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確》 一張圖認識十大直覺偏誤以及我們該如何求真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7 分鐘

摘下直覺偏誤的濾鏡,看清楚這個世界真實的樣貌


raw-image

如果說2018年讀過的書有哪一本最讓我有「大開眼界」的頓悟時刻,毫無疑問就是這本《真確》了。跟這本書的認識來自於 Bill Gates 的推薦書單,有興趣的讀者也可以關注他的部落格 gatesnotes,常有許多好書推薦。

這本書在談什麼

作者 Hans Gosling 是瑞典已故的公衛教授和醫生,致力以數據教世人認識世界真實的樣貌。他甚至十度受邀至TED演講,其中最火紅的莫過於這場「顛覆「發展中」國家刻板印象」的演講(如果你沒時間看書,也該看完這段演講)。作者把數據轉換成生動的圖表,再透過流暢的敘事手法顛覆觀眾的舊觀念。這本書就像是這些演講內容的濃縮精華版, 也是作者留給我們最棒的禮物:

我窮盡畢生之力抵抗全球的無知,傳播基於事實的世界觀。這本書是我的最後一役,是我設法影響世界的最後努力。

比較近期的演講,作者更導入「現場投票」的機制,透過一問一答的互動讓觀眾清楚了解到,大部分的人們對世界的理解偏誤有多麼嚴重。書中也置入了許多的問題來考讀者,像是前言的13題,我只答對了5題,38%的正確率只比猩猩隨便亂選的33%高出一丁點!舉其中一題為例:(全部13個問題和答案在這邊可以找到)

根據聯合國的估算,到了2100年全球會再增加40億人,而主要原因是什麼?
1. 兒童人口增加(不到15歲)
2. 成年人口增加(15歲到75歲)
3. 老年人口增加(75歲以上)

我選3,因為常聽新聞媒體報導高齡化社會,就誤以為老年人口和比例會不斷增加。但正確答案是2,社會越趨先進生育率越低,醫療水準提高帶來的平均壽命延長,因此增加的人口裡,僅1%來自兒童,69%來自成年人,30%來自老人。

若用一句話來總結這本書,我會說:「留意並設法脫離直覺偏誤的盲區,冷靜地用謙虛和好奇的態度,更新自己對世界的認識和理解,基於世界正在逐漸變得美好的事實下,忽視雜音並找出真正值得關注的重大危機。」

作者說了些什麼、怎麼說的

正因為讀者需要在心底回答作者不斷拋出的問題,產生了一種雙向互動的效果。尤其是我的答題正確率實在低得可憐,更激發了自己謙遜跟好奇的態度,手不釋卷地一頁接著一頁讀下去。

整本書作者提到了我們對於世界認知的10個直覺偏誤,以真實數據和圖表逐條說明,也給出了探索求真的建議解方。有鑑於中譯版最後的一張圖「求真習慣的守則」,實在太過簡化,秉持著工程師喜歡用「真因、對策、方法」來解決問題,我自己動手改譯成以下的版本,更完整且清楚好記。

raw-image

這些字面上有點抽象的直覺偏誤,作者用簡單的圖示呈現出來並提供解藥,目的就是要讓讀者能夠快速記憶與吸收。在重製圖表的過程中,我也再把各個直覺偏誤的精采段落再瀏覽一次,挑出我認為最精華的部分保留在圖中。最後,作者期勉讀者們:

我們有了基於現實的世界觀之後,可以看到世界不如表面上那麼糟,而且可以知道我們該怎麼讓世界變得越來越好。

後記

台灣的狀況呢?

