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格精選

姐姐的守護者-當我奉獻一切,請你們也看到我看到我的需要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姐姐的守護者》是美國小說家茱蒂皮考特(Jodi Picoult) 於2004年出版的一本探討倫理的小說,並於2009年被翻拍成電影。十幾年過去依然是少數能將科學倫理與親情羈絆緊密結合的書。
故事中,十三歲的安娜費茲傑羅的出生,是母親莎拉為了拯救罹患白血病的姐姐凱特而透過醫學科技製造的完美基因配對胎兒。從小,只要姐姐一出狀況,安娜就必須跟著進到醫院,捐出幹細胞、臍帶血和骨髓等一切能幫助姐姐維繫生命的身體一部分,宛如凱特的醫藥箱,是凱特生命的一部分。
即便凱特的疾病像顆未爆彈,讓原該和樂的家庭蒙上一層不安的陰影,兩姐妹依然相互扶持的長大了,身為孩子、渴望幫助姐姐的安娜也漸漸習慣自己的備用藥庫身分。直至姐姐的腎臟因併發症而衰竭,需要安娜作腎臟捐贈時,安娜終於受不了自己為了別人而活這種荒謬的存在,因而決定找律師控告父母侵害了自己的身體使用權,並向法庭申請解除父母對自己的醫療監管權。
這樣的控告令為了凱特傾盡一切的莎拉難以接受,也無法理解安娜行動背後的想法,在凱特的健康堪慮之下,安娜和莎拉就這麼在法庭槓上了。對安娜而言,她究竟應該起身維護自己的權益,還是勉為其難地成全親情?十三歲的女孩又是否能夠在這團壓倒性的紛擾下堅持到最後?

母女三人之外,談談角色設計

書中作者並未使用常見的第一或第三人稱敘述劇情,而是讓各國角色輪流在各國篇章說著自己的故事,看似毫不相干,最終卻總能匯集凝聚,帶給觀眾一個更完整的閱讀體驗。
除了母親莎拉之外,另一個讓筆者印象深刻的角色是離經叛道的二哥傑西。故事中的每個家庭成員都在莎拉的要求下過著以凱特為核心的生活,父母提供凱特醫療與照護、安娜則是藥糧的存在,傑西長久以來都對生病的凱特懷有深深的無力感,覺得自己總是幫不上忙,又得不到父母的關愛,便以四處縱火作為走投無路的發洩方式。
《姐姐的守護者》傳達的意念除了那些生死議題等等,角色設計上也告訴我們,即便彼此相愛,家庭也不會永遠幸福,家庭的基礎並不是愛,而是同理。

電影 vs 原著-結尾比較

書中安娜雖然打贏了官司,卻出車禍腦死,順理成章的把腎捐給姐姐凱特,這象徵著一切又回到最初,只是物是人非,有些事再也回不去了。然而這樣的結尾過於戲劇化,不為讀者所接受,所以電影美化了家人的情誼,讓凱特死去並永遠守護這個家。
這樣的結局看似合理多了,但也代表著我們總習慣讓疾病者死去,成為被追悔的對象甚至成為家人的心靈慰藉,彷彿他們死不足惜,只是早晚的問題而已。也許安娜死去會讓人悲憤叫屈,然而這樣的設計有更多意義值得我們深思,即便她的生命是精心設計而來的,家人之間的情感一旦建立,便是長久難以抹滅之事了。

