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om Jinna Sun
【共鳴讀書 no.87】~ 覺察 — 判斷 — 求真,避免偏誤
漢斯·羅斯林 《真確:扭轉十大直覺偏誤,發現事情比你想的美好》,先覺出版社 (2018年7月初版)
漢斯·羅斯林 《真確:扭轉十大直覺偏誤,發現事情比你想的美好》
對我們所處的世界,我一向保持著「審慎樂觀」的態度,讀了羅斯林的《真確》之後,才發現原來多年來受的訓練,確實幫助我往「務實主義」前進。如羅斯林所言:「不抱無端希望,也不抱無端恐懼」,對已知事實的解讀以及自身經驗的判斷,理解著這個世界的確走在變好的路上。
羅斯林用了好多事例來告訴我們,這個世界早已不是冷戰以來,事事皆被劇烈劃分的那二分法世界了。對世界的理解,會是以「四個所得等級」取代「開發中」及「已開發」國家,而有了這四個所得等級的概念,得以讓正在讀這本書的讀者(第四級的10億人口)不致錯誤理解世界上另外60億人口的生活。
除了要命的正與邪、大與小、進與退的「二分化直覺偏誤」之外,還有:
「負面型」:被媒體成天渲染著明天要世界末日的混亂。
「直線型」:情況只會直線甚至加速進展到不可收拾的恐怖境地,所以一定要…
「恐懼型」:媒體為引起關注而訴諸人類的恐懼感,扭曲了對風險的評估 — — 奇怪的是「災害新聞空前常見,而偏偏世界空前安全」,是吧!
「失真型」:把特例想得過分重要,以至於把有限資源錯誤配置。
「概括型」:因為概括分類造成刻板印象,如:種族、性別…
「宿命型」:反正事情會如此發展,必然有其無從擺脫的「命定」理由。
「單一觀點型」:僅從媒體獲知就如同瞎子摸象,相信單一肇因即歸因是極度不智的。
「怪罪型」:替某件壞事找出一個簡單清楚的元兇:奸商、記者或是外國人…把責任推出去反正錯都是別人。(ex.這一切都是阿貢仔的陰謬呀~)
「急迫型」:快快快~再不做就沒機會了!到明天就太遲了!無謂的壓力造成糟糕的決定,「急於做事,卻做錯了事」。老是喊著狼來了,最後整群羊都被咬死!
看著看著令人膽戰心驚,這十種直覺謬誤,似乎每天都會犯上個幾個。
指出這十大直覺謬誤問題之後,當然作者以身為無國界醫師、數據學家、全球公衛教授、世界衛生組織及聯合國顧問、世界級具影響力的公共教育家,也提出了與之應對的「求真習慣守則」:
- 「二分化」 — — 尋找多數,比較平均值、極值,留心自己的觀看角度。
- 「負面型」 — — 預期事情總是被渲染。
- 「直線型」 — — 線有各種形狀,直線、s型、駝峰型、倍增型,事情不會只有一種發展方向。
- 「恐懼型」 — — 評估風險,先冷靜再說,恐懼消退前少做決定。
- 「失真型」 — — 掌握比例原則、80/20法則。
- 「概括型」 — — 質疑分類,同中求異、異中求同、當心「多數」。
- 「宿命型」 — — 不要忽視「緩慢改變也是改變」。
- 「單一觀點型」 — — 從多個角度看問題,對其他領域抱持開放態度。
- 「怪罪型」 — — 察覺自己,忍住尋找代罪羔羊。
- 「急迫型」 — — 深呼吸、小步前行。
在成書出版之前,漢斯·羅斯林已經過世(哭哭),我想他最想傳達的是,如何在教育層面教孩子這多變世界的最新事實架構,並用求真習慣的法則進行批判性思考,避免無知。
羅斯林說,最重要的是,「我們該教他們保持謙虛與好奇」!
「謙虛」意謂務實面對自身知識的侷限,意謂在發現新事實時願意改變既有觀點。
「好奇」意謂對新知抱持開放態度,意謂主動吸取新知,讓自己的錯誤成為好奇心的激發,而非難為情而謬辯。
世界正在變好,人類正在提升,抱持著求真習慣,「我有選擇,我是自由的。」
《真確》共鳴讀書筆記 / from Jinna Sun
*2020年重讀後更新
這篇讀書筆記的寫成,是2018年9月。當時,我對羅斯林說的「世界正在變好」,抱持同樣樂觀的態度。但是,身處2020年4月的現此時,世界的許多角落卻正在受苦,弔詭的是,受苦深重的人們,居然多數是第四級(進步國家)的人們,因為COVID-19新冠肺炎,全球確診病例累積超過108萬,死亡近六萬人。因為便捷繁忙的國際航運,所造成疫情的大流行,引發了難以想像的人類浩劫。
對於「謙虛」的這項美德功課,人類總是不及格。不管是對自己、對家人、對社會、對國家、對友邦、對自然,自大所造成的認知侷限與謬誤,造成極大的誤判。
地球正在反撲、自然正在反撲、生態正在反撲。用一個難以承受的嚴峻代價,要人類停下腳步,想想自己驕傲自大身影背後的不堪。
我依然對人類的未來,抱持樂觀。劫後重生的人類文明必將有所轉變。AI時代的進程不會停下來,但是人類的價值——「愛」與「創意」,卻會因為自省而加以彰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