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民三部曲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1 分鐘
朋友買了一塊地
很多朋友來找,提起他們的夢,
有些朋友買地,開始整理園地!
時間一天天過,似乎也忙不完,
一個月過去了,還在忙著忙著!
1999遇見農舍,只有六週時間,
那次臨時考試,讓我學會很多!
有時提前收工,四處逛逛想想,
那麼多的事情,怎麼忙下去呢?
明天後天怎辦,那些工作先呢?
我喜歡沉思著,繞著庭園走著!
讓雙腳也思考,讓身體也沉思?
後來我給朋友發個簡訊,,,
€€€
似乎忙不完的工作!
有時靜下來,搬個躺椅,
坐下,喝杯茶,不工作!
有時站起來走走,
逛逛每個角落,每個施工點!
再坐下來,想想,靜靜休息!
重新規劃,那些工作優先次序,
1,2,3,4,5,
那些先,那些以後再說!
踩個煞車,停停想想!
……………………
2019/8/14
給忙著整理田園生活夢想的朋友
的一則簡訊!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avatar-img
25會員
59內容數
為何民宿要規劃?規劃不當的危機呢?規劃民宿有哪些步驟?民宿定位是什麼?定位和規劃如何配套呢?民宿經營有哪些方式?如何尋找優勢的民宿經營策略?如何選區域地點呢?民宿市場如何評估?建築、裝潢、庭園的創意策略?預算控制與失控的危機?舊房改造的要件與創意!租屋經營民宿策略?民宿投資總評估?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在創作的路上真的很多人問我說 到底要怎麼做出符合自己期待 但又可以表現得很有美感的作品?🥹 這個問題真的應該是每個創作者都一直在學習的課題吧!
提問的內容越是清晰,強者、聰明人越能在短時間內做判斷、給出精準的建議,他們會對你產生「好印象」,認定你是「積極」的人,有機會、好人脈會不自覺地想引薦給你
Thumbnail
 島內移居」正逐漸形成風潮,相對於過去大家想在退休後到鄉下或理想的城市買塊地,蓋間別墅,現在大家似乎不再執著於置產,其實蓋別墅或買房子卻只有假日去住,也會有問題,變成每次去都要整理打掃,反而享受不到度假的悠哉,在我看來,不如省下蓋別墅的錢,想度假就入住鄉間的民宿更自在、更快樂。    
Thumbnail
為什麼每隔幾年就要大忙一次? 年紀越來越大,對於組織變動這種勞心勞力的事,再多承受幾次真的會死。 以前接工作就學啊、做啊,做熟就無敵。當然啦,還要聽一些垃圾人的垃圾話,說什麼這麼快就做好,很輕鬆嘛,然後,垃圾人自己做,就說好多、好難、好忙,幹,那之前說的話這麼快就忘了嗎?如果我有六仟萬, 就去當
暑假已經過了好幾週了, 去了營隊、去了日本,整理了些感情,又整理了房間,也默默開了工。 是個喜歡規劃的人,總是會想著,要如何度過這些日子才是值得呢? 但其實最近,是不是其實自己很需要漫無目的的走著? 好好消化心裡跟腦袋裡想著的很多人事。 不知道大家都怎麼消化這些事情?或如果你不是這麼樣
目前剛到職兩個多禮拜,主要的工作是聯絡地主, 我們公司什麼土地都有在接,但是專營道路用地做容積移轉用。 前3個月有底薪(基本薪資),外加抽成,之後沒有底薪但是抽成%數會提高 開發的方式以電話聯絡為主,除了地主外,會另外致電代書、里長、民意代表,看有沒有土地可以介紹買賣。 年紀較長的地主,即便
Thumbnail
搬家後要適應的事情很多,唯獨這件事我不想習慣......
Thumbnail
雖然事發突然,但我開始務農了。 正確來說是從偶爾幫忙的「假日農夫」,進化成一週有三、四天會去田裡的「半週農夫」。 位於新北市樹林大棟山上有一塊小田地,是滋養我成長的地方。以前阿公阿媽種菜,每個週末家人在此團聚,一起摘菜、用現採的青菜煮飯、分享佳餚,度過幸福療癒的時光。
Thumbnail
昨天整理家裡的時候發現自己四年前寫的願望清單,當時剛出社會不久,有很多想做的事,有些事現在已經完成了,也有一些已經完成不了了,還有一些是還在持續完成的路上。說實在的我根本忘了這東西,但有趣的是,看著這些自己四年前寫的東西,放到四年後的現在來看依然不變,有一種自己始終如一的安定與興奮感。
Thumbnail
踩在不同的田裡,和背景迥異的農友或地主說話,逐漸意識到外人以為單純的農村,或許早已是截然不同、由更多追求「生活」、「自然」的人們,所刻意組成的集合。他們以各自的方式耕作幾塊田,將理念與生命經驗種進土壤,在夏日收穫稻穗。
Thumbnail
許久沒有好好用文字記錄自己的心情,突然想要好好寫文字,竟然不知道從哪裡開始寫,一方面是累積太多的情緒,似乎有些過去了,一時之間也不好下筆,另外一方面就是,去年真的太忙碌,除了原訂的工作之外,還有一些因緣際會多出來的工作機會,有些也是突破自己的舒適圈的新嘗試。再來就是搬家以及結婚的大大小小事,一開始本
Thumbnail
都市生活的擁擠空間和緊湊步調,讓我們一家六口在2015年底,像逃難似的逃到台東海岸偏鄉,打算永久定居在此。有太多人質疑,在缺乏各樣資源的偏鄉,如何能謀生、孩子如何受到良好的教育、醫療需要如何顧及......習慣都市生活的人,對鄉居生活有種種疑慮和不安。對這些疑問,我沒有標準答案,只有親身體驗的歷程。
Thumbnail
在創作的路上真的很多人問我說 到底要怎麼做出符合自己期待 但又可以表現得很有美感的作品?🥹 這個問題真的應該是每個創作者都一直在學習的課題吧!
