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書店裡沒有一本,以企劃和策展為主題的雜誌?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固定看雜誌,是可以同時養成閱讀並吸收新知的好習慣。

在業界有句老話: “要害一個人,就叫他去辦雜誌”。

辦雜誌乍聽之下是件美好的夢想,但從內容產出的時間輪迴和編輯壓力,加上營運通路的鋪貨與庫存,更不用說還有廣告行銷及一堆人事要養;在你雜誌還沒出完半年,可能就燒掉了幾百幾千萬。

更何況知識網路化的現代,新聞類的紙本銷售量可說慘不忍睹。

那為什麼我還要提雜誌?

raw-image

有趣的是,正因社群普及和網路使用度的提升,”策展”、”選品店”這類的聚焦企劃也逐漸蔓延,比如更加客觀性的獨立新聞網、創意設計分享站等,都比以前更加豐富多元。

加上”看紙本”、”拿書閱讀”這樣的五感體驗,實際上還是很難被”盯著螢幕”所取代;所以像是ppaper成功開啟了風格閱讀的時代,如今連便利商店都可以買到優質獨立刊物,也讓”看雜誌”成為一種很難被取代的專門行為。

而身為企劃/策展人,看雜誌是個很棒的靈感來源。


我每個月都會看的雜誌,大抵是以下幾類:

天下、遠見、今週刊、商業周刊
這幾本,絕對必看。因為除了金融貿易之外,其實更多是在呈現產業行銷、創業思維和國際局勢,甚至還有教育、設計與科技專題;千萬不要以為只有股票八卦,不然你可就損失大了。

動腦、Adm廣告、Cheers、經理人
如果你是廣告人,這幾本八成不陌生。從最新的廣告視覺、創意手法到網路行銷,以及很多設計管理的觀念與分享,都是身為企劃應習得的基本功,記得也不要錯過。

Lavie、GQ、VOGUE
你說做企劃策展要不要懂時尚?
我說,可以不懂,但要裝懂。要大略地接觸最近流行什麼,國際的消費趨勢是什麼,男人女人的話題是什麼。創意人最重要的是”不能脫節”,否則你的企劃思維將很容易被限制在某個時段。

ppaper、dpi、IdN、Wallpaper、Dialogue
如果因應工作層面需要,多看些設計雜誌、提升設計敏銳度絕對沒有錯。從平面設計到室內、建築設計,還有近年出現非常多的台灣地方誌/獨立刊物,都很值得細細品味,也是未來企劃時需要的人文質感。

raw-image

我是真心期望,能有一本以"企劃/策展"為主題的雜誌。

就如剛剛所看到的雜誌分類,這樣的分眾是否適合現在的企劃職場?

行銷風潮和科技研發是不是可一併呈現?產業發展與創意企劃能不能整合溝通?社會需求和設計思考應不應融會貫通?

是不是能有一本雜誌,不要仍像填鴨學校般分科拆系,用傳統限制了企劃人的範疇?