相關議題

基因工程一直備受道德倫理爭議,《姊姊的守護者》其中的「胚胎幹細胞」研究,更多次引起了歐美社會各界的廣泛爭論和關注。基本上,「胚胎幹細胞」對於現在不少的不治之症確實有很大的幫助,患有帕金森氏症的「回到未來三部曲」男主角米高福克斯與知名影星布萊德彼特等人都不停地為這項技術奔走,但在同時也有另一票人是持反對意見的,他們認為每一個人都曾經是那麼一個小小的胚胎,負有生命的胚胎又怎麼能做醫療或科學研究呢?
故事中,莎拉為了挽救罹患罕見白血病的女兒凱特,接受醫生的建議,通過基因排列的篩選,培育出健康的胚胎,製造了試管嬰兒。而這個案例,就有著上述的典型問題,因為在篩選所需的胚胎同時,大量淘汰的胚胎被拋棄,直接造成有生命的嬰兒胚胎死亡,那麼跟墮胎的性質有何差別呢?也是一個生命在未孕育完成之前就被抹殺,為了一個生命而抹殺其他生命的可能,這樣符合道德規範嗎?生命的價值又如何衡量呢?隨著闡述家人間的情感糾葛,作者亦將這個隱藏的議題埋於字裡行間,給讀者留下一場精彩的生命思辨。
責任編輯:詹博穎 核稿編輯:劉家筠
此篇文章會顯示動態置底廣告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avatar-img
440會員
573內容數
我們堅信每一個人都是獨特的。 用赤誠的熱情奔向世界、以細碎的文字紀錄所見所想 歡迎來到嚕嗶啵的世界 和我們一起嗶嗶啵啵🫧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當你看著電影時,心裡想著:「這不太可能在台灣發生吧!」然而事實上,台灣確實在前幾年發生類似的事情。當司法與行政體系相遇,這是讓台灣更好,還是更大的災難?立法了、實施調查了,但真的可以避免這類事情的發生嗎?
你想當菁英嗎? 在這部電影中,似乎一職暗喻著現在社會的黑暗面。若是要你放棄你的自尊,才能到達所謂的高階區,你願意放棄嗎?還是你會選擇在平民區安貧樂道。
朱賽貝托納多雷(Giuseppe Tornatore, 1956-)是義大利國寶級的導演,生涯早期從事攝影工作,造就後來電影的濃郁浪漫情調和唯美畫面。電影背景多設在自己的故鄉西西里島,劇情多描述少年的回憶及刻畫細膩的情感,影片數量甚少,但皆為精心錘鍊之作。
「戰南北」似乎不管是台灣或美國都是一個普遍存在的現象。而在印度呢,也有同樣的問題,因為語言、宗教等差異,但有些觀念卻是毫無差異的。點進來,深入了解印度這神秘的文化。
《東大灰姑娘》改編自和田秀樹所撰寫的暢銷小說《高考翻身記》,描述補教界名師在機緣底下遇見了遠藤真紀,一位連分數通分都不會平時還要四處打工才能勉強維持家計,到最後的目標是要考上日本最高學府東京大學的女高中生,除了老師輔導學生的各種橋段、讀書技巧,以及人與人之間互動的改變,更多的是背後想呈現的人生態度。
在台北車站,熟悉的異國面孔一圈一圈的圍坐在地板上,他們─來自東南亞的移工─是家裡的英雄。因為家庭經濟困難,無法接受完整教育、沒有一技之長,在家鄉找不到好工作。於是離鄉背井,隨著全球化的脈絡移動到陌生的異地,忍住思念,努力工作,為的是撐起一家的生活、讓子女受更好的教育。
當你看著電影時,心裡想著:「這不太可能在台灣發生吧!」然而事實上,台灣確實在前幾年發生類似的事情。當司法與行政體系相遇,這是讓台灣更好,還是更大的災難?立法了、實施調查了,但真的可以避免這類事情的發生嗎?
你想當菁英嗎? 在這部電影中,似乎一職暗喻著現在社會的黑暗面。若是要你放棄你的自尊,才能到達所謂的高階區,你願意放棄嗎?還是你會選擇在平民區安貧樂道。
朱賽貝托納多雷(Giuseppe Tornatore, 1956-)是義大利國寶級的導演,生涯早期從事攝影工作,造就後來電影的濃郁浪漫情調和唯美畫面。電影背景多設在自己的故鄉西西里島,劇情多描述少年的回憶及刻畫細膩的情感,影片數量甚少,但皆為精心錘鍊之作。
「戰南北」似乎不管是台灣或美國都是一個普遍存在的現象。而在印度呢,也有同樣的問題,因為語言、宗教等差異,但有些觀念卻是毫無差異的。點進來,深入了解印度這神秘的文化。
《東大灰姑娘》改編自和田秀樹所撰寫的暢銷小說《高考翻身記》,描述補教界名師在機緣底下遇見了遠藤真紀,一位連分數通分都不會平時還要四處打工才能勉強維持家計,到最後的目標是要考上日本最高學府東京大學的女高中生,除了老師輔導學生的各種橋段、讀書技巧,以及人與人之間互動的改變,更多的是背後想呈現的人生態度。
在台北車站,熟悉的異國面孔一圈一圈的圍坐在地板上,他們─來自東南亞的移工─是家裡的英雄。因為家庭經濟困難,無法接受完整教育、沒有一技之長,在家鄉找不到好工作。於是離鄉背井,隨著全球化的脈絡移動到陌生的異地,忍住思念,努力工作,為的是撐起一家的生活、讓子女受更好的教育。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凱特的心理特質(性格)「他的年齡已經足以讓心靈長出厚實、堅硬的外殼。」「內疚是一個原因」~~討厭自己。對自己和世界感到厭惡和憤怒。「因為凱特無法和媽媽同存在一個世界」而且越來越嚴重。 「沒有人可以成為凱特的媽媽。任何活著的人都不能。」凱特說。 「凱特最喜歡秋天,它讓一切變得有意義。」對
