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格精選

【臺文天文臺】蔡知臻:四六之後:學生運動、言論自由與民主意識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7 分鐘
〈四六事件不起訴處分書〉這個藏品是「四六事件」大敘事下的小敘事史料。
(藏品/江楓(毛文昌)捐贈,圖/國立臺灣文學館)
【我們為什麼挑選這個藏品】
  學生社團,或聚會、或運動,在今日的臺灣社會裡已具備充分的自由意識,甚至含有主導意味,自治性絕對不是空談,而是處處都能看到實踐的例證,無論是校園內或外。但回顧歷史可以發現,戰後初期臺灣從日本政權轉換到國民政府主政,在統治或社會經營上有了極大的差異。先不論有何改變,人民認為差異最甚處,莫過於「自由」的失去,其影響臺灣社會甚深,從二二八事件、四六事件、白色恐怖等,人民存活於戒嚴威權的時代直至1987年,但即使解嚴了卻也無法馬上恢復或建立所謂的「自由與民主」,於是,寶島臺灣受了重傷,臺灣人也受傷了。
  〈四六事件不起訴處分書〉這個藏品是「四六事件」大敘事下的小敘事史料,其中牽涉當時臺灣省立師範學院(今臺師大)學生的案件始末,除增添四六事件的史料外,更引領讀者走回歷史情境,藉此反思臺灣歷史上重要的學生抗爭運動與他們的創傷遺緒。

這一切的起因,都是1949年3月20日的一場單車雙載事件。
(藏品/江楓(毛文昌)捐贈,圖/國立臺灣文學館)

