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份認同焦慮:我是一個媽媽,我需要柏金包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物以類聚,人以群分,說穿了,作者試圖以人類學家的角度來臥底觀察紐約上東區(Upper East Side)的貴婦媽媽圈生活,不過是身份認同焦慮。
不論是本土或者外來遊客,紐約的中央公園,大都會博物館( Metropolitan Museum),第五大道,是去紐約一定要打卡朝聖的點。但對住在上東區的人來說,中央公園是晨跑散步的公園,大都會 (Met)是想去就去的博物館,甚至也能包下來辦各種party,而不論是第五大道或麥迪遜大道(Madison Ave),是每天回家必經之路。一切都是那麼理所當然。
所以當作者溫斯黛從下城移民到上城,水土不服只是一開始。要如何從外來者(outsider)融入上東區媽媽族群好讓孩子能擁有貴族學校朋友當玩伴(playdate),從住的房子到自己的身材,從品牌到品味贏得媽媽圈的認同不可不謂煞費苦心。
也不得不說,女人何苦為難女人。瘦要更瘦,所以貴婦媽媽們嚴格的飲食控制,身材把控。美要更美,從髮絲到腳跟的護理不遺餘力。畢竟賦予這些貴婦媽媽高人一等身份的男人們擁有崇高的社經地位,隨時都能讓更多更年輕更美麗的單身女性投以青睞目光。對男人而言,已婚從來都不是問題。然而,也就是這危機感使得貴婦媽媽們的焦慮感與飢餓感成反比。越焦慮越不餓,但酗酒及吃抗焦慮藥的比例節節高升。
貴婦媽媽群裡雖然不乏出身世家,畢業自名校且擁有高學歷的媽媽。但她們的學識都貢獻在孩子們學校裡的志工活動或者公益慈善。此外就是媽媽彼此間的社交活動,而在社交活動裡,該在什麼場合穿什麼衣服鞋子,搭配什麼包包是一門大學問。要恰到好處的符合dress code,不能搶任何人的風采也不能讓別人看低。於是,擁有博士學位的溫斯黛需要靠柏金包來獲得貴婦媽媽的認證她夠格在這個媽媽圈裡。
除卻柏金包是品味的象徵外,有錢還不一定立即能擁有,能立即擁有的人無非有背景有關係。而當她真的擁有時,卻又在逛街時被名品店的年輕女銷售員將她老公在亞洲替她買到的基本款牛皮柏金包跟其他貴婦的鱷魚柏金包做比較時吐槽了鱷魚柏金包還是比她的牛皮柏金包來得奢華高貴。一包還比一包貴。上東區媽媽圈裡水很深,圍城外的人想進去一窺奧秘,圍城內的人卻時時刻刻得小心被踢出去,不論是自願或非自願。
當溫絲黛逐漸融入且適應上東區媽媽圈文化後,雖透露讓其他貴婦媽媽知道她在寫書,可貴婦圈的社會地位來自丈夫社經地位/家族的背景,工作雖可以錦上添花但不及培養孩子進入名校來得重要。貴婦身上的標籤是xxx太太,xxx的媽媽。屬於自己的部分慢慢消失,所有被認同的身份都來自丈夫/丈夫家族的給予。成就感取決於孩子的表現,虛榮心取決於丈夫對其慷慨程度。
是以作者在完成上東區媽媽圈文化田野調查後,半退圈了,移民到上西區,放下了讓她手臂負荷過重的柏金包,繼續寫書,而其對上東區媽媽圈的觀察也很順利的出版成冊,好萊塢更在之後會將該書翻拍成電影,如同之前的豪門保姆日記(Nanny Diaries)一樣。不過純粹以讀者的角度來看,是否真的需要以人類學理論來交叉比對上東區媽媽文化?不得不說,筆法是花俏些,但若不旁徵博引文獻就會落入豪門保姆日記的框架而顯得新意不足。但私心以為豪門保姆日記以保母的角度來刻畫上東區媽媽與孩子與丈夫與貴婦媽媽圈與自己身份認同的筆法較為細膩且深刻。
我是一個媽媽,我需要柏金包(中譯本)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avatar-img
139會員
242內容數
在跨文化裡學習兼容並蓄。
