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實你沒有那麼需要一台車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6 分鐘

擁有汽車背後要付出的代價

raw-image

一般有小孩的家庭,選擇不買汽車似乎是很少見的做法。而車廠也很常用家庭開車出遊創造共同回憶的行銷手法,彷彿不買台車週末載家人出門同樂就不算盡到照顧家庭成員的義務。即使在這種社會風氣之下,我依然選擇不買汽車。嚴格說起來,我也曾經擁有過一台車,但經過評估過後決定把車賣掉。

不持有汽車的三個原因

如果說不擁有汽車是為了環保可能就太矯情了,但汽車和大眾運輸相比的確不是最環保的選擇。以下是三個我不買車的主要原因

  1. 可以省很多錢:開車每年需要繳牌照稅、燃料稅,需要買汽車保險,需要做保養洗車打蠟,出遠門需要付高速公路通行費以及停車費,如果家裡沒有停車位還需要另外租車位,油錢都還沒算進去呢。這些都是如溫水煮青蛙般,每年默默付出的金額。後面會引用U-CAR的文章,以持有中型轎車10年來計算一下到底成本是多少。以富爸爸窮爸爸的術語來說,汽車是你的負債而不是資產,持有汽車通常會帶給你更多的支出而不是收入。
  2. 開車很花時間:首先開車時你必須需要全神貫注在方向盤,沒辦法做其他事情。雖然說可以聽Podcast或音樂,但如果你想做其他的事情比如說閱讀Medium或是寫文章就沒辦法了。你也沒辦法享受窗外的美景,若是搭乘大眾運輸時還可以隨時拿出手機拍照。開車通勤或週末出遊的話還有很大的機率會遇到塞車,汽車動彈不得被卡在車陣中應該是很多人都不喜歡的經驗。另外如果你是在台北市區開車的話,在市區內找停車位也是很痛苦很花時間的事情。一般道路上很難找得到收費停車格,即便是有提供停車場的大賣場或百貨公司,停車場內一位難求也都是常見的狀況。題外話,有興趣多了解Podcast的人可以參考我的另外一篇文章”為什麼你應該從今天開始收聽Podcast?
  3. 常去的地方都不需要開車:這就完全因每個人的生活方式不同而有所差異,以我個人來說,孩子們的學校或是我工作的地點都可以搭公車或是捷運抵達。週末如果要帶孩子們出去玩,也會以方便為主選擇離家近的公園或校園遊玩。要去熱門的商圈更不用說,捷運或公車一定有到。有人可能會覺得帶小孩出門大包小包的不開車不行,但畢竟你到目的地後終究是要下車行走,開車再怎麼樣方便都是移動過程中方便而已。

持有汽車的成本

這邊要講的成本還必須分成金錢和精神兩方面,我們先從金錢方面開始談起,根據U-CAR網站整理的6款中型轎車的10年售後持有成本,約為42萬到58萬元不等。取個平均值的話就是50萬元。但U-CAR網站上的計算只涵蓋了稅賦、15萬公里定期保養、輪胎和油耗。這邊還需要再加上下面兩個成本:

  1. 汽車保險:保險金額可大可小,以每年5千元保守估計,10年為5萬元。
  2. 月租停車位:若是居住在寸土寸金的台北市,大多數人還是需要租一個以上的停車位在住家或是上班地點附近,這邊就保守以每個月4000元做估計,10年共需48萬元。

總計中型轎車光是持有10年的成本就要103萬元,這邊都還沒算入購車的成本喔。

除了金錢方面,持有汽車的同時也要考量精神方面付出的成本。舉例來說,今天你開車出門會擔心停車的位置是不是容易被其他汽車碰撞,相信大家都有經驗把車停在大賣場的停車格,相鄰的汽車開門卻不慎撞擊到自己的車留下大小傷痕。汽車一陣子沒清洗,車上蒙上一層灰,停在外面被果實或鳥屎擊中,這些乍看小事情其實累積起來都是精神上的不小負擔。如果你不擁有汽車,就再也不用擔心這些事情,可以把心思專注在其他更重要的事情上面。