校園與政治:師院、臺大、四六

  1949年4月6日師範學院瀰漫一股不尋常的氣氛,學生紛紛耳語。
「聽說我們學校校刊主編毛同學因為編輯的校刊有問題,所以被警察找去了欸!」

「聽說毛同學跟共產黨有勾連。」

「前幾天大規模的警察前往宿舍逮捕臺大和我們學校的同學,會不會是想找出相關的證據?」

「有可能,但我們先不要慌張,校刊沒有什麼不能被查的,我們自有分寸,雖然擔心主編目前的狀況,希望一切都會沒事。」
  學生竊竊私語,擔心警察也會找上門來。
  這一切的起因,都是1949年3月20日的一場單車雙載事件,兩位同學分別就讀臺大與師院,騎車經過中山路派出所時,警員上前取締,雙方發生衝突,兩位同學皆被轉送警察局第四分局拘留。這事件引發師院近兩百名學生包圍分局,並提出訴求,希望能還兩位學生一個公道。對此警局釋放了兩位學生,也將惹事員警收押。
  為了進一步爭取學生的權益,3月21日,臺大與師院學生聯合遊行至警察局總局,並請局長當面簽字同意學生訴求。
  學生的遊行,挑動了當權者的神經。4月5日晚上,臺灣省政府主席兼警備總司令陳誠向時任臺大校長傅斯年,說明安內必先肅清匪諜,其認為匪諜就在臺大與師範學院當中。
  同學口中的「毛同學」,是當時就讀師範學院國文系三年級的毛文昌,師院學生刊物主編。根據〈四六事件不起訴處分書〉的內容,毛文昌因為轉載新華社的廣播,以及刊物裡的言論遭到偵查。新華社為中華人民共和國主要的國家通訊,身為主編,毛文昌有義務對刊物登載的文章、言論、或是相關內容負責,因此捲入官司。由此事件可見當時國民政府深怕共產黨思想透過學生刊物,滲透、洗腦當時的知識分子。
  在當時以「肅清匪諜」為宗旨的政治行動中,許多校園的行動、結社、刊物都可能是被檢核的對象,後來的戒嚴時期也是如此,許多行為、出版或發言都受到嚴格的思想或內容的檢查。
  當時的國民政府對於文章的「正確性」相當謹慎,「謹慎」二字可能有正面及負面意涵,可以引領大家深思;而所謂「言論偏激」,衡量的標準何在?這部分不得而知。可以確定的是,國民政府對於刊物的「包容度」及「接受度」是很低的。毛文昌當時表示:
「我只不過是個校園刊物的主編,只為刊出具有學生意識或是校園風格的文章及內容,從不知為何會因無意間提及的新華社,或是真實陳述情感的語言文字而遭到審查,甚至鬧得官司纏身,真是不得費解。」
  語中充滿對刊物自主性的堅持,以及對政治環境的失望。
  同樣身為團隊的一分子,並捍衛學生團體的民主性與言論自由,編輯團隊之一的林希柱亦站在同一陣線聲援:
「校園刊物絕對不是一人撰寫,也不是獨力完成的,出刊後,編輯團隊對此出版品都需負上一定程度的責任,我林希柱負責這部份的文稿,並不能將全部錯誤歸咎於主編毛文昌同學。」
這個藏品可使人感受當時緊張的社會氛圍。
(藏品/江楓(毛文昌)捐贈,圖/國立臺灣文學館)
  這是四六事件的一隅。它最後以不起訴收場:
  被告毛文昌供稱「係林希柱同學轉載我事先並不知道,因為是大家分負責任的」等語,此外亦並無確切證據足以證明被告有刑法第七章妨害秩序罪內參與以犯罪為宗旨之結社或煽動他人犯罪等……
  不起訴的重要因素,在於「證據不足」,既無造成妨害秩序的犯罪問題,也沒有結社後煽動他人犯罪等,也算是還給毛文昌同學一個公道。事件雖然平和落幕,但對於毛同學來說,必然造成了某種創傷。
  以宏觀的角度思考,這個藏品與四六事件可使人看清並感受當時緊張的社會氛圍,國家機器維護的政治意形態進入校園,學生刊物的言論自由受限,甚至經過重重的思想檢查,只為鞏固某種政治意識形態。
「毛主編最後以證據不足被放出來了,我們的刊物發行仍能夠繼續進行,真是太好了。」

「這是一個什麼樣的時代?我還是匪夷所思,寫個東西也會被調查。」

「或許,象牙塔的時代,一根紅色的針,都不許存在吧!」
  透過〈四六事件不起訴處分書〉,可以看到學生運動的小歷史,以及言論自由與民主意識對人民的重要性,不僅讓讀者身歷情境,更是「民主」發跡的一顆火苗。

