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本書正是李屏瑤的自我介紹。她從幼時開始探討自己與其他女孩些微的不同,逐漸塑造起屬於「李屏瑤」的模樣。書的架構以年紀為軸,分成四大類,她是怎樣的人、家庭、自我探索、與貓的故事。每一篇就像一塊塊拼圖,全部組合起來,比起只看她的其他作品更加認識她。
我本身就很喜歡李屏瑤,我喜歡她這個人散發的氣質跟外表,也喜歡她直率可愛的文字,兩者加乘起來讓我成為她的腦粉。不過這不影響我對《台北家族,違章女生》的期待高低。我是抱持認識李屏瑤的心情閱讀這本書,而事實上的確因為這本書我達到了目的,更意料之外發現自己的家庭背景跟李屏瑤極為相像,還一度在家庭篇章讀到泣不成聲,為此寫了一小篇隨筆。
除了家庭以外,書中她提到:
「有很長一段時間,我討厭自己是個女生。這並不表示我想要成為男生,選項從來都不只有兩個,甚至有更多的討論空間,我只是想要得到公平一點的預設值。或者是說,就以『人』的方式被對待,不會因為性別而有任何預設立場。」
之於我來說,也是。我從不認為自己是完全的女生,而我也認同我這個人包含了社會定義給應該怎樣才像男生的部分特質。從小,「男人婆」一詞就常被同學們用來稱呼我。我甚至覺得自己比男生還堅強,他們不過是身體多了我沒有的陽具,體能素質比我好一點罷了,其他方面表現我並不會不如他們。故,孩童時期的我十分抗拒穿裙子,嘗試那些「只有放在女生身上才適合」的元素。
我可以扮演男性角色,我可以當率領眾人的領導者,我更可以跟男生當知心好友,並無其他更多情感上的參入。因此,我不想只有二分法的性別歸類我屬於哪邊,這點與李屏瑤的闡述完全呼應,我甚至也把一頭長髮剪短到與男生一樣。那是因為我想知道「這樣的我」會長什麼樣子?影響我做這決定的甚至只剩「好看」、「不好看」這個依據。
因為爸媽三歲就離婚,我來自單親家庭,依我過來人的經驗,我相信單親的小孩普遍來說會比雙親家庭的孩子還要來得「成熟」一些。我們從小就必須看清很多事,知道一個家少了一個能承擔的大人時,另一個大人會有多麽辛苦。為了不讓更多困擾施加在養育者身上,我們必須學會自己搞定很多事情。李屏瑤提到,她的父親是在她考上中山女高後才又主動與她聯絡,將她介紹給他的朋友們,為她貼上「女兒」的身份識別。在那以外的時間,他們關係陌生地跟什麼一樣,猶如我,有個一模一樣的父親,甚至,要我以父親這稱謂去稱呼我壓根兒不熟的男性我還有幾分本能性地抗拒。沒有從小就培養感情,李屏瑤與我在成長過程中都未有父親的角色參與,這樣的童年造就了我們對於名為「父親」這名人物的疏離感。
不是每個孩子都有機會選擇他們想要怎樣的家庭,而我也不認為單親與否需要被同情。
特別是在你知道這個人對他身為父母的身份一點責任感都沒有時,你會更慶幸你的童年他並沒有參與。這段過往所遺留下的缺憾,與如今具有自力更生能力的自己相比,一點也不足惜。
因為生長背景與價值觀相符,前面兩章我特別有感。到第三章時有種在看李屏瑤自我對話的感覺,共鳴性較沒那麼強烈,甚至有點恍惚。最後一章講述與她的貓點點故事時,即使我不是貓奴,也從她與奇奇的道別插曲中感受到離別的難受與釋然。但這不影響我對《台北家族,違章女生》的好評。寶瓶社長朱亞君說過,出版是一門學習說服的功夫。當千百的讀者中,有人因為你的文字你的故事而有共鳴時,閱讀成了作者與讀者最快速且有效率的連結。《台北家族,違章女生》成功讓我因李屏瑤的故事而重新回顧人生,甚至幸運地感受到自己不是那唯一且孤單的存在,可以說從仰慕者身上找到自己的影子,深深體悟到「真是太好了呢」的大幸褔。
我直觀解讀書名認為所謂「違章女生」指得是在這個既定的主流價值體系底下,像她像我這樣不照「女生就該怎麼做」的路線去走的女生,看起來就像是一排外觀統一的建築物中那看似礙眼且醒目的存在吧。如我爸前幾天終於發現我刺青,為此在我離開後特地打給我媽罵我怎麼那麼不受教一樣意思,那他那種人眼裡,我大概就是個急需剷除,以維持整齊市容的非法違建。
然而對我而言,自我肯定是我給我自己的,不需要別人給予,這也是他們在離婚之後、我成長的過程,經由探尋後所獲得的答案。我很高興就是我。
這本書我會特別推薦給:
個人主觀評分: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