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而優則寫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8 分鐘
raw-image

幾乎可以說,每個作家在未成為作家前,都先是一個讀者。作家尚且分為職業與業餘,讀者卻無所謂專業,只要識字,就可閱讀,當然識字愈多,能夠讀的書就愈多,而閱讀的量跟閱讀的質是否成正比呢?這倒又未必。畢竟世人中有幾人像錢鍾書一樣,不僅博覽群書,而且每有深究,甚至能在許多範疇上都成一家言呢?不少家長跟我說,他們家的孩子都喜歡閱讀,若然屬實,當然可喜,而接下來家長就會疑惑,孩子愛閱讀,為甚麼就是不會寫,亦不愛寫呢?

喜歡閱讀並不代表喜歡寫作,更不代表會寫作,正如很多人喜歡看電影,卻完全不懂,亦不會有興趣學編劇。就我的經驗,很多孩子對閱讀都不抗拒,甚至可以說喜歡。當然受歡迎的書種,不外乎兩大類:漫畫和故事書。嚴格而言,就只一類:故事。遺憾的是,不少家長始終有一種主觀願望,只要可以提升寫作技巧,讀故事也是無妨的,不然就覺得讀故事書只是消磨時間。事實亦印證他們的想法:很多愛讀故事的孩子,往往在校內的寫作分數未如理想。這情況如何不令家長們抓狂呢?

這個看似帶人進入死胡同的問題,並非小學生獨有,有許多青年作者都會疑惑,究竟閱讀與寫作的關係是甚麼?應該讀些甚麼書才會對寫作有實際幫助?那些所謂的經典是不是已經過時了?再讀那些書,會不會使寫作能力不進反退?這些問題都足以各寫一篇專文來探討,而我試把建議概括為五個字:讀而優則寫

人喜歡聽故事是一種天性,孩子想聽故事的欲望,往往比成人還要大。故事是他們認識外部世界、認識自己,以及世界和自己的關係的一道重要橋樑,因此,讀故事本身對他們而言,絕對不是苦差,前提是那故事是要由他自己挑選的,還有一個條件:他要有理解和詮釋故事的自由。如果你對這點不太理解,甚至不怎麼同意的話,我建議你讀一讀詹姆斯.桑伯(James Thurber)寫的《公主的月亮》1。在《如何閱讀一本書》2中,作者艾德勒和范多倫把閱讀分為四個層次:基礎閱讀、檢視閱讀、分析閱讀以及主題閱讀。後三個層次極需要人主動閱讀,否則閱讀只會變成被逼而做的差事。讀的人興趣缺如,閱讀成效不彰,徒浪費閱讀者的光陰。

閱讀故事絕對是一件主動閱讀的事。孩子開始閱讀故事,往往捧起一本書,翻幾翻,覺得故事不合脾胃,隨手一扔,拋到九霄雲外,又翻另外一本。這樣一直翻一直翻,直至遇到一個合口味的,就會廢寢忘餐地讀,讀得天昏地暗,誓要把書一口氣讀完為止。這就是林語堂先生所說的,「讀書須先知味」。他提出讀書第一要義是:

書不可強讀,強讀必無效,反而有害。3

希望培養孩子具質素的閱讀,首要的就是跟他一起尋覓合他性情與口味的書,還要從故事書開始。

其次是跟孩子不時進行自由對談。所謂「自由對談」,並非無的放矢,亦非學術討論,而是一種互相交流想法和感受的對談,透過對一本書的認識與看法,開闢一個互相認識的空間,留位置給想象力,讓孩子參與創作故事中的故事,或故事以外的故事,這過程使閱讀不再平面和單向,而是孩子進入故事世界之中,與作者共同建構的「新故事」。閱讀的樂趣自會油然而生。

自由對談對閱讀和寫作均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愈多具想象力的對談,可以讓孩子更喜愛閱讀和寫作。

