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與簡評—《沒有中國模式這回事!》

閱讀時間約 11 分鐘
這本書由耶魯大學金融教授陳志武所撰寫,主要是從金融的角度出發解釋,所謂的中國模式到底存不存在?作者的答案很簡單—不存在。作者從制度的角度出發,仔細的分析「中國模式」到底是怎麼回事,以及為什麼中國模式並不存在的理由,以及給出中國未來應該怎麼走的方向。

內容簡述與導讀

本書共分十一章,依序如下:
  • 第一章:《中國不是例外》
  • 第二章:《是奇蹟嗎?中國如何搭上全球化列車?》
  • 第三章:《從金融角度看中國的改革開放》
  • 第四章:《對儒家文化的金融學反思》
  • 第五章:《古代王朝的週期性興衰:一個金融學的解釋》
  • 第六章:《中國人為什麼勤勞而不富有?》
  • 第七章:《從金融角度看西方的興起》
  • 第八章:《為什麼美國大筆負債而又極度富有?》
  • 第九章:《「西方模式」未終結:中國該如何看待金融風暴? 》
  • 第十章:《韜光養晦:中國當以美國為首》
  • 第十一章:《中國如何做一個負責任的大國?》
基本上,本書的寫法是先寫實際狀況,再用橫向的比較,列出中國與世界各國的同與不同,並得出中國並非例外的答案。其次,用制度性的因素指出發展資本主義的必要條件,並以此推出中國歷來個王朝,其金融秩序的成功與失敗,更以此鋪陳出其他成功國家的道理。最後,明白指出中國現在就是處在西方創造的國際秩序下,認清事實、融入世界才能真正成為一個大國。
當然,這個答案也許會讓很多人不滿意,在台灣這種人應該更多,但筆者要指出一點的是,作者全書的論述主軸大致上是三條。
第一條:物理定律沒有分東方物理學與西方物理學,經濟學的普遍原理也不會有什麼分別,不管在中國還是在西方都是一體適用的。這一點需要做一些額外補充,以免多數的讀者會嚴重誤解這條概念的本質。
首先,作者指出的經濟原理,比較偏向大歷史架構下的經濟概念,意即人類都想要過更好的生活,供給與需求在每個地方都一樣。其次,作者帶出了工業革命後的各國進程,也提到了包括中國在內,多半的國家只要接觸到工業革命的成果,無一例外的都會想要獲得更多,在這條發展的道路上,中國並沒有特別慢,之所以發展停滯不前,是因為文化的制約以及大環境的戰亂所造成。
這意思簡單來說,就是在大架構下的所有經濟發展,以及各種技術革命的所有成果,每一個國家只要有所接觸,或多或少都會想要擁有。會造成成功與失敗的理由則非常多,包括文化上的制約,導致中國講求「中學為體、西學為用」,忽略掉整個經濟發展進程中,背後所需要的制度變革。
我們可以用另一種方法來比喻,假如物理學在東西方都沒有不同,那為什麼西方可以發展精密工業技術,東方的中國還在做代工業?難道他們不知道怎麼做嗎?這些資料只要你上網付點錢,世界上無數的論文與資料都會告訴你怎麼做,但為什麼中國搞不出來?只能挑低技術含量的做?這點可以讓讀者好好思考一下,這種「時間」代差問題。
第二條:秩序的建立是促成國際經濟整合的必要條件。我們與遠方的人要做生意,最擔心害怕的就是被賴賬,我們出貨過去拿不到貨款,反過來說對方可能也很擔心付了錢拿不到貨。換言之,某一種的秩序建立,可以有效的促成經濟活絡。
