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格精選

《物競人擇》科技與倫理的亙古拉鋸戰

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修改基因讓你對特定疾病免疫,你願意嗎?」這部 Netflix 的節目針對近年來在生物科技領域十分熱門、卻也引發諸多爭議的基因編輯技術,探討支持與反對的兩造觀點,並呈現許多應用相關技術的案例。
紀錄片所聚焦的主題如果是有爭議的,常常會因為導演置入太多個人觀點或其中一方不願受訪而使成品看起來偏頗,這也讓本節目雙方立場並陳的結果更顯難得。當然這也跟基因編輯的風向接近五五波很有關係,兩邊的相關人士都願意站出來說話。即使不論主題、光看「呈現不同立場」這一點,本節目也足以進入優秀作品之列。
節目中談到的技術運用了知名的 CRISPR,這是在細菌內部發現的特殊 DNA 序列,其中包含外來病毒的部分 DNA,所以 CRISPR 就像儲存病毒資訊的檔案夾。一旦細菌又受到相同病毒感染,免疫系統就能根據 CRISPR 中的資訊去破壞病毒 DNA 序列上的相對位置,達到抵抗感染的效果。科學家因此發現,若事先設定好 CRISPR 夾帶的 DNA,我們就能用它來導引特殊的蛋白質,去修改生物體內相同位置的 DNA,那段 DNA 所在的基因也就因此被改變。重點是,這個過程簡單、快速,而且便宜。
基因編輯的諸多應用中,最容易得到支持的也許是「治療疾病」,片中有三個案例。一位是遺傳性視力衰退的小孩,一位是脊髓性肌肉萎縮症的男子,還有一位 HIV+ 的男同志。前兩個案例呈現基因療法作為一種新型的治療方式,在藥物價格和保險給付方面遭遇的難題,而藥物注射在這兩位病患身上得到的效果也相當不同,顯示基因療法尚有許多不確定因素。第三位病患牽扯到「生物駭客」議題,這留待後面再說。
如果基因編輯用於治病能夠被接受,那下一步或許就要思考,健康的人想要利用基因編輯「增強」自己的能力、甚至家長想要「訂製」小孩的外貌,人們是否能認同。而無論是治療或增強,都有另一個面向的問題:如果把這些針對「體細胞」基因的改變也應用在「生殖細胞」呢?兩者的差別在於,生殖細胞的基因修改是能夠傳遞給下一代的,我們能否接受這種狀況?去年底在中國公開的「基因編輯嬰兒事件」就屬於後者,一對雙胞胎女嬰在受精卵階段時就接受基因編輯,使其先天對部分 HIV 免疫,主導該實驗的學者也被學界和輿論抨擊。
基因編輯當然也能用在其他生物上,以下是節目中提及的例子。萊姆病是一種人畜共通的細菌性疾病,藉由蜱蟲的叮咬來散播。美國有科學家想要在某些城鎮進行試驗,釋放基因改造過的蜱蟲來阻止萊姆病的疫情。造成瘧疾的瘧原蟲是藉由雌蚊來散播,而非洲是瘧疾最嚴重的地區,使用藥物防治又難免讓蚊子和瘧原蟲的抗藥性增加,所以有學者想要透過基因編輯去製造只會產下雄蚊的蚊子,再釋放到環境中來使蚊子滅絕。紐西蘭因鼠患嚴重,威脅到當地鳥類的生存,於是也有學者提出透過基因改造來控制老鼠數量。但以上的想法在各地均受到民眾和環保人士強度不一的反對。
圖片來源:Netflix.com
不管是對人類還是其他生物,基因編輯始終面臨倫理問題的挑戰。那條界線在哪裡?人類可以扮演造物主的角色到什麼程度?當然就如同許多議題一般,人們對基因編輯的立場並非二元對立,而是一道光譜,每個人支持(或反對)的程度都不盡相同。在極端支持這一方,有一群人被稱為「生物駭客」(biohacker),他們的主張會被稱為 DIY biology,其中的思想大概是:科學界對於「風險」過度戒慎恐懼,以安全為名、實則為菁英階層的壟斷,只有讓一般人也能接觸生物科技才能破除此狀況。
