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在兒童文學裡學習到甚麼?

更新於 2022/03/18閱讀時間約 6 分鐘
一個疫症,顛覆了很多人的生活模式,其中包括孩子的學習生活。忽然間,孩子要適應在家上課與學習的模式,家長們自然份外緊張,到底孩子在家能否集中精神學習,而除了學校提供的課程外,他們又可以藉甚麼課外的材料—-例如兒童文學—-來幫助學習呢?
誠然,香港的學校教育本身就鮮以兒童文學作為孩子的學習素材,從我女兒讀小學的時候,學校圖書館提供的圖書來看,亦不見得學校銳意向孩子推廣兒童文學作品。家長當然希望孩子多讀兒童文學,不論是小說、散文或者童話,期望他們透過閱讀這些書本,多識點生字和修辭,至少或可提升作文能力。事實呢,以我教導孩子寫作的經驗來看,似乎跟家長的期望有頗大的落差。
我絕對相信多閱讀可以學會衍詞造句,但極需要有系統的訓練,這是另一個議題,而我更相信閱讀對孩子而言,比識字與造句更重要的,是啟發。假若孩子未能透過閱讀獲得或多或少、或深或淺的啟發,他們能提升自己的層次其實很有限。
啟發的重點在於開放式的探索。
「文學的問題其實沒有任何明確的答案,無論是探索文字或是報告,一篇承認矛盾的可能並留下未解結論的文章,比刻意扭曲並去除一些東西以獲得明確解決之道的文章,來得更誠實,更具知識的啟發。」培利·諾德曼(Perry Nodelman)《閱讀兒童文學的樂趣》頁28
香港教育制度過於著重答案,有答案才能結案(file closed ),這種學習的意義其實並不大,所謂的課程(curriculum )其實是學程,學習者才是核心,他們能否主動學習(subjective learning )才是問題重心,而主動閱讀是主動學習的前提,因此具啟發性的書本絕對是學習的金鑰。
至於所謂的啟發,可分為以下幾方面:
學習想像
好的兒童文學能賜與孩子想像的翅膀,因為那些文學作品都擺脫現實的桎梏。羅爾德·達爾(Roald Dahl)的作品就是其中的佼佼者。
好的故事往往給孩子一種尚未解開的神秘感,偵探故事、靈異故事、奇幻故事都是孩子普遍愛讀的,其共通點就是神祕感。孩子天生對一些似懂非懂的東西感到好奇,這種神秘力量是他們追尋的動力。C.S.路易斯認為童話故事是「精神上的探索」,孩子從中不僅學會識字,或者學會一些知識和技巧,而且能感悟一點關於人情世故的道理。
我在《讀寫象外》一書中提及寫作班的學生以「如果我有一支神奇畫筆」來創作一篇文章,在《讀寫象外II》提及學生們對《三隻小豬》進行二次創作,他們在創作的時候同時在腦海中再次閱讀故事,而故事本身就能給予他們另一種想像。
社會得以改善和進步,靠賴人的想像力,而文學作品就是培養想像力的溫床。
學習遊戲
兒童文學本身就帶有遊戲性質。康德的遊戲說是為追尋藝術起源而建構的。
童謠是其中一種富有遊戲性質的文學體裁。一邊唱一邊玩遊戲。
以西方而言,直到十八世紀後,兒童文學的創作才開始以兒童的興趣與教育並重,英國人紐伯瑞(John Newbury)是第一個在將兒童文學界定為娛樂的人。
「閱讀文學的主要樂趣就是文學能把我們自己抽離而想像我們是別人。」《閱讀兒童文學的樂趣》頁34
角色扮演是孩子最容易授入的遊戲。好的兒童文學作品都能引導孩子投入在角色之中,他們在心理上會把自己代入到角色裡面,想像自己會如何面對角色的矛盾與困局,又會引發對角色的批判思考,或同情或批評,這些心理遊戲都能幫助孩子成長。
幽默也帶有遊戲的意味,這是孩子喜讀笑話的原因。很多兒童文學作家的作品都很幽默,例如前面提過的羅爾德·達爾、意大利兒童文學大師羅大里、德國國寶級兒童文學作家奧菲普斯洛等,他們的作品均以幽默有趣見稱。台灣殿堂級兒童文學作家林良在他的作品中,常以自創語句替代成語,使小讀者讀起來興味盎然。我在去年明報小作家工作坊上向孩子們介紹林良的寫作風格,他們覺得不需引經據典都可以創作優秀文章,感到嘖嘖稱奇,因為他們接受的學校教育都是「一篇三百字的文章要用上至少五句成語」的沉悶事情。
學習對話
