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引導孩子進入閱讀世界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10 分鐘
一本我們喜歡的書,一定是它能呼應我們心中某個渴望,換句話說,閱讀一本打動我們的書,其實我們閱讀的是自己生命的光影,探索不曾了解的自己,因為書本猶如一面神奇的魔鏡,鏡中反射出隱藏的自我,書本也猶如我們的心靈之窗,藉著閱讀,透過書我們得以觀照這個世界。

一本我們喜歡的書,一定是它能呼應我們心中某個渴望,換句話說,閱讀一本打動我們的書,其實我們閱讀的是自己生命的光影,探索不曾了解的自己,因為書本猶如一面神奇的魔鏡,鏡中反射出隱藏的自我,書本也猶如我們的心靈之窗,藉著閱讀,透過書我們得以觀照這個世界。

(一)父母要以身作則

多年來,因為全世界各個國家都深深了解到閱讀能力的重要,所以積極推展兒童閱讀運動,這些年在台灣也是如此,從都市到偏鄉,從山上到海濱,都有許多懷抱熱情的故事媽媽或來自企業或大學的志工到各個小學陪伴孩子閱讀,各級教育體系也使用很多獎勵辦法來鼓勵孩子多讀書,這些努力雖然達到某些效果,但是或許大部份的活動就只是活動,無法養成孩子長期且自發性的閱讀興趣。

因為這些活動都是在學校的場域發生,是課程的一部份,當孩子回到家之後,若家長沒有在生活中示範,讓孩子感受到閱讀真正的興趣時,學校的活動可能就會像放煙火一樣,一閃即逝。

假如父母整個晚上都在看電視,卻叫孩子進房間讀書,或者孩子不乖闖禍了,父母的處罰是:「進房間讀書,3個小時不准看電視。」孩子無形中就會認為讀書是處罰,是痛苦的,於是就會離書本愈來愈遠了。

像我家在孩子出生之後就把電視機拿掉,家裏沒有電視機之後,多出了很多親子互動親子一起學習的機會,全家人也可以安靜地進入書中的美好天地。

若是孩子從小就看見父母有空就陶醉在書裏的世界,然後家裏也有適合他們年齡閱讀的有趣書籍,不必我們「推動」或用言語訓誡,孩子就會跟著我們愛上閱讀。

(二)把家裏變成圖書館

養成孩子閱讀習慣很重要的條件是,在孩子的日常生活範圍中有書,不管是班上的班級圖書館,或是住家旁邊的公立圖書館,或者是把家裏變成很多藏書的圖書館。

心理學的研究不斷證明人是情境的動物,我們的行為反應會隨著所處時空與場景氛圍而改變,若以更長的時間來看,人的性格甚至外貌形體也會隨著我們生活的環境而改變,換句話說,人可以選擇環境甚至改變環境,可是一旦住進去之後,環境就會回過來改變我們,這也就是建築學大師萊特所說的「人塑造環境,環境塑造人」。因此環境中有書,是一個非常簡單,非常有效的方法。

  環境除了我們看得見摸得著的實體空間之外,我們每天所接觸的訊息,我們的生活,我們的文化,也都是環境的一部份。人真的很難逃脫環境的影響,除非我們能非常自覺的察知我們與環境的關係,並且透過閱讀或真實體驗來建構對另一種生活的想像,那種憧憬我認為是超越環境限制的唯一力量。

這就是閱讀可以改變我們人生的原因,因此若是我們想讓偏鄉或文化刺激不足地區的孩子減少城鄉差距,陪養孩子閱讀習慣是最有效,也是耗用資源最少的投資了。

  除了公家或學校的圖書館藏書要增加,同時也要想辦法增加學生的使用率之外,如果父母經濟能力許可的話,儘量要多買書,至少要幫孩子準備他自己的書架,上面擺放的不是教科書而是他喜歡的小說,當然若可能的話,這個圖書架能擴大成書房,或者把家裏的空間都擺滿了書,像是圖書館一樣,那就更棒了。

  像我家除了沒有電視機,也沒有酒櫃或沙發椅,只有像圖書館有張超大的閱讀桌(像乒乓球桌般大),四周都是書牆,孩子回到家裏就是端坐在桌前看書。

  有人會說為什麼要買書,反正書可以從圖書館借就好,幹嘛花錢買?我覺得建立屬於每個人自己的藏書有二個目的,一是任何值得看或自己喜歡的書,一定有重讀的必要,最好隨時擺放在自己身邊,二則是有些好書目前或許沒時間讀,但是我們想看或值得我們看,這些書若沒有時時刻刻出現在我們的生活範圍,在視野所及之處,閱讀的機會當然就少了許多。