姑且不管生物駭客是否低估了基因編輯的風險,這種認為科技被菁英壟斷的論點不是沒有道理的。就以藥物研發來說,科學界訂了一套嚴格的規範,一款新藥往往要花費好幾年的時間和大筆金錢才能進到人體試驗階段,也因此注定只有大型藥廠才玩得起這遊戲,隨之而來的就是昂貴的藥價(當然藥廠本身也會哄抬價格)。上面提到的那位 HIV 感染者,就是想要突破這困境,與生物駭客和小型的生技公司合作,希望以自身為實驗來迅速開發出新藥物,降低其他感染者的治療成本。但可惜的是,那位感染者和生物駭客後來發現,該公司負責人的真實動機也只是想牟利而已。
DIY biology 的理念是讓個人享有充分的生物科技自由,其反對菁英壟斷的思想也讓我第一次看到這個概念時,想到科幻作品的子類別 cyberpunk(就是銀翼殺手、攻殼機動隊、碳變的故事類型),結果後來節目中有個訪談對象也提到 cyberpunk,讓我會心一笑!但在實務上,你很難要求每個人都抱持著單純又無私的動機,而且對風險的過分輕忽實在讓人無法苟同。尤其是現在基因編輯還是有「脫靶」的現象(off-target,也就是編輯到目標基因以外的基因),加上人類對於所有基因的單獨功能和交互作用還沒全盤掌握,我實在無法像節目中的生物駭客這麼放心。
基因編輯早已不是存在科幻作品中的名詞,它對我們的影響正在迅速成長,因此值得每個人去關注。而《物競人擇》用四集的篇幅,就把基因編輯的應用和正反面觀點做了相當深入淺出的介紹,是一部不可多得的優秀紀錄類作品,即使你沒有生物的專業背景也能看懂並得到啟發,喜歡長知識的朋友更是不能錯過。
圖片來源:Netflix.com
延伸觀賞:《哈桑明哈吉:愛國者法案》第二季第二集〈藥品價格〉
以下提供兩篇延伸閱讀。
即將進入廣告,捲動後可繼續閱讀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這裡收錄我的影集觀後文,分為台劇、美劇、歐劇、紀錄影集等類別。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我看完《盤中腐事》第二季了,本季同樣揭露食品工業背後的各種黑暗面,非常推薦。其中,第三集選了一個非常貼近我們日常生活的主題:瓶裝水。
本節目以專家講述搭配演員演出的形式,呈現俄羅斯帝國自 1894 年尼古拉二世登基為沙皇開始,至 1917 年尼古拉二世在革命浪潮中退位並於隔年全家遇害這二十餘年間,造成整個帝國覆滅的始末。
「基於事實的推論,未必為真。」本節目共四集,每集針對一項鑑識科學的技術(影像鑑識、血跡噴濺、尋屍犬、微量 DNA),去呈現使用這些技術的辦案人員若是在一知半解或先入為主的情況下,所可能導致的推論瑕疵和錯誤定罪。節目名稱中的 exhibit 原意為「展示品」,作為法律用語則有「呈堂證據」之意。
本紀錄影集橫跨 60 個國家、歷經四年拍攝、總拍攝天數 3375 天,以超高畫質紀錄地球上幾種主要地貌的生態,並由 BBC 節目主持人、知名自然史學家 David Attenboroug 擔任旁白。節目旨在提醒世人環境變遷加劇的事實,若我們不即刻做出改變,鏡頭下的那些美麗景色很快將不復見。
其實這篇並沒有要講非洲豬瘟(別急著離開啊),標題之所以那樣寫,除了吸引點閱(很誠實),同時也想要表達食物從來就不只是食物:除非你吃的東西完全是自產自用,否則無論你是食物的生產者或消費者,幾乎無可避免地要和環境、經濟、政治等發生關係,這就是《盤中腐事》(Rotten)這部紀錄影集所傳達的重要概念。
