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算破題法嗎?台灣的升學制度一波三折,每個人都在那邊大談公平,然後沒人討論怎樣才是真公平,而真正重要的教材內容跟教學方法,早就被淹沒在所謂「家長的怒吼與學子的無辜」這種詭異口號上。
如果有人把過去只要涉及到教改,家長與學生的反對口號跟抗議主軸攤開來看,其實根本就可以歸納到一句話上,就是「考試方式跟錄取方法不可改,以免讓人無所適從」。其他什麼反對多元,因為這是多錢入學云云,都是虛詞。
要怎樣去理解這種現象?用科舉遺毒稱呼,實在太過小看台灣家長拋棄過去的決心,若用儒家思想一句話解釋,也太過於標籤化了。這種現象是台灣極少人討論,或者根本不知道怎麼討論,抑或根本不願意去討論的玩意。
這種現象統稱「階級複製」,然後開始就有人說這篇很不客觀中立充滿偏見所以都不需要討論,接著開始自言自語幾千字,總之就是「台灣沒有這類困擾,全部都是技術問題,只要搞好升學方式就好,別模糊焦點。」簡單說就是自己把焦點模糊掉後,刻意把問題聚焦在自己可以接受的說詞上。
考試制度之所以重要,因為這是教育上用來評量學習成效的方法,不管怎樣評量總是得考,只是怎樣的考法而已。入學制度之所以重要,是因為各級教育需要收的人才不會是相同的,在因材施教這大前提下,我們總要訂立各種標準,好收到適合的學生。
但在台灣,你會發現只要涉及到考試跟入學方法等問題,總會有一批歇斯底里,且不分藍綠的人跳出來反對。其反對理由不外乎補習增加、對有錢人有利、扼殺窮人機會等等。然後真的要這些人提出確實的證據,用以證明教改會產生他們所稱的結果,就開始跳針。很有趣,正常來說是指控方要提出證據,但在教育政策上,這些反對者是要別人去提證據來證明。更重要的是,好像大家都不覺得這種檢察官要犯人自己證明無罪,不然犯人就是有罪的做法很怪。
筆者這篇也不扯太遠,把話攤開來說好了。台灣的升學制度,在聯考年代是對哪一些人有利?我們先別去回憶班上同學誰比較好誰比較差,讓我們倒過來找這個因由。
一個升學考試,勢必有考試內容,考試內容引導教學是台灣幾十年來共同現象。我們過去聯考年代,從小學開始不停的考試跟反覆練習,像筆者國三時被學校集中管理,天天練習相同範圍的考卷,練到看到題目第一行大概就知道答案是什麼。
這種反覆操作練習的訓練,對於訓練創造力來說毫無幫助,而且無助於學生組織整合資訊的能力,更遑論去找資料並寫出一篇統合性的文章。但為何學校乃至補習班都這樣幹?因為對升學有用。也就是這種訓練法,對於升學考試極其有效,可以確實反映在成績上。
會有這種死板的教學方式,就代表我們考試出題的形式已經標準化,你只要照著這個方式去走,絕對不會錯到哪裡去。而這種近乎八股式的出題法,配合聯考年代教材的高難度,可以脫穎而出的人大致上有兩種。第一種就是筆者這類,腦筋普普但還記性還不差,死背活記反覆練習,多少還可以記得點東西的。第二種就是絕頂聰明、記性超強的怪咖。
第二種人就甭提了,天才的比例不管在哪一種階層都一樣,總是少之又少,根本不能列入我們教育政策的參考,這種怪咖應該要集中教學,讓他們跟正常人混一起才是害死他們。教育當局不會不知道這種問題,所以回到開頭,第一種人在此種考試制度下有利,那麼這種人是哪一些?
