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2019.08.07
做自己,很好,但請別忘了你身旁的每個人,也都是她/他的【自己】!
父母親近日出國旅遊,行前一如以往的交代幫忙清冰箱、繳帳單、發動發動車等例行公事。聊著聊著,講到最近每日去日照中心【打卡上班】的叔叔。約莫十年前,父親家中排行最小的叔叔在辦公室突然倒下,雖幸運康復,卻也讓正值盛年的他行動、思考能力大不如以往。不服輸的個性,更有可能是無法接受平日不菸不酒不應酬,還有規律運動習慣的自己,怎麼會發生這樣的事?!
原本就比較自我,不太有同理心的叔叔,不知是腦中的神經線作祟,抑或是一場病讓叔叔感悟更要【做自己】,親戚聚會中經常不經思考就脫口而出許多不恰當的評論,或是嬸嬸好意提醒他身體狀況不比從前,要更謹慎小心等關心之語,他也立即翻臉教訓,絲毫不給面子,讓在場的大家也一陣尷尬。再不就是,旁人看來走路都需要柺杖輔助的叔叔,還堅持自行開車上下班,即使已發生過車開到一半昏倒路中,萬幸沒有發生車禍,撞到人,固執的他仍不願〈或不能?〉接受自己的現狀。
在身體狀況時好時壞、個性又難以溝通的反覆循環下,也有自己生活想安排的嬸嬸,單方面替叔叔安排了週間固定時段去日照中心的決定。連我反骨情節這麼嚴重的人乍聽之下都會覺得,怎麼可以這麼自私,忽略叔叔的感受,就把他送到【那種地方】〈哪種地方?!看我們被禮教、古聖先賢們洗腦的有多嚴重〉?這在保守、傳統的華人社會可堪稱遺棄了吧。
但轉念、換位思考一下,如果是我今天身旁有一個--固執、不貼心、生病超過十年、隨時可能再度昏倒,卻又不配合飲食、運動、作息,需要旁人照顧的叛逆家人,整天替他提心吊膽,還要忍受他的怪脾氣......而我,雖然屆齡退休,但身體健康、是個很會安排生活、投資自己的人,以我的個性,大概早離婚了。夫妻之事本來外人無權置喙,其實我一直很佩服嬸嬸能忍受叔叔的性格這麼多年。在上述那個八股念頭反射性的竄出來後,幸好,日積月累的一些思考能力,能立即整裝作戰,很快地以理智來消滅它。
台灣走向老齡化的步伐早已邁出,你、我、家人、朋友終需面臨這一天。人生各階段有意識的培養興趣嗜好,已是為熟齡生活打好基礎的基本功夫。看見身邊幾位長輩的例子〈這一系列寫完應該可以出書了〉,如何在年齡漸長時,不自以為是的自我感覺良好,忽略他人感受;而是常懷感恩、謙卑的心度過每一天,與仍然願意〈不要把子女、晚輩的孝順視為理所當然〉隨侍身旁,聽候差遣的家人保持互敬互重的和諧關係,實在是一門刻不容緩、得時常反覆練習的重要學問。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avatar-img
3會員
32內容數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RW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2019.08.06,正式離職的第二天。         走到接近人生中場,除了英國念書那兩年,似乎沒有真正的暫停,仍是在上一份、下一份工作中渾渾噩噩。美其名是要生活、賺錢,最殘酷的是不知道該往哪裡去。只好藉擁有一份工作,掩飾不了解自己的慌張。         這半年不約而同從各方管
