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讀《小王子》:關於小王子眼中的大人|Friday's Words

閱讀時間約 7 分鐘
  《小王子》除了談愛與關係,另一個重點是談「大人世界的荒謬」。在書的開篇由飛行員講述小時候的自己對大人的感想,眾所皆知的即是「蛇吞大象」的圖畫這段故事,後面的篇章則是由小王子一邊星球旅行、一邊從他澄澈的眼睛看大人的各種奇怪之處。
  一邊讀著,一邊對書中描寫的「大人的荒謬」會心一笑,但一邊也驚覺,自己已經遠離第一次讀這本書的孩童時代,即將成為小王子眼中的大人了。

  大人酷愛數字。你要是跟他談起一個朋友,他們從不會問最重要的事。他們絕不會問:「他的聲音是怎麼樣的?他喜歡玩什麼遊戲?他蒐集蝴蝶標本嗎?」他們總是問:「他幾歲?有幾個兄弟?體重多少?他爸爸能掙多少錢?」知道了這些答案,他才認為他認識了這個朋友。
  你要是對大人說:「我看到一棟很漂亮的紅磚房子,窗前開滿天竺葵,屋頂上有白鴿子......」他們完全無法想像。你一定要說:「我看到一棟價值十萬法郎的房子。」這下他們就會大叫:「好美啊!」
  大人就是這個樣子的。不必跟他們計較,小孩子對大人一定要多多包容。

  「你在做什麼?」小王子問。這酒鬼正坐在一大排空酒瓶和一排還沒開封的酒瓶面前,一言不發。
  「我在喝酒。」酒鬼回答,臉色陰沉。
  「你為什麼喝酒?」小王子問他。
  「為了忘記。」酒鬼說。
  「為了忘記什麼?」小王子又問,已經開始同情他了。
  「為了忘記我的恥辱。」酒鬼低頭承認。
  「什麼樣的恥辱?」小王子想幫忙,便問道。
  「酗酒的恥辱!」說完,酒鬼就默然無語。
  小王子大惑不解地離開了。
  「大人真是非常非常奇怪。」小王子邊走邊想。

  「大人真是非常奇怪。」大概是小王子在書中最常說的一句話。在他的眼中,大人們總是不知道最重要的事物是什麼,也不知道自己為何要做一件事。
  小時候我曾經是一個很喜歡上學的孩子,每一天我都早早起床,滿心期待地去學校,回到家也迫不及待地把作業寫好,然後抱著期待隔天的心情入睡。只是這樣的日子大概只維持到了小學三四年級,後來隨著年年學習的內容更艱難、考試的競爭更激烈、學校的人事物更複雜,那種期待的心情也就消失得無影無蹤,僅剩鮮明的回憶引人感慨。
  長大的過程中,我們不斷被數字束縛著,考試成績與排名、大學校系的排序、就讀科系畢業之後工作的薪水等等。我們在數字裡迷失方向,於是找各種事物來填補內心的焦慮與空虛,故事中的酒鬼是不停地喝酒,我們可能是不停地吃垃圾食物、不停地熬夜追劇、不停地購物等等。只是,不明白原因使得內心的空洞永遠填不滿,最後僅剩默然無語的自己。
  「什麼是對我而言最重要的?」「我為什麼要這麼做?」這樣的問題,其實只要我們問了,答案都會在心底慢慢浮現。與其說是遺忘了這些問題,更像是不敢問自己,因為已經偏離心中的答案太遠了,還是別想起答案的好。

  「人在哪裡?」小王子很禮貌地問。
  這朵花曾經看到過一個沙漠商隊經過:
  「人嗎?有的,大概有六、七個。好多年前我看見過,但是你沒辦法知道上哪可以找到他們。他們隨風飄蕩,他們沒有根,所以非常辛苦(這讓他們很不舒服)。」
  (括號內是我查到的另一種翻譯,很喜歡,便貼上來分享。)

  一列燈火通明的快車像打雷似的轟隆隆駛過,把調度室震得搖搖晃晃。
  「看起來好匆忙啊,」小王子說,「他們要找什麼?」
  「恐怕連開火車的人也不知道。」調度員說。
  又一輛燈火通明的快車往相反方向轟然駛過。
  「怎麼又回來了?」小王子問。
  「不是同一批,」調度員說,「是兩批人互換方向。」
  「怎麼,他們對原來的地方不滿意?」
  「每個人對自己所在的地方都不滿意。」調度員說。
  接著是第三輛快車轟然而過。
  「這些人是在追趕第一批旅客?」小王子問。
  「他們什麼也不追趕,」調度員說。「他們在火車裡睡覺,要不就打哈欠。只有小孩子把鼻子壓在玻璃窗上,往外看。」
  「只有小孩子知道他們要找什麼,」小王子說。「他們會把時間花在一個布娃娃身上,這娃娃就變得非常重要。如果有人奪走娃娃,他們就會哭......」
  「他們很幸運。」調度員說。