Thumbnail
故事中呈現了人物的內心掙扎和痛苦,尤其是喪女之痛。同時,書中也展現了純潔的母愛、隱瞞的秘密、激烈的矛盾、沉重的憂傷以及藍色的美感。這些情感元素相互交織,營造出一種深刻而動人的氛圍,使讀者能夠深入感受到故事中人物的內心世界。
若想看輕鬆愉快的內容,這本書絕對不是你最好的選擇;若你是個矛盾,喜愛衝突的人,你應該會喜歡。
Thumbnail
故事敘述一個心臟病患者與朋友的情感故事,從中探討生死議題,並通過人物的成長與體悟,啟發青少年。小說充滿勵志與成長的元素,帶領讀者思考人生與死亡。
Thumbnail
帕達瓦諾家,如小婦人一樣,她們家也是四姊妹。家人彼此相親相愛,卻也各有各性格與陰影。 這是一本讓人停不下來的小說,人物性格鮮明,故事敘述流暢。角色所思所遇如同我們,彷彿是親近的人們的生活,並關心著他們之後的經歷,讓人追著一頁頁讀下去。
Thumbnail
「一個新的自我,必須建築在她舊時生命的灰燼之上。」   最終,這是一部講述老父親辛苦養育女兒長大,眼看著她闖蕩世界,並把她交給一個讓他放心的男人。   (以上是玩笑話。)   故事一開場,一名絕望的懷胎女人從橋上墜河,一名技藝精湛的外科醫生戈德(God)將她救了回來,代價是用她腹中
Thumbnail
《可憐的東西》是一部改編自同名書籍的電影,講述了一位身懷六甲的年輕女子因意外死亡後,腹中胎兒貝拉被一位古怪的外科醫生復活。這部電影涉及到性探索、社會價值觀、性別二元歸類以及羞恥等人性議題。通過主角貝拉的生命冒險,探索了人類社會的隱藏問題。
Thumbnail
故事主要講述在英國19世紀維多利亞時代晚期一名懷有身孕的女子跳橋自殺,被科學家哥德溫撿回,利用她胎中孩子的腦袋進行移植到媽媽本身,將她當作實驗並成功復活她,讓她以全新的身份貝拉活在這個世界上。這一次的重生,讓她的心智從嬰幼兒開始,一切歸零,也拋下了前一世的束縛與苦難,今生的旅途才正要開始冒險。
Thumbnail
《可憐的東西》上映後廣受各界好評。電影講述了一名外科醫生將嬰兒腦移植到孕婦維多莉亞的大腦中,為她迎來第二次名為「貝拉」的人生。 比起以女性主義,它更是一部人類追求內在覺醒的電影,乃因觀眾至始至終都無從得知嬰兒真實性別,我們只知道她以女性的身體開啟全新的人生,以「性」打開對世界的探索。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凱特的心理特質(性格)「他的年齡已經足以讓心靈長出厚實、堅硬的外殼。」「內疚是一個原因」~~討厭自己。對自己和世界感到厭惡和憤怒。「因為凱特無法和媽媽同存在一個世界」而且越來越嚴重。 「沒有人可以成為凱特的媽媽。任何活著的人都不能。」凱特說。 「凱特最喜歡秋天,它讓一切變得有意義。」對
Thumbnail
故事中呈現了人物的內心掙扎和痛苦,尤其是喪女之痛。同時,書中也展現了純潔的母愛、隱瞞的秘密、激烈的矛盾、沉重的憂傷以及藍色的美感。這些情感元素相互交織,營造出一種深刻而動人的氛圍,使讀者能夠深入感受到故事中人物的內心世界。
若想看輕鬆愉快的內容,這本書絕對不是你最好的選擇;若你是個矛盾,喜愛衝突的人,你應該會喜歡。
Thumbnail
故事敘述一個心臟病患者與朋友的情感故事,從中探討生死議題,並通過人物的成長與體悟,啟發青少年。小說充滿勵志與成長的元素,帶領讀者思考人生與死亡。
Thumbnail
帕達瓦諾家,如小婦人一樣,她們家也是四姊妹。家人彼此相親相愛,卻也各有各性格與陰影。 這是一本讓人停不下來的小說,人物性格鮮明,故事敘述流暢。角色所思所遇如同我們,彷彿是親近的人們的生活,並關心著他們之後的經歷,讓人追著一頁頁讀下去。
Thumbnail
「一個新的自我,必須建築在她舊時生命的灰燼之上。」   最終,這是一部講述老父親辛苦養育女兒長大,眼看著她闖蕩世界,並把她交給一個讓他放心的男人。   (以上是玩笑話。)   故事一開場,一名絕望的懷胎女人從橋上墜河,一名技藝精湛的外科醫生戈德(God)將她救了回來,代價是用她腹中
Thumbnail
《可憐的東西》是一部改編自同名書籍的電影,講述了一位身懷六甲的年輕女子因意外死亡後,腹中胎兒貝拉被一位古怪的外科醫生復活。這部電影涉及到性探索、社會價值觀、性別二元歸類以及羞恥等人性議題。通過主角貝拉的生命冒險,探索了人類社會的隱藏問題。
Thumbnail
故事主要講述在英國19世紀維多利亞時代晚期一名懷有身孕的女子跳橋自殺,被科學家哥德溫撿回,利用她胎中孩子的腦袋進行移植到媽媽本身,將她當作實驗並成功復活她,讓她以全新的身份貝拉活在這個世界上。這一次的重生,讓她的心智從嬰幼兒開始,一切歸零,也拋下了前一世的束縛與苦難,今生的旅途才正要開始冒險。
Thumbnail
《可憐的東西》上映後廣受各界好評。電影講述了一名外科醫生將嬰兒腦移植到孕婦維多莉亞的大腦中,為她迎來第二次名為「貝拉」的人生。 比起以女性主義,它更是一部人類追求內在覺醒的電影,乃因觀眾至始至終都無從得知嬰兒真實性別,我們只知道她以女性的身體開啟全新的人生,以「性」打開對世界的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