這本書最有趣的地方在於互動式圖表,到官網GapMinder泡泡圖可以探勘各國的資料,但仔細看卻找不到家鄉台灣的資料。後來在網路上才找到有位資料專家 LeeMeng,在他的部落格親自把台灣的資料整合進去。

用這個圖表探勘資料很像開啟了「上帝視角」能綜觀古今數據,拿人均所得vs.平均壽命來看,台灣的進步速度非常快而且是名列前茅。比較令人憂心的是屢破新低的生育率、逐年上升的高齡人口比例、以及居高不下的人均煤炭消耗量。對應到值得關注的相關議題就是:育嬰教養環境、長照看護配套、能源電力政策。如果你有關注其他議題,也非常歡迎留言分享交流。

自己該如何求真

關注的首選方式不是即時新聞,更不是政客們在電視上的口水戰,套句在另一篇心得《隨機陷阱》提到過的,這些不過就是隨機雜訊,我們要尋找的是真實訊號。找那些觀察時間區段較長的研究論述來讀,注意長期趨勢的演變,詳加檢驗正反觀點,探索真因和體制而不要因人廢言。

回顧這本書的時候,有種當頭棒喝的感覺,原來已經過時、失真的世界觀,伴隨了自己這麼長的時間。感慨很深的是,在學生時期吸收的教科書資訊,倘若出社會後不與時俱進去更新,任由新聞媒體搪塞的結果,就猶如活在雜訊的象牙塔裡,思緒渾沌且人云亦云。

這邊想到我很欣賞的一位醫生蔡依橙這篇文章說道:「因為我們不知道怎麼構成自己,所以就由流行趨勢代勞。」換個說法形容以前的自己就是,因為我不知道怎麼吸取新知,所以就由新聞媒體代勞。作者給我們的建議:

真實呈現世界終究不是記者的任務,也不是社運人士和政治人物的目標,他們必須靠誇張說詞與吸睛故事搶走我們的注意力,永遠鎖定異常而非正常,永遠關注最新且最立即的改變,而不是關注緩慢的進展。

常保謙虛和好奇的求真態度

這本書提到的直覺偏誤,我自己最常犯的就是「二分化直覺偏誤」和「概括型直覺偏誤」的綜合體。例如在看到新聞報導時,就會浮現「他們就是這樣」、「他們真糟糕」這類的念頭,自己也習慣把「他們」掛在嘴邊。好像只要把觀點和想法跟自己不一樣的人,全都歸類到「他們」這個類別,就能換得一個自我感覺良好的優越感。

這些所謂的「他們」,有時候反而是少數或極端值,或者在其他層面上跟自己根本是完全重疊的類別。若習慣將「他們」拒斥到另一個類別且置之不理,就會缺乏接下來用「正反檢驗」去克服「單一觀點偏誤」的好奇心。