  尤其孩子進入青春期之後,多多少少會有點叛逆,往往我們愈要他們做的事,他們愈不想做,我們愈是推薦他們看的書,他們愈是排斥,所以我建議千萬不要勉強他們,只要悄悄的準備一些有趣的書或希望他們看的書,隨意置放在家裏、餐桌旁、玄關上,或廁所裏,反正若是家裏四處都是書,現在的書封面都設計得很吸引人,書名也取得很有創意,孩子總有窮極無聊或無所事事的時刻,他們或許就會隨手拿起來翻閱,若是其中一句話,或一段故事引起他們的興趣,或許就這麼一頭栽入書中的動入世界了。

  我總覺得一本我們喜歡的書,一定是它能呼應我們心中某個渴望,換句話說,閱讀一本打動我們的書,其實我們閱讀的是自己生命的光影,探索不曾了解的自己,因為書本猶如一面神奇的魔鏡,鏡中反射出隱藏的自我,書本也猶如我們的心靈之窗,藉著閱讀,透過書我們得以觀照這個世界。

  一定要幫自己或幫孩子把他不同生命階段所喜歡的書留在身邊,有人說用相片來寫日記,我覺得用書可以紀錄我們的人生,留下我們生命成長中不同的體會與精神蛻變的歷程。

  因此雖然我會去圖書館借書,但是我也會建立屬於自己的藏書,近代出名的閱讀者也是藏書家海蓮漢芙就曾經這麼說:「我絕不買一本沒讀過的書,那不是跟買衣服沒有試穿過一樣冒失嗎?」

  我們除了要幫孩子買書之外,也要為自己買書。很多大人以太忙沒有時間閱讀為藉口,沒有養成購書的習慣,當然就更沒有機會養成閱讀的習慣了。其實我總覺得不是找到時間才去閱讀,而是當我們閱讀了以後才會有了閱讀時間(這句有點難懂的話,卻是我最深刻的體會),因此隨時隨地手邊有書是很重要的事。因此這些年我不斷鼓勵周邊的朋友買書,並且說:「太忙沒時間看也沒關係,把書買回家擺著,只要到處都是書,也就會改變我們的氣質!」其實這是真的呀!即便沒有看過書架上的書,但是我們吃飯、上廁所,在家裏走過來走過去時,總會不斷看著這些書,這些書名,潛意識裏就多了許多想像,就如同有位作家所說的:「沒看過書的內容,可是卻盯著它們或色彩斑爛或凝重沈穩的封面時,以另外一種方式了解這些書。」

  所以我贊成十八世紀某位哲學家所說的:「有一點點錢的時候,我先買書,剩下的,再買吃與穿的。」把家裏變成圖書館,是引領孩子喜歡上閱讀最有效的方法。

  (三)要怎麼幫孩子選書

  許多家長在幫孩子挑選書時,不知不覺都會以大人的角度選擇一些主題正確,比較「有價值」或是內容豐富知識蘊含量比較高的書,這些大人喜歡的書,孩子不一定喜歡,假如孩子以為所有的書就是這麼「無趣」的話,他們很快就會對書退避三舍,逃遁至電腦遊戲充滿聲光刺激的影像世界裏了。

  也有的師長不知該推薦孩子看什麼書,認為看世界名著準沒錯,結果我看到許多孩子書架上全都是世界名著的精簡版。

  沒錯,世界經典名著具有其豐富性,它能碰觸到人類各種恒久且終極的問題,值得人反覆閱讀。這些看法我完全同意,不過一本書要成為世界名著有二個基本條件,第一是它必須歷經時代的考驗與篩選,因此經典通常是古代的,第二是既然是世界名著,那麼它大都也是外國的故事。對於孩子來說,他們不瞭解書中描繪的時代背景也無法體會那個時代的情景與氛圍,同時孩子對於那個國家的典章制度風土民情完全不懂之下,也很不容易進入書的情境。另外更麻煩的是,通常世界名著是為大人所寫的,所以書裏所關心的主題,如人性掙扎,善惡兩難,愛情考驗…..等等,或許不是現階段孩子所關心的,再加上世界名著都是大部頭鉅著,要變成兒童讀物,就只能簡化再簡化,最後變成一本毫無情感的故事大綱,一本書能吸引我們,感動我們的,絕不是劇情摘要,而是透過綿密的文字所堆疊出的張力,舖陳出的氣氛,還有精彩的對話,看簡要本,世界名著所有的優點全都不見了!

