付費限定

想搬鄉下,被潑很多冷水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2014年,做了決定之後,我們便開始昭告周遭朋友,說我們打算搬到台東鄉下買農地、蓋農舍,自己種菜吃。
沒想到,眾人聽了,紛紛潑冷水,不是質疑,就是不以為然。種種反對聲浪,令人招架不住。
反對理由,歸納起來,大致如下:
  • 務農太難、太辛苦
  • 務農難以養家活口
  • 好工作少
  • 好學校少
  • 好醫院少
  • 生活機能差
當時的我,總是急於解釋,結果只是徒費口舌,因為人先入為主的觀念和想法,沒有那麼容易被動搖和說服。
如今在台東生活了快四年,我又會如何回應上述的質疑呢?
移居東海岸後,每次抬眼望海,都能感受到美麗大海有鎮定心靈的作用。我曾問先生,這麼美麗、空氣又乾淨的地方,為什麼這麼少人願意來居住?
海邊戲水,真是好玩
他回答說,因為這裡的工作機會少、教育資源缺乏、醫療資源缺乏,所以不是人人都願意來定居,也不是人人都有辦法在此定居。那為什麼我們敢來呢?
以行動支持創作者!付費即可解鎖
本篇內容共 1480 字、1 則留言,僅發佈於買農地、蓋農舍、過農莊生活你目前無法檢視以下內容,可能因為尚未登入,或沒有該房間的查看權限。
avatar-img
1.0K會員
311內容數
都市生活的擁擠空間和緊湊步調,讓我們一家六口在2015年底,像逃難似的逃到台東海岸偏鄉,打算永久定居在此。有太多人質疑,在缺乏各樣資源的偏鄉,如何能謀生、孩子如何受到良好的教育、醫療需要如何顧及......習慣都市生活的人,對鄉居生活有種種疑慮和不安。對這些疑問,我沒有標準答案,只有親身體驗的歷程。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我蓋了一間農舍 的其他內容
既然萌生了買農地、蓋農舍、過自耕自食生活的念頭,我們就開始禱告求上帝指引我們找到一個適合居住的地方,但禱告了一年多仍然沒有得到答案。每次跟人分享這個打算,大家都會提供自己心目中的理想居住地。最常聽到的建議是東岸的宜蘭、花蓮和台東。西岸則有人建議台南。
2012年,我開始對婚後住了十年的台北公寓生活,感到非常苦惱和煩心。當初搬進來時,才新婚一年多,沒有孩子。房子雖不大,卻也隔出四個房間,兩人住綽綽有餘,一間當主臥,一間當書房,一間當儲藏室,另外一間空著,好奢侈!後來孩子一個個來報到,從一個、兩個、三個到四個,幾年之間,就把這個小小的公寓給擠爆了!
既然萌生了買農地、蓋農舍、過自耕自食生活的念頭,我們就開始禱告求上帝指引我們找到一個適合居住的地方,但禱告了一年多仍然沒有得到答案。每次跟人分享這個打算,大家都會提供自己心目中的理想居住地。最常聽到的建議是東岸的宜蘭、花蓮和台東。西岸則有人建議台南。
2012年,我開始對婚後住了十年的台北公寓生活,感到非常苦惱和煩心。當初搬進來時,才新婚一年多,沒有孩子。房子雖不大,卻也隔出四個房間,兩人住綽綽有餘,一間當主臥,一間當書房,一間當儲藏室,另外一間空著,好奢侈!後來孩子一個個來報到,從一個、兩個、三個到四個,幾年之間,就把這個小小的公寓給擠爆了!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 大家現在出門買東西還會帶錢包嗎 鴨鴨發現自己好像快一個禮拜沒帶錢包出門 還是可以天天買滿買好回家(? 因此為了記錄手機消費跟各種紅利優惠 鴨鴨都會特別注意銀行的App好不好用! 像是介面設計就是會很在意的地方 很多銀行通常會為了要滿足不同客群 會推出很多App讓使用者下載 每次