不持有汽車後的交通方式

  1. 大眾運輸:騎ubike、搭乘捷運或公車都是很好的選擇,省錢又環保。雖然比起坐汽車可能要多走不少路,但你只要想成是順便運動就不會覺得累了。唯一的缺點就是如果有小孩同行,有時候上下公車不是那麼方便,公車的搭乘體驗也不是那麼好甚至有點危險,所以公車是我使用大眾運輸最後的選擇。
  2. 計程車(或Uber): 假使還是需要有台車載些東西,比如說要去大賣場採購日用品,由於已經省下了很多持有汽車上的花費,你可以毫不猶豫的隨時招計程車或是Uber,光是每個月租停車位的費用就可以坐幾十趟的Uber了。
  3. 租車(或Zipcar): 當然有些場所不自己開車真的還是很難抵達,這時候就可以考慮租車。以花東旅行為例,可以從台北做普悠瑪或太魯閣號到花東,從較大的火車站出來都有很多租車公司可以做選擇。比起從台北一路開車下去,這樣的旅行方式反而更為輕鬆。以租車為主的用車型態還有一個好處,就是可以駕駛各式各樣的車種,這是只開自用車的人所無法體驗到的。現在也還有Zipcar這種更便利的租車服務可以使用,不需要經過傳統租車公司需要在櫃台辦理冗長的手續,使用智慧型手機就可以方便預約租車還車。

總結一下

  1. 買車之前,你可以再多想想是不是真的那麼需要一台車
  2. 不買車可以省很多錢還可以少去照顧汽車精神上的耗損
  3. 真的需要用車也有很多替代方案

這篇文章是我另外一篇文章”朝九晚五上班族也可以財務自由,提早退休”的延伸,藉由不持有汽車,你可以省下更多開銷更早達到財務自由。未來我也會繼續針對這個主題,探討其他可以幫助你存下更多錢的生活方式。本文轉載自weilincheng.com