        2019.08.06,正式離職的第二天。         走到接近人生中場,除了英國念書那兩年,似乎沒有真正的暫停,仍是在上一份、下一份工作中渾渾噩噩。美其名是要生活、賺錢,最殘酷的是不知道該往哪裡去。只好藉擁有一份工作,掩飾不了解自己的慌張。         這半年不約而同從各方管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最近幫爸爸處理事情,討論到為什麼爸爸不想學著用銀行的手機APP,可以省去出門、到現場排隊的路程和時間。當下我說了一句政治不正確的話 ∶「爸,你這樣真的有點老人家喔,不想嘗試新的事物嗎?很方便,不考慮一下?」我爸立刻強調,他不是現在才習慣用手寫匯款,從年輕到老他都是如此。
Thumbnail
40多歲的阿雄,上有三個姐姐,他是爸爸50多歲時,好不容易盼來的兒子,當然自幼就備受寵愛,還好他沒有許多獨子的通病,不但沒有恃寵而驕,反而非常又孝順,成家後還是堅持住老家裡,好方便照顧父母。   如今,爸爸也邁入90高齡了,由於行動不便,加上有中度失智,阿雄擔心白天上班時,爸爸一個人萬一有狀況沒
Thumbnail
還記得小時候,住在台北的阿公都會帶我出門趴趴走,那時的他還會開車。 隨著年紀增長,體況每況愈下。 從2020年開始,高齡97歲的曾祖母需要有人照顧,那是我阿公的媽媽,他堅持不請看護,要自己與阿嬤回台中照顧曾祖母,就這樣在台中度過了兩年,曾祖母在2022年暑假就病逝了。 在台中住的期間,他也退化
Thumbnail
如果自己這一生過得還可以,工作穩定,身體健康,經濟也過得去,孩子長大各自發展,先生對家庭有責任感,一生不長不短,擁有這麼多,過得這麼舒適,如果對人群沒有一點付出,算不算愧對老天爺對我們的疼惜。 有一位老媽媽,住在北台灣濱海鄉鎮,五十歲那年從公家機關退休,從此投入公益二十五年。老媽媽每天開車為獨
Thumbnail
曾經和一個大學同學交流時,他的分享至今仍令我印象深刻。 「我爸退休後還是跟以前一樣,總是汲汲營營,有很多事情想做,但明明自己身體也不是那麼好了,我就不懂為何他要把自己搞得這麼忙!」 仔細回想之前認識過的熟齡朋友們,確實有不少退休人士比從前工作時還要忙碌!他們把自己的行程排得很滿,早上去公
Thumbnail
 我的父母是寫信認識的,所以我想他們在交往的階段,心裡大概都有著巨大的粉紅憧憬,想像浪漫;他們有城鄉差距、不同的家庭環境,媽媽回娘家都要搭上4-5小時車程,因此也只有在放長假時才能回去見家人。   兒時印象外公家只有外公和阿姨與她的小孩,長大以後知道外婆去世、阿姨單親並扶養著小孩,我很喜歡回外公家
Thumbnail
一位70幾歲的長者,回到老家臺灣度過晚年,思考著孩子們各自的生活選擇。他分享了生活態度與心得,包括對孤獨的打敗與對健康的重視。
Thumbnail
「父親怎麼好像變了一個人…?」身為上班族的李先生最近返家之後,發現父親經常記不得當天發生過的事情,需要反覆地詢問同樣問題;獨自出門時也開始會在熟悉的環境迷路;情緒還變得焦躁、總是無來由地發脾氣。李先生的父親還未滿六十五歲,卻沒想到就醫之後被診斷確認為「早發型(年輕型)失智症」。
今天,一個偷懶天,用罄阿媽帶來的喪假,沒想到迎來另一噩耗。 二叔,離去! 我不知道怎麼去形容二叔這人,從晚輩的角度看來,他是一個最像阿公,活得相當跳tone的長輩。他不似他大哥(我父親)公務員般的規矩,抽菸喝酒打牌混水摸魚樣樣行,也不似三叔的謹慎仔細,但有他的場合,就顯得相當歡樂。 每次回番路
Thumbnail
