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陣子爬資料,無意間發現 NHK 做了一系列的影片:
戰爭証言,裡面記錄非常多的戰爭經歷,另外有一張
東京大空襲地圖,網頁上的地圖可以連到訪談,聽當時身歷在場的人講述當時的故事。
我覺得最珍貴的地方在於真實人物的訪談,那些人經歷過戰爭,而且足跡不僅在日本本土,甚至遍佈到亞洲各國,包含
台灣(殖民地的台籍志願軍)。
其中有個有趣的地方,是在菲律賓民答那峨島的
達沃(又名「納卯」),那裡曾經住一批日本人,從事蕉麻生產工作。不少日本人與當地的婦女成家,生下日菲混血的小孩。
然而當戰爭開始,國籍撕裂這些混血家庭,日本是入侵的外來者,而菲律賓是等待美國救贖的受害者。
NHK 製作一系列訪問影片,其中一段訪問當時日菲混血的小孩(
影片網址),現在他們都已經是老年人。他們的日本人父親,多數隨遣返船離開菲律賓,留下妻小。那些家庭為了隱匿自己的「日人身份」,女人裝聾作啞,趕緊找當地人結婚,一直到多年後,他們才敢公開自己的日人經歷。
日本在二戰的角色一直都有爭議,多數戰勝國不斷質問日本,為何戰爭結束後像失憶般,否認過去的行為,但是站在日本的角度,日本的失憶是順應當時處境的結果。戰敗的舊日本讓美國站上自己的領土,任憑美國與其他戰勝國擷取自己的資源。享盡繁華的戰勝國人,與殘骸中的飢餓日本人踏在同一片土地上。
該說戰後是和平的日子嗎,反倒像是人間地獄。
被當作邪惡的舊日本帝國,戰敗後努力切斷自己與過去的關聯,長成全新的日本。他們不再擁有殖民地、不再主張軍事擴張,他們成為乖巧的族群,專心發展經濟。
當「遺忘」太過麻痺,努力爬梳過去的渴望會成為紓痛的反應。
台灣也有人默默整理過去故事的資料,有些東西已經公開可以讓大眾查找(如
白色恐怖受害名單),更多東西還在等待人去整理。可惜的是,這是一場時間競賽,許多事再不記下來,遺失的只會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