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96是個偽命題:你的理想職業是什麼?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10 分鐘
馬雲

馬雲

去年底,一則互聯網公司是否要將996流程化正規化的問題,引起了社會各界的廣泛討論。

4月,行業巨頭劉強東和馬雲對這則傳聞相繼回應,態度立場均頗為鮮明,馬雲12日發表的聲明文章更是迅速刷屏。

畢竟,作為行業大佬公開支持996,並聲稱996是福報刺痛了很多人。

raw-image

01 996:不合法,但順應時勢

何謂996?

996工作制是指工作日早9點上班,晚上9點下班,中午和晚上休息1小時(或不到),總計10小時以上,並且一周工作6天的工作制度。

從工作時長來看,996顯然不符合勞動法的規定。

但是,在互聯網行業,這是一個大家心照不宣的公開的秘密。更有甚者,笑談自己的公司實行的是007的工作制度——即每天零點上班,零點下班,一天工作7天,生活被工作完全佔據,不留絲毫縫隙。

這雖然是一個玩笑,但從側面反映出互聯網大廠雖然擁有著令人羡慕的高薪水、高福利,但其員工也必須付出超出一般工作的時長和強度,來獲得這份豐厚待遇。

那麼,互聯網大廠是否必須實行996工作制,有沒有可能進行調整?一個標準的碼農,擁有和普通白領一樣朝九晚五的工作作息,這可能嗎?

這一點,其實在劉強東和馬雲的回應之中,我們已經得出了答案。劉強東還是一貫的兄弟論——不肯一起吃苦的就不是我的兄弟

雖然他表示京東永遠不會強制員工995或996,但又表示:自己目前的體質可以做到8116+8,即早8點到晚11點,一週六天,周日再工作8小時!

而此刻,京東員工疑似因大裁員自殺的新聞依然佔據著熱搜;

raw-image

馬雲的刷屏文裡,則明確表示行業第一必須付出代價,員工在阿裡巴巴工作十年抵得上其他公司二十年的待遇,選擇了阿里就得適應規則。兩則文章刷屏的同時,各種聲音甚囂塵上。

線民們廣泛討論的無非也就幾種觀點,一種認為工作時間過長,生活被完全擠壓,而持續高強度的勞動更是容易引發身體疾患,如今上班族因高壓猝死的新聞已不鮮見,並且過勞族正在呈現越來越年輕化的態勢,拒絕996;

另一種觀點則是:

年輕就應該奮鬥拼搏,在應該奮鬥的年紀選擇安逸是可恥的,996只是一個顯性的門檻,真正熱愛工作,走在奮鬥路上的人,工作時長遠不止996;還有一個很實際的觀點:996沒問題,給足相應的薪水就行。

問題是,除了996,還有一個詞語叫做996.icu。指的是那些長期996最後躺進icu的人,這不是笑話,今早我的朋友圈就出現這張真實對話截圖:

raw-image

02 互聯網巨頭裁員潮

筆者有幸曾在互聯網大廠工作過,也在國企從事過傳統行業,可謂兩種完全不同的從業體驗。

互聯網行業充滿活力,它的興起和產品更迭速度令人瞠目,且用資訊化革命的手段,再造了非常陳舊的社會體制和實業、傳統行業。著名財金作家吳曉波認為,中國現在是處在一個“第三次浪潮產生的結果對第二次浪潮的再造”的階段。

究其本質,互聯網仍屬於傳媒行業,無論整合資源、提供技術、進行變革,作為公眾動動手指即可獲取資訊的流量入口,對經濟態勢的回饋速度都走在各行各業的前面。

996是否正規化的輿論源頭,始於從去年開始的全球整體經濟下行

從去年底至今,騰訊、阿裡、唯品會、摩拜、去哪兒網、當當網、便利蜂、途牛、小紅書、網易嚴選、蘑菇街、美圖等至少28家互聯網企業均傳出類似裁員的消息。京東、阿裡巴巴、騰訊、百度等多家互聯網公司進行了戰略調整,騰訊中層裁員10%。

raw-image

京東的動作更加倍受矚目——京東繼騰訊裁掉10%高管後,也將末位淘汰10%的高管,擬裁員一線員工1.2萬人。強東公開稱將不再給三類人繼續提供崗位,這張圖刷爆朋友圈:

