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格精選

釀影評|愛作為幻覺,作為白日焰火:《南方車站的聚會》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6 分鐘
raw-image
「如今滄海桑田,鳥槍換炮了。可是多美多爛的記憶,都不會改變的。」
──刁亦男,《白日焰火》

《南方車站的聚會》是《白日焰火》導演刁亦男的 2019 新作。故事改編自真實新聞,講一名因殺人被通緝的男子周澤農(胡歌飾),想把高額賞金留給妻子,但這個「故意被抓到」並非想像中容易。小鎮各路人馬、就連原本幫派裡的兄弟都來追獵他。一名女子劉愛愛(桂綸鎂飾)自告奮勇幫忙,但沒人知道她到底想要什麼。

《南方車站的聚會》乍看是花俏而風格化的,精心設計的鏡頭,雕琢卻又大氣的構圖,連尋常的橋段都極有戲、極有創意。飽滿的能量,搖曳的霓虹,野性又詩意的一場又一場夜戲,就算看得出裡頭有玩過頭的成分,還是服氣的,願意被這麼樣的淋漓,給點亮、給激發。

但我喜歡的,遠遠不只是這樣。

raw-image

《南方車站的聚會》的英文片名「Wild Goose Lake」,即故事中的野鵝塘。小鎮傍著水塘,生活、世界,就在這個邊上。這個地理設定很大地決定了整部電影。

我們曾看過這樣的脫逃路線嗎?幾乎是在原地不停打轉。不只因為周澤農本意是要被抓,更因為這個小鎮是個像是囊底路、死巷的結構,小鎮的邊盡是無法知曉深淺的水塘,你無法再往前,而退後一步則是要衝上來搶懸賞的群魔亂舞。電影中的「逃」,是在有限的路上反覆來回地走,是一直繞著圈子。而這個奇怪的軌跡,起先是基於情節設定,慢慢渲染,終於成為一個隱喻──那是周澤農的命運,是劉愛愛的命運,甚至也是無頭蒼蠅般整夜亂竄的道上兄弟、是小鎮裡迷茫晃蕩著──就要在這小小幽閉的囊底過完一生──的人們,的命運。

raw-image

《南方車站的聚會》裡有一個像是愛情故事的東西,周澤農和劉愛愛在這個際遇裡,被綁在一起,那麼親密,那麼近,以致於身體自動感應地找到了類似戀愛的距離。但那是愛嗎?不,那是愛的錯覺,甚至幻覺。

耐人尋味的是,這件事在那個時空,恰恰是最不需要、亦不應該,去釐清的。因為重要的不是愛是什麼、到底愛或不愛,而是,事實上我們就是只能靠著所謂的愛,點一盞燈,指一條路,這麼多走幾步,也就是苟且活著。無論為了什麼,無論還有多久。

就算是幻覺也好……,不,其實是,正因為心底清明地知道與愛無涉,卻又必須有這個愛,我們有意識地催生那個幻覺。

raw-image

《南方車站的聚會》展現了一種極致的孤獨和寂寞,而兩者原是無關的事情。孤獨是一個人的終究只能自己一個人,寂寞是人的無論如何就是想要有伴,前者指涉了後者的徒勞甚至荒謬,可卻是後者,深刻地確認了前者之作為唯一真理。而這樣的確認,提示了一幅全然絕望而渺小的意象。

電影裡煞有介事地說著故事:認真逃亡、籌劃策略、談論條件與細節、此起彼落的這個那個事件、很多的人、很多的心事、很多的內幕……,這些像是要把電影給填滿,但電影卻呈現了一種,丟再多東西進去也空蕩蕩的靜謐。那個夜晚,那個野鵝塘,像黑洞,它從人世間要汲取的並非任何故事的任何情節,而只是,要從中萃取人身上那個近乎神秘的堅定和脆弱。

raw-image

……愛情在極端的時刻降臨了,竟無人能蒙受,因為他們已深陷各自那個已然開啟、也將那麼樣頑強走完的命運。他們能做的只是,偷一些不存在的時刻,順勢漂進或真或假的放縱。親吻、撫摸與性,那麼真實,卻是從最起頭就是虛空的,也將以虛空結束。他們或許會是彼此這一輩子最美好的事。但事實上一切都沒有發生過。