假以時日,孩子自會對閱讀有更大的渴求,直至到達一個臨界點,就會動筆嘗試寫屬於自己的故事。這是讀而優則寫的第一步。

我曾在一個創意寫作班上,給孩子看一段只有幾分鐘的動畫,然後讓他們分享對那個動畫故事的看法,再請他們按動畫故事的架構,創作自己的故事。以下是其中兩個故事:


夢飛行 — 黃浩銘
從前,有一個小男孩,他的名字叫查理,他有一個夢想,就是坐火箭飛上太空。
有一天,他跟媽媽去買東西,看見一部火箭機動遊戲機,他馬上懇求媽媽給他幾塊錢去玩。他玩了一會,還以為火箭真的會飛上天,可是時間夠了,遊戲機也停了下來。他有點失望,想再玩多幾遍,可是已沒有錢了。
他靈機一動,決定賣檸檬汁來賺錢,他花了差不多一生的時間才儲了足夠多的硬幣。成為老人家的他,用那些硬幣來玩那部火箭遊戲機,最初遊戲機只動了一動,還以為是機器日久失修,原來只是有些硬幣卡住了。當硬幣重新掉進機器中時,火箭重新啟動,並且一飛沖天,飛到月球,查理更成為了月亮之神呢。

夢飛行 — 鄒靜希
從前,有一個男孩叫準人,他從小便想上太空。有一天,他如平常一樣,拿著玩具火箭跟媽媽上街去,在途中看見一架機動火箭。他從媽媽手上拿了一個硬幣,投進機器裡,玩了一會兒,火箭便停下來了。他想再玩很多次,可是沒有足夠金錢。在失望之際,他看見一張貼在牆上的宣傳單張,是關於檸檬汁的,這使他靈機一觸,決定賣檸檬汁來儲錢。
他憑著決心和毅力,做起檸檬汁生意,差不多花了一輩子,終於儲了足夠多的錢,重回到小時候的機動火箭那裡。他把硬幣全投進去,然後坐上火箭,等待「起飛」。可是,火箭一動不動。當他以為火箭已經壞了之際,火箭竟重新啟動,原來剛才只是有幾枚硬幣卡住了,一時無法令火箭開動而已。
準人夢想成真,飛到太空,跟外星人和其他太空人打招呼,成為好朋友,一起玩得十分暢快。
我們都要像準人一樣,不要放棄夢想,要努力向目標奮進。

兩個故事反映了兩個不同性情和想法的孩子。一個具有神話式的想象,一個則胸懷壯志,要向夢想進發。這兩個孩子都喜歡閱讀故事書,那些故事內容和文句表達手法,往往潛移默化地感染著他們,碰上一個自由的創作空間,以及各自獨特的經歷和感悟,促使他們隨心所欲地寫出自己的文字。

從創作的角度而言,寫作是對閱讀的欲求不滿,而自由的閱讀空間是寫作的重要條件。一旦嘗過自由閱讀的趣味,才能開始學習有質素的閱讀,假以時日,閱讀不僅成為習慣,而且是優秀的閱讀。到達「讀而優則寫」的臨界點,寫作是自然不過的事。


  1. 詹姆斯.桑伯, 《公主的月亮》(台北:和英,2001)。
  2. 莫提默.艾德勒、查理.范多倫,《如何閱讀一本書》(台灣:商務,2003)。
  3. 林語堂,《讀書的藝術》(台北:新潮社,2010),頁25。


raw-image

凡講究想象的事,都需要超脫象外,才可達到創作的境界。收錄在《讀寫象外》的文章,都跟想象、靈感、心態等有關,盼能拋磚引玉,把讀者獨有的想象力引發出來。 這本書合適所有寫作新手、年輕作者、莘莘學子閱讀。