raw-image

上圖中,三類人的劃分刺痛了很多人的神經。

國企體系下,甚至一般企業裡常見的一條規矩——為公司開疆辟土或者工作多年有業績的、拖家帶口的老員工,念在情分上也不可以說淘汰就淘汰,這是人性化人情味的體現。

畢竟,誰也不能保證自己可以一直奔跑,並且精力充沛永動機一樣的跑一輩子。

但在互聯網企業,紅利流量時代業已結束,下半場的戰役打響,深度改革和架構調整是京東和BAT們亟待解決的問題,“勒緊褲腰帶過日子”已成共識

對於極度依賴物流優勢、一線人員支出過於龐大而不堪重負的京東,進行優化調整是勢在必行的,上午裁員下午走人並不是什麼出奇的事。同樣的,騰訊的多跑道賽馬體制一向為人詬病內耗嚴重,其也在18年10月開始進行了成立以來的第三次組織架構調整。

最大的動作就是,成立“雲與智慧產業事業群(CSIG)”、“平臺與內容事業群(PCG)”兩個新的大事業群,撤銷“移動互聯網事業群(MIG)、社交網路事業群(SNG)、網路媒體事業群(OMG)” 3大事業群,將業務分拆進現有的6大業務群組內。

與此重大舉措對應的市場態勢是,騰訊18年的股價從最高的476港幣,跌到323港幣,整個下跌了30%多,蒸發掉了1500多億美元。

由此可見,互聯網戰役的下半場兇險萬分,大廠尚且如此震盪,新興企業更加如履薄冰。裁撤是為了優化而不是退化,績效突出的人會留下,並用更高的福利待遇啟動熱情,提升效率。

996的興起,依然符合市場優勝略汰的鐵律,畢竟公司不是福利機構,想在經濟寒冬中保住飯碗,工作時間不是衡量的指標,KPI的完成度才是首要考核標準。

03 國外互聯網不996?

穀歌員工自動打地鋪

部分網友的嘲諷表示,中國互聯網太落後,必須用勞力補足技術,國外互聯網就沒有996。針對這個問題,我詢問過在美國互聯網公司工作的多位朋友。

他們表示平常雖然也有加班,但週末時間完全屬於自己,行業巨頭如Google也並不提倡加班文化(需要利用休假時間當值的電商零售業如亞馬遜等除外)。

美國互聯網公司能保持這個調調,一則技術層面甩開國內幾條街,發展相當成熟,避開了技術失誤引起的大規模加班;二則人工昂貴,年薪制度很大層面上掩蓋了加班的事實。

而事實上,Google的員工不加班的真正含義是——員工會自動加班

只是公司會讓員工安排20%的自由時間,此期間你可以做自己任何有創意的事情,吃個午飯,健個身也沒有人干預。而且work from home也是允許的,在家工作節省了許多時間,只要自由靈活高效的完成工作。

因此,美國互聯網公司更看重的是工作結果,而不是一味強調工作時長。

據悉,Google+和Facebook競爭最激烈的時候,員工都是直接在辦公室打地鋪,包括項目組的boss。

這已經遠遠超過了996。

如今的中國互聯網已經摸索出了自己的發展模式,在經過了最初的技術學習層面後,外國巨頭本土適應不良退出的情況屢見不鮮,所以最大的競爭對手就在國內。

而本土top的互聯網公司,不用強制996,因為它只是個門檻。

有太多員工休假依然都在工作,和同事保持著密切的關係,在相對公平透明的KPI考核體系裡,痛並快樂著。

04 錢多事少離家近?

理想工作的標準是什麼?許多人終其一生都在尋找一份理想的職業。

但理想工作的標杆是什麼呢?錢多事少離家近?