  這兩段故事是我讀完後非常喜歡的段落,尤其是花朵說:「他們沒有根,這讓他們很不舒服。」以及小王子和調度員討論人們在尋找什麼的對話,透過這樣的隱喻,令我有種當頭棒喝的感覺。
  曾讀過一些與心理學相關的書,裡頭提過,如果一個人能夠真正地「活在當下」,那種內心平靜的狀態,就像是「根植大地」的感受,感覺到自己和此時此刻的世界是一體的,不需要追逐更多便已是最完滿的狀態。當然,能夠時刻達成這種狀態的人,可能已經是深山寺廟中的僧人了,一般人通常還是容易活在過去和未來的幻象中的。「他們沒有根,這讓他們很不舒服。」大概就是為什麼我們很難達到這個狀態的原因吧。
  「每個人對自己所在的地方都不滿意。」驅使人類成長前進的是「恐懼」,所以不滿意現況是極為正常、也對人類生存有益的,然而當它日漸成為掌控我們心智的魔,使我們陷入焦慮、憂鬱、痛苦難以自拔時,我們就成了小王子與調度員對話中,那群坐上飛快的火車來來去去,卻不知道自己要尋找什麼、僅剩不滿意原來地方的人們了。

  「你們這裡的人,」小王子說,「在一座花園裡種上五千棵玫瑰......卻找不到他們要的......」
  「他們找不到想要的,」我應著......
  小王子又說:
  「其實他們要的在一朵玫瑰或一點井水中就能找到......」
  「當然,」我說。
  小王子又說:
  「但眼睛是看不見的。要用心去找。」