提問的內容越是清晰,強者、聰明人越能在短時間內做判斷、給出精準的建議,他們會對你產生「好印象」,認定你是「積極」的人,有機會、好人脈會不自覺地想引薦給你
Thumbnail
 島內移居」正逐漸形成風潮,相對於過去大家想在退休後到鄉下或理想的城市買塊地,蓋間別墅,現在大家似乎不再執著於置產,其實蓋別墅或買房子卻只有假日去住,也會有問題,變成每次去都要整理打掃,反而享受不到度假的悠哉,在我看來,不如省下蓋別墅的錢,想度假就入住鄉間的民宿更自在、更快樂。    
Thumbnail
為什麼每隔幾年就要大忙一次? 年紀越來越大,對於組織變動這種勞心勞力的事,再多承受幾次真的會死。 以前接工作就學啊、做啊,做熟就無敵。當然啦,還要聽一些垃圾人的垃圾話,說什麼這麼快就做好,很輕鬆嘛,然後,垃圾人自己做,就說好多、好難、好忙,幹,那之前說的話這麼快就忘了嗎?如果我有六仟萬, 就去當
暑假已經過了好幾週了, 去了營隊、去了日本,整理了些感情,又整理了房間,也默默開了工。 是個喜歡規劃的人,總是會想著,要如何度過這些日子才是值得呢? 但其實最近,是不是其實自己很需要漫無目的的走著? 好好消化心裡跟腦袋裡想著的很多人事。 不知道大家都怎麼消化這些事情?或如果你不是這麼樣
目前剛到職兩個多禮拜,主要的工作是聯絡地主, 我們公司什麼土地都有在接,但是專營道路用地做容積移轉用。 前3個月有底薪(基本薪資),外加抽成,之後沒有底薪但是抽成%數會提高 開發的方式以電話聯絡為主,除了地主外,會另外致電代書、里長、民意代表,看有沒有土地可以介紹買賣。 年紀較長的地主,即便
Thumbnail
搬家後要適應的事情很多,唯獨這件事我不想習慣......
Thumbnail
雖然事發突然,但我開始務農了。 正確來說是從偶爾幫忙的「假日農夫」,進化成一週有三、四天會去田裡的「半週農夫」。 位於新北市樹林大棟山上有一塊小田地,是滋養我成長的地方。以前阿公阿媽種菜,每個週末家人在此團聚,一起摘菜、用現採的青菜煮飯、分享佳餚,度過幸福療癒的時光。
Thumbnail
昨天整理家裡的時候發現自己四年前寫的願望清單,當時剛出社會不久,有很多想做的事,有些事現在已經完成了,也有一些已經完成不了了,還有一些是還在持續完成的路上。說實在的我根本忘了這東西,但有趣的是,看著這些自己四年前寫的東西,放到四年後的現在來看依然不變,有一種自己始終如一的安定與興奮感。
Thumbnail
踩在不同的田裡,和背景迥異的農友或地主說話,逐漸意識到外人以為單純的農村,或許早已是截然不同、由更多追求「生活」、「自然」的人們,所刻意組成的集合。他們以各自的方式耕作幾塊田,將理念與生命經驗種進土壤,在夏日收穫稻穗。
Thumbnail
許久沒有好好用文字記錄自己的心情,突然想要好好寫文字,竟然不知道從哪裡開始寫,一方面是累積太多的情緒,似乎有些過去了,一時之間也不好下筆,另外一方面就是,去年真的太忙碌,除了原訂的工作之外,還有一些因緣際會多出來的工作機會,有些也是突破自己的舒適圈的新嘗試。再來就是搬家以及結婚的大大小小事,一開始本
Thumbnail
都市生活的擁擠空間和緊湊步調,讓我們一家六口在2015年底,像逃難似的逃到台東海岸偏鄉,打算永久定居在此。有太多人質疑,在缺乏各樣資源的偏鄉,如何能謀生、孩子如何受到良好的教育、醫療需要如何顧及......習慣都市生活的人,對鄉居生活有種種疑慮和不安。對這些疑問,我沒有標準答案,只有親身體驗的歷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