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元入學
含有「多元入學」共 17 篇內容
全部內容
發佈日期由新至舊
可轉債老爹聊天室
2025/06/09
一則新聞的反思:多元入學的背後,誰真的有選擇的權利?
最近,一則關於「學習歷程」的新聞在社群上掀起熱議——一位因修改資料而失去錄取資格的高中生成為焦點。此事件引發了許多針對責任歸屬與制度缺陷的討論,但更重要的是,它讓人回頭審視「多元入學」制度的本質與深層問題。 *多元入學的初衷vs現實 多元入學制度的設計初衷,是希望每位學生都能透過多樣的方式展
#
高中生
#
學習歷程檔案
#
學習歷程
2
留言
蛙的靠北小宇宙的沙龍
2025/01/08
學歴不是唯一,行行都有機會發光發熱
...顯示更多
#
六龜高中
#
學歴
#
多元入學
2
1
旅人小萌
2025/01/08
1
謝謝您的分享❤️
1
創學孵化器
2024/05/22
時間總是不夠用嗎?均一平台負責人呂冠緯分享如何成為高效學習者
高中生在學習時,需要有效的時間管理和學習策略。本篇文章分享了冠緯學長的經驗和方法,包括優先處理重要的事情、合理分配時間和注意力、提前規劃和準備、以及充足的睡眠時間等。這些方法不僅適用於考前衝刺,也適用於高中生的每一天。透過這些良好的習慣和策略,可以更有效地管理時間,提高學習效率,讓學習變得更加輕鬆。
#
多元入學
#
學習策略
#
時間管理
5
留言
PEACE..新人類
2024/03/13
升學路上教育單位的陽謀,就看你接不接受
剛剛看到一篇文章在講,這些年來台灣教育改革,因為採計分制的改變,而從分分必較,改成等級制,讓家長與孩子不要這麼分分必較。透過這種模糊化的策略,讓第二三志願學校也可能收到第一志願的學生,打破「志願取向」的升學考試,也試圖改變每一分都那麼重要的想法。 . 這個好,還是不好呢?真的很難說啊。 .
#
升學
#
國中會考
#
大學學測
11
4
布魯斯的運動心理世界
2024/03/13
2
大多數人是習慣看見成效才可能決定要調整跟改變,就像看見甚麼樣運動有好結果,就會讓孩子去投入。教改過程跟結果還是在談成績的話,那就更不可能讓大多數的家長有改變。人民的觀念是可以透過政府跟教育理念而調整的,全看政府是否有心。
2
林聽
發文者
2024/03/13
喜歡
布魯斯的運動心理世界 希望可以多一點開明的家長。不要讓保守方反撲。
喜歡
青雲的沙龍
2023/03/09
四技二專多元入學管道解析
目前後期中等教育階段學生共有三類,包括技高生(原稱高職生)、綜高生、普高生,科技大學四技二專升學進路可以在上列圖表中清楚看出,為方便大家理解以下我們以畢業生身分別加以說明: 一、技高生(含綜高生)參加每年4月末5月初第一周辦理的統測後可以以統測成績,選擇參加四技二專甄選入學,或者之後的登記分發。一般
#
四技二專
#
多元入學
#
升學進路
4
留言
徐曉梅的沙龍
2022/12/30
100-32多元入學管道,化簡為繁的極致代表
我那時候的高中升學管道還是靠聯考,升大學雖然有學測和推薦申請,但主力還是靠七月份指考。當時後就是傾全力準備考試,像是把三年國中和高中的能力,孤注一擲在那場考試,接著畫紙本志願卡,規定時間繳交後,統一時間公告分發結果。
#
國中
#
會考
#
升學
3
留言
學習者向前走 的沙龍
2021/09/17
從學生的視角,思考108課綱「立意」與「實行」間的距離
起初我是國中時第一次耳聞108課綱,當時部分教師與家長為此課綱吵得不可開交,但多數學生們仍在一頭霧水的情況下升上了高中。首次真正理解新課綱之時,我對它抱有非常大的期待,因為本身並不擅長於課業,而鍾情於所謂「非學科」的事物,此課綱的出現將可能扭轉國內唯有讀書高的學習風氣,且更著重於培養學生「面對未來」
#
108課綱
#
學習歷程檔案
#
多元入學
5
留言
金匠的舊書桌
2020/03/25
高職畢業要去哪?四技二專多元入學攻略-你所不知道的學校(11)
隨著畢業季的到來,本篇要來介紹複雜的四技二專多元入學管道,希望幫助所有的高職應屆畢業生及家長瞭解,到底有哪些選項可以選擇?哪一個選擇又最適合自己?
#
多元入學
#
教育
#
高職
5
留言
金匠的舊書桌
2020/02/26
考試滿分犯了什麼錯?-你所不知道的學校(九)
學生考太好也是一種錯誤 學生考試考得好,有人卻為此辭職負責,你說奇妙不奇妙? 大考中心日前公布109學年度學測成績,數學科拿到最高15級分人數達1萬4489人,較去年的7782人增加近一倍,占比也從不到6%,一舉躍升至11.22%,創下19年來最高。
#
學測
#
教育
#
金匠
4
留言
美濃瓜的聒聒園的沙龍
2019/12/24
驚險刺激的旅程--Alex的升學之路
三年前,大兒子在即將升高中之際提出他想念職業學校的想法。對於始終相信孩子具備考上北市前三志願高中的父母來說,這真的是一個頗掙扎的提議。更貼切的說,第一時間我是無法理解和接受的,在我看來他就是應該循傳統高中、大學、研究所的升學路徑一
#
偏才非天才顧此失彼
#
全才與適才適性
#
讓天賦自由
1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