高薪之外,仍可享受高福利,有更多的時間陪伴家人朋友,發展自己的興趣愛好,做一個有品質的白領,而不是生活單調枯燥的碼農?除了互聯網行業,任何喜歡的行業想要做到傑出,都需要時間和勤奮。

注意,我說的關鍵字是喜歡,如果你還沒找到能實現價值又熱愛的行業,你得先去找到它。

真正精通一門技術需要1萬個小時的時長,即使選擇當一個家庭主婦,帶孩子的技能也需要不間斷的學習,並不比任何工作輕鬆。

大多行業傑出人士,除了天才,磨練技能的時間均攤下來,應該都不止996。職業理想有許多種,企業文化和個人成就感的獲得是相輔相成的,同步率高的能夠獲得持續成長。

公司提供的福利待遇、成長途徑、以及發展目標、和個人的職業理想能完美契合的職業,少之又少。因為工作佔用時間太久,無法勻給自己的興趣愛好;或者因為自身狀況發生變化,不想再做太過高強度的工作,想要分更多精力給家人的,這些都只在於自己的價值觀和平衡取捨,沒有對錯之分。

至於身體健康和猝死的問題,不堪承受的工作肯定不是適合的工作,辭職是最佳的選擇。

而對於選擇了互聯網作為職業理想的人而言,現在嚴峻的經濟形勢,已經輪不到挑工作了,馬雲能提供的崗位,也不是人人都能拿下的。

996本身就是一個偽命題。

阿里巴巴的狼性文化,一開始就在於把員工不斷逼出舒適區,去挑戰極限和不可能。

馬雲還會讓每一個員工取一個江湖裡的名字,別忘了:行走江湖第一奧義就是弱肉強食的叢林法則,成為行業top就要承擔top的壓力,這就是阿里的文化,馬爸爸也給了員工相應的待遇和尊重。