或許今天還沒有,或許明年就有了。

也或許,這本雜誌正等著眼前的你我哪天創業出版喔…

那麼,咱們書店相會。(闔書)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梁子Liangz的沙龍
151會員
101內容數
從策展企劃到知識跨界的職人筆記,偶而聊聊古生物博物館的冷門經歷。
梁子Liangz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2/09/13
策展聽起來很美妙,但一提到展覽需要「展示空間」,其實就讓人很頭大了。 很抱歉,距離上篇竟然也超過了半年... 這段時間,因為持續在發行地方刊物《新莊騷》,同時也開始舉辦實體活動,認識了很多前輩,也認識了許多想接觸策展或地方創生的年輕人。 接下來,就是策展人最需要的:找到呈現內容價值的「場域」。
Thumbnail
2022/09/13
策展聽起來很美妙,但一提到展覽需要「展示空間」,其實就讓人很頭大了。 很抱歉,距離上篇竟然也超過了半年... 這段時間,因為持續在發行地方刊物《新莊騷》,同時也開始舉辦實體活動,認識了很多前輩,也認識了許多想接觸策展或地方創生的年輕人。 接下來,就是策展人最需要的:找到呈現內容價值的「場域」。
Thumbnail
2022/02/14
目前策展人的工作職缺好找嗎? 以我自己定義來看,實際上應該「有人想要請你或你的團隊來策展」,才能成為理想中的策展人。 那麼,如果未來想成為這樣子的人,我們應該怎麼做呢? 以下有幾個執行層面可以跟大家分享。
Thumbnail
2022/02/14
目前策展人的工作職缺好找嗎? 以我自己定義來看,實際上應該「有人想要請你或你的團隊來策展」,才能成為理想中的策展人。 那麼,如果未來想成為這樣子的人,我們應該怎麼做呢? 以下有幾個執行層面可以跟大家分享。
Thumbnail
2021/07/09
有了展品內容與展示單元後,空間配置往往是最難啟動的第一步。如果你有過展覽專案的經驗,應該會知道,前期工作主要是確認「展示內容」,像是展陳大綱為何?展品有幾件?展示單元有幾個...等。但到了中期,需開始安排單元與空間的配置、考量動線的關係,又是另一門學問了...
Thumbnail
2021/07/09
有了展品內容與展示單元後,空間配置往往是最難啟動的第一步。如果你有過展覽專案的經驗,應該會知道,前期工作主要是確認「展示內容」,像是展陳大綱為何?展品有幾件?展示單元有幾個...等。但到了中期,需開始安排單元與空間的配置、考量動線的關係,又是另一門學問了...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孩子寫功課時瞇眼?小心近視!這款喜光全光譜TIONE⁺光健康智慧檯燈,獲眼科院長推薦,網路好評不斷!全光譜LED、180cm大照明範圍、5段亮度及色溫調整、350度萬向旋轉,讓孩子學習更舒適、保護眼睛!
Thumbnail
孩子寫功課時瞇眼?小心近視!這款喜光全光譜TIONE⁺光健康智慧檯燈,獲眼科院長推薦,網路好評不斷!全光譜LED、180cm大照明範圍、5段亮度及色溫調整、350度萬向旋轉,讓孩子學習更舒適、保護眼睛!
Thumbnail
創作者營運專員/經理(Operations Specialist/Manager)將負責對平台成長及收入至關重要的 Partnership 夥伴創作者開發及營運。你將發揮對知識與內容變現、影響力變現的精準判斷力,找到你心中的潛力新星或有聲量的中大型創作者加入 vocus。
Thumbnail
創作者營運專員/經理(Operations Specialist/Manager)將負責對平台成長及收入至關重要的 Partnership 夥伴創作者開發及營運。你將發揮對知識與內容變現、影響力變現的精準判斷力,找到你心中的潛力新星或有聲量的中大型創作者加入 vocus。
Thumbnail
你有閱讀電子報的習慣嗎?電子報是各大電商、品牌行銷常見的宣傳管道之一,但就像大部分的廣告DM一樣,或許你跟我一樣,總是任由他堆積在在促銷Email、垃圾郵件裡。但今天要跟你分享,我每週一定會打開來看的四家電子報,不只從中學到許多新玩意,更能獲得許多工作上的靈感,一起來看看是哪四家吧!
Thumbnail
你有閱讀電子報的習慣嗎?電子報是各大電商、品牌行銷常見的宣傳管道之一,但就像大部分的廣告DM一樣,或許你跟我一樣,總是任由他堆積在在促銷Email、垃圾郵件裡。但今天要跟你分享,我每週一定會打開來看的四家電子報,不只從中學到許多新玩意,更能獲得許多工作上的靈感,一起來看看是哪四家吧!