  在寫文章的過程,我讀了其他網路上關於小王子讀後感的文章,大部分的文章都會歌頌裡頭的童真與純粹情感,其中我讀到一篇寫「非常不喜歡《小王子》」的文章,原因之一是他認為這本書以及後來的人們過度地歌頌「童心」、貶低「社會化」,但他認為「失去童心的大人仍然可以有美好品質」,而且「童心和社會化並沒有必然的對立關係」。
  其實我滿認同這一點的,因為在我這次重讀《小王子》以前,我確實也有這樣的想法。許多人會說自己不想要長大、不想要成為討厭的大人,我其實不能完全體會,因為我從小就是個想要趕快長大的小孩,直到現在我也是喜歡長大的自己多過兒時。雖然長大有很多麻煩的事情,很多責任、很多壓力、很多煩惱、很多不舒服的時刻,但也有很多美好的事,很多自由、很多獨立、很多成熟的應對進退、很多對等的尊重與愛。
  只是我想,之所以這樣的我重讀《小王子》卻沒有更加討厭它,而是反轉了自己過往對這本書的負面印象,是因為我覺得這本書並非是要攻擊身為大人的我們,而是想要提醒我們在成長過程中「遺忘了的事物」。
  我們遺忘了如何好好地建立關係,我們遺忘了好好地生活,我們遺忘了快樂的方式,我們遺忘了自己才是最重要的。這本書一個又一個充滿隱喻又簡明的故事彷彿在提醒著我們,要記得去過自己喜歡的生活,要記得去成為一個快樂的大人。
  「小孩天真無邪地要,大人天真無邪地給。而長大成人,不過就是成為一個給得起的人,如此而已。」這是我非常喜歡的一段話,來自楊雅晴《親愛的女生》一書,這篇散文〈給得起的人〉在談她所認為的長大,是我們擁有了更多力量能夠付出,這個世界會因我們的付出而更加美好,這是一件很棒、很美、很迷人的事。
  最後,將這些節錄的美好文字以及自己的真實雜感送給每個讀到這裡的人,希望我們都能成為自己喜愛的、有力量的、快樂的大人。
即將進入廣告,捲動後可繼續閱讀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50會員
33內容數
在星期五夜晚發佈一篇散文,配上節選內容的一段成手寫字。寫生活的各種體會,希望能在疲憊的星期五夜晚,療癒彼此的內心。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Althea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當所有人都在讚頌《小王子》的時候,我是很無感的,甚至覺得它已經被人們說得芭樂濫俗了。於是成長過程中,我沒有再讀過《小王子》。這幾天突然心血來潮重讀了一遍,我竟一邊讀一邊落淚了。原來,這個故事其實是寫給長大的我們。
當所有人都在讚頌《小王子》的時候,我是很無感的,甚至覺得它已經被人們說得芭樂濫俗了。於是成長過程中,我沒有再讀過《小王子》。這幾天突然心血來潮重讀了一遍,我竟一邊讀一邊落淚了。原來,這個故事其實是寫給長大的我們。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這個秋,Chill 嗨嗨!穿搭美美去賞楓,裝備款款去露營⋯⋯你的秋天怎麼過?秋日 To Do List 等你分享! 秋季全站徵文,我們準備了五個創作主題,參賽還有機會獲得「火烤兩用鍋」,一起來看看如何參加吧~
Thumbnail
美國總統大選只剩下三天, 我們觀察一整週民調與金融市場的變化(包含賭局), 到本週五下午3:00前為止, 誰是美國總統幾乎大概可以猜到60-70%的機率, 本篇文章就是以大選結局為主軸來討論近期甚至到未來四年美股可能的改變
Thumbnail
Faker昨天真的太扯了,中國主播王多多點評的話更是精妙,分享給各位 王多多的點評 「Faker是我們的處境,他是LPL永遠繞不開的一個人和話題,所以我們特別渴望在決賽跟他相遇,去直面我們的處境。 我們曾經稱他為最高的山,最長的河,以為山海就是盡頭,可是Faker用他28歲的年齡...
Thumbnail
成功的教養,不容易複製!每個孩子都有獨特的成長方式。 分享在教養子女16年過程中的心得與感受,重讀人生的舐獲,寫教養文章的目的,翻寫後的文章價值以及借鏡教養方式之前要先做一吽事。
Thumbnail
每一次我想起這本書,我會馬上想到兩個名字,這幾年來我都沒有忘記過, 是柯景星和李維恂,他們的故事只是亂世大江大海中的細沙,但是,足以讓成長於平定時代的人的心裡刮出深刻的軌跡。 序言老師提及這本書的烏克蘭譯本因為譯者面臨與書裡不可思議相似的處境,處在這個時代的動蕩不安之中。 這是我們時代的大
Thumbnail
Nickel and dimed:on(not)getting by in America 一開始看書介可能會覺得,60歲的女作家要去挑戰成為女服務生,真的是勇者 但是,一旦開始接觸芭芭拉筆下的人物,那些在生活中麻木掙扎,無法脫貧的同事, 住在汽車旅館、拖車公園、討人厭的親戚家,甚至是
Thumbnail
Harry Potter and the chamber of secret - 再讀這本書的時候恰逢手機摔壞送修的日子,人生進入低潮,陪我度過這黑暗時光的正是第二集,也會是我整個重讀系列的終結,閱讀的順序有點顛三倒四,但是因為太熟悉,所以無礙越讀。 第二集非常好看,我嚴重懷疑是榮恩先愛上
Thumbnail
Harry Potter and the Philosopher’s stone - 某天突然決定把剩下的兩集蒐集完畢,為這一系列畫句點 這是八年級生的時代回憶,如果要我說童年裡最棒的幾件事 哈利波特就絕對不能缺席。 - 第一集完全能看出來哈利大受歡迎的原因,一開始就站在馬份的對立面保護
Thumbnail