★四六事件簡介
1949年臺北,因二名學生共乘一輛腳踏車,(分別是臺大法學院一年級學生何景岳、師範學院博物系學生李元勳),被員警認為違反交通規則取締,雙方發生衝突,二名學生遭受暴打,而被臺大與師院數百名學生,包圍臺北市警察局第四分局聲援同學,後續引發臺灣省主席兼警備總司令陳誠不滿。
四月六日,臺大與師院為主學生遭到憲警抓捕入獄,共一百多名,其中有七人在獄中被槍斃,學生失蹤等悲劇,後稱「四六事件」,成為此後學校蒙上白色恐怖陰影之濫觴。
過程中,時任臺大校長傅斯年因非常不滿政府不經法律程序,逕行進入臺大校園內逮捕師生,而對時任警總副司令彭孟緝警告:「若有學生流血,我要跟你拚命!」留下名言。
★延伸閱讀
★參考資料
  • 藍博洲,《天未亮:追憶一九四九年四六事件(師院部分)》(臺中,晨星,2000)。
  • 藍博洲,《麥浪歌詠隊:追憶一九四九年四六事件(臺大部分)》(臺中,晨星,2001)。
  • 吳文星,《臺灣省立師範學院「四六事件」》(南投,國史館臺灣文獻館,2001)。
  • 陳翠蓮、李鎧揚,《四六事件與臺灣大學》(臺北,臺大出版,2018)。
★觀測員簡介
蔡知臻 文學人、教學者。元智大學中語系、臺師大臺文系碩士畢業,現就讀於臺師大國文系博士班,並任教於佛光大學語文教育中心。曾任《兩岸詩》二、三期執行編輯,著有碩士論文《灣生的記憶與認同:以鈴木怜子及《南風如歌》為探討中心》、現代詩集《品‧味》(秀威,2017年)。努力成為有價值的人。
即將進入廣告,捲動後可繼續閱讀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扇面」能乘載詩歌與文學,亦可將四季的山水風光盡收其中。從扇的材質選擇,到扇骨上的拉花[1]圖案,象徵著扇子的擁有者們,在創作上不同的文風與美感意識;而製扇工藝的背後所蘊藏的,更多是關於文化傳承與歷史更迭的展現。 胡宗智的「木質手扇」與艾雯的「扇」。(由左至右)  
許多作家喜歡說創作來自於生活,但生活其實也可能限制創作。經濟因素、家庭因素、健康因素,不能寫的理由太多了,如同堅持書寫的理由一般,族繁不及備載。
在媒體平臺稀有的年代裡,作家可不是人人都能當,而能夠逃脫困守家庭雜務命運的女性,大概少之又少。然而,在這樣的時代當中,臺灣竟然還是出現了一群女作家,而且還是在國共內戰情勢緊張,白色恐怖蔓延籠罩下的1950年代。到底是什麼契機或條件,促成臺灣史上第一批文學女團的誕生?
蔡培火延續日本學者泉哲的理念喊出了響亮的口號:「臺灣乃帝國之臺灣,同時又為我等臺灣人之臺灣也。」可以說是百年臺灣殖民的漫漫黑夜中,點起的第一道思想啟蒙之光,與民族主義星火。在整個發展的過程中,我們可以看到臺灣人如何在殖民政府壓迫底下,歷經十年努力,慢慢撐開的言論自由與自治精神。
在號稱手搖飲只點去冰半茶、多數食物必帶甜味,甚至空氣中的糖份多得足以拿一根竹籤奔馳遊走就能獲得一支棉花糖的全糖王國──臺南,其實有一處,土壤帶有鹹味、風一撲面便能將好幾粒鹽晶點綴在臉頰上的「鹽分地帶」,從日治時期隱隱流淌著大量含鹽的獨特血脈至今。
有一個人,他也曾屢次提著一只皮箱飄洋過海,但裡頭裝載的卻不只是旅行用品。那個皮箱,蘊藏著他驚人的劇作才能、細膩且獨特的心思,以及性格中的兩種極端對立,寫出了一齣齣或悲天憫人、或荒謬諷刺,時而哀憐、時而尖銳的作品——《一口箱子》。
「扇面」能乘載詩歌與文學,亦可將四季的山水風光盡收其中。從扇的材質選擇,到扇骨上的拉花[1]圖案,象徵著扇子的擁有者們,在創作上不同的文風與美感意識;而製扇工藝的背後所蘊藏的,更多是關於文化傳承與歷史更迭的展現。 胡宗智的「木質手扇」與艾雯的「扇」。(由左至右)  
許多作家喜歡說創作來自於生活,但生活其實也可能限制創作。經濟因素、家庭因素、健康因素,不能寫的理由太多了,如同堅持書寫的理由一般,族繁不及備載。
