照相手機發明於 1997 年,發明者 Philippe Kahn 當時帶著這項設計到美國幾家大廠卻遭到拒絕,他們不懂為何用來通話的手機會需要拍照。Philippe Kahn 只好轉向找日本夏普並順利合作,2000 年夏普產出了世界上第一支照相手機,但並未引起過多討論。當時多數人還未意識到,拍照功能將成為日後手機的基本配備,並在 20 年內徹底改變人際與社群的建立及互動。
美國導演強納森.伊納休斯.葛林(Jonathan Ignatius Green),2017 年個人首部紀錄短片《Birth of the Camera Phone》即採訪了照相手機的發明者 Philippe Kahn。如果要談社群興起,就不能不提到照相手機,拍照手機改變了人與人的溝通方式,也讓社交行為從面對面轉向雲端。導演強納森.伊納休斯.葛林顯然作足功課。2018 年,他將攝影機對準了出生於拍照手機世代的少男少女,探討這世代對於社群平台的依存與影響。
《社群動物》紀錄對象為 1997 年後出生的美國青少年。這一代青少年成長於拍照手機風行的「滑」世代,對他們來說,facebook 已是上個世紀的產物,是長輩用來講長篇大論的東西。滑世代大多活躍於 Instagram。他們用影像決定說法,資訊流動更加快速。2016 年,Instagram 推出限時動態功能(Stories),再次將資訊加速,讓滑世代隨時處於一旦錯過就不再的焦慮中。《社群動物》鏡頭前的青少年大多熟稔鏡頭,對自己感興趣或擅長的話題滔滔不絕,面對社群的使用他們有自己的見解與看法。的確,提到社群,恐怕沒有比這群青少年更有資格評論的對象。他們出生在被鏡頭直視的時代,從出世那刻就被動成為社群的一份子。他們被父母拍照上傳,成長過程幾乎都攤在網路上。他們在社群出生,注定與它為伍。
《社群動物》以青少年作為紀錄觀點,有趣的是片中選了三名截然不同家庭背景的年輕人,有生於富裕家庭希望成為模特兒的女孩凱琳,有生長在貧民區的少年杭薩,也有中產家庭長大的高中少女艾瑪。現實生活有差異,社群平台卻意外給予公平的起跑點。Instagram 一視同仁,一組帳號密碼即可進入這個世界。
《社群動物》紀錄的三名要角中,杭薩是最令我感興趣的。住在紐約皇后區的杭薩,湊錢跟朋友買了一台二手照相手機,Instagram 打開了他的世界,也激起他的好勝心。他攀爬高橋,闖入管制區,只為按下只有他才能看見的角度快門。為了獲得更多愛心與追蹤者,杭薩鋌而走險,最終如願被知名品牌看見,邀請他擔任攝影師,一舉改變了原本的生活。然而,杭薩並不是唯一的違法者,IG 上有成千上萬像杭薩這樣的帳號玩家,卻未能擁有杭薩的幸運。杭薩在片中坦言:「很慶幸自己沒有被抓,真的是有點好運。」呼應電影剛開場,杭薩本是個熱愛滑板且擁有高超技巧的男孩,最終讓他成名的卻不是滑板而是攝影。《社群動物》看似以社群為題,最終扣著的主題對我來說仍是機運。因為社群是媒介,而非答案。
社群平台提供這世代公平的起跑點,卻也帶來了更多困惑。同樣一件事為何有人做會受歡迎,其他人做卻不會?分享帶來的比較隨處可見。公平的入門方式卻不等於得到公平的結果,但問問哪一代人誰不是呢?《社群動物》對三名主角的選擇別具用心,透過三種背景帶我們看見想在社群上成名這件事的難以掌握。有人有錢有所計畫、有人沒錢想盡辦法、有人不想出名卻紅了。社群這個在我們看來「可掌控」的應用,僅僅只是滑過送出、上傳刪除這些功能,竟能對某人產生如此不思議的改變及影響。我們或許真來到了安迪.沃荷預言的未來中,每分每秒都有改變的可能,時時刻刻也得抱著砍掉重練的覺悟。原來成名如此簡單,也如此困難。重點在於你是否願意相信有這個可能?
「社群並沒有帶來新的衝擊,只是放大了本來就存在於人際之間的東西。」映後《社群動物》的導演在觀眾提問中,如此解釋他心中的社群影響。我覺得所言甚是。每個世代都有屬於它的媒介,都有渴望獲得認同的專屬方式。對這一代人來說,他們當然懂得社群是選項之一但並非唯一,也同時明白社群才是他們可以完全掌握的途徑,關於「成為自己想成為那種人」的最大可能。
有人拿社群只是玩,有人拿它經營人際,有人把它當成事業。社群的美好正是來自它的因人而異。看完電影想起幾年前參加的一場社群研討會,某個講者因為在社群平台上取了一個很像真名的名稱,導致他用本名居然被擋在門外。當時他這樣解讀:「不是你自己決定你是誰,而是社群上決定你是誰。」
如今憶起這番話仍鏗鏘有力。
全文劇照來源:電影官網
美麗新世界影展|《社群動物》(Social Animals)
強納森.伊納休斯.葛林|2018│USA│DCP│Color│87min
2019.12.18(三)14:35|光點台北電影院
2019.12.26(四)21:20|光點台北電影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