這些秩序,作者指出這三百年來,首先是由英國建立,在那還沒有國際規範的年代,唯一可以促成國際貿易秩序的方法,就是靠武力打出來,英國依靠其海軍去保護他們國人的海外貿易利益。可以這樣簡單的想,如果哪個國家有人賴帳害英國人拿不到錢,那麼英國軍隊就會去這國家直接要,不還錢也沒關係,軍隊會幫忙收款。
很霸道嗎?但這基本上的概念就是國內法律的延伸,畢竟其他國家的人有無可能拿到貨物後不付錢?你咬我啊?在兩百年前沒有國際貿易規範的年代,要保衛自己國民海外利益,大概也只有用拳頭了,打到你這國家聽話為止。這也是英國到處建立殖民地的理由之一,可以視作把國內法律延伸出海外的一環。
而現在的國際貿易秩序,大體上是上世紀初建立的,後來經由各個國際組織、會議一路奠基起來。而這個秩序現有的主要維護者,就是美國。
第三條:金融制度的發展才是促成經濟發展的主因。作者明確指出了土地、資本與金融貨幣的關係,要促成經濟的發展就必須讓資本可以流動,這在本質上是一種「未來預期」,我們預期未來的發展,相信某一些債券、股票的可靠度,而這些都需要制度面的配合。
作者做了一個簡單的比喻,年輕人的需求最大、消費最多,但是也最窮,老年人的需求最少、但錢最多。所以利用金融制度,可以讓年輕人透過貸款的方式,預借他們的未來,這些錢則由老年人的儲蓄轉變的資本來應付。換言之,將一個社會的資產作「合理與有效」的分配,這個分配主要依據的不是公平與正義,而是依據需求與時間。
作者在全書中,常以金融角度切入分析,並舉出歷史上許多的例子,一一解釋現在看到的債卷、股票等市場的成形與其運作原理,讓讀者可以很輕易的理解其中的道理,明白資本主義的運作,並了解到為何中國需要進行制度面的改革。
作者用以上三條基本的概念貫穿全書,並夾以許多歷史範例,讓讀者可以很容易的理解到國際金融的成型,以及整套資本主義運作的基本概念。嚴格來說,這並不是一本在寫「沒有中國模式」的書,而是在寫「經濟發展模式」,作者透過中國這個對像,用「中國模式」的解構,一一破除我們對於經濟發展的錯誤概念與刻板印象,重構一套經濟發展模式。
讀者可以不認同這種說法(筆者個人就只同意八成),但不能不認同作者用通俗易懂的文字與概念,簡單迅速的解構與重構中國模式的秘密。筆者在此向推薦各位這本書,這本真的很值得買一本回家好好看幾次。

感想與簡評

筆者先聲明,以下的感想與評論,純粹是以戰略上的資源觀點在說的,並不是「經濟學」,筆者也沒這種評斷金融教授的能力。
首先,從金融觀點來說,陳教授的觀點幾乎無懈可擊,筆者也在之前的文章也說過,經濟要成長、生活要改善,關鍵就在資本流動中,提供我們可以存下的存量。用資源的角度來說,就是在天然資源轉變成人類可用的各種物品之間,創造出各式各樣的需求,時間尺度拉大一點,其意義就等於人類「如何有效率的」利用資源,將天然資源在人類社會中繞一圈回到大地的過程中,產生出足以上人類生存的流量。
但總合一句來說,資源怎樣的利用才是重點,這也是筆者始終不看好中國發展的一大理由之一。資源的利用,起初一定是沒有效率的,人類可能為了要生火,砍掉整片樹林,現在的人類生火只需要打火機就好,從跟植物中借取能量到跟礦物中獲取,技術的提升也提供了資源更有效的運用。但說到底,只要人類還沒辦法到月球上挖礦,並很經濟的送回地球上使用,那麼地球上的總資源就是固定的。
這一點,陳教授非常精準的指出事實,這也是三流學者或是網路嘴砲沒搞懂的,那就是這場金融制度的改革、經濟的發展與改變,最大的優點是「資源的流動」。當我們可以把資源從萬里之外輕易的送回國內,那麼何必堅持一切都要在自己家旁開採?當各種資源可以有效的在世界各地利用,這個資源的「流動」速度就會非常大,遠遠超過單獨國家閉關鎖國的效益。