  因此,除非是取材世界名著的架構或一小部份,然後完全改寫或重新創作,不然我反對讓孩子看世界名著的綱要版,世界名著最好的閱讀時機應該是已經變成熱愛閱讀的文藝青年之後,經由大量閱讀,已經形成自己的選擇標準,建構出自己的閱讀品味時,自發性地依據對自我內在的探索而去找世界名著的全文本來看。

  當大人太急著推銷經典名著時,會揠苗助長,適得其反。因為許多生命體會必須經過歲月的歷練才能豁然開朗,這些名著中所蘊含的智慧之光,是來自真實生活心得的整理,孩子非常簡單的生活經驗當然是無法領會,只會覺得很枯橾,很無聊。我覺得大人應該推薦當代作家專門為孩子所寫的故事,他們會用孩子聽得懂的語言,能夠體會的情境,再加上現代孩子所關心的問題,當孩子可以從書中找到他們困惑已久的問題,他們徬徨不安的心也能從故事中被理解被撫慰,孩子不只能從此享受到閱讀的樂趣,進入閱讀最美好的世界,這還是進行生命教育最有效果的方式。

  要讓孩子看精彩的故事,只要故事寫得好,即便像哈利波特厚厚七、八百頁純文字的書,連小學二、三年級的孩子也能廢寢忘食的閱讀。

  最近這些年,教育界開始著重「生命教育」,因為生命教育最重要的前提是要能使學生「感動」,生命教育決不是知識上的教導或死板板的道德教訓。

  我相信當孩子在看了精彩的故事後,有了「啊!」一聲的感慨,這個驚嘆,就是我們重新認識這個世界的時候,也就是對舊的經驗的重新詮釋,對已經熟悉的事件有了不一樣的體會和不同的理解。

  楊茂秀教授認為這就是一種哲學,也是一種智慧,而且當學習成長過程一點故事都沒有的話,那學習一定是很緩慢,很蒼白。或許故事是屬於別人的,但是如果感動了我們,它就會跟我們的生命編織在一起。

