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格精選

《返校》:鬼差無以為懼,戒嚴、迫害更應靠劇本展現深度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圖片來源/《返校》劇照)

(圖片來源/《返校》劇照)

*有大量劇透

創下2019年國片票房冠軍的《返校》,大膽觸碰白色恐怖等常年禁聲的議題,由學生方芮欣和魏仲廷領頭,揭開國家殺人的殘酷歷史。相較於過去,如今的我們終於能侃侃而談從前那個對政府吞聲忍泣的時代,導演徐漢強用驚悚片的手法,敘述政府的高壓迫害,宛如鬼魅般地追趕著文人師生,讓他們不得不走向毀滅的終途。

戒嚴議題應有更佳的詮釋手法

雖不是台灣史上首次將白色恐怖搬上大螢幕,但《返校》夾帶著電玩的高人氣與話題熱度,相比過去電影例如《牯嶺街少年殺人事件》、《好男好女》等電影,應會獲得基本的票房保證與眾多媒體矚目。但是彷彿擁有巨型傳聲筒的《返校》,僅是悄聲細說時代悲劇下的其中一章,而不是選擇利用這個全國、甚至有可能遍及全世界的機會,將大眾應知而未知的整本故事,攤在陽光下,好好檢視並避免重蹈覆轍的可能性,我覺得十分可惜。

故事以禁忌師生戀為牽引線,帶出女學生方芮欣因妒恨而引來的不堪後果,因是「忌妒」,果是「兩敗俱傷」,但最重要、針對白色恐怖可以探討過程細節的情節,沒有多加著墨,讓觀眾只能聚焦在主角四人的情感糾葛,而其他被大眾所在乎、好不容易在此時可以高談闊論的悲劇起因,甚至是批判也好,都沒有加以刻劃;並且此時亦是香港反送中、2020年大選後將有可能面臨惡夢再起的關鍵時間點,實屬難得的時機,若有有志一同的創作者,應在此時好好把握機會,但在《返校》中卻未能見,令人惋惜。

描述納粹時期的電影《為愛朗讀》(The Reader),是由一段忘年戀為故事鋪展,相差15歲的男女主角,相愛後分離又在法庭上重逢的故事。劇情開頭點出時空背景→人性推展故事情節→鑄成悲劇,這樣引人入勝的發展,最重要的起承轉合都聚焦在主角的心理層面,而非史實批判,因此觀眾可以知道這是一部利用時代背景為引言,刻劃心理層面的電影。即便同樣有悲慘時代做引子,但卻能明顯知道電影要闡述的為何。

但《返校》在上映前,各路媒體強打白色恐怖議題的宣傳手法令觀眾印象太過深刻,許多沒有玩過遊戲,或是對希望從電影中認識戒嚴時期歷史的觀眾來說,才發現片中沒有呈現關於此的種種細節,令人稍有過於其詞的感覺。「你是忘記了,還是害怕想起來?」的確,即便在當時活過的人們,都已逐漸淡忘戒嚴時的恐懼,因此《返校》試圖要讓我們憶起當年,為被抹去的傷痛找到空白處寫下紀錄,為犧牲的人們留下一頁,力道強烈卻有搔不到癢處之感,反倒是恐怖片嚇人的橋段令人更印象深刻。

以鬼形象取代人心,便無法彰顯恐懼的真正本質
(圖片來源/《返校》劇照)

(圖片來源/《返校》劇照)

大量的上吊人屍、黑髮蒙臉的女學生、黑暗殘破的無人校園……鬼片常見的嚇人素材在《返校》中隨處可見,再搭配留聲機播出的、帶點摩擦雜音的古早年代樂曲,氣氛烘托令人反感不適,的確有達到令人恐懼的效果。

方芮欣在校園中迷失方向時,一列列整齊劃一的男學生,踏著正步從兩旁齊步走過的視覺與音效,也會令人起雞皮疙瘩,深沉與壓抑的場景令觀眾連吸一口氣都要隨時擔心會被嚇到岔氣,要提防著駭人的鬼怪伺機而動(電影院中幾位觀眾一場電影被嚇到跳起數次)。

片中較具象的鬼──「鬼差」,像催狂魔一樣駐足在校園中,臉上是一面鏡子,手爪上布滿尖指,彷彿樹枝的莖般,盤繞在牠細而纖長的身軀上,提著古早時期的紙燈籠在校園中尋找下一個受害者,牠們所代表的意象即是戒嚴時代迫害人民的警察。