刁亦男的前作《白日焰火》是個幾乎一模一樣的故事。在那部電影裡,桂綸鎂飾演的洗衣工吳志貞是《南》中的周澤農,而廖凡飾演的警察張自立,則是這次的劉愛愛。《白》講的是一個大隱隱於市的殺人犯,和一個警察,警察追著洗衣工,追著,就靠近了,越來越近,他們給了對方像慰藉那樣的東西,他們在一起時,朝全世界切割開來,共享著微妙又甜蜜的時刻。像個愛情故事。但並不是。

raw-image

吳志貞有她背負的東西,或許是為她受苦的情人(可對比《南》中周澤農掛念著要照顧的妻)、或許是自身的罪、又或許不過是關於陷入此一注定的放棄和了然。張自立也有他的背負,或許是失敗的婚姻,或許對於破案的執著、又或許終究是生命的瓶頸。人生的終極難題,無法由對方來解,但那個生存邊緣的氣氛是如此暖、如此誘人,那麼,就一起走一段吧。在路上時,也真誠地全部給了對方。

但只是,以為有了開口、以為真可以從命運逃走,到底是個妄想。總是要回到軌道上、要回去當原本的自己的。《白》與《南》的主人翁們全回去了。而只是,現在的他們,在死亡與無盡的荒涼中,卻多了點什麼,即是一段記憶。一段值得一切的閃亮的記憶。像黑夜裡的霓虹,像比燦燦白日更耀眼的瘋了一樣的煙火。

raw-image

對我來說,這亦隱喻了關於《白日焰火》和《南方車站的聚會》的觀影經驗。歷經兩小時折騰,但那裡其實「虛晃一招」,以為會發生的事,以為要講的事,什麼也沒有。可當我從那裡穿過,手上空空的,卻擁有了一段閃亮的記憶。

令我著迷的,正是這種生命必然的徒勞,及其荒謬又悲涼的美。

全文劇照提供:甲上娛樂

看更多專為影癡而生的好內容,就一起來支持【釀電影】吧!