你若想嘗試搭乘Uber可以使用這個連結獲得第一趟行程的50元折抵優惠,我也可以同樣會獲得50元折價券。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斜槓工程師
2會員
5內容數
科技業打滾多年的工程師
斜槓工程師的其他內容
2020/03/28
今年COVID-19的大流行讓許多國家的人都必須開始WFH(Work from home),這本在2013年出版,由Basecamp的CEO和CTO共同書寫的《Remote: Office Not Required》...
Thumbnail
2020/03/28
今年COVID-19的大流行讓許多國家的人都必須開始WFH(Work from home),這本在2013年出版,由Basecamp的CEO和CTO共同書寫的《Remote: Office Not Required》...
Thumbnail
2020/01/22
比起毫無目標的度過這一年,立定新目標絕對是好事情。但在立定新目標之前,何不先回顧一下去年訂的新目標究竟完成了多少?如果你發現去年的新年目標完成度不高,其實不是只有你這樣。 根據U.S. News,約有80%的新年目標在二月份就會失敗,年初才立定好的目標竟然過一個月就被拋諸腦後。
Thumbnail
2020/01/22
比起毫無目標的度過這一年,立定新目標絕對是好事情。但在立定新目標之前,何不先回顧一下去年訂的新目標究竟完成了多少?如果你發現去年的新年目標完成度不高,其實不是只有你這樣。 根據U.S. News,約有80%的新年目標在二月份就會失敗,年初才立定好的目標竟然過一個月就被拋諸腦後。
Thumbnail
2019/12/22
利用零碎時間向頂尖人士學習成功經驗 什麼是Podcast? Podcast其實跟我們打開收音機聽到的廣播有點類似,也是一集一集的節目單元。不同的是我們在Podcast上可以隨時自由選擇想聽的節目以及單元,下載到電腦或手機裡收聽。
Thumbnail
2019/12/22
利用零碎時間向頂尖人士學習成功經驗 什麼是Podcast? Podcast其實跟我們打開收音機聽到的廣播有點類似,也是一集一集的節目單元。不同的是我們在Podcast上可以隨時自由選擇想聽的節目以及單元,下載到電腦或手機裡收聽。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家中修繕或裝潢想要找各種小零件時,直接上網採買可以省去不少煩惱~看看Sylvia這回為了工地買了些什麼吧~
Thumbnail
家中修繕或裝潢想要找各種小零件時,直接上網採買可以省去不少煩惱~看看Sylvia這回為了工地買了些什麼吧~
Thumbnail
👜簡單生活,從整理包包開始!我的三款愛用包+隨身小物清單開箱,一起來看看我每天都帶些什麼吧🌿✨
Thumbnail
👜簡單生活,從整理包包開始!我的三款愛用包+隨身小物清單開箱,一起來看看我每天都帶些什麼吧🌿✨
Thumbnail
創作者營運專員/經理(Operations Specialist/Manager)將負責對平台成長及收入至關重要的 Partnership 夥伴創作者開發及營運。你將發揮對知識與內容變現、影響力變現的精準判斷力,找到你心中的潛力新星或有聲量的中大型創作者加入 vocus。
Thumbnail
創作者營運專員/經理(Operations Specialist/Manager)將負責對平台成長及收入至關重要的 Partnership 夥伴創作者開發及營運。你將發揮對知識與內容變現、影響力變現的精準判斷力,找到你心中的潛力新星或有聲量的中大型創作者加入 vocus。
Thumbnail
買新車的抉擇? 對於一個數據癡迷的我來說,長期有統計自己開車、加油數據,所以大概能夠掌控自己開車的花費。 老車,雖然少了折舊的成本(帳面殘值已經歸零),但是維修保養、油錢都很驚人,不一定划算,之所以不換車,有時候只是怕麻煩,或者是割捨不下的老車情誼。 買新車,可能牽涉到一筆不小資金,不管有沒有
Thumbnail
買新車的抉擇? 對於一個數據癡迷的我來說,長期有統計自己開車、加油數據,所以大概能夠掌控自己開車的花費。 老車,雖然少了折舊的成本(帳面殘值已經歸零),但是維修保養、油錢都很驚人,不一定划算,之所以不換車,有時候只是怕麻煩,或者是割捨不下的老車情誼。 買新車,可能牽涉到一筆不小資金,不管有沒有
Thumbnail
如果非得花大錢買一個必要的消耗品,那麼盡可能地降低負債才是應該要努力的方向。 芮內人生的第一輛車,是在剛出社會時,在網路上買的一輛五萬塊的二手車,當時很急迫要到比較遠的地方工作,再加上預算有限,在沒有做什麼功課情況下,純靠眼緣和試開的感覺,快速的就買了這台足以應付通勤的代步車。