Look for causes, not villains. Look for systems, not heroes.
尋找原因而非戰犯。尋找體制而非英雄。

最後,記下作者對謙虛和好奇的定義,並轉換成實際的態度來面對這個複雜的世界。

謙虛:知道各種直覺是如何讓你難以正確認識世界、務實面對自身知識的侷限、樂於說出「我不知道」、在發現新的事實時願意改變既有觀點。

好奇:對新知抱持開放態度、主動吸取新知、樂於接受不符原本世界觀的事實並設法了解、讓你的錯誤是激發好奇心而非難為情。

若喜歡《真確》這本書可透過此連結購買,你不會有任何損失。本站獲得的回饋金,全額捐款給家扶助學金,詳見本站公益計劃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Waki 瓦基的沙龍
110會員
41內容數
【這是一個愛書人的筆記.書評.推薦.實踐】 嗨!我是站長Waki瓦基,我是愛書人、投資人、經理人;我喜歡閱讀,更喜歡透過文字去紀錄、反芻自己的思緒與收穫。在閱讀前哨站與您分享,跨領域書籍的閱讀心得和感想,以及我親身實踐和精煉之後的見解。
Waki 瓦基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0/02/07
【前美國第一夫人蜜雪兒歐巴馬,用文字帶領你探索內心的聲音】你試過用「寫」的方式「讀」一本書嗎?本文介紹的就是這樣的一本書。《成為這樣的我「引導式筆記書」》的作者是前任美國總統歐巴馬的夫人蜜雪兒‧歐巴馬(Michelle Obama),這本書名的前身是《成為這樣的我》,是她在2018年出版的暢銷全球的
Thumbnail
2020/02/07
【前美國第一夫人蜜雪兒歐巴馬,用文字帶領你探索內心的聲音】你試過用「寫」的方式「讀」一本書嗎?本文介紹的就是這樣的一本書。《成為這樣的我「引導式筆記書」》的作者是前任美國總統歐巴馬的夫人蜜雪兒‧歐巴馬(Michelle Obama),這本書名的前身是《成為這樣的我》,是她在2018年出版的暢銷全球的
Thumbnail
2019/12/21
【科技業全職上班族如何一年讀50本書+寫40篇書評,實踐心得、書單、書評分享】先分享一段我自己為何設定一年讀50本書,開始擁抱閱讀習慣的故事。身為一個標準的理工科技人,30歲前不愛讀課外書,研究所畢業進入了半導體龍頭廠後,埋頭職場與工作。雖然混出了一點成績,也開始帶領團隊,但年近30時……
Thumbnail
2019/12/21
【科技業全職上班族如何一年讀50本書+寫40篇書評,實踐心得、書單、書評分享】先分享一段我自己為何設定一年讀50本書,開始擁抱閱讀習慣的故事。身為一個標準的理工科技人,30歲前不愛讀課外書,研究所畢業進入了半導體龍頭廠後,埋頭職場與工作。雖然混出了一點成績,也開始帶領團隊,但年近30時……
Thumbnail
2019/12/14
【除了仇富之外,我們還能做些什麼?一張圖讀懂民主式經濟vs.榨取式經濟】《民主式經濟的誕生》這本書在說什麼?你知道嗎?二十六位億萬富翁所擁有的財富,和地球上一半人口所擁有的財富加總一樣多。你想過嗎?資本主義是引領社會發展前進的火車頭,卻也同時駛向嚴重的貧富不均以及地球生態浩劫的末路。
Thumbnail
2019/12/14
【除了仇富之外,我們還能做些什麼?一張圖讀懂民主式經濟vs.榨取式經濟】《民主式經濟的誕生》這本書在說什麼?你知道嗎?二十六位億萬富翁所擁有的財富,和地球上一半人口所擁有的財富加總一樣多。你想過嗎?資本主義是引領社會發展前進的火車頭,卻也同時駛向嚴重的貧富不均以及地球生態浩劫的末路。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作者寫這本書、這13個真確問題的目的並不是為了打臉人們、推翻人們的既有認知,而是讓讀者從「意識到自己錯了」這一刻作為起點,打開對世界的好奇心,敏銳察覺自身的直覺偏誤,然後時時刻刻懷疑:媒體上、身旁人說的話、以及自己的印象,究竟是不是真實的。
Thumbnail
作者寫這本書、這13個真確問題的目的並不是為了打臉人們、推翻人們的既有認知,而是讓讀者從「意識到自己錯了」這一刻作為起點,打開對世界的好奇心,敏銳察覺自身的直覺偏誤,然後時時刻刻懷疑:媒體上、身旁人說的話、以及自己的印象,究竟是不是真實的。
Thumbnail
直覺,常常是出自於平時累積的資訊與知識,資訊量不足,資訊過時,都會讓我們想的不夠周全,進而產生直覺偏誤。 本書作者要我們培養基於事實來看世界、看待各種事情的能力,其實,所做的努力都有著緩慢的進步呢!
Thumbnail