留言3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bookarchery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2019年,Educated: A Memoir中文版在台灣上市,譯名為垃圾場長大的自學人生。 Educated是指受過教育的,作者Tara在17歲申請進入楊百翰大學前從未進入一般體制學校(小學,國高中)就讀,雖然她在申請大學的文件上是寫在家自學(home-schooling)
2019年,Educated: A Memoir中文版在台灣上市,譯名為垃圾場長大的自學人生。 Educated是指受過教育的,作者Tara在17歲申請進入楊百翰大學前從未進入一般體制學校(小學,國高中)就讀,雖然她在申請大學的文件上是寫在家自學(home-schooling)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現代社會跟以前不同了,人人都有一支手機,只要打開就可以獲得各種資訊。過去想要辦卡或是開戶就要跑一趟銀行,然而如今科技快速發展之下,金融App無聲無息地進到你生活中。但同樣的,每一家銀行都有自己的App時,我們又該如何選擇呢?(本文係由國泰世華銀行邀約) 今天我會用不同角度帶大家看這款國泰世華CUB
這份書摘將探討《身份認同圈》這份資料,這份資料深入探討了個體如何在社會中建構自身的身份認同,以及社會力量如何影響這個過程。 資料中,作者Larraìn提出了一個「身份認同圈」的概念,並分析了這個圈中的四個關鍵組成部分:生活方式、文化生產、公眾審議、以及公眾解讀。透過對這些部分的探討,我們可以更清
Thumbnail
本集精彩的內容: 「推行國語運動」在回憶起來卻是一個人對自我認同的混淆的開始~ 打壓本土語言
Thumbnail
A :一個是「症狀」、一個是「疾病」。 有症狀不一定等於有疾病,一個疾病可能需要包括多個症狀才能成立,列在 DSM-5-TR 及 ICD-10 等國際通用疾病手冊中的正式疾病,都會有對應的診斷準則,定義好該疾病要有的主要症狀、次要症狀、其他可能伴隨的症狀,以及需要排除的症狀或情況。
Thumbnail
最近看完這本「媽媽的自由:給那些隱沒在女兒、妻子、媳婦、母親角色後的自己」(羽茜),趁仍記憶猶新時來分享一下。 作者在前言提到,「女人身上有太多角色期待的包袱了…….比方說她會是爸爸的前世情人、媽媽的終身好友、比起兒子會更掛念著自己的家庭,更樂意、也更無私的為家人付出…….無論走到哪裡,都會有
打壓另一種語言 在上個節目提到「推行國語運動」也是其中一件很重要的打壓「本省人」的本土方言的統治手法。在現在回憶起來卻是一個人對自我認同的混淆的開始,以下是我的個人分享: 當時還是孩子的我,被允許只能說國語,我卻在心裡覺得驕傲。如果你還記得前一段故事:進入台灣的外省人大多是社會地位較高的
Thumbnail
深夜,凡爾賽特城堡,一個美麗嫵媚的中年女人,穿著最新香奈兒的時尚春裝,坐在牛皮沙發椅,看著流行服飾雜誌° “老公,你怎麼不擔心,我們的寶貝安妮呢?她可是自己離開美國的紐約,獨自回來我們這兒啊!”杜心雲聽到美國最新傳來的消息,聲音沙啞,心亂如麻° “小雲,我唐家是個
Thumbnail
紐約是一個令人眩惑的城市,各色人種從最富有到最貧窮在這裡都可以找到安身立命的地方。可以說龍蛇雜處,高手在民間。
Thumbnail
你可以想像有人居住在豪華地段,身穿名牌服飾,家裡還有司機、保母、管家,小孩也就讀昂貴的私立學校,但是家裡卻像年久失修,不僅地毯破爛,廚房也非常老舊,如此違和的情況到底是怎麼回事? 《我是一個媽媽,我需要柏金包!》這本書的作者是一名人類學家,她描述自己與丈夫搬到滿街都是富豪的紐約上東區所受到
Thumbnail
這篇文章分享了在「靈感日日村」參與的過程中,從單純參與的創作者轉變為帶有一點協助者身份「里長」的活動帶領者&參與者。並聊到《逆思維》有關衝突的偏見和爭吵對於人的成長和創意培養的影響。並分享個人對於衝突和自己內向的個性有所感觸,而產生的一些想法。最後記錄一些正在進行的行動,提醒自己已經做了哪些事。
Thumbnail
