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的禪學為什麼講究實用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禪在我們這裡很多是空談,在日本人那裡更像是行為訓練,訓練你如何強化直覺。
有一個人找到一個劍道大師學習劍術,大師沒有教他招式,而是就讓這個人去做些日常家務,比如劈柴挑水煮飯。在這個徒弟做家務的時候,師傅會不時的拿起棍子去打他,讓這個人充滿了不安全感,要時刻防備。只到幾年後,才能接住師傅不時的一擊。他以為學有所成,但師傅依舊不是很滿意。
有一天,這個徒弟決定報復,他看見師傅正在煮菜,在大師低頭彎腰攪拌鍋裡蔬菜的一刻,這個徒弟從背後拿棍子打了下去,卻被師傅用鍋蓋給接住了。那一刻,這個人頓時覺悟,算是見識道高超的劍術的奧妙。當無時不刻的直覺被放大到成為本能的時候,確實有一種無所不為的信心感。
所以日本人插花泡茶,舞劍摔跤,都能成道。道在此刻,即是訓練的方式,也是達成的目標。亦或者說,目標就是過程中的專注,使之身心與行為合一。
中國的大師做事之前,徒弟或者用人們會將一切工作做好。預備著大師一揮而就。
而日本人則更享受準備的過程。比如插花的時候,大師們會親自把用花束上系著的麻繩細心的打開,然後一根一根的檢視花枝,使之在未來作品中的呈現已經了然於胸。於是這個過程中,便已形成創作。
德國人奧根赫立格爾師從日本被譽為弓聖的阿波研造學習射箭,便從拉弓開始。而拉弓之前,先學會如何呼吸。
日本射箭與歐洲不同,歐洲直接平舉到胸前拉開即可。而日本的弓要先舉過頭頂,在緩慢拉開的時候下降到箭與目齊的高度。一般而言,拉弓需要臂力,而日本弓,則更強調呼吸與放鬆,當氣息調理到最和諧的地步,會毫不費力的拉開一張弓。
說很容易,德國人奧根花了很久的時間以及很艱苦的訓練才達到這樣的境界。問題還不僅在毅力與苦力的方面,而是如何在拉開一張弓的時候,達到渾然忘我的境界,這個境界,人與弓渾然一體。奧根無數次請教師傅如何達到這個境界。師傅卻不願意從一開始就告知他所有的方式。阿波研造的方式是,讓學生努力嘗試到了挫折感,才去感受道學會調理呼吸的重要性。
另一個故事是,有一個將軍的侍衛向一位劍道大師拜師學藝。大師道,根據我的觀察,你已經達到很高的境界,請問你過去師從那家武學。侍衛說,我並不懂劍術,更沒有和誰學過。大師表示不可思議。他說你一定在某方面有超人的地方。
那個侍衛想了一想,道:我十五六歲的時候非常怕死,後來一直訓練自己不怕死。如今基本達成目的了。
大師道:這就對了,你已經達到非常高的境界,你不需要學了。你已經是一位大師。
當你真正想明白了一件事情,即便不通過言語,也在舉手投足之間,讓旁觀者感知到你內心的通透。所謂氣場。
我小時候也怕死,於是我也苦思冥想了很多解決方案。後來有一天算是想明白了,不怕死的解決方案就是讓自己永恆,如何永恆呢,便是留下思想。
所以成為一個寫作者。只不過,這並沒有讓我獲得日本人所見解的那種力量。我們畢竟活在一個豐盈的時代。簡而言之,過去的人會發現局限,而如今的人只會看到無限。
就像我很快忽然發現,有比永恆更可怕的事情發生了,便是淹沒。
無聲無息的。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avatar-img
27會員
86內容數
<p>我是許億,江蘇人,以胖子自居。從事地產行業。除此以外,算是一個時評作者,也寫了大量關於臺灣政黨之間的文章。我會談兩岸、談歷史、談讀過的書、看過的電影、聽過的音樂。更擅長的是如何將資訊雜燴,即是將不同的食材燴成一道下飯的菜。</p>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許億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這個世界,表達越來越容易了,越來越不需要門檻。只是沒有門檻以後,好壞這件事情,,變得撲朔迷離起來。你認為好的東西,別人無動於衷,別人趨之若鶩的東西你卻視如敝屐。