或許《燃燒吧!劍》之所以獲得人們的共鳴,並不是因為土方歲三等人真的從頭到尾經歷了書中的一切,而是因為我們願意打從心裡相信:人真的可以那樣單純的為貫徹信念而活......
Thumbnail
當年電影上映,批判鋪天蓋地。觀眾難以理解這對男女,情不知所起,卻一往而深。十四年過去,貝拉入圍了奧斯卡,艾德華成為新一代蝙蝠俠。我們能不能,也還這段愛情一句公道:貝拉沒想用愛情說服別人,她情願用來完整自己。
Thumbnail
《享受吧!一個人的旅行》是我過去非常喜歡,重讀後更為之驚嘆的一本書。作者 Elizabeth Gilbert在34歲時失婚又失戀,感情挫折使她食不下嚥、夜不能寐、披頭散髮……
Thumbnail
杜修蘭《逆女》不僅只是女同小說,更動人的核心在於她自序裡的一段話「孩子們對於身體的凌虐和精神上的痛苦,有種近似畜牲的天真和無知,很多孩子就像被主人鞭笞的牲口般,對於父母有心或無心的精神、肉體上的傷害選擇默默忍受,悲哀地甚至不明白自己是痛苦的;有的孩子則變得乖巧安靜,你似乎看不出她的傷悲,但悲傷已成了
Thumbnail
如果要推一本能一讀再讀的書,我會推1946年諾貝爾得獎者赫曼・赫塞的大作《流浪者之歌》。也許眾人耳熟能詳,但不同時期心境讀來總會有不同感受。《流浪者之歌》不單是詩人所撰的小說,涉及領域包含宗教、哲學和心理,因此每每重拾《流浪者之歌》時,若以讀故事般的淺白輕鬆心態閱讀時,用字詞句優
Thumbnail
這個秋,Chill 嗨嗨!穿搭美美去賞楓,裝備款款去露營⋯⋯你的秋天怎麼過?秋日 To Do List 等你分享! 秋季全站徵文,我們準備了五個創作主題,參賽還有機會獲得「火烤兩用鍋」,一起來看看如何參加吧~
Thumbnail
美國總統大選只剩下三天, 我們觀察一整週民調與金融市場的變化(包含賭局), 到本週五下午3:00前為止, 誰是美國總統幾乎大概可以猜到60-70%的機率, 本篇文章就是以大選結局為主軸來討論近期甚至到未來四年美股可能的改變
Thumbnail
Faker昨天真的太扯了,中國主播王多多點評的話更是精妙,分享給各位 王多多的點評 「Faker是我們的處境,他是LPL永遠繞不開的一個人和話題,所以我們特別渴望在決賽跟他相遇,去直面我們的處境。 我們曾經稱他為最高的山,最長的河,以為山海就是盡頭,可是Faker用他28歲的年齡...
Thumbnail
成功的教養,不容易複製!每個孩子都有獨特的成長方式。 分享在教養子女16年過程中的心得與感受,重讀人生的舐獲,寫教養文章的目的,翻寫後的文章價值以及借鏡教養方式之前要先做一吽事。
Thumbnail
每一次我想起這本書,我會馬上想到兩個名字,這幾年來我都沒有忘記過, 是柯景星和李維恂,他們的故事只是亂世大江大海中的細沙,但是,足以讓成長於平定時代的人的心裡刮出深刻的軌跡。 序言老師提及這本書的烏克蘭譯本因為譯者面臨與書裡不可思議相似的處境,處在這個時代的動蕩不安之中。 這是我們時代的大
Thumbnail
Nickel and dimed:on(not)getting by in America 一開始看書介可能會覺得,60歲的女作家要去挑戰成為女服務生,真的是勇者 但是,一旦開始接觸芭芭拉筆下的人物,那些在生活中麻木掙扎,無法脫貧的同事, 住在汽車旅館、拖車公園、討人厭的親戚家,甚至是
Thumbnail
Harry Potter and the chamber of secret - 再讀這本書的時候恰逢手機摔壞送修的日子,人生進入低潮,陪我度過這黑暗時光的正是第二集,也會是我整個重讀系列的終結,閱讀的順序有點顛三倒四,但是因為太熟悉,所以無礙越讀。 第二集非常好看,我嚴重懷疑是榮恩先愛上
Thumbnail
Harry Potter and the Philosopher’s stone - 某天突然決定把剩下的兩集蒐集完畢,為這一系列畫句點 這是八年級生的時代回憶,如果要我說童年裡最棒的幾件事 哈利波特就絕對不能缺席。 - 第一集完全能看出來哈利大受歡迎的原因,一開始就站在馬份的對立面保護
Thumbnail
或許《燃燒吧!劍》之所以獲得人們的共鳴,並不是因為土方歲三等人真的從頭到尾經歷了書中的一切,而是因為我們願意打從心裡相信:人真的可以那樣單純的為貫徹信念而活......
Thumbnail
當年電影上映,批判鋪天蓋地。觀眾難以理解這對男女,情不知所起,卻一往而深。十四年過去,貝拉入圍了奧斯卡,艾德華成為新一代蝙蝠俠。我們能不能,也還這段愛情一句公道:貝拉沒想用愛情說服別人,她情願用來完整自己。
Thumbnail
《享受吧!一個人的旅行》是我過去非常喜歡,重讀後更為之驚嘆的一本書。作者 Elizabeth Gilbert在34歲時失婚又失戀,感情挫折使她食不下嚥、夜不能寐、披頭散髮……
Thumbnail
杜修蘭《逆女》不僅只是女同小說,更動人的核心在於她自序裡的一段話「孩子們對於身體的凌虐和精神上的痛苦,有種近似畜牲的天真和無知,很多孩子就像被主人鞭笞的牲口般,對於父母有心或無心的精神、肉體上的傷害選擇默默忍受,悲哀地甚至不明白自己是痛苦的;有的孩子則變得乖巧安靜,你似乎看不出她的傷悲,但悲傷已成了
Thumbnail
如果要推一本能一讀再讀的書,我會推1946年諾貝爾得獎者赫曼・赫塞的大作《流浪者之歌》。也許眾人耳熟能詳,但不同時期心境讀來總會有不同感受。《流浪者之歌》不單是詩人所撰的小說,涉及領域包含宗教、哲學和心理,因此每每重拾《流浪者之歌》時,若以讀故事般的淺白輕鬆心態閱讀時,用字詞句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