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需要社會企業(二)

更新於 2020/05/04閱讀時間約 13 分鐘
這篇要解釋台灣的階級狀況,以及轉型失敗的原因何在。階級的解釋,在台灣其實一目瞭然,但照道理應該要做解構這檔事的左派,卻因為幾個因素裝死或是講不出口。我們從擅長結構分析的左派,在台灣不肯面對問題的原因逆著解析,就能夠對階級現狀得到全貌。有這種可以簡單逆向解開謎題的機會,不是每個國家都有的。這方面倒要感謝台灣在意識形態研究上的落後。
原因大致上有三個,雖說都可以回歸到國民黨政府強力壓制左派思想,導致學術研究跟現實狀況脫節,但細究起來還是可以看個大概。首先就是統派意識優先,這些人俗稱左統,也就是大中國、統一意識永遠優先於左派的各種理念。
其次,就是在台灣因為長期政治壓制的原因,所以根本上不可能產生自發性的工會組織,也就是現在你看到所有的工運、巢運、婦女運動等任何你看過的組織,只要組織年齡夠長,幾乎都是政府扶植與默許成立的。
第三,因為左派理論根本不可能在中小學中出現,尤其是那些涉及階級分析的東西,所以導致絕大部分的人,都是大學以後才去念的。更別提哲學性的反思與數學的邏輯性,根本就沒有在基層深化,這樣長大的學生會去對社會解構與反省才奇怪。
綜合以上三個因素,台灣的左派論述在檯面上有兩個很奇怪的狀況。第一個狀況是很懂理論的師父級人物,意識形態通常都是大中國與支持國民黨,所以明明中國正在帝國主義擴張,卻只願意檢討美國。而且完全不批判國民黨威權統治幾十年,穩固與僵化的既得利益。第二個狀況,就是沒有大中國意識的年輕人,對理論與實務的結合很弱,空有熱情卻常常批判錯方向,以至於被罵蠢左笨左。
講這麼多卻不提主題,不是筆者忘記了,而是要讓讀者先有一個概念,知道左派理論在台灣之所以好像蠢到死,並不是因為左派的理論或是實務操作有問題,純粹是過去的各種因素造成的。而我們這篇主旨是要解釋社會企業的重要,以及解釋轉型失敗原因,所以接下來只解釋大的部分與相關方面,台灣的階級真要分析,好幾本書都講不完。
進入主題前,讀者請先明白,階級是人的天性,你不可能消滅的。那些高談要打破階級複製的人,如果不是不懂,那大概就是另有所圖。而台灣現在要重視的,不是複製過去的成功,因為這鐵定會失敗,失敗並非是我們不夠努力,恰恰好相反,就是太過努力才會失敗。正確地說是努力錯地方,因為時代變了,方法也要變,好比努力用頭把牆撞破,理論上是可行的,但你手上有槌子的話,為何還要堅持用腦袋撞?
所有的進步都來自於技術,而技術的發展會創造出新的文化,文化會形塑我們當代的生活習慣與風貌。筆者接下來會儘量用我們中學學過的東西去比喻解釋,讓讀者可以容易抓到重點,若因此沒有很正確或是有偏誤的地方,請多包涵。
我們小學都念過,以前台灣是農業時代,後來工業發展後都市化,所以年輕人就跑到都市,鄉村人口外移,然後因此產生了很多傳統觀念的衝突。這講法是對的,但背後有一些事情沒有解釋清楚。
農業時代的根本是穩定,需要大量的人力耕種,基本的民生必需品許多都是在地生產。這種技術影響所致,就是家庭關係重要,人無法脫離家族與鄉里生存,這是一個階級森嚴有序的社會,同時也代表你其實不怎麼需要讀一大堆書,因為種田跟木工,並不需要懂基因轉殖或是森林經營這些事情。這時候你需要的管理階層,與其說是要懂數字化管理,不如說是識字可寫報告,能夠到鄉裡走動認識大家更有用。
不管是日本治理台灣的年代還是國民黨來台灣,狀況都是差不多的,技術與生產量就是那樣,人力需求就是如此。而我們的教育制度就是在這個時候被確立,直到今天我們的教育體制,思維還是農業時代,教導你學習某一樣知識成為公教人員,繼續同樣的管理方式,或是學習一技之長就能夠在社會上立足。
如果讀者你覺得這是錯的,那麼請Google台灣幾十年來的教育狀況,我們什麼時候從中小學就開始,教你怎樣面對變化?還不是以不變應萬變,或是沒有不景氣只有不爭氣。這招有用嗎?