直覺,常常是出自於平時累積的資訊與知識,資訊量不足,資訊過時,都會讓我們想的不夠周全,進而產生直覺偏誤。 本書作者要我們培養基於事實來看世界、看待各種事情的能力,其實,所做的努力都有著緩慢的進步呢!
Thumbnail
這是我早在2018年就該閱讀的書,然而我也慶幸自己遲至2023才翻開這本書。即使時間推移至2023,這本書的內容也絲毫沒有過時。也許我們並沒有想像中來得理性。
Thumbnail
這是我早在2018年就該閱讀的書,然而我也慶幸自己遲至2023才翻開這本書。即使時間推移至2023,這本書的內容也絲毫沒有過時。也許我們並沒有想像中來得理性。
Thumbnail
真確:扭轉十大直覺偏誤,發現事情比你想的美好 FACTFULNESS:Ten Reasons We're Wrong About the World--and Why Things Are Better Than You Think
Thumbnail
真確:扭轉十大直覺偏誤,發現事情比你想的美好 FACTFULNESS:Ten Reasons We're Wrong About the World--and Why Things Are Better Than You Think
Thumbnail
阿崴閱讀-真確 獨立思辯,問題解決。大概是這時代不會被淘汰的軟實力。但有更多的行為學告訴我們,在人類演化的過程中,我們有非常大量的行為與決策其實都是直覺!直覺會不會有偏誤呢?
Thumbnail
阿崴閱讀-真確 獨立思辯,問題解決。大概是這時代不會被淘汰的軟實力。但有更多的行為學告訴我們,在人類演化的過程中,我們有非常大量的行為與決策其實都是直覺!直覺會不會有偏誤呢?
Thumbnail
你還在相信高中社會課本上的內容是這世界的真實面貌嗎?為何這本書曾被比爾蓋茲作為美國大學生的畢業禮物?而你,又究竟有多了解這個世界呢?讓這位來自瑞典的國際衛生學教授用各式統計圖表和許多有趣的故事告訴你21世紀的全球長什麼樣子吧!
Thumbnail
你還在相信高中社會課本上的內容是這世界的真實面貌嗎?為何這本書曾被比爾蓋茲作為美國大學生的畢業禮物?而你,又究竟有多了解這個世界呢?讓這位來自瑞典的國際衛生學教授用各式統計圖表和許多有趣的故事告訴你21世紀的全球長什麼樣子吧!
Thumbnail
Hans Rosling的邏輯縝密程度與尋找背後問題的求真態度讓人對所在的世界感到驚喜,讓我能用更正確、更正面的觀點來感受世界的進步與美好。
Thumbnail
Hans Rosling的邏輯縝密程度與尋找背後問題的求真態度讓人對所在的世界感到驚喜,讓我能用更正確、更正面的觀點來感受世界的進步與美好。
Thumbnail
世界,不一樣了 有些事儘管牴觸我們的直覺認知,儘管顯得絕無可能,卻仍然真確。這本書在談世界,在談世界真正的樣子,也是在談你,以及你該如何真確思考,基於事實行動。 深具啟發性的書,足以改變我們看世界的方式,帶領我們建立新的思維習慣。
Thumbnail
世界,不一樣了 有些事儘管牴觸我們的直覺認知,儘管顯得絕無可能,卻仍然真確。這本書在談世界,在談世界真正的樣子,也是在談你,以及你該如何真確思考,基於事實行動。 深具啟發性的書,足以改變我們看世界的方式,帶領我們建立新的思維習慣。
Thumbnail
【摘下直覺偏誤的濾鏡,看清楚這個世界真實的樣貌】如果說2018年讀過的書有哪一本最讓我有「大開眼界」的頓悟時刻,毫無疑問就是這本《真確》了。跟這本書的認識來自於 Bill Gates 的推薦書單,有興趣的讀者也可以關注他的部落格 gatesnotes,常有許多好書推薦。
Thumbnail
【摘下直覺偏誤的濾鏡,看清楚這個世界真實的樣貌】如果說2018年讀過的書有哪一本最讓我有「大開眼界」的頓悟時刻,毫無疑問就是這本《真確》了。跟這本書的認識來自於 Bill Gates 的推薦書單,有興趣的讀者也可以關注他的部落格 gatesnotes,常有許多好書推薦。
Thumbnail
對於「謙虛」的這項美德功課,人類總是不及格。不管是對自己、對家人、對社會、對國家、對友邦、對自然,自大所造成的認知侷限與謬誤,造成極大的誤判。 地球正在反撲、自然正在反撲、生態正在反撲。用一個難以承受的嚴峻代價,要人類停下腳步,想想自己驕傲自大身影背後的不堪。
Thumbnail
對於「謙虛」的這項美德功課,人類總是不及格。不管是對自己、對家人、對社會、對國家、對友邦、對自然,自大所造成的認知侷限與謬誤,造成極大的誤判。 地球正在反撲、自然正在反撲、生態正在反撲。用一個難以承受的嚴峻代價,要人類停下腳步,想想自己驕傲自大身影背後的不堪。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