  與孩子一起閱讀,或許可以與孩子們的成長經驗有共鳴的機會。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李偉文的沙龍
1.5K會員
2.2K內容數
隨著歲月遞變,我自己還是有些主題想比較有系統地寫,另一方面也知道自己需要外力督促,不然恐怕會沉溺在書本裡,懶得動筆。剛好vocus找我進來寫作,或許對我而言,這是個好機會,可以更有效率地把幾個主題整理出來。
李偉文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5/04/29
 不管過多少年,當我們見到荒野老伙伴,不管他是頭禿了還是身材臃腫,大家記得的仍會是當初彼此的原貌。真的是如此,一起在荒野為理想為公益一起努力,一起流汗也一起流淚,當然我們也一起大笑一起學習一起成長,大伙就像是同門師兄弟姊妹,即使過了很多年,大家都已練成各門各派的掌門人,但是在彼此眼中,還是那最初相識
Thumbnail
2025/04/29
 不管過多少年,當我們見到荒野老伙伴,不管他是頭禿了還是身材臃腫,大家記得的仍會是當初彼此的原貌。真的是如此,一起在荒野為理想為公益一起努力,一起流汗也一起流淚,當然我們也一起大笑一起學習一起成長,大伙就像是同門師兄弟姊妹,即使過了很多年,大家都已練成各門各派的掌門人,但是在彼此眼中,還是那最初相識
Thumbnail
2025/04/28
前些天老婆大人上網填了一些資料後,隔天就有汽車回收廠到家裡來把車子開走,全部過程我們不用付錢還可以收到八千元。 老婆的車子車齡已經二十多年,這幾個月常出狀況,這個地方修好沒多久另一個地方又有問題,再加上退休這五年,車子沒有經常開,更容易有問題,與其常為了車子操心,乾脆就處理掉,無車一身輕。
2025/04/28
前些天老婆大人上網填了一些資料後,隔天就有汽車回收廠到家裡來把車子開走,全部過程我們不用付錢還可以收到八千元。 老婆的車子車齡已經二十多年,這幾個月常出狀況,這個地方修好沒多久另一個地方又有問題,再加上退休這五年,車子沒有經常開,更容易有問題,與其常為了車子操心,乾脆就處理掉,無車一身輕。
2025/04/27
有時候在家沒事的時候,會到已離巢的AB寶房間,隨意翻閱房間裡面兩面書牆裡的書。 這些書有七成是我沒看過的,有三成是我看過推薦給她們看或者暫時借擺放在她們的書櫃裡的書。 今天隨手翻閱盧建彰導演寫的「感動,才有影響力」居然看到他寫到他們全家都喜歡看球賽的故事裡有提到我:「我以前不懂,以為只是爸爸喜歡
Thumbnail
2025/04/27
有時候在家沒事的時候,會到已離巢的AB寶房間,隨意翻閱房間裡面兩面書牆裡的書。 這些書有七成是我沒看過的,有三成是我看過推薦給她們看或者暫時借擺放在她們的書櫃裡的書。 今天隨手翻閱盧建彰導演寫的「感動,才有影響力」居然看到他寫到他們全家都喜歡看球賽的故事裡有提到我:「我以前不懂,以為只是爸爸喜歡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習慣的養成需要時間,如果您期待「家」能成為青少年最喜歡的K書中心首選,超前部屬越早開始越容易達標!     首先,規劃家中共同讀書的地方很重要,如果家庭空間夠,共同的書房是不錯的選擇,如果空間不足,餐廳設計兼顧採光以及書櫃桌椅後,也可以兼具書房功能,如果您是學齡前的父母,請從繪本親子共讀開
Thumbnail
    習慣的養成需要時間,如果您期待「家」能成為青少年最喜歡的K書中心首選,超前部屬越早開始越容易達標!     首先,規劃家中共同讀書的地方很重要,如果家庭空間夠,共同的書房是不錯的選擇,如果空間不足,餐廳設計兼顧採光以及書櫃桌椅後,也可以兼具書房功能,如果您是學齡前的父母,請從繪本親子共讀開
Thumbnail
虹瑩老師認為要養成孩子的自主閱讀習慣,最好還是從父母的陪伴開始,但此時的陪伴形式會和小時候長得不太一樣。首先,每週還是要有一些「親子共讀」時間,可以各自選擇自己喜歡的書籍閱讀,家長也須放下3C產品,專心陪伴孩子閱讀。
Thumbnail
虹瑩老師認為要養成孩子的自主閱讀習慣,最好還是從父母的陪伴開始,但此時的陪伴形式會和小時候長得不太一樣。首先,每週還是要有一些「親子共讀」時間,可以各自選擇自己喜歡的書籍閱讀,家長也須放下3C產品,專心陪伴孩子閱讀。
Thumbnail
念書時代,我去朋友老闆家當家教,每次到他家,經營事業的爸爸總還在工廠忙碌,而媽媽跟孩子在看電視,我一到,老闆娘就會叫孩子到房間讀書,媽媽繼續看電視;一下課,孩子們又回到客廳繼續看電視,媽媽也幾乎不問孩子學習狀況如何。......
Thumbnail
念書時代,我去朋友老闆家當家教,每次到他家,經營事業的爸爸總還在工廠忙碌,而媽媽跟孩子在看電視,我一到,老闆娘就會叫孩子到房間讀書,媽媽繼續看電視;一下課,孩子們又回到客廳繼續看電視,媽媽也幾乎不問孩子學習狀況如何。......