我看完《盤中腐事》第二季了,本季同樣揭露食品工業背後的各種黑暗面,非常推薦。其中,第三集選了一個非常貼近我們日常生活的主題:瓶裝水。
本節目以專家講述搭配演員演出的形式,呈現俄羅斯帝國自 1894 年尼古拉二世登基為沙皇開始,至 1917 年尼古拉二世在革命浪潮中退位並於隔年全家遇害這二十餘年間,造成整個帝國覆滅的始末。
「基於事實的推論,未必為真。」本節目共四集,每集針對一項鑑識科學的技術(影像鑑識、血跡噴濺、尋屍犬、微量 DNA),去呈現使用這些技術的辦案人員若是在一知半解或先入為主的情況下,所可能導致的推論瑕疵和錯誤定罪。節目名稱中的 exhibit 原意為「展示品」,作為法律用語則有「呈堂證據」之意。
本紀錄影集橫跨 60 個國家、歷經四年拍攝、總拍攝天數 3375 天,以超高畫質紀錄地球上幾種主要地貌的生態,並由 BBC 節目主持人、知名自然史學家 David Attenboroug 擔任旁白。節目旨在提醒世人環境變遷加劇的事實,若我們不即刻做出改變,鏡頭下的那些美麗景色很快將不復見。
其實這篇並沒有要講非洲豬瘟(別急著離開啊),標題之所以那樣寫,除了吸引點閱(很誠實),同時也想要表達食物從來就不只是食物:除非你吃的東西完全是自產自用,否則無論你是食物的生產者或消費者,幾乎無可避免地要和環境、經濟、政治等發生關係,這就是《盤中腐事》(Rotten)這部紀錄影集所傳達的重要概念。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接下來第二部分我們持續討論美國總統大選如何佈局, 以及選前一週到年底的操作策略建議 分析兩位候選人政策利多/ 利空的板塊和股票
Thumbnail
🤔為什麼團長的能力是死亡筆記本? 🤔為什麼像是死亡筆記本呢? 🤨作者巧思-讓妮翁死亡合理的幾個伏筆
Thumbnail
本系列筆記為觀看《給人文書編輯的職能升級課》線上課程隨堂筆記。本套課程為文化內容策進院主辦的一系列進階編輯講座與課程,如對相關課程有興趣,建議主動關注文策院或光磊版權的FB唷!
Thumbnail
重鬱的漫畫家古印葵在前往睽違許久的出版社時,遇到當紅的人氣漫畫家望海可純。憧憬古印的望海,在得知古印目前的生活慘狀時,不禁提出了所有費用都由他負責的同居的要求。 看似天差地別的兩人開始展開同居生活,沒想到之後這場相遇更讓古印得以重回漫畫家的生活……
Thumbnail
曾經為理想而奮鬥,對自己充滿自信,即便面對困難也不輕易低頭, 因為,你知道只要全心全意地努力, 即便過程不順心,你很清楚,至少朝理想更近一步了! 不過,卻換來社會大眾以及身邊親友的不諒解;後期則是因為現實考量,只好選擇了妥協,換來的就是不被自己諒解。 這情節是否覺得非常熟悉呢?
Thumbnail
  前陣子看到新聞說中國玩家認為故事情節涉及「辱華」,現在回想劇情,泱泱大帝國跨海侵略某座小島,因此小島居民奮起對抗,嗯,看起來的確滿敏感的。   不過除了精緻畫面、動作流暢、戰鬼模式痛快淋漓、神道神社爬得要死要活、狐狸有夠可愛之外,故事情節中牽涉到的各種認同與選擇或許才是最吸引我的。
Thumbnail
看完整本《一人公司起步的思維與挑戰》的書稿,除了完整地理解作者的理念,也讓我得以換位思考,可以更加認識自己的內在潛力。原來,我不是一位只會講授內容行銷、文案寫作和個人品牌的講師,過往自己還有產品經理、製作人和媒體主編等豐富經驗,應該容許我做出更多大膽與獨特的嘗試!