作家錢鍾書先生曾說:「婚姻就像圍城,城內的人想出來,城外的人想進去。」走進婚姻關係裡的女人,自此或多或少有了人妻、人母、人媳、人嫂的身份,如果嫁入商家成了頭家娘,還要上下裡外打點,賢內助還不夠,商行的夥伴、上下游供應商,也得充當調和鼎鼐的角色,不時上演疾言厲色的時刻,分寸拿捏之際更顯手腕之高明。
Thumbnail
現代社會跟以前不同了,人人都有一支手機,只要打開就可以獲得各種資訊。過去想要辦卡或是開戶就要跑一趟銀行,然而如今科技快速發展之下,金融App無聲無息地進到你生活中。但同樣的,每一家銀行都有自己的App時,我們又該如何選擇呢?(本文係由國泰世華銀行邀約) 今天我會用不同角度帶大家看這款國泰世華CUB
這份書摘將探討《身份認同圈》這份資料,這份資料深入探討了個體如何在社會中建構自身的身份認同,以及社會力量如何影響這個過程。 資料中,作者Larraìn提出了一個「身份認同圈」的概念,並分析了這個圈中的四個關鍵組成部分:生活方式、文化生產、公眾審議、以及公眾解讀。透過對這些部分的探討,我們可以更清
Thumbnail
本集精彩的內容: 「推行國語運動」在回憶起來卻是一個人對自我認同的混淆的開始~ 打壓本土語言
Thumbnail
A :一個是「症狀」、一個是「疾病」。 有症狀不一定等於有疾病,一個疾病可能需要包括多個症狀才能成立,列在 DSM-5-TR 及 ICD-10 等國際通用疾病手冊中的正式疾病,都會有對應的診斷準則,定義好該疾病要有的主要症狀、次要症狀、其他可能伴隨的症狀,以及需要排除的症狀或情況。
Thumbnail
最近看完這本「媽媽的自由:給那些隱沒在女兒、妻子、媳婦、母親角色後的自己」(羽茜),趁仍記憶猶新時來分享一下。 作者在前言提到,「女人身上有太多角色期待的包袱了…….比方說她會是爸爸的前世情人、媽媽的終身好友、比起兒子會更掛念著自己的家庭,更樂意、也更無私的為家人付出…….無論走到哪裡,都會有
打壓另一種語言 在上個節目提到「推行國語運動」也是其中一件很重要的打壓「本省人」的本土方言的統治手法。在現在回憶起來卻是一個人對自我認同的混淆的開始,以下是我的個人分享: 當時還是孩子的我,被允許只能說國語,我卻在心裡覺得驕傲。如果你還記得前一段故事:進入台灣的外省人大多是社會地位較高的
Thumbnail
深夜,凡爾賽特城堡,一個美麗嫵媚的中年女人,穿著最新香奈兒的時尚春裝,坐在牛皮沙發椅,看著流行服飾雜誌° “老公,你怎麼不擔心,我們的寶貝安妮呢?她可是自己離開美國的紐約,獨自回來我們這兒啊!”杜心雲聽到美國最新傳來的消息,聲音沙啞,心亂如麻° “小雲,我唐家是個
Thumbnail
紐約是一個令人眩惑的城市,各色人種從最富有到最貧窮在這裡都可以找到安身立命的地方。可以說龍蛇雜處,高手在民間。
Thumbnail
你可以想像有人居住在豪華地段,身穿名牌服飾,家裡還有司機、保母、管家,小孩也就讀昂貴的私立學校,但是家裡卻像年久失修,不僅地毯破爛,廚房也非常老舊,如此違和的情況到底是怎麼回事? 《我是一個媽媽,我需要柏金包!》這本書的作者是一名人類學家,她描述自己與丈夫搬到滿街都是富豪的紐約上東區所受到
Thumbnail
這篇文章分享了在「靈感日日村」參與的過程中,從單純參與的創作者轉變為帶有一點協助者身份「里長」的活動帶領者&參與者。並聊到《逆思維》有關衝突的偏見和爭吵對於人的成長和創意培養的影響。並分享個人對於衝突和自己內向的個性有所感觸,而產生的一些想法。最後記錄一些正在進行的行動,提醒自己已經做了哪些事。
Thumbnail
作家錢鍾書先生曾說:「婚姻就像圍城,城內的人想出來,城外的人想進去。」走進婚姻關係裡的女人,自此或多或少有了人妻、人母、人媳、人嫂的身份,如果嫁入商家成了頭家娘,還要上下裡外打點,賢內助還不夠,商行的夥伴、上下游供應商,也得充當調和鼎鼐的角色,不時上演疾言厲色的時刻,分寸拿捏之際更顯手腕之高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