工業時代的基本就是大量生產,透過機器的力量極大化生產力,產出穩定均質的產品,透過綿密的通路打到每個家庭之中。這必然的結果就是,鄉村家庭式的工業會被摧毀,僅有精巧或是已經品牌化的那一些老字號可以存活,同時工業化的過程,會有大量的新工作出現,這些工作無論是哪一種,會產生基本的食衣住行需求,同樣需要大量的人手滿足。大量人口的集中,結果就是都市化,伴隨的問題就是都市周邊的郊區貧民窟化,絕望的人們形成犯罪的巢窟。
都市產生極大的需求,把農業鄉村的工作人口都吸走,但同時工業化也帶來生產力的進步。鄉村的各種農業與手工業的技術也進步了,所需要的工作人口進一步下降,同時產生大量的失業人口,這些人又跑去都市找工作,形成一個迴圈。總之,並不是因為資本家無良去刻意殘害老農民,純粹是結構改變了,舊有的模式就變了。
工業時代的文化就是小家庭,只要在都市找到一份工作,你就不需要依靠老家種田的收入,自然會跟家庭關係逐漸遠離。而工業時代的需求,代表著普遍教育的必要性,因為低階的工業雖然不需要太高的知識水準,但管理人員需要。而工業化後對技術的追求,產生了一些專業技術人士,這些技術人員形成自己的階級,發展出專業的文化。好比說一群工程師在咖啡廳談的話題,絕對跟一群產線勞工不一樣。
這是一種回饋,因為技術人士的密集,使得產業水準不停翻新,工業化的社會透過不停地進步,不停地產生新的工作機會,同時也不停地摧毀舊的。這沒有什麼懷舊因素可以介入,純粹是生產力差太大了。在這種回饋之中,教育制度也同時擴張,從小學擴張到高中、大學,各級教育的人數也不停地在增長。
一切都只是技術進步後的結果而已,如果我們還在農業社會,女性沒有辦法透過離家到工廠工作,那麼女權運動不會出現的。沒有工廠大量同質性的勞工,都市沒有收納大量的人口,工運跟社會運動也很難發展得起來。如果沒有這些工業化,教育到今天還是貴族與仕紳的專利,根本不會有進步青年跳出去說要革命。
電視上所謂的傳統文化跟現代文化的觀念衝突,說穿了就是台灣在幾十年內,快速地由農業社會轉型成工業社會的結果。但這只是在物質水準上,文化心態上並沒有跟著快速轉變過去。我們可以從幾個點去觀察,首先就是教育體系,雖然手段上已經大量生產化,每年把相同思考的學生透過考試制度篩選出,但這個體制的本身還是家父長式,工業時代的特徵個人主義,在現在的教育體系內很難持續。
其次,台灣現有的產業管理階層,年紀大部分都超過50歲以上,這個世代的特點是,小時候經歷農業轉型期,文化上本質還是農業時代,但教育已經開始工業化。這批人就是現在被罵最兇的經濟起飛世代,每一個人幾乎都是一個樣子,由聯考制度篩選與複製出,腦袋裡全部都是農業時代的思維。這也不能怪他們,純粹就教材來看,他們還在念威權時代的洗腦教材,並且藉此拿到學歷,在快速工業化的台灣社會中取得一席之地。他們當然會覺得自己才是對的。
結論就是,工業時代的人們,理論上是會有個人主義色彩,跟重視家族秩序的農業大家庭會有不同思維。個人主義伴隨而來的就是小家庭化,你家有你的日子,我家有我的生活,並不會沒事去侵門踏戶,故不會去捍衛什麼家族的上下秩序。而女性同樣可以藉由知識,在工業社會中獲得薪資,也就不需要依靠父母與夫家,所以女權運動會興起。
重要的點是在,教育雖然為了工業化的目的,去大量複製技術勞工。但這些「技術勞工」並不會甘願當個勞工,任何一個在技術上有專業的人,都會有專業上的自信,形成專業的小圈圈,自成一個階級。就算是一個醫生,跑去對專業水電師傅指手畫腳,也是會被罵的。
專業人士的出現,就是工業化的產物,他們要的不是僅能餬口的薪資,還要有與其相稱的生活水準,更需要受到他人對專業的肯定與尊重。我們就把話講白一點,這些受過教育,具有專業技術的人,他們期待被當成合作對象、簽約的雇用人員,不是被老闆呼之即來、揮之即去的僱工。