在媒體平臺稀有的年代裡,作家可不是人人都能當,而能夠逃脫困守家庭雜務命運的女性,大概少之又少。然而,在這樣的時代當中,臺灣竟然還是出現了一群女作家,而且還是在國共內戰情勢緊張,白色恐怖蔓延籠罩下的1950年代。到底是什麼契機或條件,促成臺灣史上第一批文學女團的誕生?
蔡培火延續日本學者泉哲的理念喊出了響亮的口號:「臺灣乃帝國之臺灣,同時又為我等臺灣人之臺灣也。」可以說是百年臺灣殖民的漫漫黑夜中,點起的第一道思想啟蒙之光,與民族主義星火。在整個發展的過程中,我們可以看到臺灣人如何在殖民政府壓迫底下,歷經十年努力,慢慢撐開的言論自由與自治精神。
在號稱手搖飲只點去冰半茶、多數食物必帶甜味,甚至空氣中的糖份多得足以拿一根竹籤奔馳遊走就能獲得一支棉花糖的全糖王國──臺南,其實有一處,土壤帶有鹹味、風一撲面便能將好幾粒鹽晶點綴在臉頰上的「鹽分地帶」,從日治時期隱隱流淌著大量含鹽的獨特血脈至今。
有一個人,他也曾屢次提著一只皮箱飄洋過海,但裡頭裝載的卻不只是旅行用品。那個皮箱,蘊藏著他驚人的劇作才能、細膩且獨特的心思,以及性格中的兩種極端對立,寫出了一齣齣或悲天憫人、或荒謬諷刺,時而哀憐、時而尖銳的作品——《一口箱子》。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隨著理財資訊的普及,越來越多台灣人不再將資產侷限於台股,而是將視野拓展到國際市場。特別是美國市場,其豐富的理財選擇,讓不少人開始思考將資金配置於海外市場的可能性。 然而,要參與美國市場並不只是盲目跟隨標的這麼簡單,而是需要策略和方式,尤其對新手而言,除了選股以外還會遇到語言、開戶流程、Ap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臺灣議會設置請願運動 臺灣議會設置請願運動發生於20世紀上半葉的臺灣日治時期,是由新民會發起,向日本帝國議會爭取在臺灣設置自治議會的政治運動;該運動是臺灣對日本統治從武力反抗轉為近代式政治運動的轉捩點,也是日治時期歷時最久、規模最大的政治運動。其起源可追溯至1918年的《六三法》撤廢運動,但林呈祿
三位人物的故事深刻展現臺灣在戒嚴時期的政治與社會發展,他們的抗爭記錄了一段歷史,需要被表達與傳遞,保存在人們的頭腦中
Thumbnail
國文老師批評臺灣108課綱刪減文言文的比重,本集許律師將從課綱爭議檢視教育與法律的關係,並從歷史的角度談臺灣課綱的沿革。討論課綱調整是純粹政治問題還是涉及法律問題,並探討課程綱要的發展及對教育問題的全面性考察。
Thumbnail
再次回到1970年代,1970年代是戰後台灣文學研究重要的階段,但在戒嚴、白色恐怖時期,「台灣文學」──就算當時不是所謂「台獨」,仍舊具備主體意識、台灣意識,如何才能夠被當局允許? 或許問另一個問題就可以理解:「為什麼談台灣文學研究會自楊逵和鍾理和,以及日治時期開始?」
Thumbnail
2014年春天上週五(17日)立法院院會審議國民黨和民眾黨團擬具的國會改革法案,期間朝野爆發數次激烈肢體衝突,數位立法委員亦在期間負傷,並有積極民眾即刻發出集結號召,聚集於立法院外高呼「停止表決、實質審查」的訴求⋯⋯
Thumbnail
為什麼歷史上很多事件都是從「學運」開始? 為什麼總是學生先站出來?是因為年輕人特別容易被煽動嗎?
吳聲潤,是高雄六龜人,因「台北市工委會松山第六機廠支部案」被捕入獄。在日治時期,他到日本留學,1946年在臺灣脫離日本統治後,臺灣「'光復」所以吳聲潤立刻中斷學業,欣然回臺投入「祖國」懷抱,然而,中華民國政府接收臺灣不久後,二二八事件發生了,白色恐怖時期緊接到來,吳聲潤對中華民國這個「祖國」失望,
Thumbnail