Thumbnail
如果非得花大錢買一個必要的消耗品,那麼盡可能地降低負債才是應該要努力的方向。 芮內人生的第一輛車,是在剛出社會時,在網路上買的一輛五萬塊的二手車,當時很急迫要到比較遠的地方工作,再加上預算有限,在沒有做什麼功課情況下,純靠眼緣和試開的感覺,快速的就買了這台足以應付通勤的代步車。
Thumbnail
上面是我在2023年4月20號的行車記錄器影片(車禍時間在39秒到43秒) 每人都要有風險意識。 我是一個熱愛金融知識的人,所以我很愛算帳,我知道保險其實是花你可以承受的金錢,去對沖掉你不可承受的風險,所以我都只買飛機降落等意外險,或是壽險,等等保費不高,但是發生後果是你不可承受的死亡,讓家人可以拿
Thumbnail
上面是我在2023年4月20號的行車記錄器影片(車禍時間在39秒到43秒) 每人都要有風險意識。 我是一個熱愛金融知識的人,所以我很愛算帳,我知道保險其實是花你可以承受的金錢,去對沖掉你不可承受的風險,所以我都只買飛機降落等意外險,或是壽險,等等保費不高,但是發生後果是你不可承受的死亡,讓家人可以拿
Thumbnail
我這幾十年來,身邊的親友因為機車的車禍受傷的不計其數,而喪命的也有五根手指頭這麼多,但開車出車禍受傷的幾乎沒有,每次遇到這種事,我都一再地勸下屬或親友,盡可能的開車上下班,避免騎機車,但成效有限,騎機車的人確實有其個人的堅持。
Thumbnail
我這幾十年來,身邊的親友因為機車的車禍受傷的不計其數,而喪命的也有五根手指頭這麼多,但開車出車禍受傷的幾乎沒有,每次遇到這種事,我都一再地勸下屬或親友,盡可能的開車上下班,避免騎機車,但成效有限,騎機車的人確實有其個人的堅持。
Thumbnail
來源網址:https://fb.watch/9oc5WfsM9r/ 圖片來源:臉書粉絲專頁 先推推實務判決,雖然車禍總常常是各打幾十大板,但有時候真的太失衡了,也不該以罪責相繩其中一方。   聽網路上網友說,車速應該超過170km/hr,真的光聽就要烙賽。   關於重機或名車在道路上行駛,代表的意
Thumbnail
來源網址:https://fb.watch/9oc5WfsM9r/ 圖片來源:臉書粉絲專頁 先推推實務判決,雖然車禍總常常是各打幾十大板,但有時候真的太失衡了,也不該以罪責相繩其中一方。   聽網路上網友說,車速應該超過170km/hr,真的光聽就要烙賽。   關於重機或名車在道路上行駛,代表的意
Thumbnail
最近人生迎來很多的變動,其中一項大變動就是---向來安步當車的我,因為工作需要,買車了.  買車視個人需求,每個人的條件都不一樣,本篇僅提供個人經驗.
Thumbnail
最近人生迎來很多的變動,其中一項大變動就是---向來安步當車的我,因為工作需要,買車了.  買車視個人需求,每個人的條件都不一樣,本篇僅提供個人經驗.
Thumbnail
想必很多人都有這種經驗﹐前方開的車子價值很高﹐但相對車主需要付出更多耐心及保養還有時間去細心照顧﹐開在後頭的車若是國產車。 以進口車來說保養、維修、成本都是比較高 = 公子 公主病較容易產生﹐需要細心照顧。                                              
Thumbnail
想必很多人都有這種經驗﹐前方開的車子價值很高﹐但相對車主需要付出更多耐心及保養還有時間去細心照顧﹐開在後頭的車若是國產車。 以進口車來說保養、維修、成本都是比較高 = 公子 公主病較容易產生﹐需要細心照顧。                                              
Thumbnail
購車時; 懂車的怕買貴; 不懂車的希望買到最便宜; 來、來、來! 本專題給你不一樣的觀點!
Thumbnail
購車時; 懂車的怕買貴; 不懂車的希望買到最便宜; 來、來、來! 本專題給你不一樣的觀點!
Thumbnail
一開始我是最反對騎機車載妳的,不過就像其他事情一樣,如果很多事情都堅持意見的話,生活大概不會過的太平順,但至少希望可以好好的使用安全帽和安全帶,好好的小心道路狀況。 以往也曾聽聞父母親從小到大都不讓孩子騎機車的事例,當時並不覺得有這個必要,甚至覺得這些父母也太誇張了。現在倒是可以體會這些父母的用心
Thumbnail
一開始我是最反對騎機車載妳的,不過就像其他事情一樣,如果很多事情都堅持意見的話,生活大概不會過的太平順,但至少希望可以好好的使用安全帽和安全帶,好好的小心道路狀況。 以往也曾聽聞父母親從小到大都不讓孩子騎機車的事例,當時並不覺得有這個必要,甚至覺得這些父母也太誇張了。現在倒是可以體會這些父母的用心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