這種需要反覆練習,有人指導與緊盯就可以提升成績者,在台灣一般屬於父母親一方有穩定工作,而教育程度平均較高者,晚上可以在家緊盯指導,或者有餘力就送去升學補習班補習。這種家長願意花時間金錢在小孩的教育上,必定是知道教育與學歷的重要性,會去施壓學校在課輔方面或是師資部分的。
也就是,這種階層的家長,絕對不是藍領勞工階層,一般藍領勞工的工時長,不會有時間晚上好好緊盯孩子的學業。且藍領勞工的教育水準比較低,也沒有辦法在晚上好好指導功課,甚至連挑補習班的眼光都沒有。藍領勞工階層的家庭在這種教育制度下是吃虧的,只有小孩天資聰穎者可以在這種制度下得到關注。
在這種可以反覆練習獲取高分的制度下,最為有利的就是俗稱的中產階級,在台灣一般而言泛指白領,範圍還蠻廣的。從吃公家飯的軍公教,以及產業界中坐辦公桌準時上下班的那一種。
別再沒有根據的亂喊教改有利有錢人了,統治階級都是直接去國外洗學歷的,一群非統治階級在那邊吵誰比較有錢,教改對誰家小孩有利,是吵心酸的嗎?在台灣內部吵翻天,結果那些政客小孩在國外根本就只是跑趴跑到畢業,卻當人家真才實學,這種兩套標準根本是笑話。
所以我們先回到今天教改為何老是有人反對,就算教育界的各項研究都指出,其實考試內容與升學制度僵化,對國家發展是不利的,但就是有人怎樣都聽不下去。
因為這是一條階級複製的道路,是台灣廣義的中產階級用來讓兒女複製成就的好辦法,這種考試制度有利於上述提到的家庭,但也保留了一小部分,讓勞工階層或是其他家長無法兼顧小孩課業發展的家庭,可以因為小孩出類拔萃,而有藉由教育向上流動至中產階級的可能。
這也是為何廣設大學為何受到台灣「與論的抨擊」。因為大學學歷在以往可是菁英的證明,今天廣設大學後整個學歷價值被稀釋,這些家長怎麼可能接受這種事實。而實際上來說,台灣產業受到政府箝制發展,在各方面都不重視技術的傳承跟累積,這也造成技職體系出身者不若大學出身者受到社會青睞。
再講下去就離題了,產業發展跟社會習慣乃至於教育政策,是非常大的題目。我們這邊要拉回到本文的重點,家長為何如此反對這些「激烈的變革」,但其實細究教改其中的各種細節,並沒有造成極劇烈的變化?因為這些改變涉及到的是階級的流動,現實的狀況是遺傳很公平,中產階級的家長生的小孩其智商也是常態分佈,而越是固定不變的考試方法,就越可以用訓練達成目標。
只是,我們真的認為,這種反覆訓練可以稱之為「教育」?
要在既有升學制度不變下,進行有效的改變也沒那麼困難,是有辦法可以讓目前扭曲的教育慢慢回歸到教育的本質,能夠有效的訓練出在二十一世紀中,具有整合、組織、創造力的學生。
這方法說穿了不值錢,就是考試方式去標準化。
以後每年會考,考試的內容都是國中教學範圍,絕對不會超過。但是考試的方式每年每科都可能不一樣,例如今年數學一半出PISA題型跟計算題,明年PISA不出了,然後多加進奧賽題目一題,其他出填充跟多選題,後年則出整張考卷都是複選題有倒扣的題型。保證不出幾年的時間,教育現場就不會要你天天練考卷了,而且不管是學校還是補習班,都會開始多樣化教學,以符合市場的需求與期待。
但可想而知,台灣家長中會出來抗議的那些人,還是會大罵。像是考社會科考申論題,一定會有人高喊給分不公平,自然科當場考實驗操作,也一定會被指責評分老師不客觀等等。
如果我們把這些家長的腦袋瓜掏出來研究,大概可以發現,他們是希望考試等一切都要標準化才能稱之為公平,而且學校最好還要依照成績排志願才合理。也就是他們的世界充滿著排序,一旦沒有比較跟排列,就不知道世界該怎麼運作。(註:光看他們每項改變都稱國情不合,就知道他們有多欠缺想像力)
再說,考試要公平?可否定義公平兩個字。死板的標準答案計分,真的會公平嗎?
我們身處教育現場第一線的,太清楚考試領導教學這檔事,而待過產業界則可以讓我們更清楚,目前的教育方式根本教不出人才,學歷除了證明你記性很好很會背書外,可能什麼都證明不了。
這不是光教育制度改變的問題,最重要的是教材內容跟教師會不會教。談談自然跟社會兩科就好,自然科目前的中學教學強度夠嗎?數學程度追得上嗎?有動手實作讓學生了解自然與生活科技是怎麼回事嗎?或者可以在其中找出具有優秀天分者,將之培養成未來國家頂尖理工人才嗎?根本就沒有,紙筆測驗背來背去,會解題不代表可以解決問題。
社會科更別提,我們是想教學生背背去考試就好,還是想藉有史地教育學生,使其了解古今之變,能更有人文素養,在課堂上可以視野大開,擁有廣闊的世界觀,而公民課可以讓學生對國家社會的運作更了解,成為真正有公民素質的公民嗎?
各位讀者若可以看到這邊,請多去關心現在政府想要惡搞的教材內容吧,他們想要搞的就是撥鐘向後,回到北韓式洗腦的美好年代。升學制度真的沒想的那麼重要,台灣早就已經進步很久,走得很遠很遠了,還在夢想固定不變的制度,可以一試定終身,覺得聯考會很公平,這才是害死下一代的思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