中年大叔很容易生氣。但中年大叔最不適合生氣!一氣之下離婚成為孤單老人。一氣之下離職,父母妻小陷入絕境。一氣之下按了聲喇叭,被8+9打到半身不髓。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最近幫爸爸處理事情,討論到為什麼爸爸不想學著用銀行的手機APP,可以省去出門、到現場排隊的路程和時間。當下我說了一句政治不正確的話 ∶「爸,你這樣真的有點老人家喔,不想嘗試新的事物嗎?很方便,不考慮一下?」我爸立刻強調,他不是現在才習慣用手寫匯款,從年輕到老他都是如此。
Thumbnail
40多歲的阿雄,上有三個姐姐,他是爸爸50多歲時,好不容易盼來的兒子,當然自幼就備受寵愛,還好他沒有許多獨子的通病,不但沒有恃寵而驕,反而非常又孝順,成家後還是堅持住老家裡,好方便照顧父母。   如今,爸爸也邁入90高齡了,由於行動不便,加上有中度失智,阿雄擔心白天上班時,爸爸一個人萬一有狀況沒
Thumbnail
還記得小時候,住在台北的阿公都會帶我出門趴趴走,那時的他還會開車。 隨著年紀增長,體況每況愈下。 從2020年開始,高齡97歲的曾祖母需要有人照顧,那是我阿公的媽媽,他堅持不請看護,要自己與阿嬤回台中照顧曾祖母,就這樣在台中度過了兩年,曾祖母在2022年暑假就病逝了。 在台中住的期間,他也退化
Thumbnail
如果自己這一生過得還可以,工作穩定,身體健康,經濟也過得去,孩子長大各自發展,先生對家庭有責任感,一生不長不短,擁有這麼多,過得這麼舒適,如果對人群沒有一點付出,算不算愧對老天爺對我們的疼惜。 有一位老媽媽,住在北台灣濱海鄉鎮,五十歲那年從公家機關退休,從此投入公益二十五年。老媽媽每天開車為獨
Thumbnail
曾經和一個大學同學交流時,他的分享至今仍令我印象深刻。 「我爸退休後還是跟以前一樣,總是汲汲營營,有很多事情想做,但明明自己身體也不是那麼好了,我就不懂為何他要把自己搞得這麼忙!」 仔細回想之前認識過的熟齡朋友們,確實有不少退休人士比從前工作時還要忙碌!他們把自己的行程排得很滿,早上去公
Thumbnail
 我的父母是寫信認識的,所以我想他們在交往的階段,心裡大概都有著巨大的粉紅憧憬,想像浪漫;他們有城鄉差距、不同的家庭環境,媽媽回娘家都要搭上4-5小時車程,因此也只有在放長假時才能回去見家人。   兒時印象外公家只有外公和阿姨與她的小孩,長大以後知道外婆去世、阿姨單親並扶養著小孩,我很喜歡回外公家
Thumbnail
一位70幾歲的長者,回到老家臺灣度過晚年,思考著孩子們各自的生活選擇。他分享了生活態度與心得,包括對孤獨的打敗與對健康的重視。
Thumbnail
「父親怎麼好像變了一個人…?」身為上班族的李先生最近返家之後,發現父親經常記不得當天發生過的事情,需要反覆地詢問同樣問題;獨自出門時也開始會在熟悉的環境迷路;情緒還變得焦躁、總是無來由地發脾氣。李先生的父親還未滿六十五歲,卻沒想到就醫之後被診斷確認為「早發型(年輕型)失智症」。
今天,一個偷懶天,用罄阿媽帶來的喪假,沒想到迎來另一噩耗。 二叔,離去! 我不知道怎麼去形容二叔這人,從晚輩的角度看來,他是一個最像阿公,活得相當跳tone的長輩。他不似他大哥(我父親)公務員般的規矩,抽菸喝酒打牌混水摸魚樣樣行,也不似三叔的謹慎仔細,但有他的場合,就顯得相當歡樂。 每次回番路
Thumbnail
中年大叔很容易生氣。但中年大叔最不適合生氣!一氣之下離婚成為孤單老人。一氣之下離職,父母妻小陷入絕境。一氣之下按了聲喇叭,被8+9打到半身不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