Thumbnail
今天想和大家一同思考的是:怎樣的人生對你來說是圓滿?是腰纏萬貫、美眷陪伴或是名聲遠颺?或是有其他的追求? 上次說到拉普拉斯提到他在巴黎軍事學院的同事拉瓦節,他是個非常值得一提的人物,甚至他的夫人歷史上也留下了痕跡,這次我們就好好來說這對佳偶吧!《拉瓦節夫婦》這幅畫是1788年由賈克-路易·大衛(Ja
Thumbnail
與之前的著作不同,在這本書中他的立場很明確,從書名就可以知道--反對完美,科技追求完美,但有時候追求完美可能是不對的。好比說我們都知道運動員不可以服用禁藥,但……
Thumbnail
接下來第二部分我們持續討論美國總統大選如何佈局, 以及選前一週到年底的操作策略建議 分析兩位候選人政策利多/ 利空的板塊和股票
Thumbnail
🤔為什麼團長的能力是死亡筆記本? 🤔為什麼像是死亡筆記本呢? 🤨作者巧思-讓妮翁死亡合理的幾個伏筆
Thumbnail
本系列筆記為觀看《給人文書編輯的職能升級課》線上課程隨堂筆記。本套課程為文化內容策進院主辦的一系列進階編輯講座與課程,如對相關課程有興趣,建議主動關注文策院或光磊版權的FB唷!
Thumbnail
重鬱的漫畫家古印葵在前往睽違許久的出版社時,遇到當紅的人氣漫畫家望海可純。憧憬古印的望海,在得知古印目前的生活慘狀時,不禁提出了所有費用都由他負責的同居的要求。 看似天差地別的兩人開始展開同居生活,沒想到之後這場相遇更讓古印得以重回漫畫家的生活……
Thumbnail
曾經為理想而奮鬥,對自己充滿自信,即便面對困難也不輕易低頭, 因為,你知道只要全心全意地努力, 即便過程不順心,你很清楚,至少朝理想更近一步了! 不過,卻換來社會大眾以及身邊親友的不諒解;後期則是因為現實考量,只好選擇了妥協,換來的就是不被自己諒解。 這情節是否覺得非常熟悉呢?
Thumbnail
  前陣子看到新聞說中國玩家認為故事情節涉及「辱華」,現在回想劇情,泱泱大帝國跨海侵略某座小島,因此小島居民奮起對抗,嗯,看起來的確滿敏感的。   不過除了精緻畫面、動作流暢、戰鬼模式痛快淋漓、神道神社爬得要死要活、狐狸有夠可愛之外,故事情節中牽涉到的各種認同與選擇或許才是最吸引我的。
Thumbnail
看完整本《一人公司起步的思維與挑戰》的書稿,除了完整地理解作者的理念,也讓我得以換位思考,可以更加認識自己的內在潛力。原來,我不是一位只會講授內容行銷、文案寫作和個人品牌的講師,過往自己還有產品經理、製作人和媒體主編等豐富經驗,應該容許我做出更多大膽與獨特的嘗試!
Thumbnail
今天想和大家一同思考的是:怎樣的人生對你來說是圓滿?是腰纏萬貫、美眷陪伴或是名聲遠颺?或是有其他的追求? 上次說到拉普拉斯提到他在巴黎軍事學院的同事拉瓦節,他是個非常值得一提的人物,甚至他的夫人歷史上也留下了痕跡,這次我們就好好來說這對佳偶吧!《拉瓦節夫婦》這幅畫是1788年由賈克-路易·大衛(Ja
Thumbnail
與之前的著作不同,在這本書中他的立場很明確,從書名就可以知道--反對完美,科技追求完美,但有時候追求完美可能是不對的。好比說我們都知道運動員不可以服用禁藥,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