而金融制度是提供資本利用的平台,本質上還是技術的提升,陳教授就指出蒸氣船隻與鐵路的巨大效益,具體聯結了世界各地,讓各地的人都可以互通有無,創造財富。只不過陳教授的觀點是,因為先有金融制度,所以提供了科學發展、技術改良的土壤,讓每一個有能力的人都願意去冒險,來創造自己的財富。筆者對這點持保留態度,但大體上陳教授的分析法,筆者個人是相當認同的。
另一個有趣的重點,就是陳教授顯然比較支持楊小凱的論點,認為後發劣勢而不是林毅夫的後發優勢。筆者在此完全認同陳教授的論點,簡單說就是一點都不支持林毅夫的後發優勢理論。筆者一向認為,一個人的出身背景,絕對會影響到你對未來與世界的看法,林毅夫本人會提出這種這麼「符合中國政治正確」的論點,究竟是他個人的環境促使他研究走上這條路,還是純粹這條路有市場?這就不予評論。
筆者不支持後發優勢的理由,與陳志武教授的觀點大致上相同,基本上的理由有二:
第一:人類的個性使然。人類向來有懶惰的習慣,如果今天你可以輕易的獲得某一項技術,並用此技術來投資與發展,十年後你會想再去找另一項技術來依樣畫葫蘆的機率,絕對遠高過拿自己口袋的鈔票去發展新的技術。
這是個人理性的選擇,換做筆者今天當老闆,如果一切順利,那麼十年後搞不好也是一個頑固死老頭。但整體來說,卻會因為這種固有的思維,阻礙了一個社會的進步。簡單的說,就是「生於憂患、死於安樂」的產業版本,慘就慘在這種過程,通常是幾十年,真的三十年過去了,一整代人都被改造了,如果運氣不好的是,改造結果只是這一代人更加的不思進取,整天想找代工、壓低製造業生產成本,那麼這一輩子都能做低階製造商。悲哀的是,後面大概有兩代人要拼死拼活來抵銷這種負面影響。
第二:制度性的問題。先進國家的發展不脫一個循環:「經濟發展需要優良制度、優良制度創造更高的經濟發展」。也許最早只是一點點小小的個人私心,例如英國人把國王送上斷頭台,只因為他們痛恨多繳幾趴的稅,結果找了個英國女婿回來當國王,條件就是要簽下「國王賣身契」,想要當國王就要把權力讓出來。但至少最後的狀況就是我們所看到的。
後發優勢的最大問題就在於,不是幾乎忽略掉本國制度性的變革,要不然就是像現在高喊「中國模式」的這批人,我們可以猜看看,努力高喊沒有西方模式,不需要制度改革的,究竟以中國哪一批人為最大宗?筆者用另一個比喻來說好了,那些當年反對中國西洋化的清朝儒家大老,沒有一個是在自己耕田的,高喊儒家「天地君親師」最力的,通常也是現在占據制高點的那批人。
制度性的缺失不改,怎麼可能會提供更優良的經濟發展?制度不改,資本主義最需要的「信用」就很難發展,信用必須建築在有效的制度上,不然隨便一個官就可以打破規矩借錢不還,這不是跟搶劫沒兩樣?美國人到今天還會那麼相信有關政府的陰謀論,本質上就是對政府的不信任,不認為有權力的人會「老老實實」為民眾謀福利,現在沒看到一定是私下在進行等等。
也許陰謀論都太言過其實,但這隱含著資本主義中最重要的「個人」特質,陳志武教授就是依此強烈質疑與反對儒家文化的理由。陳教授把儒家文化看成一種潛規則,例如小孩要孝順父母,就是一種父母親投資小孩未來要養他們的「保險」,但現在金融制度已經有老人保險、人壽基金等,只要父母親及早規劃,老了也不用擔心自己會流落街頭,既然沒有這種需求,那幹嘛要小孩遵守這套規則?
