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發現身邊周遭的朋友紛紛躋身創業行列,有些已經開了,有些正在躍躍欲試,有些正在儲備當中!
開店的種類從簡餐店、雞排攤、居酒屋、寵物餐廳、咖啡廳、飲料店、餐車、手作甜點、美甲店,可說是玲瑯滿目。
這也難怪〜
我之前曾問過,收購二手餐飲設備的業者說:你們這個會有受景氣影響嗎?
大哥一臉臭跩樣,吸了一口煙回答:
(台語)那A〜景氣嚕醜吼,嚕賊郎開店,伍郎開丟伍郎收,灣就摸贏捏!
(哪會〜景氣越差,越多人開店,有人開就有人收,我們很忙捏)
阿哩夠五明驚愛賣某?哇妹來造啊!
(你們還有東西要賣嗎?我要走了!)趕著要去收下一家
哩等灣頭家來付錢歐!我來造啊〜
員工負責開藍色發財車載貨,老闆開BMW X5來付錢買貨,你就知道這個產業利潤!生財器具價格都被 1折左右收購,被砍到不要不要的(然後他還會跟你說,我是在幫你免費清運,不然你找人家來收還要給錢勒!)嘆氣∼
想當初踢娜在創業時,已經在這個行業待了8.9年,依然帶著忐忑的心情拿起手邊的人脈、金流、廠商來發揮,當時我最大的障礙不是來自於生意不好,而是我沒有人手幫忙我看頭看尾,每天都覺得缺一雙手一個腦來支援我,很想要有很多個分身!(跪求神隊友)
但是獨立創業一家剛開的店哪有能力請店長(不是不能而是可能更困擾),讓你一個月花4-5萬塊,結果三個月花掉12-15萬發現彼此誤會一場,也許是管理風格不適應、營運理念不同,你只好請他走人;而員工又要適應新的主管、新的規範,結果反而店內人員流動率更高,自己反而更忙不過來。
而一家新開的店3年危險期,通常開業半年可能就換了2-3個店主管,而只要人員流動服務品質就無法穩定下來,一般自行創業者哪有那麼多錢燒到對的人出現,不是自己累死、家人也下去做,賺到的的確比在外面上班薪水多,但是每一分都是辛苦錢。
為什麼現在請不到好的人才?
我覺得的少子化及台灣普遍低薪(人才只好出走)造就各產業基層人力的短缺,而這個少子化除了是人力變少以外,還有恐龍家長們的畸形教育也有關係(這個話題可能會被撻伐XDD)
踢娜遇到不少員工的家長告訴孩子「我們家不缺你這份薪水,如果太辛苦回來吧,家裡不過就是多雙碗筷!」
還有面試工讀生時,家長陪孩子一起來面試,問問題都是由家長回答,但是這位同學都已經大二了!!
不然就是來上班後,一直說我媽媽不希望我下班太晚,所以太晚的班不能上、太累的不能做、太重的不能搬...而這些員工大多都滿20歲了
「何時該對孩子放手」這個課題是台灣家長需要深思的,而孩子們自己也該想想,你打算幾歲才要獨立?!
除了以上情況,還有「溝通的態度」也是恐龍式家庭教育的產物!!
理直氣壯的頂撞主管,同時還會跟你說,我說話就是這樣直接啊!! 我喜歡你就喜歡你,我不喜歡你我也不會討好你,我對我朋友也是這樣;而進一步了解就發現,他在家裡也是這樣跟父母親溝通,而這樣不尊重的行為並不會被指正,因此他認為他的行為是理所當然的,「對上應該有的態度」這個事情並不在他們的價值觀裡。
雖然缺人但是這樣的員工,還是要淘汰掉,因為他的態度會影響汙染團體,我們不能被尊重個性、重視能力的潮流沖昏頭,以至於破壞上與下的關係結構。上司不需要討好部屬歡心,要能不寵壞部屬,去執行權限來完成公司的任務。
到底創業好不好?!
我在網路上看到一篇文章 : 為何上班總是讓人懷疑人生 ?
裡面有一段內容是這樣說的 :
『 如果你可以把老闆交代的任務做好,而不只是做完,那麼你值得更高的薪水。如果老闆給不了你這份工作應有的薪水,你可以選擇創業或是換一個願意給你高薪的老闆!!』
我覺得上面這一段你認為你有做好,你真的有做好嗎? 還是只有你自己這樣覺得,而實際上你還沒有真正掌握好你的工作職掌,但卻已經自信度爆棚的要幹大事了?!
踢娜經歷過領薪水、創業、跨領域、身兼多職、接案工作的過程,我覺得首先你要先認清自己到底是什麼料? 手上有什麼資源? 有什麼本事? (爸媽的錢不算) 再來考慮創業這個選項。
我很認同林偉賢老師一段視頻,他說 : 創業有兩種。一個叫創造事業、一個叫創造業障!!
現在這個社會不是愛拚就會贏,要確定會贏再來拚 ! 你要先確定你的個性,是不是真的具備創業成功的特質,如果有那就全力以赴火力全開;但是如果沒有的話,最好的創業點,反而是你真的出社會磨練過,3年到5年甚至8年的時間,有了人脈累積到客戶,你再去創業。
如果你沒有一天做過人家員工,請問你以後做老闆,你懂員工嗎 ?
如果大家都在做老闆那誰做員工呢 ?
必須要了解自己適不適合創業,經過風險評估以及一段的歷練後,再來創業!!!
畢竟爸爸媽媽的資本或是青年貸款也不是金山銀山可以無限揮霍,當然如果你家真的很有錢,那就當我沒說吧....
最後,希望大家都可以找到屬於自己的一片天!!
++如果這文章你喜歡並且感到有用、有收獲,請按讚並關注踢娜呦++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