對話是令孩子成長的一種方法,這看似簡單卻常被家長忽略。家長不要以為談話就等於對話,很多時候,家長都是說的那個,孩子只有聆聽的份兒,或者家長給予訓示,孩子就不容爭辯,這些都不是對話。透過跟孩子閱讀兒童文學,一起分享文學作品中的得著,是打開真心相向的話匣子的好方法。
古時那些穴居的祖先圍坐火堆旁,講述狩獵時遇到的野獸,講述與其他部落之間的戰爭故事,講述大自然神話,他們透過那些敘事把知識與智慧傳授給孩子們,並由此建立部落的風俗、傳統,還有宗教。人們都在這種口頭文學的環境裡成長。人在學會寫字後,仍要繼續不斷地說話,寫出來的思想和說出來的思想相互影響著。
「文學必須被討論。唯有透過與那些對書本有經驗的他人討論,新的意義才能夠有效地建構。」史提夫·畢克內爾(Steve Buckner)
培利·諾德曼說:「許多大人都假定兒童文學帶有教育讀者的主要目的,因此許多童書都是寓言,而我們最常教孩子的意義建立策略,就是去尋找道德教訓、訊息或主題;這種策略包含兩部分:第一是認同(identification),其次是操弄(manipulation)。」《閱讀兒童文學的樂趣》頁75
他續說:「認同與操弄的過程雖有時會誤導,卻也是極有效的教學方法,但是如果我們假定所有的故事都是寓言,而死板地認為尋找其中的訊息是我們所能提供小讀者理解故事的唯一策略,那可能就會大大限制了他們回應文學作品的能力。」同上,頁76
對話的重點是平等、互相尊重與理解,要跟孩子保持平視的態度,彼此在兒童文學作品中分享得著,探索更多的可能性。
學習獨立思考
「看書時,如果不主動求知,沒有人會幫你。相較之下,只要打開電視,資訊就主動呈現在觀眾眼前,不必思考、不必追尋,只要當伸手牌就好了。」安野光雅《思考的孩子》頁122
疫情期間,在家看書是獨個兒的事,而這種獨個跟作者在對話的活動,能造就孩子獨立思考,他們不用太快對一個問題下定論,亦不易受別人的影響,獨立思考也是學習對話的基礎,唯有獨立思考才可令孩子真正提升自己,成為一個更好的人。
即將進入廣告,捲動後可繼續閱讀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avatar-img
    29會員
    183內容數
    跟喜歡閱讀與寫作的青年人和孩子,以及孩子的家長,分享我對閱讀與寫作的一點看法、經驗與感想,讓大小朋友慢慢喜歡這個讀寫象外的世界。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鄭子遴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林良先生秉持「淺語的藝術」來寫作。他所要呈現的是文章內在的意義、情感,所要傳達的是作者的理念與想法,而不只是單純的文字堆砌與美麗的詞彙構成的文學世界。他讓語言回歸溝通的本質,兒童在小學階段的語言學習,原本就是在培養學生正確理解和靈活應用本國語言文字的能力。
    故事確實必須往前推進,總得發生一些事情,但單單一封已寄出卻未送達的信,沒有明言的想法,或盛夏的一天,都算是行動。故事中不斷出現激烈的行動,通常只顯示出作者根本沒有在說故事。
    由於短篇小說的篇幅一般而言較小,因此創作短篇的朋友,需要把以上三個特點發揮得恰到好處。由於短篇主要以較簡單的情節線來呈現一個橫斷面,它能承載的人物和情節都被限制了,而要在細節當中加以發揮就更不容易,其中一個要素,就是拿揑「轉變」。
    無論寫故事還是文章,很多朋友都希望讀者能盡量接收最多的信息,那些都是作者心裡很想他們知道的事,而使作品出現問題的,都是這些冗贅的信息。這導致兩個缺點,一是使作品出現不相關的「雜訊」,使讀者難以接收來自故事或文章的清晰而正確的信息;二是作者難於梳理和組織那些「雜訊」,使它們成為多餘的部分,反而使作品的
    大凡藝術,都是直覺與知識的混合體,亦是美學與科學的結合。點子既是瞬間閃出的靈光,也是日積月累的知識和經驗的反饋,不能顧此失彼。創作者需要隨時累積知識、經驗,閱讀當然是每時每刻要做的事,正如金庸說過,閱讀對他而言,猶如呼吸,是最自然不過的事,日積月累,這種「呼吸」就使創作滿有生命力。