  安慰悲傷中的孩子 本不該把世界的好轉講的這麼輕而易舉 其實我也知道 即便把全世界所有的哀傷的歌都唱歡快起來 但深藏與心的悲傷還是依舊 世界都未必可以好轉  
柯文哲說,一個病人到訪,醫生往往會有兩個步驟,第一步是看大體症狀進行臆測,然後再 根據具體的檢查進行診斷。而今市面上的民調只是臆測步驟。如何看這個民調呢,不是看自己的當選幾率,而是看,問題出在哪裡。民調可以看出世相的問題,
即便一切不可阻擋,也要裝模作樣的擋一下。
當各國間的分歧越來越明顯的時候,經濟衰退,也許將會給下一次的世界性動亂帶來驅動力。對於前途一旦感到悲觀,出於自保的本能,就必然要抓住同類中的大多數,所以民族主義有其存在的必然,甚至大行其道。
伍子胥回信說:天晚了,前途茫茫不知終點,乾脆就讓我倒行逆施吧。
這個世界,表達越來越容易了,越來越不需要門檻。只是沒有門檻以後,好壞這件事情,,變得撲朔迷離起來。你認為好的東西,別人無動於衷,別人趨之若鶩的東西你卻視如敝屐。
  安慰悲傷中的孩子 本不該把世界的好轉講的這麼輕而易舉 其實我也知道 即便把全世界所有的哀傷的歌都唱歡快起來 但深藏與心的悲傷還是依舊 世界都未必可以好轉  
柯文哲說,一個病人到訪,醫生往往會有兩個步驟,第一步是看大體症狀進行臆測,然後再 根據具體的檢查進行診斷。而今市面上的民調只是臆測步驟。如何看這個民調呢,不是看自己的當選幾率,而是看,問題出在哪裡。民調可以看出世相的問題,
即便一切不可阻擋,也要裝模作樣的擋一下。
當各國間的分歧越來越明顯的時候,經濟衰退,也許將會給下一次的世界性動亂帶來驅動力。對於前途一旦感到悲觀,出於自保的本能,就必然要抓住同類中的大多數,所以民族主義有其存在的必然,甚至大行其道。
伍子胥回信說:天晚了,前途茫茫不知終點,乾脆就讓我倒行逆施吧。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立射的作法 矢取的方法 弓道服的穿着要點 弓具的使用要點 基本體的要點 體配的要點 射法的要點 手之內的要點 「失」的處理的要點
Thumbnail
2023名古屋AOK講習會筆記·八 手之內有多重要?重要到射場指導老師特別一節講課專講外,宇佐美老師來視察時再講一節。
篤定心念行正道 再大的災難也不動搖 就是精進在禪定中 修行希望我們能夠人人,我們的心對外面的境界,無論什麼境界來了,都能保持我們這念心,這才是真功夫。各位,學佛就是要學得這念心有這番功夫。
Thumbnail
佛陀(釋迦牟尼佛)成佛以後,看到一個人拿弓箭對著祂。祂過去生曾經射一箭射死一個人,已經成佛,以萬德世尊的證量傷不了祂。箭往祂飛來,但是傷不了祂,到別的地方講經,箭又往祂飛來,又傷不了祂。祂想:「我雖然已經成佛了,可以讓他永遠傷不了我,但是我要了卻這段因緣。」祂把腳伸出去挨一箭,因緣才了。
打獵殺生的現世報(1)    淨空法師講述 我在講席當中曾經多次報告,我自己,年輕的時候無知啊,造的殺業。抗戰期間,跟日本人打仗,我父親是個軍官,而且呢,他是個軍械官,他所管的,就是這些武器彈藥啊,所以這個槍枝啊,使用就非常方便啊。我記得在那個時候,我們家裡頭長槍、短槍總共好像有八枝啊
從小練武術練十幾年了,因為這一件事讓我有一種醒來了的感覺。在這之後我看武術的古書慢慢的好像漸漸看得懂前輩們在說什麼了。當然只是漸漸看得懂,功夫是得慢慢修煉慢慢學習體悟的。感覺是進了一扇武學修煉的大門。 前幾天看到有太極老師在YouTube 分享,有人問他練太極拳是為了什麼?太極拳在練什麼?