想要高薪和理想,又想要舒適和休閒,這是相悖的。

發展中的物質水準撐不起發達國家的消費,這就是中國的現實。而奮鬥,也許很長時間都將是大部分如你如我的平凡人的底色,亦是立身之本。

家裡有礦的同學,就不在討論範圍。

996,只是一個工作時長量化的參考,996不代表工作高效;而沒有996也不代表就沒在努力。

跨過了它,和無視它,也許會發現人生更大的可能。

美國互聯網公司以結果為導向的考核,或許是國內互聯網公司應該參考的機制,能有效淘汰掉上班摸魚的人。畢竟,單純強調996沒有意義,對於員工來說,有些員工上班混時間混加班餐熬到10點等著打車報銷,而有些員工自願加班勤勉幹活兒,領著一樣的薪水,也對不起那些真正有能力的員工。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孟婆說的沙龍
30會員
17內容數
靠父母你是公主; 靠老公你是皇后; 只有靠自己你才是女王! 女王是一種姿態和氣質,無論工作,育儿,還是職場,都是一場修行,人生路漫漫,讓我陪你一起成長。
孟婆說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0/02/19
我努力工作賺錢,我能背得起LV,也能穿幾十塊錢的帆布鞋,那是我的自由選擇,而不是基於“買不起”因而給自己的心理安慰;我可以去世界上最棒的地區旅行,我要去看更多的風景,而不是被生活的苟且所束縛,因為我有經濟實力,這是財務自由帶來的心靈自由。
Thumbnail
2020/02/19
我努力工作賺錢,我能背得起LV,也能穿幾十塊錢的帆布鞋,那是我的自由選擇,而不是基於“買不起”因而給自己的心理安慰;我可以去世界上最棒的地區旅行,我要去看更多的風景,而不是被生活的苟且所束縛,因為我有經濟實力,這是財務自由帶來的心靈自由。
Thumbnail
2020/02/06
疫情來臨後,武漢被封城,全國各地的人被迫宅在家裡,為國家省口罩,這裡其實還隱藏著一個很大的社會矛盾,那就是: 那些平日裡因為工作、因為生活瑣事被沖淡的家庭矛盾,此時因為一家人不得不長期宅在家裡,家庭內部矛盾會更加尖銳,再加上外部環境的刺激,更容易引發焦慮,很容易爆發大規模的家庭紛爭。
Thumbnail
2020/02/06
疫情來臨後,武漢被封城,全國各地的人被迫宅在家裡,為國家省口罩,這裡其實還隱藏著一個很大的社會矛盾,那就是: 那些平日裡因為工作、因為生活瑣事被沖淡的家庭矛盾,此時因為一家人不得不長期宅在家裡,家庭內部矛盾會更加尖銳,再加上外部環境的刺激,更容易引發焦慮,很容易爆發大規模的家庭紛爭。
Thumbnail
2020/02/05
有人說過,最美的愛情,不是一見鍾情,而是相濡以沫。中年夫婦的婚姻生活裡,有諸多不易,有各種不順,有熊孩子雞飛狗跳,有職場各種宮心計,如果夫妻尚不能攜手同行,那麼,人生還有什麼樂趣。請對你的妻子好一點,對你愛的女人好一點,因為有愛,才是人生最重要的一件事。
Thumbnail
2020/02/05
有人說過,最美的愛情,不是一見鍾情,而是相濡以沫。中年夫婦的婚姻生活裡,有諸多不易,有各種不順,有熊孩子雞飛狗跳,有職場各種宮心計,如果夫妻尚不能攜手同行,那麼,人生還有什麼樂趣。請對你的妻子好一點,對你愛的女人好一點,因為有愛,才是人生最重要的一件事。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最近因為「週休三日」提案達到連署門檻,所以有關機關必須在6月26日前回應該提案。 初初看到這個新聞時,「wow…」心想居然有人提案這個看似對勞工很不錯的內容,但新聞出來以後,看到的留言、聽到的討論,居然大多數都不是覺得很棒,而是「怎麼可能」、「想太多」、「乾脆週休七日好了」等等這類的評論。 有趣的是
Thumbnail
最近因為「週休三日」提案達到連署門檻,所以有關機關必須在6月26日前回應該提案。 初初看到這個新聞時,「wow…」心想居然有人提案這個看似對勞工很不錯的內容,但新聞出來以後,看到的留言、聽到的討論,居然大多數都不是覺得很棒,而是「怎麼可能」、「想太多」、「乾脆週休七日好了」等等這類的評論。 有趣的是
Thumbnail
數位遊牧民族的生活如何?要不要放棄現職,改追尋一個完全遠端的工作?自由的界線要怎麼取捨,賺錢是要賺最多的,還是要與生活平衡的。還是有第三方選項,可以賺最多的錢卻犧牲更多生活品質。成為金錢的奴隸,被金錢追著跑,如何取捨,如何化解?
Thumbnail
數位遊牧民族的生活如何?要不要放棄現職,改追尋一個完全遠端的工作?自由的界線要怎麼取捨,賺錢是要賺最多的,還是要與生活平衡的。還是有第三方選項,可以賺最多的錢卻犧牲更多生活品質。成為金錢的奴隸,被金錢追著跑,如何取捨,如何化解?
Thumbnail
內捲化 從2020年開始,內捲一詞在中國大陸成為人們廣泛知道的詞彙,並在原意上加入惡性競爭、向下沉淪、自我審查、苦中作樂等更為負面的含義。舉例就像一家公司,原本實行八小時工作制,但有些人自願加班,並得到管理層的賞識。此時,原先按時上下班的人開始擔心自己成為劣勢者,也自願加班,久而久之,加班便成為常態