Thumbnail
父母師長對孩子們的影響,大致分為兩個階段,一個是從學齡前到小學高年級左右,一個是小學高年級進入青春期之後。 孩子小時候生性依附大人,再加上一天二十四小時都在大人掌控與注視下,所以只要我們重視,投入資源與時間,佈置好良善的環境,培養孩子好的習慣一定是沒問題的。 到了青春期,孩子不再依附大人,改而依附同
Thumbnail
父母師長對孩子們的影響,大致分為兩個階段,一個是從學齡前到小學高年級左右,一個是小學高年級進入青春期之後。 孩子小時候生性依附大人,再加上一天二十四小時都在大人掌控與注視下,所以只要我們重視,投入資源與時間,佈置好良善的環境,培養孩子好的習慣一定是沒問題的。 到了青春期,孩子不再依附大人,改而依附同
Thumbnail
你家的孩子愛讀書嗎?為什麼要讀書?如何讓孩子愛讀書? 現在的孩子們,學齡前大多有上了幼兒園,就是傳說中有去讀書了~~究竟是讀了什麼書?喜歡讀書嗎?讀書的動力是什麼?是自願或是強迫呢?
Thumbnail
你家的孩子愛讀書嗎?為什麼要讀書?如何讓孩子愛讀書? 現在的孩子們,學齡前大多有上了幼兒園,就是傳說中有去讀書了~~究竟是讀了什麼書?喜歡讀書嗎?讀書的動力是什麼?是自願或是強迫呢?
Thumbnail
當學校開學,孩子進入新學習階段,家長們在打點孩子們的開學用品或者孩子生日時,大家有沒有想過要送什麼禮物給他們,能在他們人生旅途中陪伴著他們呢?   從孩子準備上學,我就想著這個問題,並且選定了三樣禮物,認為是身為父母親所能給予的最好禮物。   第一樣是生活常規的養成。   我們希望孩子有規律的作息,
Thumbnail
當學校開學,孩子進入新學習階段,家長們在打點孩子們的開學用品或者孩子生日時,大家有沒有想過要送什麼禮物給他們,能在他們人生旅途中陪伴著他們呢?   從孩子準備上學,我就想著這個問題,並且選定了三樣禮物,認為是身為父母親所能給予的最好禮物。   第一樣是生活常規的養成。   我們希望孩子有規律的作息,
Thumbnail
汪培珽。2014。愛孩子愛自己工作室出版。 推薦給:想要孩子更會讀書、不知孩子到底會不會讀書的「父母」。 封面是作者很感動的一幕,她說,這群孩子,好想好想讀書!所以她把這幕作為封面!其實這種渴望,也令我很感動,我深信應該每個孩子心裡都有這個點,只是現在的學習環境及生活讓這個欲望變淡了。我覺得比較
Thumbnail
汪培珽。2014。愛孩子愛自己工作室出版。 推薦給:想要孩子更會讀書、不知孩子到底會不會讀書的「父母」。 封面是作者很感動的一幕,她說,這群孩子,好想好想讀書!所以她把這幕作為封面!其實這種渴望,也令我很感動,我深信應該每個孩子心裡都有這個點,只是現在的學習環境及生活讓這個欲望變淡了。我覺得比較
Thumbnail
我們希望孩子有規律的作息,每天分担做家事,不吃垃圾飲料食品,養成衛生與運動習慣。因為這些常規一定要從小培養,也將變成終生難以改變的習慣,因此我們甚至可以說,孩子將來的生活習慣與生活態度,是每天和孩子一起生活的家長逃避不了的責任。  當學校開學,孩子進入新學習階段,家長們在打點孩子們的開學用品或者孩子
Thumbnail
我們希望孩子有規律的作息,每天分担做家事,不吃垃圾飲料食品,養成衛生與運動習慣。因為這些常規一定要從小培養,也將變成終生難以改變的習慣,因此我們甚至可以說,孩子將來的生活習慣與生活態度,是每天和孩子一起生活的家長逃避不了的責任。  當學校開學,孩子進入新學習階段,家長們在打點孩子們的開學用品或者孩子
Thumbnail
讓親子共讀成為家庭共同經驗 習慣的養成需要時間,鼓勵家長從小陪讀,從小從生命的第一個教育單位家庭,培養讀書的好習慣。  如果你還在追韓劇,請抬頭看一下孩子在做什麼?  如果你還在打電玩,請抬頭看一下孩子在做什麼?  如果你還在滑手機,跟遠方素未謀面的「好友」按讚和分享,請抬頭看看孩子在做什麼?  如
Thumbnail
讓親子共讀成為家庭共同經驗 習慣的養成需要時間,鼓勵家長從小陪讀,從小從生命的第一個教育單位家庭,培養讀書的好習慣。  如果你還在追韓劇,請抬頭看一下孩子在做什麼?  如果你還在打電玩,請抬頭看一下孩子在做什麼?  如果你還在滑手機,跟遠方素未謀面的「好友」按讚和分享,請抬頭看看孩子在做什麼?  如
Thumbnail
如何讓孩子對學習產生興趣,有趣好玩並找對適合的學習方法很重要,進而讓孩子能主動學習,即使是下課或放假期間,只要孩子有興趣就能保持學習的動力,在這個過程中慢慢建立自主思考與創造的能力
Thumbnail
如何讓孩子對學習產生興趣,有趣好玩並找對適合的學習方法很重要,進而讓孩子能主動學習,即使是下課或放假期間,只要孩子有興趣就能保持學習的動力,在這個過程中慢慢建立自主思考與創造的能力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