Thumbnail
讀報,讓咖啡添增了風味,輕化了香煙的尼古丁...每好一天的開始 那,時尚品牌怎會搭上報紙?
Thumbnail
讀報,讓咖啡添增了風味,輕化了香煙的尼古丁...每好一天的開始 那,時尚品牌怎會搭上報紙?
Thumbnail
策展聽起來很美妙,但一提到展覽需要「展示空間」,其實就讓人很頭大了。 很抱歉,距離上篇竟然也超過了半年... 這段時間,因為持續在發行地方刊物《新莊騷》,同時也開始舉辦實體活動,認識了很多前輩,也認識了許多想接觸策展或地方創生的年輕人。 接下來,就是策展人最需要的:找到呈現內容價值的「場域」。
Thumbnail
策展聽起來很美妙,但一提到展覽需要「展示空間」,其實就讓人很頭大了。 很抱歉,距離上篇竟然也超過了半年... 這段時間,因為持續在發行地方刊物《新莊騷》,同時也開始舉辦實體活動,認識了很多前輩,也認識了許多想接觸策展或地方創生的年輕人。 接下來,就是策展人最需要的:找到呈現內容價值的「場域」。
Thumbnail
每個月底到月初那幾天,是郵件最多的時候,因為訂閱的月刊、雙月刊或季刊,都會在那幾天寄來,至於平常日,就只有訂閱的商業週刊,今周刊或天下半月刊,不會一下子消化不良。 附圖是今天收到的雜誌。 我不確定這個習慣還可以撐多久,但是只要我喜歡的雜誌持續出版實體刊物,我會一直支持的。 看雜誌的方法 我呢?
Thumbnail
每個月底到月初那幾天,是郵件最多的時候,因為訂閱的月刊、雙月刊或季刊,都會在那幾天寄來,至於平常日,就只有訂閱的商業週刊,今周刊或天下半月刊,不會一下子消化不良。 附圖是今天收到的雜誌。 我不確定這個習慣還可以撐多久,但是只要我喜歡的雜誌持續出版實體刊物,我會一直支持的。 看雜誌的方法 我呢?
Thumbnail
我覺得,編輯、企畫、策展,其實是很相近的能力,都是一種「溝通」,溝通的意思是,你得先知道「你要說什麼」,先確定你很想傳達的訊息(不是先想口號),再來才是「怎麼說」。如果沒有觀點,展就會只是展示而已,而沒有「策」。觀點是你看事情的角度,「展」是你呈現的方式。
Thumbnail
我覺得,編輯、企畫、策展,其實是很相近的能力,都是一種「溝通」,溝通的意思是,你得先知道「你要說什麼」,先確定你很想傳達的訊息(不是先想口號),再來才是「怎麼說」。如果沒有觀點,展就會只是展示而已,而沒有「策」。觀點是你看事情的角度,「展」是你呈現的方式。
Thumbnail
似乎在所有時代,辦雜誌都是一件危險的事。 雜誌,是有話要說的(而且應該是很多話),是有立場與態度的。然而,這個社會是否會持續需要這本雜誌傳遞的思想、理念?是這些思想理念能否擊中人心?這是危險的考驗。
Thumbnail
似乎在所有時代,辦雜誌都是一件危險的事。 雜誌,是有話要說的(而且應該是很多話),是有立場與態度的。然而,這個社會是否會持續需要這本雜誌傳遞的思想、理念?是這些思想理念能否擊中人心?這是危險的考驗。
Thumbnail
這期的主題是每次聯想到出版業就會第一個想到的工作者,編輯。 除了如何出版一本書、如何選書外,本篇邀請了幾名出版社的編輯,一同來探討這幾年的出版趨勢以及投稿須知。
Thumbnail
這期的主題是每次聯想到出版業就會第一個想到的工作者,編輯。 除了如何出版一本書、如何選書外,本篇邀請了幾名出版社的編輯,一同來探討這幾年的出版趨勢以及投稿須知。
Thumbnail
國際書展也即將在今年2月4日開放民眾進場,特地趕在書展之前將《文訊》這本雜誌有關出版行銷的心得文趕出來。
Thumbnail
國際書展也即將在今年2月4日開放民眾進場,特地趕在書展之前將《文訊》這本雜誌有關出版行銷的心得文趕出來。
Thumbnail
你有多久沒翻過雜誌了?「雜誌」作為定期發行的出版物,在社群網路興起前的時代,是個相當重要的內容載體,它隨著雜誌社的擬定方向,蒐集、製作不同面向的內容給予讀者。然而,隨著網路發達,內容製作、傳播的門檻快速下降,讓雜誌不再有過去的影響力。
Thumbnail
你有多久沒翻過雜誌了?「雜誌」作為定期發行的出版物,在社群網路興起前的時代,是個相當重要的內容載體,它隨著雜誌社的擬定方向,蒐集、製作不同面向的內容給予讀者。然而,隨著網路發達,內容製作、傳播的門檻快速下降,讓雜誌不再有過去的影響力。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