釀電影除了臉書粉絲專頁,最近也設立了 IG 帳號,以及 Line@ 帳號,不同平台會以不同方式經營、露出,並提供不一樣的優惠活動,請大家記得追蹤鎖定!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釀電影,啜一口電影的美好。
4.8K會員
2.0K內容數
我們知道影癡如你,要的不只是「N 分鐘看完一部電影」。《釀電影》有最精心慢釀的深度電影專題,一解你挑剔的味蕾。
2025/04/20
《猜火車》就像人們站在月台,看一列列火車進站、離站,卻從未真正踏上任何一班。他們只是站在原地,任由一切呼嘯而去。選擇毒品、逃亡、背叛,人生看似掌握在手中,實則不過是在一次次的選擇裡,繼續固守著新的執迷——Choose Life,到底是選擇了生活,還是選擇了體面的虛無?又或者,兩者自始至終是一體兩面?
Thumbnail
2025/04/20
《猜火車》就像人們站在月台,看一列列火車進站、離站,卻從未真正踏上任何一班。他們只是站在原地,任由一切呼嘯而去。選擇毒品、逃亡、背叛,人生看似掌握在手中,實則不過是在一次次的選擇裡,繼續固守著新的執迷——Choose Life,到底是選擇了生活,還是選擇了體面的虛無?又或者,兩者自始至終是一體兩面?
Thumbnail
2025/04/18
瑞典裔導演馬格努斯・馮・霍恩以《帶針的女孩》,藉由「女巫」元素發展出社會寫實的恐怖類型電影,除了成功地以古喻今,以黑暗童話故事讓觀眾反思現今在各國依舊是切割政治族群的墮胎議題,更直指川普 2.0 時代再次串連的父權體制「傳統」下,積極背離厭女社會的「女巫」,實為令父權恐懼,為女性自我賦權的化身。
Thumbnail
2025/04/18
瑞典裔導演馬格努斯・馮・霍恩以《帶針的女孩》,藉由「女巫」元素發展出社會寫實的恐怖類型電影,除了成功地以古喻今,以黑暗童話故事讓觀眾反思現今在各國依舊是切割政治族群的墮胎議題,更直指川普 2.0 時代再次串連的父權體制「傳統」下,積極背離厭女社會的「女巫」,實為令父權恐懼,為女性自我賦權的化身。
Thumbnail
2025/04/17
《錄影帶謀殺案》是一則關於觀看暴力與慾望塑形的寓言。男性在其中成為受難者,凝視的權力回到自身,引發對父權位置的裂解式自覺,而這不只是對色情與影像暴力的控訴,更揭露觀看本身的暴力結構。身體在性別與媒介交織下不再承載慾望,而成為符號暴力的現場;其崩解,是讓男性親歷自我幻象崩潰的女性主義式反擊。
Thumbnail
2025/04/17
《錄影帶謀殺案》是一則關於觀看暴力與慾望塑形的寓言。男性在其中成為受難者,凝視的權力回到自身,引發對父權位置的裂解式自覺,而這不只是對色情與影像暴力的控訴,更揭露觀看本身的暴力結構。身體在性別與媒介交織下不再承載慾望,而成為符號暴力的現場;其崩解,是讓男性親歷自我幻象崩潰的女性主義式反擊。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烏托邦裡膨發的性慾望,直指的是人之原始本能,對於生命、新生、消亡的終極──感覺到活著的需求。她偷情,她與陌生人做愛,也和丈夫做愛;她直勾勾地看著男人在路邊撒尿,她會在醜噁的男人發出新生啼哭時將其擁抱入懷。我不想矯情地說,唯有透過做愛她才能感覺到自己活著,我會說,那是女主角/導演的一種探尋,一種悟得。
Thumbnail
烏托邦裡膨發的性慾望,直指的是人之原始本能,對於生命、新生、消亡的終極──感覺到活著的需求。她偷情,她與陌生人做愛,也和丈夫做愛;她直勾勾地看著男人在路邊撒尿,她會在醜噁的男人發出新生啼哭時將其擁抱入懷。我不想矯情地說,唯有透過做愛她才能感覺到自己活著,我會說,那是女主角/導演的一種探尋,一種悟得。
Thumbnail
無數個黎明與黑夜交替,永遠沒有一個相同的黎明,也因此每個黎明都象徵新的開始、新的希望,無論時代如何動盪、黑夜如何黑暗,我們都要懷抱希望與生命力,等待黎明。
Thumbnail
無數個黎明與黑夜交替,永遠沒有一個相同的黎明,也因此每個黎明都象徵新的開始、新的希望,無論時代如何動盪、黑夜如何黑暗,我們都要懷抱希望與生命力,等待黎明。
Thumbnail