筆者不是說人不要孝順,這只是我們把人力當成一種資本來看,一定會出現的分析與結論。陳教授只是認為,中國那一套古老的標準,只適用在技術、制度不發達的時候,社會秩序必須依靠一種隱性的、潛在的規則來維護,在今天我們需要的是法治,而不能講求這種不精確的道德規範。
就以陳教授的這些制度面講法來說,筆者認為,陳教授最後的結論「中國乖一點去學老美吧」是一點都不意外。因為筆者個人的霸權研究下,真正的國際秩序本質上都建立在信用,信用都需要一套強制力的規範才可以存在,就如同你買東西不付錢,沒有警察來抓你、檢察官起訴你、流氓來打你,通常你會很乾脆選擇不付錢一樣。
要筆者對這套美國維護的世界秩序下一個簡單比喻,那麼筆者會說,美國的財報上列出的一打航空母艦,就是美利堅合眾股份有限公司最有效的信用保證。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avatar-img
24.1K會員
1.3K內容數
王立第二戰研所在方格子的主要基地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這個秋,Chill 嗨嗨!穿搭美美去賞楓,裝備款款去露營⋯⋯你的秋天怎麼過?秋日 To Do List 等你分享! 秋季全站徵文,我們準備了五個創作主題,參賽還有機會獲得「火烤兩用鍋」,一起來看看如何參加吧~
Thumbnail
11/20日NVDA即將公布最新一期的財報, 今天Sell Side的分析師, 開始調高目標價, 市場的股價也開始反應, 未來一週NVDA將重新回到美股市場的焦點, 今天我們要分析NVDA Sell Side怎麼看待這次NVDA的財報預測, 以及實際上Buy Side的倉位及操作, 從
Thumbnail
Hi 大家好,我是Ethan😊 相近大家都知道保濕是皮膚保養中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一步。無論是在畫室裡長時間對著畫布,還是在旅途中面對各種氣候變化,保持皮膚的水分平衡對我來說至關重要。保濕化妝水不僅能迅速為皮膚補水,還能提升後續保養品的吸收效率。 曾經,我的保養程序簡單到只包括清潔和隨意上乳液
Thumbnail
有時候,會翻開某本書是一種緣份。我和《杏仁》是多次在書店中擦肩而過的緣分。某天,看見書面上印著「怪物」二字,開啟了我的興趣。(觸發心中某個小宇宙?!) 接著,就是從未間斷的閱讀時光⋯⋯
Thumbnail
《導演先生的完美假期》的喜劇、幽默的基調是建立在蘇黎曼本身的存在狀態上,在世界各地創造一種「巴勒斯坦式」的幽默,一種屬於蘇黎曼的幽默,他重新用自己的存在開拓「幽默」的語意。在存在上無法界定自己的蘇黎曼,遊走在各個界限的蘇黎曼,他的存在是否也能再帶來,甚至為台灣觀眾帶來界限折衝、交融與和解的重新想像?
Thumbnail
在中國結束「文革」,開始改革開放以後,關於中國的政體問題,外界公認已經不再是毛澤東時代的極權主義或者法西斯主義,而進入了鄧小平為代表的威權主義或者後威權主義。關於新政體的描述,可以說五花八門,但最為貼近中國現實的,我認為還是本書作者提出的「蘇丹式政體」。
Thumbnail
東亞史、全球史是當今台灣與世界流行的史學潮流之一,隨著台灣轉換看待世界與歷史的視野,東亞史的讀物變得急迫,台灣出版社引入了一系列書籍,本書就是其中之一。 本書有許多的優點,也有許多缺點,特別是具有中國特色的歷史書寫方式,本文將剖析此書寫方式並指出缺陷,避免臺灣讀者閱讀時,不慎落入中國民族主義的思維。
Thumbnail
中國驚人的工業增長,使得她「幾乎是違反自身意願地」成為了世界強國。鄧小平曾經清醒地看到了這一點,所以提出「韜光養晦」的外交政策。但是隨著國力的進一步強大,中國勢必要被迫介入國際事務,可是中國的問題在於,她完全無法為世界提供任何道德正義、涉及價值觀的意識形態。
Thumbnail
