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IDEO
剛好我在看這本書的時候電視播了冰雪奇緣,看到艾莎的種種表現之後,決定就借花獻佛,用艾莎當例子來聊聊《反芻思考》這本書。
Hello guys,歡迎回來NeKo嗚喵的說書時間,嗚喵!《冰雪奇緣》2013年由迪士尼電影公司發行,並且在那之後創下了屹立不搖的神話,一度創下滿街的艾莎到處跑,不只小孩連大人都喜歡這個名字,2014年在美國就有1000多個女娃兒被命名為艾莎。但在我眼裡看來應該是主角的妹妹安娜,卻沒有同樣遭到關注的命運,我覺得是因為 let it go 真的造神太成功,這年頭真的只要造神就行。
魔王不應該去買武器,應該先去搞行銷
聰明人就明白,但我一直不理解為什麼是艾莎被推上高峰,讓我們冷靜看看這女孩做了什麼:她在小時候不小心傷到了她妹妹,從此陷入了自責的漩渦,加上巫師、爸媽一個個給她貼上標籤,於是她被許多束縛住了,身為一國的女皇,她在壓力之下爆發,最後逃離了她的責任,這時候才有了那首歌的出現。
她口口聲聲唱著 let it go,逃離了那個緊閉她多年的城堡,又自己蓋了另一間城堡把自己關起來,恩...妳不是說要 let it go ?但妳似乎沒有 let youself go 啊 ?她撕掉了別人貼在她身上的標籤,但她沒有因此這樣放過自己,所以當妹妹安娜找她回去,她依然被【怪物 】兩個字擋住,這個【怪物 】也許是別人貼給她的,但我覺得她也是打心底的認同這兩個字。所以她的城堡才長了針刺逼向自己,都沒人覺得奇怪嘛?那樣豪氣脫光...手套的女孩,最後為什麼又掉入了另一個自責的漩渦?
很簡單,這就是我們大腦的一個很要命的機制,也是這本《反芻思考》在討論的。用一句簡單的白話文來講就是,常見的情境劇就是
簡單就是一種自我折磨...算是吧。在上一本《蔡康永的情商課》在那本書的開頭就有一個關於貼標籤的概念我很喜歡,有些標籤雲淡風輕,但有些標籤像是鎖鏈拖著我們前進,有些標籤是別人給的,
更多標籤是我們自己貼的
理想的自己和現實的自己,錯落感的差距導致無法面對,最後自責、自卑、自我放棄,甚至到最後選擇逃避,大腦會想辦法從錯誤學到經驗,讓這個錯誤不再發生。
但如果這個錯誤不是個錯誤呢?
艾莎天生的能力沒有錯,希望她能夠像個普通人的父母親也沒錯,告誡她小心使用能力的巫師沒錯,甚至愛著她的妹妹安娜也沒錯,但是為什麼最後艾莎被逼成這個樣子?錯就錯在她沒放過自己,成年人的痛苦不像童話故事那般單純,有些時候有些難處、有些環境下造成的條件真的不是我們任何一個個體該承擔的(可能政府也很無奈),但我們總是不由自主的會想著:
怪別人很簡單,檢討自己更簡單,一個無法歸咎錯誤的事件,找個簡單的答案,是慣性也是人性,有時候就是一個幫不上忙的愧疚感,無能為力的難受,比具體的傷口更令人折磨,大到國家,小到個人,近年人際之間處處都被『情緒勒索』包夾。大家都知道這東西的存在,但都不知道該怎麼面對,我後來聽到一句話覺得很有道理:
人與人之間就像內褲
重點在,上一回跟大家說要練習與分身對話,可惜這個分身也有質量考量,好的分身讓你看清現實,壞的分身就讓你看見地獄幻境,以為再也爬不出來、再也沒機會了。前幾天我在IG上PO了我跟分身的對話,對話大致上是這樣:我無時無刻都想放棄說書,說書做了兩年,我想放棄也想了快兩年,跟著比較久的粉絲都知道,我做的很累也很心酸,當我坐在辦公室裡,手上打著CSS樣式,腦子想著youtube演算公式,內心之焦慮啊,我多想放下公司的一切,奮不顧身地回去剪片。這時候,反芻思考這個壞分身就出來了,他告訴我:
但我很用心了,你們也看到我很用心了,我真的真的真的很努力了,我吵不贏他,因為鐵錚錚的事實在眼前,反芻贏了,我一度爛在床頭,接著,分身出現了:
不甘心,很不甘心,所以撐著身子又爬起來,繼續這個不討喜的影片內容。我明白,說書終究不是大家能接受的,我已經盡量把很難的書籍用比較口語的方式推薦給大家,減少中間的距離感,理智知道我這樣做是對的,情感上完全不能明白。過去我們學到的『努力能換來成果 』的定律,在現代這個重視包裝行銷造神的年代,變成『有錢買流量才是成功途徑 』,反芻思考永遠都會在,它是根深在人性腦子裡的一種個性,因為有這樣的特性我們才能反省自己。
但是要學會跟她相處
並且優質化反省的行為,過頭了,就變成自我傷害。根據書裡所說,寫下這些反芻思想並且一條一條的理性檢視,有助於解開鑽牛角尖的行為。關於這點我還在學習,畢竟周末我去算命的結果都有夠差,真的很需要解放一下牛角尖,等我學會了,再跟大家分享吧。
最後,你有什麼跳脫鑽牛角尖的好方法呢?歡迎在下方留言跟大家分享,順便讓我學個兩招啊,很需要,不然我覺得我快鑽到地球核心去了。
如果你喜歡我的影片,請用訂閱代替掌聲,我們,下個星期二,希望能夠如期的晚上八點,準時上片啦!大家晚安,掰掰
📚書籍資訊📚揭開「負面情緒」的真面目,重拾面對困境的勇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