那為什麼老闆、資本家們必須妥協?說白了就是工業化的社會,技術高度專精且分類極細,你想要擁有一個先進的工廠,有最高的生產力與競爭力,就必須花錢雇用這些專業人士。這些專家很多都有強烈自尊,光給錢就想要人家當狗,很多人都不願意的。別說是工廠,要維持生活所需,你還要有一大堆的其他行業專家,在他的專業上發揮所長。
舉幾個例子,假設今天農業專家,不依靠技術改良,用鐮刀跟牛隻慢慢耕田,你覺得糧食價格會多少?如果建築專家不想用鋼筋混擬土,再找幾個工程師去精算角度,隨便用泥巴跟石塊蓋間房子,你敢住嗎?一個外科醫師說喝下麻沸散,他會用剪刀跟菜刀救好你,你願意嗎?工業化後的社會就是如此,各行各業都有專家,有的是生產器具,有的是生產知識,但不管哪一種都一樣。工業社會不尊重專家,鐵定會失敗,那些自以為是又專斷獨行的老闆會失敗,理由說穿了都可以歸納到這一點。
到此為止,我們大致歸納出幾個結果。台灣現在的產業狀況,就是由一批農業時代的腦袋,學到了工業時代的技術,並藉此發展起來。所以轉型為何失敗?原因就正出在這裡。
其實,轉型並不簡單,舉一個簡單例子,同運等活動為何在歐洲都還不見得很成功?說穿了,就是文化的轉型很慢,你若從小習慣了某一套價值觀,很可能到老都不會再改變。而現代人的壽命又拉長了,所以歐洲變成一個很有趣的地方,明明都工業化那麼久了,但有農業時代思維的人,或是部分思維還是遺留自農業時代還很多。重視父母家庭又是天性,再怎樣受到工業化影響,你還是會想要看看家鄉的媽媽,所以不同時代的文化在拉鋸,造成支持反對者眾。
但很現實的是,用古代的腦袋去經營現代的技術鐵定行不通,這百年來西方工業國家已經證明。再怎樣想要保有舊時代的階級排序,還是會在新時代的技術打擊下被消滅掉,最後除了接受以外,就只能發發牢騷而已。畢竟你就算用密銀或奧利哈剛改良手中的鐮刀,他還是一把鐮刀,永遠不能跟機械化的力量比較。刺刀衝鋒的威勢與信念再強大,衝向機槍陣地的結果還是一樣的。
所以你要技術的進步,同時文化上做出改變,透過教育與文化的方式不停地循環與回饋,逐漸的使整個社會前進。在這新舊交替之間會產生許許多多的問題,我們統稱社會問題,像是老農夫給予老年就養金,轉型失敗的勞工給予失業救濟,總之有一大堆的問題都必須處理。你如果不去處理這些轉型問題,放這些人自生自滅,遲早會變成其他的社會問題要你付出代價。
以台灣的狀況來說,工業化又特別快速,所以情況更糟糕。簡單講就是,掌權的這批人腦袋瓜都是農業時代思維,他們的認知就是停滯不變的固定階級,過去怎樣成功,現在就會成功,以後也應該是這樣。如果沒有成功,那也不是這套模式出問題,一定是其他地方跟其他人的錯。這套說法幾百年來都沒變,讀者可以翻翻產業史,每個僵化的腦袋瓜說法都一樣的。
但我們現在的狀況是,有龐大的高教人員,以及工業化相當徹底的社會,不可能接受停滯的階級。要創造新的工作機會,就必須在舊有的基礎上改良,乃至於毀滅,而這些正好就是農業時代的腦袋所抗拒的,或者說他們無法理解的。要求現在所有的年輕人,通通相信大50歲的老人所說,只要你努力工作就會有成果,已經沒有用了。這從2000年開始就被證明行不通,努力不會產生出必然的結果。
但為何這些問題,看來如此理所當然,卻執行起來困難重重?因為既得利益階級當然不會投降啊,歷史告訴我們,他們會堅持到最後一刻,用盡力量抗拒改變,如果可以雇用黑道跟殺手,他們也會毫不猶豫地對反對者下手。要轉變其實也沒那麼難,因為台灣已經是民主社會,歷史也告訴我們,既得利益階級永遠是少數人,只要多數人不被分化,是可以靠選票或是乾脆流血革命來改變。