本文介紹了臺灣戒嚴時期文學主題以及四個文學團體的因應方案。透過介紹不同的作家與他們的作品風格取向,突顯出在戒嚴政策的底下,文學界選擇了與政府前呼後應、曲折避開,或直球對決的不一而足的態度。
Thumbnail
一九四七年二月二十八日,臺灣爆發「二二八事件」。孫立人認為,二戰結束,國軍接收臺灣,臺灣百姓簞食壺漿以迎王師
Thumbnail
回顧臺灣的教育改革歷程,從1987年的教育變革開始,一直到1994年的大遊行,再到之後不斷的改革措施,教改歷經多次挫折。現今的臺灣教育,仍面臨各式各樣的問題。 值得讓人重新思考的是,社會風氣是否需要跟著改變,保守的觀念是否限制了教育的發展。
Thumbnail
隨著理財資訊的普及,越來越多台灣人不再將資產侷限於台股,而是將視野拓展到國際市場。特別是美國市場,其豐富的理財選擇,讓不少人開始思考將資金配置於海外市場的可能性。 然而,要參與美國市場並不只是盲目跟隨標的這麼簡單,而是需要策略和方式,尤其對新手而言,除了選股以外還會遇到語言、開戶流程、Ap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臺灣議會設置請願運動 臺灣議會設置請願運動發生於20世紀上半葉的臺灣日治時期,是由新民會發起,向日本帝國議會爭取在臺灣設置自治議會的政治運動;該運動是臺灣對日本統治從武力反抗轉為近代式政治運動的轉捩點,也是日治時期歷時最久、規模最大的政治運動。其起源可追溯至1918年的《六三法》撤廢運動,但林呈祿
三位人物的故事深刻展現臺灣在戒嚴時期的政治與社會發展,他們的抗爭記錄了一段歷史,需要被表達與傳遞,保存在人們的頭腦中
Thumbnail
國文老師批評臺灣108課綱刪減文言文的比重,本集許律師將從課綱爭議檢視教育與法律的關係,並從歷史的角度談臺灣課綱的沿革。討論課綱調整是純粹政治問題還是涉及法律問題,並探討課程綱要的發展及對教育問題的全面性考察。
Thumbnail
再次回到1970年代,1970年代是戰後台灣文學研究重要的階段,但在戒嚴、白色恐怖時期,「台灣文學」──就算當時不是所謂「台獨」,仍舊具備主體意識、台灣意識,如何才能夠被當局允許? 或許問另一個問題就可以理解:「為什麼談台灣文學研究會自楊逵和鍾理和,以及日治時期開始?」
Thumbnail
2014年春天上週五(17日)立法院院會審議國民黨和民眾黨團擬具的國會改革法案,期間朝野爆發數次激烈肢體衝突,數位立法委員亦在期間負傷,並有積極民眾即刻發出集結號召,聚集於立法院外高呼「停止表決、實質審查」的訴求⋯⋯
Thumbnail
為什麼歷史上很多事件都是從「學運」開始? 為什麼總是學生先站出來?是因為年輕人特別容易被煽動嗎?
吳聲潤,是高雄六龜人,因「台北市工委會松山第六機廠支部案」被捕入獄。在日治時期,他到日本留學,1946年在臺灣脫離日本統治後,臺灣「'光復」所以吳聲潤立刻中斷學業,欣然回臺投入「祖國」懷抱,然而,中華民國政府接收臺灣不久後,二二八事件發生了,白色恐怖時期緊接到來,吳聲潤對中華民國這個「祖國」失望,
Thumbnail
本文介紹了臺灣戒嚴時期文學主題以及四個文學團體的因應方案。透過介紹不同的作家與他們的作品風格取向,突顯出在戒嚴政策的底下,文學界選擇了與政府前呼後應、曲折避開,或直球對決的不一而足的態度。
Thumbnail
一九四七年二月二十八日,臺灣爆發「二二八事件」。孫立人認為,二戰結束,國軍接收臺灣,臺灣百姓簞食壺漿以迎王師
Thumbnail
回顧臺灣的教育改革歷程,從1987年的教育變革開始,一直到1994年的大遊行,再到之後不斷的改革措施,教改歷經多次挫折。現今的臺灣教育,仍面臨各式各樣的問題。 值得讓人重新思考的是,社會風氣是否需要跟著改變,保守的觀念是否限制了教育的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