    我個人認為,短篇小說猶如一幅速描畫,目的是讓人準確地抓著故事的主題,瞭解角色的性格與命運,感悟故事帶出的信息。
    林良先生秉持「淺語的藝術」來寫作。他所要呈現的是文章內在的意義、情感,所要傳達的是作者的理念與想法,而不只是單純的文字堆砌與美麗的詞彙構成的文學世界。他讓語言回歸溝通的本質,兒童在小學階段的語言學習,原本就是在培養學生正確理解和靈活應用本國語言文字的能力。
    故事確實必須往前推進,總得發生一些事情,但單單一封已寄出卻未送達的信,沒有明言的想法,或盛夏的一天,都算是行動。故事中不斷出現激烈的行動,通常只顯示出作者根本沒有在說故事。
    由於短篇小說的篇幅一般而言較小,因此創作短篇的朋友,需要把以上三個特點發揮得恰到好處。由於短篇主要以較簡單的情節線來呈現一個橫斷面,它能承載的人物和情節都被限制了,而要在細節當中加以發揮就更不容易,其中一個要素,就是拿揑「轉變」。
    無論寫故事還是文章,很多朋友都希望讀者能盡量接收最多的信息,那些都是作者心裡很想他們知道的事,而使作品出現問題的,都是這些冗贅的信息。這導致兩個缺點,一是使作品出現不相關的「雜訊」,使讀者難以接收來自故事或文章的清晰而正確的信息;二是作者難於梳理和組織那些「雜訊」,使它們成為多餘的部分,反而使作品的
    大凡藝術,都是直覺與知識的混合體,亦是美學與科學的結合。點子既是瞬間閃出的靈光,也是日積月累的知識和經驗的反饋,不能顧此失彼。創作者需要隨時累積知識、經驗,閱讀當然是每時每刻要做的事,正如金庸說過,閱讀對他而言,猶如呼吸,是最自然不過的事,日積月累,這種「呼吸」就使創作滿有生命力。
    我個人認為,短篇小說猶如一幅速描畫,目的是讓人準確地抓著故事的主題,瞭解角色的性格與命運,感悟故事帶出的信息。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合作聲明與警語: 本文係由國泰世華銀行邀稿。 證券服務係由國泰世華銀行辦理共同行銷證券經紀開戶業務,定期定額(股)服務由國泰綜合證券提供。   剛出社會的時候,很常在各種 Podcast 或 YouTube 甚至是在朋友間聊天,都會聽到各種市場動態、理財話題,像是:聯準會降息或是近期哪些科
    Thumbnail
    這篇文章探討了兒童繪畫心理學中兩本書的內容和特點,以及適合的讀者群。兩本書分別介紹了兒童繪畫的評量方法和心理學視角,並提供了不同的觀點和應用。適合專業心理學家、兒童心理評估人員,以及對兒童心理學有興趣的家長和教師。
    Thumbnail
    這本文章介紹了兩本書《兒童在畫人測驗的投射評量》和《從畫畫覺察孩子情緒》。文章探討了這兩本書的不同風格和能量,並對它們進行了比較分析,針對書籍的語言風格和讀者群給出了建議。最後總結了這兩本書的獨特價值和適用範圍。
    Thumbnail
    當帶著年幼的孩子外出用餐時,他們充滿好奇與活力,很難保持安靜。用嚴肅的命令無法達到效果,可以採取遊戲的方式,讓孩子保持安靜,提升親子關係。本文分享帶女兒外出用餐的經驗與方法。
    Thumbnail
    我的兒子奧利佛(Oliver)大約十個月大的時候,就已經懂得用正確的方向拿起書本。朋友或祖父母來訪時,孩子的父親或我會故意把書倒過來拿給他,等著他把書轉正。這時訪客一定會興奮地稱讚他,他會看起來一臉得意。他那時真的有感到自豪嗎?也許不是像成人那樣的自豪……
    Thumbnail
    2021年11月21日在台北市濟南路的台灣文學基地擺攤,如昨天一般在最裏面最好認的位置。風和日麗的天氣下,沒客人時可以畫畫圖,感覺不錯!圖中小男孩本尊戴著口罩,所以表情只能靠想像。
    Thumbnail
    孩子常常做出一些讓你感到崩潰,你以為那些是不當行為或是訊息密碼? 重點是你必須了解孩子為什麼這麼做,以及他想要透過行為實現的目的。 重點(一)先了解孩子為什麼會那樣做?  舉例: 我的小孩精力旺盛,假日中午常常不睡午覺?搞的我精疲力盡,有一天我不小心睡著了,醒了卻發現他手、腳都被奇異筆塗上長長的線
