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作者!四回選稿大挑戰!(第三回) (讀者篇完成)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一個作者如何看待的作品,跟一個讀者如何看待作品,其實是兩個不同的考慮。
試想想,很多人也會說到,作者本身也是讀者,所以平台不會缺乏讀者人數。
但請細心一想,你身為作者的時候,又是否真的會從讀者的角度去審視自己的作品?
這一點跟出版或商業考慮無關,在於態度。
「嚴以待人,寬以律己」是一種態度,特別是在創作世界中,一種潛伏在伶每位創作人的態度,
我們很容易就說服了自己「這個沒辦法,我已經盡力了」,因為我們真係已經盡力了。
而問題在於我們都習慣用自己的方式去盡力做到最好,因為這是屬於個人的作品,理應是用自己最喜歡、最舒服、最自我的方式來表達,呈現出作品的原形。
所以我們也一定會從這個方式盡力做到最好。
但是,每一個創作人或藝術家,難免會將所有的精神投放在創作的過程之中,未有好好考慮「將作品過濾至別人理解的層次」。
簡單舉例說:
我是一個愛爾蘭人,我擅於用愛爾蘭文來寫詩歌,來表達自己的心情。
但香港人不會明白愛爾蘭文,我的作品又不是驚世巨作,就算是「哈利波特」,大眾華人也只看中譯本,因為他們需要方便自己吸收,但已經過了一次詮釋。
從另一個角度去說,就算我用中文來寫新詩,假如目標的對象對詩詞沒有太大興趣,怎可能會令他們愛上我的作品?
故此,就算你在努力去鑽研自己的作品,卻沒有為自己定位,其實跟讀者的距離還是很遠。
當然,身為作者就是要令作品完美,這是毋庸置疑(每次也要Google來檢查自己是否打錯-.-)
不過自覺已經方盡力氣去完成作品,偏偏得不到回應,問題是在於「作品本身有沒有跟讀者溝通」,
不是要遷就讀者,願者上釣亦是一種態度,但你不是姜太公,現實也不是神話,
用直「勾」來釣魚?魚兒想被你釣起想沒有可以釣起的可能吧?
創作是無限的自由世界,但發佈是局限的現實情況。
就算你不想出版,也需要思考一件事,讀者為什麼要選擇看你的作品?
很多時,身位作者也需要要有一種探究的好奇心,不斷去發掘更多的可能性,注入自己的作品中。
一方面又可以回應讀者、回應世界,另一方面又可以從可以從不同的角度來審視自己,
不錯吧!!!(其實我又不小心寫了千字文,不過老毛病是離題,所以抽起了,有機會再說)
以下是一個從作品的角度,以空想出該作品的讀者而設計的創作挑戰,有興趣可看看不同作者的表現,
再反思一下,你自己的作品其實想吸引的是什麼讀者?

廣告時間:
今年香港書展出版作品:
叛神軍團》幻想輕小說。Hall A1 A02 #釀字工房
錯的時間,對的人》愛情故事。 Hall A1 B20 #山道 #penana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avatar-img
29會員
296內容數
三年來,網上寫故事的一個記錄,為第四年的開始作反思及小結。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二人去到一個公園,避過了烈日當空的正午,距離日落還有兩個小時,光線偏西面,日光下的影子漸有輪廓,而在高高低低的草叢下,偶然會看到一兩點繽紛的鮮花,於是二人就決定拍下它們的特寫。
還算是首歌中篇的愛情故事,過去也寫過一兩個短篇。學習寫故事的時候,一直抱著兩個主題是一家會有共鳴的,一是事業(泛指學業、工作、夢想),二是感情(泛指戀、親、友),每個故事也需要涉及相關的元素,於是我使在愛情的世界開一開坑,由開始到終結,完完整整去寫一段愛情故事。 創作過程: 故事當中有一個命題,假
自從掀起了網絡遊戲,大家也愛好合作圍攻Boss。而在「忍者」的戰鬥中我記得花了大約一星期的時間來寫,就是想做一種這樣的效果(最初是叛神軍團的第一位六魔女之戰。收錄於第一部的第四章。)本身我不好忍者,反而我更偏向之前的銀餐具,但因為當時的熱潮又方便描寫(之後的劍及格鬥更是這個原因,因為要趕稿了!)
