣得完,因為那個年代、那個時機已經過去了。


不過在SARS期間(2004年),卻有某幾項賣的幾近瘋狂的時候,當時來的客人就會說要吃感冒的、要顧肺部的,彷彿像人來瘋一樣,瘋狂的來購買,但也就那一次。


在消費型態改變的衝擊下,青草巷最後還是回到了只有勝安青草行與永光青草行的狀態,現在老闆也是半退休的狀態,對比以前早上八點開門,忙到晚上九點關店,工作十幾個小時沒時間休息,現在吃完晚餐想休息就關店了。


現在的一些鄉下的中藥行,一天可能賺不到一千塊,很多都收起來了,而勝安青草行也坦言,這間青草行就打算做到他們夫妻倆無法做了,就結束收掉了,因為年輕人做這夕陽產業,也無法改變什麼。


隨著老顧客一個一個去世,也彷彿告訴我們某些產業再不重視或保留,我們就即將失去它。


raw-image


第四市場 勝安青草行

地址:員林市中正路296巷20號

電話:04-8324562


文 曹竣瑋 攝 曹竣瑋

原文出自:http://www.goodlifebookstore.com.tw/?p=131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邊緣老闆/曹竣瑋的沙龍
44會員
67內容數
『生活不在他方,而在地方。』 「地方」是對個人而言有意義的場所、價值凝聚地所在。 為什麼家鄉對於我們是著迷的,就像我們出生第一眼看見的是自己的父母親一樣,是對於個體的我們第一個產生意義的地方;我們在家鄉開始社會化、開始產生人際關係、開始與家庭以外的世界產生連結 - - 因為在這片土地上所經歷
2020/06/13
從街外就能透過大片的玻璃窗看見老闆在開放式吧檯的忙碌, 也讓熙攘的路人不經意駐足 近年來員林市多出幾間別具個性的咖啡店,離員林影城不遠處「二本咖啡」便是其中之一。 位於員林南昌路的二本咖啡乍看之下是一間老宅透天厝,老闆希望保留房屋完整的架 構,稍稍替他穿上白襯衫,大面的透明玻璃窗,讓路人能在店外清楚
Thumbnail
2020/06/13
從街外就能透過大片的玻璃窗看見老闆在開放式吧檯的忙碌, 也讓熙攘的路人不經意駐足 近年來員林市多出幾間別具個性的咖啡店,離員林影城不遠處「二本咖啡」便是其中之一。 位於員林南昌路的二本咖啡乍看之下是一間老宅透天厝,老闆希望保留房屋完整的架 構,稍稍替他穿上白襯衫,大面的透明玻璃窗,讓路人能在店外清楚
Thumbnail
2020/05/20
Ken 居身在巷弄內沒有明顯招牌的摩露啡 Moluficafe ,一進門內,即能感受到店內木頭與植物散發出恬靜氣息,像回家般舒適、自然。 店內的植物牆,正是老闆 Ken 一手打造的得意之作。從學生時期就在員林成長的 Ken,老家雖在花壇,但對於在員林的情感,他笑著說:「員林有種說不上來的親切感,比老
Thumbnail
2020/05/20
Ken 居身在巷弄內沒有明顯招牌的摩露啡 Moluficafe ,一進門內,即能感受到店內木頭與植物散發出恬靜氣息,像回家般舒適、自然。 店內的植物牆,正是老闆 Ken 一手打造的得意之作。從學生時期就在員林成長的 Ken,老家雖在花壇,但對於在員林的情感,他笑著說:「員林有種說不上來的親切感,比老
Thumbnail
2020/05/02
員林農工對面街上有間綠意盎然,裝潢帶有一些 LOFT 美式工業的風格,走進店內即看見頭戴著美式平沿帽的 Clark,正全神貫注地在吧檯內張羅餐點。 Clark 對於土地的熟悉信任感 選擇紮根員林 老家在永靖,高中時期在員林讀書,談起自己對員林的印象,他說小時候家人常常會帶著他來員林吃飯,還記得當時中
Thumbnail
2020/05/02
員林農工對面街上有間綠意盎然,裝潢帶有一些 LOFT 美式工業的風格,走進店內即看見頭戴著美式平沿帽的 Clark,正全神貫注地在吧檯內張羅餐點。 Clark 對於土地的熟悉信任感 選擇紮根員林 老家在永靖,高中時期在員林讀書,談起自己對員林的印象,他說小時候家人常常會帶著他來員林吃飯,還記得當時中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他俐落地掀開蓋在紅茶攤上厚重的綠色帆布,以勞動揭開日復一日的生活,腳下踩著的膠鞋隨著移動而發出啪、啪、啪的聲響,踩響每一個當下。 這座位於台北西南隅的小鎮是由三條河流沖刷、匯聚而成。這三條河流不僅帶來沃腴的土壤,同時也藉由一艘艘航行於上的商船帶來了人潮與錢潮,但等潮流去後,只剩下兩排紅磚老街屋形
