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輯嚴選
無意識地在其中尋找共鳴。在看完《退稿圖書館》之後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退稿圖書館,大衛・芬基諾斯。
這是一間專門收藏被編輯退稿的圖書收藏館,作者可以自行選擇架上存放的位置,在乏人問津的形式中找到安身之處。這裡不受理郵寄過來的書稿,作者必須親自出面寄存沒人要的作品,像是執行某種徹底放棄的最終遺願。
理查德・布勞提根在《墮胎:1966年浪漫史 》書中虛構了這個圖書館。1990年代,死忠書迷為了向他致敬,創辦了布勞提根圖書館(www.thebrautiganlibrary.org),讓這個構想在美國成為現實(現在遷址到加拿大溫哥華)。
至於《退稿圖書館》的背景,則是在法國布列塔尼克羅宗,在市立圖書館的深處,留有一個角落,專門收留遭到出版社回絕的書稿遺孤,人們長途跋涉而來,只為告別無緣出版的遺憾。
出版&退稿。
許多大獲成功的作品最初受到的都是漠視和怠慢,各個年代被出版社回絕過的傑作洋洋灑灑。而且比未能出版的辛酸更深沉的打擊,是出版之後卻乏人問津。
好作品也有可能賣不出好成績,人們似乎已經不再將書本視為文化的核心價值。相較在書中找到自己、全然忘情投入地閱讀,揭穿一切事物背後的真相才是這個時代的特點,在這個人們不惜代價要在一切大小事中尋求認可的時代。
這也是為什麼這個故事能行得通的原因:出版社編輯回老家度假的時候,無意間在「退稿圖書館」發現一本傑作,作者是不看書、不寫信、對文學也不感興趣、已故的披薩店老闆。
基於這樣的生平故事,《一段愛情故事的彌留時刻》大受歡迎,成為了暢銷小說,小說背後的小說感動讀者,呼應大家心中想要變成別人、想擁有祕密身分的幻想。
告訴所有人的說法。
這本書真的披薩店老闆寫的嗎?遺孀和女兒起初也覺得難以置信,不過他們還是被推到媒體的聚光燈底下,對他們記憶裡的先生和老爸侃侃而談。這樣的拋頭露面伴隨著矛盾的後果,生活或多或少地受到影響、因此改變。
由於已經沒辦法確定、無法再去問老闆本人(法國沒有擲筊的概念),只好對現有的蛛絲馬跡穿鑿附會,去翻找遺物、尋找陳年親筆信件,滿足人們「想知道作者身份的念頭」,讓這個故事變得更加穩固。
扣除掉版稅收益要給誰、還有作者名聲的實質問題,證明是誰寫了這本書有這麼重要嗎?應該沒有,至少對讀者來說沒有,雖然買書的人是對「小說背後的故事」買單,但其實大家並沒有真的那麼在意,這個只有名字的人到底是誰。
人們愛好八卦、追逐和揭發身份背後的「真相」,說穿了不過是想聽故事而已,故事的真假和自己的人生相比,只是路過的風景,一個告訴所有人的說法。有多少故事從沒在現實中上演,卻都是真實的體會。

我是壹肆說,用散文寫故事的人,在閱讀和生活裡拆解見聞。歡迎追蹤、留下愛心,支持我繼續寫作。我們下篇文章再會。
246會員
336內容數
用散文寫故事,在閱讀和生活裡拆解見聞。在現實的縫隙書寫真實。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你可能也想看
【職場讀書人選書】在充滿厭世的人生中 找尋活下去的意義—《無論如何都要活著》 「厭世」可說是現代人的共同語言,除了網路上的梗圖、自嘲,這兩個字實際上也已經成為了生活的一部分,淺移默化地影響我們的思考模式。淺則對於未來感到迷惘、莫名焦躁,深則憎惡一切萬物,對於現實的無力感甚至有時會讓人想要以死解脫。然而,最後似乎總會有些什麼,讓我們在墜入深淵之前停下腳步,走回原本的人生。
Thumbnail
avatar
職場讀書人
2021-09-17
蔡榮裕:在無可確定裡,尋找介紹自己給自己認識的方式 ——談《夢,通往生命的泉源》也許兩位作者艾德華‧惠特蒙和席薇亞‧佩雷拉的論點,不必然被所有榮格取向者所完全接受,不過如果從這個說法出發,當把對夢的理解是站在,說夢者和聽夢者兩人間的移情和反移情時,就意味著夢本身的意義,或者在說出後被了解的意義,就受限於說者和聽者兩人之間的細緻互動了,不再是它有著如神喻般的宗教旨意了。
Thumbnail
avatar
心靈工坊文化
2021-08-11
奧爾嘉.朵卡萩《太古和其他的時間》:在「無」的世界尋找自我認同《太古和其他的時間》是一部拼貼而成的小說,總共由84個故事所組成,每個故事之間都有所關聯,卻也可以獨立閱讀,每篇故事都是從一個角色出發,從他的視野看太古裡的世界,因此選擇以哪一個人物作為閱讀的核心,讀到地內容都會有所不同,這本書的內涵也會有所轉變。
Thumbnail
avatar
程冠培
2020-07-04
知識是在日常生活中拾起的共鳴時習教育工作室(LIFE education studio)之名,化自「學而時習之」的願景。不同於一般持續改造、提升學生們內發的學習動機的做法,創立者林家安開拓了另一種引起學習動機的可能性:在生活中埋線,從生活中學習、從學習中生活,致力於重新定位學科在生活中的意義與連結,將學習變成學生喜歡的事!
Thumbnail
avatar
雜學校
2020-06-04
在建築中尋找創意“建築師不是一個decider,也不是creator,而是一個programmer。“
Thumbnail
avatar
羅弄裡的阿四
2019-12-17
聊電影 | 《巴黎野玫瑰》我們畢生都在尋找願意用愛接納自己的人關於愛,我們都在期待一個不完美的人,願意和我們共享一段不完美但幸福的人生。因此我想,我們都不該再問愛情值不值得,而是該問我願不願意背負所有愛的原罪,只為換得對方的餘生。
Thumbnail
avatar
林俐|諮商心理師|心理學專欄作家
2018-04-20
在無法掌控的「不確定時代」,尋找親手做的小確幸<p>沒錯,面對似乎有規則,卻又常有例外的狀況,也就是一個無法掌控的不確定狀況時,連狗都會發瘋,何況是人呢?這是當下每個現代人共同面對的困境,不管從生理或精神的健康而言,我們必須找到可以舒解「不確定時代」所帶來的壓力。</p>
Thumbnail
avatar
李偉文
2017-07-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