中國驚人的工業增長,使得她「幾乎是違反自身意願地」成為了世界強國。鄧小平曾經清醒地看到了這一點,所以提出「韜光養晦」的外交政策。但是隨著國力的進一步強大,中國勢必要被迫介入國際事務,可是中國的問題在於,她完全無法為世界提供任何道德正義、涉及價值觀的意識形態。
Thumbnail
<p>作者與一般企業大師或創業投資業者最大的不同,是他認為培養創意雖然有技巧與脈胳可尋,但真正的能量來自於生活態度與人生哲學,也就是要尊重多元的價值,重視過程而非結果。</p>
Thumbnail
這個秋,Chill 嗨嗨!穿搭美美去賞楓,裝備款款去露營⋯⋯你的秋天怎麼過?秋日 To Do List 等你分享! 秋季全站徵文,我們準備了五個創作主題,參賽還有機會獲得「火烤兩用鍋」,一起來看看如何參加吧~
Thumbnail
11/20日NVDA即將公布最新一期的財報, 今天Sell Side的分析師, 開始調高目標價, 市場的股價也開始反應, 未來一週NVDA將重新回到美股市場的焦點, 今天我們要分析NVDA Sell Side怎麼看待這次NVDA的財報預測, 以及實際上Buy Side的倉位及操作, 從
Thumbnail
Hi 大家好,我是Ethan😊 相近大家都知道保濕是皮膚保養中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一步。無論是在畫室裡長時間對著畫布,還是在旅途中面對各種氣候變化,保持皮膚的水分平衡對我來說至關重要。保濕化妝水不僅能迅速為皮膚補水,還能提升後續保養品的吸收效率。 曾經,我的保養程序簡單到只包括清潔和隨意上乳液
Thumbnail
有時候,會翻開某本書是一種緣份。我和《杏仁》是多次在書店中擦肩而過的緣分。某天,看見書面上印著「怪物」二字,開啟了我的興趣。(觸發心中某個小宇宙?!) 接著,就是從未間斷的閱讀時光⋯⋯
Thumbnail
《導演先生的完美假期》的喜劇、幽默的基調是建立在蘇黎曼本身的存在狀態上,在世界各地創造一種「巴勒斯坦式」的幽默,一種屬於蘇黎曼的幽默,他重新用自己的存在開拓「幽默」的語意。在存在上無法界定自己的蘇黎曼,遊走在各個界限的蘇黎曼,他的存在是否也能再帶來,甚至為台灣觀眾帶來界限折衝、交融與和解的重新想像?
Thumbnail
在中國結束「文革」,開始改革開放以後,關於中國的政體問題,外界公認已經不再是毛澤東時代的極權主義或者法西斯主義,而進入了鄧小平為代表的威權主義或者後威權主義。關於新政體的描述,可以說五花八門,但最為貼近中國現實的,我認為還是本書作者提出的「蘇丹式政體」。
Thumbnail
東亞史、全球史是當今台灣與世界流行的史學潮流之一,隨著台灣轉換看待世界與歷史的視野,東亞史的讀物變得急迫,台灣出版社引入了一系列書籍,本書就是其中之一。 本書有許多的優點,也有許多缺點,特別是具有中國特色的歷史書寫方式,本文將剖析此書寫方式並指出缺陷,避免臺灣讀者閱讀時,不慎落入中國民族主義的思維。
Thumbnail
中國驚人的工業增長,使得她「幾乎是違反自身意願地」成為了世界強國。鄧小平曾經清醒地看到了這一點,所以提出「韜光養晦」的外交政策。但是隨著國力的進一步強大,中國勢必要被迫介入國際事務,可是中國的問題在於,她完全無法為世界提供任何道德正義、涉及價值觀的意識形態。
Thumbnail
中國驚人的工業增長,使得她「幾乎是違反自身意願地」成為了世界強國。鄧小平曾經清醒地看到了這一點,所以提出「韜光養晦」的外交政策。但是隨著國力的進一步強大,中國勢必要被迫介入國際事務,可是中國的問題在於,她完全無法為世界提供任何道德正義、涉及價值觀的意識形態。
Thumbnail
<p>作者與一般企業大師或創業投資業者最大的不同,是他認為培養創意雖然有技巧與脈胳可尋,但真正的能量來自於生活態度與人生哲學,也就是要尊重多元的價值,重視過程而非結果。</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