Thumbnail
他俐落地掀開蓋在紅茶攤上厚重的綠色帆布,以勞動揭開日復一日的生活,腳下踩著的膠鞋隨著移動而發出啪、啪、啪的聲響,踩響每一個當下。 這座位於台北西南隅的小鎮是由三條河流沖刷、匯聚而成。這三條河流不僅帶來沃腴的土壤,同時也藉由一艘艘航行於上的商船帶來了人潮與錢潮,但等潮流去後,只剩下兩排紅磚老街屋形
Thumbnail
市場是生活的場域,它並非一個固著的空間,它會隨著城市的擴張、人口的增加與交易的起伏而有所改變,是被城市賦予生命的有機體,或許可以這麼說,市場連結著人與城市,人與城市的關係也影響著市場的變化。
Thumbnail
市場是生活的場域,它並非一個固著的空間,它會隨著城市的擴張、人口的增加與交易的起伏而有所改變,是被城市賦予生命的有機體,或許可以這麼說,市場連結著人與城市,人與城市的關係也影響著市場的變化。
Thumbnail
蘆洲中山市場的建築物就要拆除了。圍籬封閉前五天,《新北市文化》季刊(本刊)跟著在地寫作者洪愛珠,探訪店家,留下這一批珍貴的影像紀錄。 撰文=洪愛珠 攝影=陳敏佳(本文出自《新北市文化》季刊第39期 | Cover Story:新北飲食滋味)
Thumbnail
蘆洲中山市場的建築物就要拆除了。圍籬封閉前五天,《新北市文化》季刊(本刊)跟著在地寫作者洪愛珠,探訪店家,留下這一批珍貴的影像紀錄。 撰文=洪愛珠 攝影=陳敏佳(本文出自《新北市文化》季刊第39期 | Cover Story:新北飲食滋味)
Thumbnail
我們常說的傳統市場,其實出現在台灣也才約一百年的時間喔!市場和日治時期帶來的衛生觀念息息相關。現今的東門、南門市場,皆是沿襲自日治時期所建的消費市場。而今日的士林市場及關東市場,則是戰後出現的眷村市場,因此也販售許多如麵食早點、臘肉香腸等眷村特色美食。
Thumbnail
我們常說的傳統市場,其實出現在台灣也才約一百年的時間喔!市場和日治時期帶來的衛生觀念息息相關。現今的東門、南門市場,皆是沿襲自日治時期所建的消費市場。而今日的士林市場及關東市場,則是戰後出現的眷村市場,因此也販售許多如麵食早點、臘肉香腸等眷村特色美食。
Thumbnail
光明街商圈又稱為林仔街商圈或員林站前商圈 民國42年(1953年)的光明街的攤販種類多元,從販賣魚肉果蔬和各種小吃到修改衣服、製作麵條、刻印章、賣衣服、唱片行等應有盡有。
Thumbnail
光明街商圈又稱為林仔街商圈或員林站前商圈 民國42年(1953年)的光明街的攤販種類多元,從販賣魚肉果蔬和各種小吃到修改衣服、製作麵條、刻印章、賣衣服、唱片行等應有盡有。
Thumbnail
江湖常言道: 市場價格靠拳頭決定。豊洲市場的交易量比較小,不如大田市場的吞吐量,因此對市場的交易價格較無影響力 (請見 : 東京蔬果活力的一天 : 主導交易價格的大田市場)。如果要給豊洲市場的設計做一個定位,我想豊洲市場的核心應該是 : 先進的保存與配送,提供消費者最新鮮美味的安全食材。
Thumbnail
江湖常言道: 市場價格靠拳頭決定。豊洲市場的交易量比較小,不如大田市場的吞吐量,因此對市場的交易價格較無影響力 (請見 : 東京蔬果活力的一天 : 主導交易價格的大田市場)。如果要給豊洲市場的設計做一個定位,我想豊洲市場的核心應該是 : 先進的保存與配送,提供消費者最新鮮美味的安全食材。
Thumbnail
雖然已經過了中秋,但是台南早晨仍然炎熱,太陽把路面曬出蒸氣。在到處都是老街的中西區,友愛街有一處菜市場,攤販不多,魚檔、肉檔也是近乎沒有。在靠近行人路的一側,不少攤販都在販售熟食,肉粽、湯焿、牛肉湯、意麵…老攤販各自守在自己的王國,等待顧客光臨。
Thumbnail
雖然已經過了中秋,但是台南早晨仍然炎熱,太陽把路面曬出蒸氣。在到處都是老街的中西區,友愛街有一處菜市場,攤販不多,魚檔、肉檔也是近乎沒有。在靠近行人路的一側,不少攤販都在販售熟食,肉粽、湯焿、牛肉湯、意麵…老攤販各自守在自己的王國,等待顧客光臨。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