鬼差是遊戲中已有的重要角色,改編成電影後,製作人員沒有將牠刪去,把人們對「不祥之物」的恐懼,與對「白色恐怖」的恐懼連結在一起,將這高壓迫害化作實體,希望藉此引起大眾的共鳴;雖然我認為這樣的手法雖然具體且淺顯易懂,但也錯失讓觀眾體會什麼是「真正恐懼」的好機會。

「這世界上最可怕的不是鬼,而是人心。」人害人比鬼殺人更加血腥、殘酷,如何不利用鬼怪的意象,達到令人不寒而慄的效果,我認為這是彰顯電影深度最好的機會,而非以鬼差的恐怖取而代之。否則,觀影的我們害怕的究竟是鬼還是人呢?如此一來,我們將無法真正體會恐懼由何而來,也無法接觸戒嚴時代的真實樣貌。

這段被封閉的歷史故事必定要有人來述說,尤其目前台灣「內憂外患」的情況,的確需要影劇這類大眾娛樂,將議題推廣到各個族群中。《返校》如同海浪般洶湧,掀起一陣一陣的話題浪潮,引發大眾慨歎需珍惜自由的可貴,實數不易,但若能直搗恐懼核心,在劇情及表現手法上描寫人性及心理層面,相信將會是無以取代的佳作。