******************************************************

試讀 | https://www.flipsnack.com/B69E5B7EFB5/-.html

訂購 | https://forms.gle/Fp5f3N2J9i76VSm88

******************************************************

出版 | 山道出版社

協作 | PENANA

頁數 | 184頁

2019初版

ISBN | 978-988-74351-0-5

本書採用POD技術製作, 請支持微出版計劃

| https://www.penana.com/pod_intro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鄭子遴的沙龍
29會員
192內容數
跟喜歡閱讀與寫作的青年人和孩子,以及孩子的家長,分享我對閱讀與寫作的一點看法、經驗與感想,讓大小朋友慢慢喜歡這個讀寫象外的世界。
鄭子遴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2/03/18
一個疫症,顛覆了很多人的生活模式,其中包括孩子的學習生活。忽然間,孩子要適應在家上課與學習的模式,家長們自然份外緊張,到底孩子在家能否集中精神學習,而除了學校提供的課程外,他們又可以藉甚麼課外的材料—-例如兒童文學—-來幫助學習呢? 啟發的重點在於開放式的探索。 至於所謂的啟發,可分為以下幾方面:
Thumbnail
2022/03/18
一個疫症,顛覆了很多人的生活模式,其中包括孩子的學習生活。忽然間,孩子要適應在家上課與學習的模式,家長們自然份外緊張,到底孩子在家能否集中精神學習,而除了學校提供的課程外,他們又可以藉甚麼課外的材料—-例如兒童文學—-來幫助學習呢? 啟發的重點在於開放式的探索。 至於所謂的啟發,可分為以下幾方面:
Thumbnail
2021/08/28
林良先生秉持「淺語的藝術」來寫作。他所要呈現的是文章內在的意義、情感,所要傳達的是作者的理念與想法,而不只是單純的文字堆砌與美麗的詞彙構成的文學世界。他讓語言回歸溝通的本質,兒童在小學階段的語言學習,原本就是在培養學生正確理解和靈活應用本國語言文字的能力。
Thumbnail
2021/08/28
林良先生秉持「淺語的藝術」來寫作。他所要呈現的是文章內在的意義、情感,所要傳達的是作者的理念與想法,而不只是單純的文字堆砌與美麗的詞彙構成的文學世界。他讓語言回歸溝通的本質,兒童在小學階段的語言學習,原本就是在培養學生正確理解和靈活應用本國語言文字的能力。
Thumbnail
2020/06/28
故事確實必須往前推進,總得發生一些事情,但單單一封已寄出卻未送達的信,沒有明言的想法,或盛夏的一天,都算是行動。故事中不斷出現激烈的行動,通常只顯示出作者根本沒有在說故事。
Thumbnail
2020/06/28
故事確實必須往前推進,總得發生一些事情,但單單一封已寄出卻未送達的信,沒有明言的想法,或盛夏的一天,都算是行動。故事中不斷出現激烈的行動,通常只顯示出作者根本沒有在說故事。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常常被朋友問「哪裡買的?」嗎?透過蝦皮分潤計畫,把日常購物的分享多加一個步驟,就能轉換成現金回饋。門檻低、申請簡單,特別適合學生與上班族,讓零碎時間也能創造小確幸。
Thumbnail
常常被朋友問「哪裡買的?」嗎?透過蝦皮分潤計畫,把日常購物的分享多加一個步驟,就能轉換成現金回饋。門檻低、申請簡單,特別適合學生與上班族,讓零碎時間也能創造小確幸。
Thumbnail
只有尊重孩子的選書自由,閱讀這件事才從此有了樂趣和興趣,體會在浩瀚書海裡和自己有興趣的書相遇,是一件多快樂的事!當我們尊重每個孩子有選擇閱讀的自由時,我們才真正做到:「允許孩子成為他自己。」
Thumbnail