劉隊抽著菸遠遠地綴在他們身後然後離去,某種層面上來說是對黑色電影本質上的背叛,又或者說,基於電審,我們或許可以稱其為新的「中國特色黑色電影」。
Thumbnail
劉隊抽著菸遠遠地綴在他們身後然後離去,某種層面上來說是對黑色電影本質上的背叛,又或者說,基於電審,我們或許可以稱其為新的「中國特色黑色電影」。
Thumbnail
《花樣年華》英文片名為「In the Mood for love」,在愛裡所懷抱的種種心緒、展現的情態,就是一場花樣年華。曾在愛裡的不甘寂寞、不願服輸,卻又在最值得綻放的年華裡,狠下心過上了一段無人過問的日子,若還有什麼放不下,說起來便化作傳說,封存在樹洞裡,年華逝去,心事落地,任其風塵——大時代下
Thumbnail
《花樣年華》英文片名為「In the Mood for love」,在愛裡所懷抱的種種心緒、展現的情態,就是一場花樣年華。曾在愛裡的不甘寂寞、不願服輸,卻又在最值得綻放的年華裡,狠下心過上了一段無人過問的日子,若還有什麼放不下,說起來便化作傳說,封存在樹洞裡,年華逝去,心事落地,任其風塵——大時代下
Thumbnail
言情小說推薦心得 |《曠野黃昏》作者:詞樹【短篇+現代+糙漢文+半公路文+熟男熟女+有肉渣+農民創業】
Thumbnail
言情小說推薦心得 |《曠野黃昏》作者:詞樹【短篇+現代+糙漢文+半公路文+熟男熟女+有肉渣+農民創業】
Thumbnail
雖然這短暫的陪伴,總有一天會到期,之後的無數個夜仍會被空虛襲捲;但若要熬過此夜的寒冷,即便只是一個陌生人的擁抱與依靠,也沒關係。
Thumbnail
雖然這短暫的陪伴,總有一天會到期,之後的無數個夜仍會被空虛襲捲;但若要熬過此夜的寒冷,即便只是一個陌生人的擁抱與依靠,也沒關係。
Thumbnail
一見鍾情是唯一真誠的愛情;稍有猶豫便就不然了。 — 贊格威爾(Israel Zangwill) 當看到《當男人戀愛時》的預告「一次一格,塗滿免還!」邱澤這句台詞,我就一直笑,覺得一定要好好看這部翻拍韓版《不標準情人남자가 사랑할 때》的台版《當男人戀愛時》。 我們都需要一見鍾情很多人,兩情
Thumbnail
一見鍾情是唯一真誠的愛情;稍有猶豫便就不然了。 — 贊格威爾(Israel Zangwill) 當看到《當男人戀愛時》的預告「一次一格,塗滿免還!」邱澤這句台詞,我就一直笑,覺得一定要好好看這部翻拍韓版《不標準情人남자가 사랑할 때》的台版《當男人戀愛時》。 我們都需要一見鍾情很多人,兩情
Thumbnail
編導曖昧不清的處理,是否展現過份雄性,甚至擁護厭女的價值觀?這樣的討論自然會觸及到藝術的本任,究竟藝術有沒有責任倡導正確的意識型態?如果有,怎樣的呈現才是正確?由此延伸,《幻愛》處理葉嵐和欣欣的手法,成為了理解電影中性別意識處理的重點。
Thumbnail
編導曖昧不清的處理,是否展現過份雄性,甚至擁護厭女的價值觀?這樣的討論自然會觸及到藝術的本任,究竟藝術有沒有責任倡導正確的意識型態?如果有,怎樣的呈現才是正確?由此延伸,《幻愛》處理葉嵐和欣欣的手法,成為了理解電影中性別意識處理的重點。
Thumbnail
一部好電影,是你走過這片沙漠回來,還是覺得好。 金庸筆下的人物在王家衛的電影裡還魂成貪嗔癡戀的鮮活角色, 橫跨時空,其實也與現代的你我無異。
Thumbnail
一部好電影,是你走過這片沙漠回來,還是覺得好。 金庸筆下的人物在王家衛的電影裡還魂成貪嗔癡戀的鮮活角色, 橫跨時空,其實也與現代的你我無異。
Thumbnail
《南方車站的聚會》展現了一種極致的孤獨和寂寞,而兩者原是無關的事情。孤獨是一個人的終究只能自己一個人,寂寞是人的無論如何就是想要有伴,前者指涉了後者的徒勞甚至荒謬,可卻是後者,深刻地確認了前者之作為唯一真理。而這樣的確認,提示了一幅全然絕望而渺小的意象。
Thumbnail
《南方車站的聚會》展現了一種極致的孤獨和寂寞,而兩者原是無關的事情。孤獨是一個人的終究只能自己一個人,寂寞是人的無論如何就是想要有伴,前者指涉了後者的徒勞甚至荒謬,可卻是後者,深刻地確認了前者之作為唯一真理。而這樣的確認,提示了一幅全然絕望而渺小的意象。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