《返校》電影片尾曲〈光明之日〉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翁湘惟的沙龍
145會員
39內容數
翁湘惟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1/04/02
在世人的眼中,植村直己應該是個瘋子。 世界第一位登上五大洲最高峰、日本第一位登上聖母峰、獨自一人乘木筏完成亞馬遜河溯源、日本列島徒步3千公里、格陵蘭3千公里的單獨雪橇之旅、北極圈1萬2千公里的單獨雪橇之旅、世界最初的北極點雪橇單獨行……太多太多,冒險的故事還在繼續,但主角卻早一步消失於群山之中。
Thumbnail
2021/04/02
在世人的眼中,植村直己應該是個瘋子。 世界第一位登上五大洲最高峰、日本第一位登上聖母峰、獨自一人乘木筏完成亞馬遜河溯源、日本列島徒步3千公里、格陵蘭3千公里的單獨雪橇之旅、北極圈1萬2千公里的單獨雪橇之旅、世界最初的北極點雪橇單獨行……太多太多,冒險的故事還在繼續,但主角卻早一步消失於群山之中。
Thumbnail
2021/03/23
「讓每個人面對自己,誠實地凝視自己。」奈良美智曾說過,他厭惡目前學歷主義以及經濟主義至上的想法,希望每個人都可以從作品中找到空虛的原因以及解決的方法,我在現場的作品中,理解了奈良美智對作品詮釋的這句話,其中的意義。也認為這是他與村上春樹的共通性。
Thumbnail
2021/03/23
「讓每個人面對自己,誠實地凝視自己。」奈良美智曾說過,他厭惡目前學歷主義以及經濟主義至上的想法,希望每個人都可以從作品中找到空虛的原因以及解決的方法,我在現場的作品中,理解了奈良美智對作品詮釋的這句話,其中的意義。也認為這是他與村上春樹的共通性。
Thumbnail
2020/11/14
我選了幾本書來到櫃檯準備結帳,年紀應該與我父母相同的老闆,突然放本書在我面前,簡潔明瞭地對我說:「這個好,要看。」然後再瞟一眼我手上的書,問道:「你喜歡這個類型喔?那我跟你說,你可以看XXX。」說完,走去後方挖出那本書給我。
Thumbnail
2020/11/14
我選了幾本書來到櫃檯準備結帳,年紀應該與我父母相同的老闆,突然放本書在我面前,簡潔明瞭地對我說:「這個好,要看。」然後再瞟一眼我手上的書,問道:「你喜歡這個類型喔?那我跟你說,你可以看XXX。」說完,走去後方挖出那本書給我。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惡鬼》這趟旅程是被懸疑和靈異包覆的成長故事,對抗惡鬼等於對抗由來已久的心魔,鬼從未真正現身,她畏懼的是自己的黑暗面和脆弱處。一度尋死之人,終於找到活下去的理由,領悟了善與惡並不處於對立面,每個人皆擁有慾望,必須與鏡中的自己共存,不能因為對生活的不滿,選擇拱手讓出得來不易的人生。
Thumbnail
《惡鬼》這趟旅程是被懸疑和靈異包覆的成長故事,對抗惡鬼等於對抗由來已久的心魔,鬼從未真正現身,她畏懼的是自己的黑暗面和脆弱處。一度尋死之人,終於找到活下去的理由,領悟了善與惡並不處於對立面,每個人皆擁有慾望,必須與鏡中的自己共存,不能因為對生活的不滿,選擇拱手讓出得來不易的人生。
Thumbnail
Disney+上架SBS韓劇《惡鬼》,演員名單超吸引,膽子小猶疑要不要看,想起中醫師說午時(11~13點)陽氣最盛能削減對鬼片的恐懼...
Thumbnail
Disney+上架SBS韓劇《惡鬼》,演員名單超吸引,膽子小猶疑要不要看,想起中醫師說午時(11~13點)陽氣最盛能削減對鬼片的恐懼...
Thumbnail
短短四集,《惡鬼》除了鬼以外,已包含了幽靈小孩、自殺案件、不良借貸、老人問題四個社會議題,過程起承轉合兼具,文戲或轉場片段不會讓人覺得沒有看得必要性,完全可以看出在驚悚懸疑的包裝之外,編劇想要傳達的真實內核:從頭到尾都扣緊了「人比鬼更可怕」展開。
Thumbnail
短短四集,《惡鬼》除了鬼以外,已包含了幽靈小孩、自殺案件、不良借貸、老人問題四個社會議題,過程起承轉合兼具,文戲或轉場片段不會讓人覺得沒有看得必要性,完全可以看出在驚悚懸疑的包裝之外,編劇想要傳達的真實內核:從頭到尾都扣緊了「人比鬼更可怕」展開。
Thumbnail
如果要以「恐怖片」來界定《民雄鬼屋》的話,很遺憾這部作品並沒有辦法令我背脊發涼的本事,但如果以「人比鬼更噁心」這點來看的話,《民雄鬼屋》確實揭露一些當代惡習與足以被人按鈴申告的橋段。
Thumbnail
如果要以「恐怖片」來界定《民雄鬼屋》的話,很遺憾這部作品並沒有辦法令我背脊發涼的本事,但如果以「人比鬼更噁心」這點來看的話,《民雄鬼屋》確實揭露一些當代惡習與足以被人按鈴申告的橋段。
Thumbnail
但持續嘗試恐怖電影的台灣導演還是大有人在,2022年以偽紀錄片風格呈現的台灣恐怖片《咒》,以一位單親媽媽和她女兒的恐怖遭遇為主軸去追逐怪異事件的原委,在單親媽媽若男周遭人因為各種光怪陸離的慘事失去性命,和女兒怪異的行為和話語,一切的源頭都跟六年前那山中禁地有關。
Thumbnail
但持續嘗試恐怖電影的台灣導演還是大有人在,2022年以偽紀錄片風格呈現的台灣恐怖片《咒》,以一位單親媽媽和她女兒的恐怖遭遇為主軸去追逐怪異事件的原委,在單親媽媽若男周遭人因為各種光怪陸離的慘事失去性命,和女兒怪異的行為和話語,一切的源頭都跟六年前那山中禁地有關。
Thumbnail
2016年閏月,六名東湖大學營隊幹部同學,在校園傳說中知名的女鬼橋舉辦試膽大會,為了宣傳營隊,不怕死的這群人竟半夜到橋上直播,沒想到直播中竟拍到女鬼現形,這場百萬網友見證的驚人畫面,轟動全台,但從此這群學生卻下落不明……沒有人知道發生了什麼事,直到了2020年,女鬼橋的靈異傳說仍從未停止過....
Thumbnail
2016年閏月,六名東湖大學營隊幹部同學,在校園傳說中知名的女鬼橋舉辦試膽大會,為了宣傳營隊,不怕死的這群人竟半夜到橋上直播,沒想到直播中竟拍到女鬼現形,這場百萬網友見證的驚人畫面,轟動全台,但從此這群學生卻下落不明……沒有人知道發生了什麼事,直到了2020年,女鬼橋的靈異傳說仍從未停止過....
Thumbnail
坏掉的不是世道,而是人心。
Thumbnail
坏掉的不是世道,而是人心。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