只有尊重孩子的選書自由,閱讀這件事才從此有了樂趣和興趣,體會在浩瀚書海裡和自己有興趣的書相遇,是一件多快樂的事!當我們尊重每個孩子有選擇閱讀的自由時,我們才真正做到:「允許孩子成為他自己。」
Thumbnail
寫作一個好故事必須運用很多技能,從描寫場景、刻劃人物到對話運用等寫作技能,也能透過寫作時的視角轉變去理解他人、深化同理心。可見「說故事」,其實是種面對社會的必修能力!
Thumbnail
寫作一個好故事必須運用很多技能,從描寫場景、刻劃人物到對話運用等寫作技能,也能透過寫作時的視角轉變去理解他人、深化同理心。可見「說故事」,其實是種面對社會的必修能力!
Thumbnail
一個疫症,顛覆了很多人的生活模式,其中包括孩子的學習生活。忽然間,孩子要適應在家上課與學習的模式,家長們自然份外緊張,到底孩子在家能否集中精神學習,而除了學校提供的課程外,他們又可以藉甚麼課外的材料—-例如兒童文學—-來幫助學習呢? 啟發的重點在於開放式的探索。 至於所謂的啟發,可分為以下幾方面:
Thumbnail
一個疫症,顛覆了很多人的生活模式,其中包括孩子的學習生活。忽然間,孩子要適應在家上課與學習的模式,家長們自然份外緊張,到底孩子在家能否集中精神學習,而除了學校提供的課程外,他們又可以藉甚麼課外的材料—-例如兒童文學—-來幫助學習呢? 啟發的重點在於開放式的探索。 至於所謂的啟發,可分為以下幾方面:
Thumbnail
我不會說自己是個飽讀詩書的人,因為確實不是,但如果這輩子可以完成一個夢想,看完全世界從古至今的書無非是不二之選。
Thumbnail
我不會說自己是個飽讀詩書的人,因為確實不是,但如果這輩子可以完成一個夢想,看完全世界從古至今的書無非是不二之選。
Thumbnail
小時候,家裡總是有很多書,被不小心撕裂一角的童書,仿若外星符號的英文圖畫書,許多爸媽作為回憶、從來沒再翻過的教科書和字典,還有翻到書肩都被磨損與的漢聲小百科與小小百科。 我印象中最愛的一本書,是大班時候大姑姑跟姑丈送的一本正方形的成語童書,那是我第一本帶有書衣的精裝書,潔白的封面上寫著成語故事,裡頭
Thumbnail
小時候,家裡總是有很多書,被不小心撕裂一角的童書,仿若外星符號的英文圖畫書,許多爸媽作為回憶、從來沒再翻過的教科書和字典,還有翻到書肩都被磨損與的漢聲小百科與小小百科。 我印象中最愛的一本書,是大班時候大姑姑跟姑丈送的一本正方形的成語童書,那是我第一本帶有書衣的精裝書,潔白的封面上寫著成語故事,裡頭
Thumbnail
我們一般所謂開拓孩子的思維與創作力,都多從技術層次切入,其實孩子的世界從年幼起,多半是由成人塑造的。我見過家長帶孩子到書店,無所不用其極要引導孩子選取他們心目中的書:「這些不會好看的,那些很悶的……這些你就沒有看過。」這樣無疑是遏抑孩子的獨特個性發展。
Thumbnail
我們一般所謂開拓孩子的思維與創作力,都多從技術層次切入,其實孩子的世界從年幼起,多半是由成人塑造的。我見過家長帶孩子到書店,無所不用其極要引導孩子選取他們心目中的書:「這些不會好看的,那些很悶的……這些你就沒有看過。」這樣無疑是遏抑孩子的獨特個性發展。
Thumbnail
孩子喜歡讀故事不等於喜歡寫故事,樂於做一個讀者也是很不錯的選擇,好些小說評論專家都不會創作,他們是專業的讀者(沒錯,閱讀是可以專業訓練的。)相反,小說家亦未必能好好的分析文本。再者,如果孩子真的喜歡寫作,他暢游書海一段日子後,自然會按耐不住,或張開口或拿起筆要吐出醞釀已久的故事。那時候,大人要做的,
Thumbnail
孩子喜歡讀故事不等於喜歡寫故事,樂於做一個讀者也是很不錯的選擇,好些小說評論專家都不會創作,他們是專業的讀者(沒錯,閱讀是可以專業訓練的。)相反,小說家亦未必能好好的分析文本。再者,如果孩子真的喜歡寫作,他暢游書海一段日子後,自然會按耐不住,或張開口或拿起筆要吐出醞釀已久的故事。那時候,大人要做的,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