這個故事除了想試試自己寫禁忌的邊界外,還有繼續沈迷於戰鬥過程,努力去嘗試將每一個對戰的動作也清晰令讀者「看得見」,但又平衡文字量,節奏感等,希望這能達到讀者的要求。另外為了展示「執著」,其中一場的「銀餐具控」的戰鬥,是刻意用西餐上菜的次序來跟羽田及艾奇對打。
寫這一段時我一直在想很多交換靈魂的男女故事,如果要共用身體的話,是不是應該靈魂也有相同的感覺?如六方對女性的身體有所反應,他對格子的喜好等,於是我花了點章節來寫下這種感覺。
為了消滅「Reganto」,組織突然組成特別行動組,以羽田光希及艾奇為中心:
//……二人去到一個公園,避過了烈日當空的正午,距離日落還有兩個小時,光線偏西面,日光下的影子漸有輪廓,而在高高低低的草叢下,偶然會看到一兩點繽紛的鮮花,於是二人就決定拍下它們的特寫。
還算是首歌中篇的愛情故事,過去也寫過一兩個短篇。學習寫故事的時候,一直抱著兩個主題是一家會有共鳴的,一是事業(泛指學業、工作、夢想),二是感情(泛指戀、親、友),每個故事也需要涉及相關的元素,於是我使在愛情的世界開一開坑,由開始到終結,完完整整去寫一段愛情故事。 創作過程: 故事當中有一個命題,假
自從掀起了網絡遊戲,大家也愛好合作圍攻Boss。而在「忍者」的戰鬥中我記得花了大約一星期的時間來寫,就是想做一種這樣的效果(最初是叛神軍團的第一位六魔女之戰。收錄於第一部的第四章。)本身我不好忍者,反而我更偏向之前的銀餐具,但因為當時的熱潮又方便描寫(之後的劍及格鬥更是這個原因,因為要趕稿了!)
這個故事除了想試試自己寫禁忌的邊界外,還有繼續沈迷於戰鬥過程,努力去嘗試將每一個對戰的動作也清晰令讀者「看得見」,但又平衡文字量,節奏感等,希望這能達到讀者的要求。另外為了展示「執著」,其中一場的「銀餐具控」的戰鬥,是刻意用西餐上菜的次序來跟羽田及艾奇對打。
寫這一段時我一直在想很多交換靈魂的男女故事,如果要共用身體的話,是不是應該靈魂也有相同的感覺?如六方對女性的身體有所反應,他對格子的喜好等,於是我花了點章節來寫下這種感覺。
為了消滅「Reganto」,組織突然組成特別行動組,以羽田光希及艾奇為中心: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得知有人居然受到我的影響才開始寫作,實在是令我受寵若驚。但我也是從這時察覺到:啊,原來我是有讀者的。 寫作真的能讓我們學到很多事,也讓我們明白自己真的有能力影響他人、改變他人。 心懷讀者、為讀者而寫,後來成了我寫作時的本能意識。
Thumbnail
自從 2022 年加入方格子後,經過兩年半終於等到總瀏覽數破十萬的一天啦!其實我也不知道這個速度是快是慢,就是佛系寫著寫著就突然發現快破了 XD。 剛好趁這個機會,也想來跟大家聊聊這四年多來,我是怎麼經營寫作這個興趣的。雖然我也還稱不上什麼很厲害的寫作者,但畢竟都寫了這麼久,應該還是有點參考價值啦(
Thumbnail
閱讀原來可以分成兩個角度,就是以「普通讀者」的心態,以及「作家」觀摩的態度去面對,作家眼中連「一個文字」都可以拆開去領會。
Thumbnail
凡作者皆有被閲讀的渴望,皆有被理解的期待,皆有被發掘的奢望。然而網海茫茫,網内讀者是誰?我們的受衆在哪裏?而讀者的訴求又是什麽?自己的作品是否有被讀者接納理解?讀者是否讀出作者所想要表達的内心世界?甚至,自己的文字是否有觸及到讀者心中某一個敏感的角落?帶來某種共鳴與感動?