    我們是在玩一種「猜猜看接下來會怎樣」的遊戲。
    時光回到1987年剛剛解嚴的台灣,白色恐怖的陰影還沒正式解除,文化界有所謂的禁歌、禁書,政治界也還有禁語、黑名單,所以出版仍然受到很大的限制,「大陸匪區」的作品、左傾的作品、戰前台灣某些「有問題」的作品統統不能出版,因此對於一個熱愛文學書並且有閱讀癮的國中生,最容易的接觸到的作家就是當時的台灣作家們
    Thumbnail
    重讀〈背影〉,讓我最先想到的是文學的療癒作用:朱自清透過這篇文章,以內在思想的作用來改變外在真實,重建它們在自己心中的理想模樣(這正是古老魔法的特色),不只要撫慰、療癒他自己與父親間有過的傷痛,同時也可讓有過同樣傷痛的人在讀後獲得一些療癒與省思,而這些,都在呼應「文學乃是最後魔法」的說法。
    Thumbnail
    *合作聲明與警語: 本文係由國泰世華銀行邀稿。 證券服務係由國泰世華銀行辦理共同行銷證券經紀開戶業務,定期定額(股)服務由國泰綜合證券提供。   剛出社會的時候,很常在各種 Podcast 或 YouTube 甚至是在朋友間聊天,都會聽到各種市場動態、理財話題,像是:聯準會降息或是近期哪些科
    Thumbnail
    這篇文章探討了兒童繪畫心理學中兩本書的內容和特點,以及適合的讀者群。兩本書分別介紹了兒童繪畫的評量方法和心理學視角,並提供了不同的觀點和應用。適合專業心理學家、兒童心理評估人員,以及對兒童心理學有興趣的家長和教師。
    Thumbnail
    這本文章介紹了兩本書《兒童在畫人測驗的投射評量》和《從畫畫覺察孩子情緒》。文章探討了這兩本書的不同風格和能量,並對它們進行了比較分析,針對書籍的語言風格和讀者群給出了建議。最後總結了這兩本書的獨特價值和適用範圍。
    Thumbnail
    當帶著年幼的孩子外出用餐時,他們充滿好奇與活力,很難保持安靜。用嚴肅的命令無法達到效果,可以採取遊戲的方式,讓孩子保持安靜,提升親子關係。本文分享帶女兒外出用餐的經驗與方法。
    Thumbnail
    我的兒子奧利佛(Oliver)大約十個月大的時候,就已經懂得用正確的方向拿起書本。朋友或祖父母來訪時,孩子的父親或我會故意把書倒過來拿給他,等著他把書轉正。這時訪客一定會興奮地稱讚他,他會看起來一臉得意。他那時真的有感到自豪嗎?也許不是像成人那樣的自豪……
    Thumbnail
    2021年11月21日在台北市濟南路的台灣文學基地擺攤,如昨天一般在最裏面最好認的位置。風和日麗的天氣下,沒客人時可以畫畫圖,感覺不錯!圖中小男孩本尊戴著口罩,所以表情只能靠想像。
    Thumbnail
    孩子常常做出一些讓你感到崩潰,你以為那些是不當行為或是訊息密碼? 重點是你必須了解孩子為什麼這麼做,以及他想要透過行為實現的目的。 重點(一)先了解孩子為什麼會那樣做?  舉例: 我的小孩精力旺盛,假日中午常常不睡午覺?搞的我精疲力盡,有一天我不小心睡著了,醒了卻發現他手、腳都被奇異筆塗上長長的線
    我們是在玩一種「猜猜看接下來會怎樣」的遊戲。
    時光回到1987年剛剛解嚴的台灣,白色恐怖的陰影還沒正式解除,文化界有所謂的禁歌、禁書,政治界也還有禁語、黑名單,所以出版仍然受到很大的限制,「大陸匪區」的作品、左傾的作品、戰前台灣某些「有問題」的作品統統不能出版,因此對於一個熱愛文學書並且有閱讀癮的國中生,最容易的接觸到的作家就是當時的台灣作家們
    Thumbnail
    重讀〈背影〉,讓我最先想到的是文學的療癒作用:朱自清透過這篇文章,以內在思想的作用來改變外在真實,重建它們在自己心中的理想模樣(這正是古老魔法的特色),不只要撫慰、療癒他自己與父親間有過的傷痛,同時也可讓有過同樣傷痛的人在讀後獲得一些療癒與省思,而這些,都在呼應「文學乃是最後魔法」的說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