在一個月多月前,告別了南投,來到人生地不熟的台東.. 告別了朋友,一個人就開車前往台東,開啟了新的工作旅程.. 初來乍到,人生地不熟,台東熱情的陽光差點沒把我融化,才到台東第三天,終於經歷了傳說中的水土不服,過敏了... 離開南投後,回台南老家,家中老爸還叮嚀著要帶家鄉的土跟米,因
Thumbnail
疫情開始幾年沒見的朋友,再次相約卻收到將移居外地的消息。 朋友是名律師,育有三名兒女,放下專業身分,為小孩的教育發展移居。 「就是破釜沉舟的決心。」她說到加拿大做全職媽媽,老公大概找份倉務員的工作,能應付生活基本開銷即可。 我問:「會捨不得自己的事業嗎?」
Thumbnail
 島內移居」正逐漸形成風潮,相對於過去大家想在退休後到鄉下或理想的城市買塊地,蓋間別墅,現在大家似乎不再執著於置產,其實蓋別墅或買房子卻只有假日去住,也會有問題,變成每次去都要整理打掃,反而享受不到度假的悠哉,在我看來,不如省下蓋別墅的錢,想度假就入住鄉間的民宿更自在、更快樂。    
旅居台東30天|為什麼來台東? 若要做自己想做的事,我想首先得跳脫出來,從高處俯瞰自己,理解自己的性格,認清自己是怎樣的人,然後做好一切的準備 《離開時,以我喜歡的樣子》 我對台東的記憶點 曾因前同事介紹,參加海洋協會分段環島,從三仙國小走到東河國小 20公里,徒步在路上、岸邊是個很豐
Thumbnail
往日,大家對於後山,也就是台東,都有一個錯誤的印象,那就是物價比西部低,當然生活費一定也不高。所以公務員薪水相同當然要到台東來就職,這樣比較能存錢。但是這種刻板印象,是大錯特錯的。 這幾年陸續有很多朋友跟我說,等到65歲退休時就要到台東享受退休生活,因為風景優美,更重要是生活開銷低。這是事實嗎?
Thumbnail
池上,位於台東的最北,也就是我們常說的「後山」的鄉鎮。在後山生活,與筆者或是一般人慣常居住的西部城市,有著顯著的差異,絕不能拿我們在西部的生活經驗直接套用在池上。舉凡生活方式、交通醫療的便利性、還有物價等,在在都不相同。每個地方都有他的優點跟缺點,如果沒有一定的認知就貿然移居,風險頗高。
Thumbnail
「人生課題」 人生中,我們總是面臨無數的選擇,每個選擇都會帶來不同的結果。回頭看看,今天的我們就是過去選擇的結果。有些人因為不滿意原來的工作,選擇到國外念書,成為了“海歸”。這個決定需要提早進行,只有早早準備,才能在學成歸國後在事業上有所成就,慢慢升遷。 說到爸媽,他們的身體也逐漸老去。以前能夠
Thumbnail
有了摩托車之後,不再有地區性的設限。而工作的選擇性也多廣泛了點。 雖只有國中畢業學歷的我,但感恩父母給了我算聰慧的頭腦,感恩自己不想因學歷緣故,而鞭策自己精進求知、改變自己素質、提升能力的心態。 於是我的求職路線延伸到離家20到30分鐘的路程。 自從家鄉員林到台中跟著媽媽住約有半年吧!台中我也大致熟
Thumbnail
身邊的朋友在畢業後選擇北漂,但北部生活費用高昂,不一定能帶來更好的生活水平。過度生活壓力可能導致焦慮、無法存錢等問題。
Thumbnail
「長時間住在山上是什麼樣的感覺?」朋友問。我也說不上來,但似乎又不能以一言難盡隨意帶過,大概是個人修行般的斷捨離狀態吧…
Thumbnail
