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來西亞】獨立62年:再回顧那些愛馬來西亞的歌曲

2019/09/04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因為國家四分五裂得很可以,所以能夠觸動全國人民的愛國歌曲對馬來西亞來說是必備的。不過,並不只有用國語馬來文來演唱愛國歌曲,中文的原創歌曲也有不少。
大家最熟知的大概就是另類音樂人的這首吧,歌曲名字夠長的“用馬來西亞的天氣來說愛你”。
另類音樂人-用馬來西亞的天氣來說愛你
只是仔細看看歌曲內容,就會發現這首歌描繪的視角很有趣,它顯然是在面對一個非馬來西亞人唱的歌曲。因為有一個可以比較的述說對象,因此也刻意呈現了馬來西亞生活環境的不同,比如無法體會“秋季的美麗紅葉”或者“寒冬的綿綿細雨”,也“不會編寫春風秋雨的心情”,因為“我生長的這片土地只有雨季與旱季”,從而表現出馬來西亞人淳樸的一面。
當然也不能忘記另一位著名本地歌手阿牛的版本。
阿牛陳慶祥-用馬來西亞的天氣來說愛你
阿牛有許多歌曲是可以直接唱出馬來西亞華人的心聲的,因此有沒有以愛國為名似乎也不怎麼重要。他自導自演的電影《初戀紅豆冰》的主題曲“純文藝戀愛”就深情唱出了一段在檳城發生的戀情,雖然剛好這首歌並不是他自己寫的。
阿牛陳慶祥-純文藝戀愛
因為電影而讓人記著、變成具有愛國意義的流行歌曲,恐怕不得不提電影《Ola Bola》的主題曲,由Zee Avi的“Arena Cahaya”(輝煌年代)。啊但它不是中文歌,可是它在2016年、也就是電影上映的隔年,同時獲得了台灣金馬獎以及馬來西亞電影節的最佳電影主題曲獎。
Zee Avi- Arena Cahaya
個人認為著名的大馬羽球名將李宗偉同名自傳電影《Lee Chong Wei》的主題曲《逐光 Cahaya Juara》也有類似的功能,畢竟李宗偉在球場上擁有能夠讓不同族群同時沸騰的魅力。
蔡恩雨、Nabila Razali- 逐光 Cahaya Juara
跟愛國一樣需要激情的運動,在馬來西亞都是可以把大家完美地結合在一起的媒介。1998年首次在亞洲舉辦的共和聯邦運動會就是最好的例子之一。當年的主題歌曲是Ella(不是中文樂壇那個大家熟悉的Ella,雖然Ella也成了馬來西亞新娘)主唱、馬來文與英文混合的“Standing in the Eyes of the World”(站在世界之眼)。
Ella- Standing in the eyes of the world
可是在籌募共運會基金的時候,其實還有另外一首中文主題曲扮演非常重要的角色,那就是現在已經各有天地了的光良品冠演唱的“世界因愛發光”。相對於原版主題曲的抒情,光良品冠演繹的這首倒是連他們也非常少唱地充滿動感的歌。
光良品冠-世界因愛發光
中文的愛國歌曲應該還有更多,但也別忘了有中文歌手跟其他族群歌手一起合唱的馬來文歌曲,黃明志和Aniq和Dato’ David Arumugam 合唱的“Ali, Ah Kau dan Muthu”(阿里、阿狗和姆都),唱的就是要永遠在一起的三大種族。雖然馬來西亞的族群分佈還有很多很多,三大族群只是馬來西亞“多元化”的一個刻板印象或代稱。
黃明志、Aniq、Dato’ David Arumugam-Ali, Ah Kau dan Muthu
最後就用這首歌來收尾吧。雖然我們都是馬來西亞的子民(Kita Anak Malaysia),但激情以後還是有許多不同的層次的問題要跨越,希望就能像這首歌說的:挫折越多,只會讓我看得更遠。
山腳下男孩-Kita Anak Malaysia
但願這個國家真的能夠走得更遠。
馬來西亞,生日快樂!
馬來西亞,生日快樂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羅弄裡的阿四
羅弄裡的阿四
自稱“阿四”的原因很簡單,因為大年初三撿到的貓就叫作“初三”。“羅弄”是馬來文“Lorong”的音譯,就是巷弄的意思。跟貓一樣喜歡在巷弄裡轉。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