Thumbnail
內捲化 從2020年開始,內捲一詞在中國大陸成為人們廣泛知道的詞彙,並在原意上加入惡性競爭、向下沉淪、自我審查、苦中作樂等更為負面的含義。舉例就像一家公司,原本實行八小時工作制,但有些人自願加班,並得到管理層的賞識。此時,原先按時上下班的人開始擔心自己成為劣勢者,也自願加班,久而久之,加班便成為常態
Thumbnail
出處來自FB暢哥-網路公司如何遠距工作 主講者:權自強 從何時開始遠距工作,為什麼? A:十年前初期創業,請第一位員工,發現異常。 主要離職創業目的:工作時間較自由,主要不想進辦公室創業。 註記:該第一位員公在上班時候,沒有認真上班,到後面會為了會變成待在辦公室每天監督,看他認真工作,維持幾天就受
Thumbnail
出處來自FB暢哥-網路公司如何遠距工作 主講者:權自強 從何時開始遠距工作,為什麼? A:十年前初期創業,請第一位員工,發現異常。 主要離職創業目的:工作時間較自由,主要不想進辦公室創業。 註記:該第一位員公在上班時候,沒有認真上班,到後面會為了會變成待在辦公室每天監督,看他認真工作,維持幾天就受
Thumbnail
第一慘是:拿命還換不到錢。廣告人都活不過60歲?互聯網人20多歲就跟世界再見了!
Thumbnail
第一慘是:拿命還換不到錢。廣告人都活不過60歲?互聯網人20多歲就跟世界再見了!
Thumbnail
先分享一個新聞 台灣勞工業真的很慘,明明是技術職業混到這種程度只能說是世界少有 再說一次,我真的、真的覺得很慘 我也得說,台灣的勞動基準法只比礦業法好上那麼一點(差別在礦業法從來沒有用過,勞動基準法還是有再拿出來用,只是設立得太爛,太多漏洞,從設立至今,少有修法補漏洞),但是一樣還是很爛 第一節
Thumbnail
先分享一個新聞 台灣勞工業真的很慘,明明是技術職業混到這種程度只能說是世界少有 再說一次,我真的、真的覺得很慘 我也得說,台灣的勞動基準法只比礦業法好上那麼一點(差別在礦業法從來沒有用過,勞動基準法還是有再拿出來用,只是設立得太爛,太多漏洞,從設立至今,少有修法補漏洞),但是一樣還是很爛 第一節
Thumbnail
中國有一個知名的在線音頻分享平台“喜馬拉雅”,上班的時候聽到一段很有意思的話。 人之所以富有是因為有很多選擇,如果不知道自己要什麼,就去選那個可以有更多選擇的選擇。 如果不知道自己要什麼,就選擇錢最多的那份工作,因為錢可以給自己未來有更多的選擇。可是我們以錢做為選擇一份工作的判斷時,是不是我們就落入
Thumbnail
中國有一個知名的在線音頻分享平台“喜馬拉雅”,上班的時候聽到一段很有意思的話。 人之所以富有是因為有很多選擇,如果不知道自己要什麼,就去選那個可以有更多選擇的選擇。 如果不知道自己要什麼,就選擇錢最多的那份工作,因為錢可以給自己未來有更多的選擇。可是我們以錢做為選擇一份工作的判斷時,是不是我們就落入
Thumbnail
5/1勞動節,屬於我們勞工的日子。 已當勞工多年的我,每天都想著何時不用再當勞工的那種勞工。 如果這句:「工作只是交換薪資的手段,不要逼別人熱情以對。」 我都想換成:「換工作是增加薪資的手段,不要因為人情而困住自己。」 身為主管的你,或老闆的他,會不會很想掐死我呢!  在社會多年的我,其實還真的有想
Thumbnail
5/1勞動節,屬於我們勞工的日子。 已當勞工多年的我,每天都想著何時不用再當勞工的那種勞工。 如果這句:「工作只是交換薪資的手段,不要逼別人熱情以對。」 我都想換成:「換工作是增加薪資的手段,不要因為人情而困住自己。」 身為主管的你,或老闆的他,會不會很想掐死我呢!  在社會多年的我,其實還真的有想
Thumbnail
很多父母以為,堅持在一個月薪六位數的崗位上,最大的意義就是為孩子換取溫飽,甚至更廣闊的未來。錯了!社畜這個職位是會世襲的!這種不快樂和壓抑感都會一併傳承下去。更可怕的是,孩子長大後需要當社畜才會有安全感。
Thumbnail
很多父母以為,堅持在一個月薪六位數的崗位上,最大的意義就是為孩子換取溫飽,甚至更廣闊的未來。錯了!社畜這個職位是會世襲的!這種不快樂和壓抑感都會一併傳承下去。更可怕的是,孩子長大後需要當社畜才會有安全感。
Thumbnail
去年底,一則互聯網公司是否要將996流程化正規化的問題,引起了社會各界的廣泛討論。4月,行業巨頭劉強東和馬雲對這則傳聞相繼回應,態度立場均頗為鮮明,馬雲12日發表的聲明文章更是迅速刷屏。畢竟,作為行業大佬公開支持996,並聲稱996是福報刺痛了很多人。
Thumbnail
去年底,一則互聯網公司是否要將996流程化正規化的問題,引起了社會各界的廣泛討論。4月,行業巨頭劉強東和馬雲對這則傳聞相繼回應,態度立場均頗為鮮明,馬雲12日發表的聲明文章更是迅速刷屏。畢竟,作為行業大佬公開支持996,並聲稱996是福報刺痛了很多人。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