/ 大家現在出門買東西還會帶錢包嗎 鴨鴨發現自己好像快一個禮拜沒帶錢包出門 還是可以天天買滿買好回家(? 因此為了記錄手機消費跟各種紅利優惠 鴨鴨都會特別注意銀行的App好不好用! 像是介面設計就是會很在意的地方 很多銀行通常會為了要滿足不同客群 會推出很多App讓使用者下載 每次
在一個月多月前,告別了南投,來到人生地不熟的台東.. 告別了朋友,一個人就開車前往台東,開啟了新的工作旅程.. 初來乍到,人生地不熟,台東熱情的陽光差點沒把我融化,才到台東第三天,終於經歷了傳說中的水土不服,過敏了... 離開南投後,回台南老家,家中老爸還叮嚀著要帶家鄉的土跟米,因
Thumbnail
疫情開始幾年沒見的朋友,再次相約卻收到將移居外地的消息。 朋友是名律師,育有三名兒女,放下專業身分,為小孩的教育發展移居。 「就是破釜沉舟的決心。」她說到加拿大做全職媽媽,老公大概找份倉務員的工作,能應付生活基本開銷即可。 我問:「會捨不得自己的事業嗎?」
Thumbnail
 島內移居」正逐漸形成風潮,相對於過去大家想在退休後到鄉下或理想的城市買塊地,蓋間別墅,現在大家似乎不再執著於置產,其實蓋別墅或買房子卻只有假日去住,也會有問題,變成每次去都要整理打掃,反而享受不到度假的悠哉,在我看來,不如省下蓋別墅的錢,想度假就入住鄉間的民宿更自在、更快樂。    
旅居台東30天|為什麼來台東? 若要做自己想做的事,我想首先得跳脫出來,從高處俯瞰自己,理解自己的性格,認清自己是怎樣的人,然後做好一切的準備 《離開時,以我喜歡的樣子》 我對台東的記憶點 曾因前同事介紹,參加海洋協會分段環島,從三仙國小走到東河國小 20公里,徒步在路上、岸邊是個很豐
Thumbnail
往日,大家對於後山,也就是台東,都有一個錯誤的印象,那就是物價比西部低,當然生活費一定也不高。所以公務員薪水相同當然要到台東來就職,這樣比較能存錢。但是這種刻板印象,是大錯特錯的。 這幾年陸續有很多朋友跟我說,等到65歲退休時就要到台東享受退休生活,因為風景優美,更重要是生活開銷低。這是事實嗎?
Thumbnail
池上,位於台東的最北,也就是我們常說的「後山」的鄉鎮。在後山生活,與筆者或是一般人慣常居住的西部城市,有著顯著的差異,絕不能拿我們在西部的生活經驗直接套用在池上。舉凡生活方式、交通醫療的便利性、還有物價等,在在都不相同。每個地方都有他的優點跟缺點,如果沒有一定的認知就貿然移居,風險頗高。
Thumbnail
「人生課題」 人生中,我們總是面臨無數的選擇,每個選擇都會帶來不同的結果。回頭看看,今天的我們就是過去選擇的結果。有些人因為不滿意原來的工作,選擇到國外念書,成為了“海歸”。這個決定需要提早進行,只有早早準備,才能在學成歸國後在事業上有所成就,慢慢升遷。 說到爸媽,他們的身體也逐漸老去。以前能夠
Thumbnail
有了摩托車之後,不再有地區性的設限。而工作的選擇性也多廣泛了點。 雖只有國中畢業學歷的我,但感恩父母給了我算聰慧的頭腦,感恩自己不想因學歷緣故,而鞭策自己精進求知、改變自己素質、提升能力的心態。 於是我的求職路線延伸到離家20到30分鐘的路程。 自從家鄉員林到台中跟著媽媽住約有半年吧!台中我也大致熟
Thumbnail
身邊的朋友在畢業後選擇北漂,但北部生活費用高昂,不一定能帶來更好的生活水平。過度生活壓力可能導致焦慮、無法存錢等問題。
Thumbnail
「長時間住在山上是什麼樣的感覺?」朋友問。我也說不上來,但似乎又不能以一言難盡隨意帶過,大概是個人修行般的斷捨離狀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