Thumbnail
日本弓道除了射法亦包含禮法,當中很多跪坐的姿勢和動作,這是從入門起就需要修練的基本項目。 那因為身障而不能夠跪,就沒辦法練弓道了嗎?不盡然。 日本弓道的禮法以坐射為基本,不過對於因各種原因不適宜跪坐的射手或場合,亦有一套適用的行動方法(立射的作法)。這套作法令坐射者和立射者能夠協調地共同行射。
Thumbnail
在之前的文章《日本弓道入門歷程》中,筆者分享過自己日常練習的一天。這篇筆者會以2023年為例,約略描述「習弓道者的一年是怎麼的呢?」
立射的作法 矢取的方法 弓道服的穿着要點 弓具的使用要點 基本體的要點 體配的要點 射法的要點 手之內的要點 「失」的處理的要點
Thumbnail
2023名古屋AOK講習會筆記·八 手之內有多重要?重要到射場指導老師特別一節講課專講外,宇佐美老師來視察時再講一節。
篤定心念行正道 再大的災難也不動搖 就是精進在禪定中 修行希望我們能夠人人,我們的心對外面的境界,無論什麼境界來了,都能保持我們這念心,這才是真功夫。各位,學佛就是要學得這念心有這番功夫。
Thumbnail
佛陀(釋迦牟尼佛)成佛以後,看到一個人拿弓箭對著祂。祂過去生曾經射一箭射死一個人,已經成佛,以萬德世尊的證量傷不了祂。箭往祂飛來,但是傷不了祂,到別的地方講經,箭又往祂飛來,又傷不了祂。祂想:「我雖然已經成佛了,可以讓他永遠傷不了我,但是我要了卻這段因緣。」祂把腳伸出去挨一箭,因緣才了。
打獵殺生的現世報(1)    淨空法師講述 我在講席當中曾經多次報告,我自己,年輕的時候無知啊,造的殺業。抗戰期間,跟日本人打仗,我父親是個軍官,而且呢,他是個軍械官,他所管的,就是這些武器彈藥啊,所以這個槍枝啊,使用就非常方便啊。我記得在那個時候,我們家裡頭長槍、短槍總共好像有八枝啊
從小練武術練十幾年了,因為這一件事讓我有一種醒來了的感覺。在這之後我看武術的古書慢慢的好像漸漸看得懂前輩們在說什麼了。當然只是漸漸看得懂,功夫是得慢慢修煉慢慢學習體悟的。感覺是進了一扇武學修煉的大門。 前幾天看到有太極老師在YouTube 分享,有人問他練太極拳是為了什麼?太極拳在練什麼?
Thumbnail
日本弓道除了射法亦包含禮法,當中很多跪坐的姿勢和動作,這是從入門起就需要修練的基本項目。 那因為身障而不能夠跪,就沒辦法練弓道了嗎?不盡然。 日本弓道的禮法以坐射為基本,不過對於因各種原因不適宜跪坐的射手或場合,亦有一套適用的行動方法(立射的作法)。這套作法令坐射者和立射者能夠協調地共同行射。
Thumbnail
在之前的文章《日本弓道入門歷程》中,筆者分享過自己日常練習的一天。這篇筆者會以2023年為例,約略描述「習弓道者的一年是怎麼的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