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輯嚴選
彗星來的那一夜.更美好的自己

2020/01/12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本文涉及《彗星來的那一夜》電影劇情,請斟酌閱讀
《彗星來的那一夜》(Coherence)——那部2013年的科幻驚悚電影,不是2019年的中國偶像劇——是我自從在大學兼課以來,幾乎每個學期都會在期末放給學生看的電影。這部電影的風格有點類似《來自地球的人》(The Man From Earth, 2007),大多數的場景都只在一間房子裡;沒有驚人的特效,也沒有驚心動魄的動作場面。故事講述一群多年好友的家中聚會,隨著「米勒彗星」掠過地球表面,夜晚的聚餐遭逢了各種詭譎的變故;而本來看似堅定不移的友情與愛情,也因此顯露出真正的面貌。
電影中期,透過修易(Hugh)弟弟的書與筆記,觀眾才得以認知到這是一部以量子力學為理論基礎的作品;這個概念其實已經出現在很多科幻作品中了。簡單來說,我們所做的任何一個選擇——向左走或向右走、起床或賴床——都會創造出一個平行世界,而這樣的平行世界是無限多個,且互不干涉的。然而因為彗星的引力效應,這天晚上,所有的平行世界因故交會在一起,聚會上的每一個人,都有機會看到那個「做出不同選擇的自己」。
這是一部透過畫面細節去講故事的有趣作品,電影的不同階段會出現互相呼應的暗示,讓觀眾隨同小愛(Emily)一同察覺到友人的「異樣」。例如片頭貝絲(Beth)與李(Lee)對於廚房窗檯上植物的對話,於中段再度出現,讓小愛察覺到他們其實已經不在同一世界;一群人第一次離開房子後,回來發現餐桌上的杯子打破了,第二次去返後,觀眾卻能夠在畫面上看到李在洗碗槽中洗著那個本該破掉的杯子。當然,根據聚會伊始,蘿莉(Laurie)與麥克(Mike)的對話,我們也幾乎可以確定,最晚來到麥克家中的阿米爾(Amir)與蘿莉可能在那時就已經受到彗星的影響,來自於不同的平行世界了。
但我會放這部電影給學生看,並不只是這是一部精彩有趣的科幻電影,也是因為,這是一部講述「選擇」、「面對選擇」與「承擔選擇」的故事。《彗星來的那一夜》的主角是小愛,這部電影從頭到尾我們都是跟著他的視角在理解故事的。我們在故事開頭瞭解到他的過去,因為面對抉擇時的過度猶豫,最後什麼都沒有得到;那天晚上,他同樣面臨一項抉擇——與男友凱文(Kevin)一同前往越南出差四個月。
電影最末,導演用了一種很有趣的方式把整部作品的情緒釋放出來。那是小愛離開房子,開始尋找一個「更好的生活」的場景。當他站在那最黑暗的十字路口,仰望天上的彗星時,那種感覺對我來說,其實就很像現實中的我們,面對各種抉擇時的徬徨無助一樣。我們永遠都無法確定哪個選擇最好、會帶來什麼樣的結果;但我們終究得做出選擇。
最後,小愛找到的,是一間有電的房子。他看到屋裡的自己與友人開心地笑著、聊著,於是判斷這個世界是「最理想的世界」,決定「奪走」這個小愛的人生,取代自己。他沒有想到的是,其他世界的小愛跟他想的也差不多;剛把一個自己塞進後車廂裡,才發現後車廂的那個自己可能也是從別的世界過來的,這個世界原本的小愛,正緩緩地爬向廁所——或者,爬向廁所的那個小愛,其實也是「另一個」小愛呢?
「或許,我們才是那個黑暗面的自己?」
有趣的是,透過「主角小愛」在一旁窺探時,屋內眾人的對話,觀眾可以瞭解到,這個世界的小愛所做出的選擇,是跟凱文一起前往越南。那是「主角小愛」不敢,或許也不願做出的選擇——放棄自己的事業,或許還有夢想、離開自己的舒適圈。
《彗星來的那一夜》片中提到了另一部電影《雙面情人》(Sliding Doors, 1998),由「小辣椒」葛妮絲.派特洛(Gwyneth Paltrow)主演。這部有趣的電影從片頭主角有沒有趕上列車處開始產生分歧,同時講述了「有趕上列車的主角」與「沒有趕上列車的主角」所發生的後續故事;有趣的是,看起來更加不幸、做出錯誤選擇的一方,卻似乎有著比較好的結局。
我在每個學期初的課堂上,都會問台下的大一新生們,為什麼會想要念現在的科系;在看過這部電影的情境中,我會提出的另外一個問題是:你能想像你自己走在完全不同的人生道路上的樣子嗎?當你過得不夠順遂的時候,你會想要去取代一個更好的自己嗎?這是個有點弔詭的問題,畢竟這樣的事情不太可能會真的發生——但在這層問題之下,真正希望學生們思考的,是「你想取代的那個人依然是自己,代表著即便是『你』,也能做到『他』做的事」。
所以,希望看過這部電影後的大家,都能不要害怕選擇、不要害怕改變;要相信即便繞了遠路,你依然有可能找到那個更美好的自己。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105會員
105內容數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