Thumbnail
我想,每一個詩人都是孤獨的,畢生都在尋找一個能契合自己的靈魂。 作為一個讀詩的人,我很清楚那種,藉由詩這種載體,兩個無法在現實生活中碰面的人,此時的心卻是如此靠近。 作為寫詩的人,我想道理也是一樣的。 我們都在尋求那樣的體驗。 我們絕不能宣告說:「我們不需要被認可,我們只要做自己,為自己而寫就好
Thumbnail
曾經有人問我,我創作的目的是什麼,是為了自己還是為了別人而寫。 這喚起我上現代詩課的記憶。 我們老師講課只講70分鐘,剩下的30分鐘會檢討我們的作品,給予我們一些建議。 具體情節如何我忘記了,不過大概就是,老師看不懂我的詩,覺得我的詩寫得太跳躍。那時我真的不甘心,心裡murmur:「反正老師看不懂
Thumbnail
我很喜歡寫作,尤其現代詩的創作,從年輕一直持續到中年四十時光,對我來講,創作現代詩,並不是很容易的一件事,這部份的想法偏向創作理論的想法° 我是在新竹讀國中,接觸新竹青年月刊,裡面有不少詩作供人欣賞閱讀° 印象是一篇行道樹的詩作,題材來自張曉風的行道樹散文,這不算
Thumbnail
每個人的人生追求都不太一樣,對我來說,作品有人購買、有人閱讀、有人喜歡、有人推薦,這樣就很好了。 因為我覺得「修煉」最終是影響自身心靈、精神、意志層面的事情,是「求道」的過程。 同樣的,寫作時的整理與反思,是作者在尋找某種答案的必經之路,是作者的一段修煉、求道之旅。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得知有人居然受到我的影響才開始寫作,實在是令我受寵若驚。但我也是從這時察覺到:啊,原來我是有讀者的。 寫作真的能讓我們學到很多事,也讓我們明白自己真的有能力影響他人、改變他人。 心懷讀者、為讀者而寫,後來成了我寫作時的本能意識。
Thumbnail
自從 2022 年加入方格子後,經過兩年半終於等到總瀏覽數破十萬的一天啦!其實我也不知道這個速度是快是慢,就是佛系寫著寫著就突然發現快破了 XD。 剛好趁這個機會,也想來跟大家聊聊這四年多來,我是怎麼經營寫作這個興趣的。雖然我也還稱不上什麼很厲害的寫作者,但畢竟都寫了這麼久,應該還是有點參考價值啦(
Thumbnail
閱讀原來可以分成兩個角度,就是以「普通讀者」的心態,以及「作家」觀摩的態度去面對,作家眼中連「一個文字」都可以拆開去領會。
Thumbnail
凡作者皆有被閲讀的渴望,皆有被理解的期待,皆有被發掘的奢望。然而網海茫茫,網内讀者是誰?我們的受衆在哪裏?而讀者的訴求又是什麽?自己的作品是否有被讀者接納理解?讀者是否讀出作者所想要表達的内心世界?甚至,自己的文字是否有觸及到讀者心中某一個敏感的角落?帶來某種共鳴與感動?
Thumbnail
我想,每一個詩人都是孤獨的,畢生都在尋找一個能契合自己的靈魂。 作為一個讀詩的人,我很清楚那種,藉由詩這種載體,兩個無法在現實生活中碰面的人,此時的心卻是如此靠近。 作為寫詩的人,我想道理也是一樣的。 我們都在尋求那樣的體驗。 我們絕不能宣告說:「我們不需要被認可,我們只要做自己,為自己而寫就好
Thumbnail
曾經有人問我,我創作的目的是什麼,是為了自己還是為了別人而寫。 這喚起我上現代詩課的記憶。 我們老師講課只講70分鐘,剩下的30分鐘會檢討我們的作品,給予我們一些建議。 具體情節如何我忘記了,不過大概就是,老師看不懂我的詩,覺得我的詩寫得太跳躍。那時我真的不甘心,心裡murmur:「反正老師看不懂
Thumbnail
我很喜歡寫作,尤其現代詩的創作,從年輕一直持續到中年四十時光,對我來講,創作現代詩,並不是很容易的一件事,這部份的想法偏向創作理論的想法° 我是在新竹讀國中,接觸新竹青年月刊,裡面有不少詩作供人欣賞閱讀° 印象是一篇行道樹的詩作,題材來自張曉風的行道樹散文,這不算
Thumbnail
每個人的人生追求都不太一樣,對我來說,作品有人購買、有人閱讀、有人喜歡、有人推薦,這樣就很好了。 因為我覺得「修煉」最終是影響自身心靈、精神、意志層面的事情,是「求道」的過程。 同樣的,寫作時的整理與反思,是作者在尋找某種答案的必經之路,是作者的一段修煉、求道之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