台灣現在被卡住,其實就是管制造成的結果,這跟新自由主義這些一點關係都沒有,那些既得利益階級只是拿著自由主義當護身符而已。真正的自由主義,是禁止官商勾結的,當掌權的少數人與商人結合,壟斷生產跟通路賺錢,這怎麼能稱為市場經濟?過去台灣就是裙帶資本主義,這是鐵錚錚的事實,會看到這邊的讀者也應該不會覺得有錯,要改變就是把裙帶關係剪斷就是。
產業轉型失敗,絕對不是技術不到定位,或是資金不夠這些理由。任何在產業界待過的人都知道,路上多的是寧可把錢丟到酒店小姐身上,也死都不付員工加班費的老闆。但你直接抽重稅或是搶這些老闆的錢,拿去用國家力量投資新技術也不對,這只是饌養另一批等著國家養的階級而已。
國家要做的,就只是貸款給願意賭一把的專業人士,同時保障這些人在失敗的時候,還能夠保有基本的生活水準,而不是全家老小都當街友去。而在法規上,制定嚴格的標準與執法,讓現有的舊企業無法鑽漏洞,逼他們把錢花在技術改良上。不要替這些資本家覺得可憐,台灣過去的裙帶主義,嚴格說就是犧牲大多數的人民,以及土地的成本換得的,今天要這些人回饋一點都不過份。
之所以從2000年開始,轉型到今天都沒成功,說更明白點,就是我們很努力的想要保有原來的階級秩序,同時提升技術水準賺大錢。這就好像說,你用對待狗的方式對待員工,用防賊的心態雇用專家,卻要求這些人付出健康與家庭的代價替你賺錢,只因為你是老闆。
不可能啦,台灣在思維上大多是農業時代的遺緒,但現在要全面進入工業時代,不僅物質生活,精神上也要改變。光是改變我們對專家的態度,就非常之困難了,看看我們的健保,被搞到完全階級僵化,就知道官僚跟大部分百姓的思維有多守舊。
要怎樣轉型才成功?筆者坦白說不曉得,因為世界各國都在面臨這些問題,直到今天歐美國家還在面對,舊的問題解決了,又產生一個新的。但至少我們可以確定,台灣現在面對的問題大部分都是別人遇過的,要解決有很多參考方案。像是尊重專業、去除黨國對經濟的影響等等,這些都很清楚明白。
目前來說,除了先換黨以外,沒有別條路可選。這跟政黨傾向沒關係,純粹是國民黨仍堅持守舊與固化既有階級,不然怎麼會培養青年個半天,派出現在上電視的這幾個貨色?
但是,你願不願意接受這就是改變的第一步?這就難了。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avatar-img
25.8K會員
1.3K內容數
王立第二戰研所在方格子的主要基地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合作聲明與警語: 本文係由國泰世華銀行邀稿。 證券服務係由國泰世華銀行辦理共同行銷證券經紀開戶業務,定期定額(股)服務由國泰綜合證券提供。   剛出社會的時候,很常在各種 Podcast 或 YouTube 甚至是在朋友間聊天,都會聽到各種市場動態、理財話題,像是:聯準會降息或是近期哪些科
Thumbnail
柯文哲,在參選2024年總統大選的宣言中明確表示,臺灣需要一位誠實的總統。身為醫師出身的政治家,他堅信以真實和誠實的態度來治理國家是關鍵。他希望能帶領台灣走向一個更公平、公正且透明的未來,為臺灣的社會公義和經濟發展做出實質貢獻。柯文哲致力於挑戰傳統的政治模式,並以實事求是的態度對待每一項政策,期望為
Thumbnail
柯文哲,在參選2024年總統大選的宣言中明確表示,臺灣需要一位誠實的總統。身為醫師出身的政治家,他堅信以真實和誠實的態度來治理國家是關鍵。他希望能帶領台灣走向一個更公平、公正且透明的未來,為臺灣的社會公義和經濟發展做出實質貢獻。柯文哲致力於挑戰傳統的政治模式,並以實事求是的態度對待每一項政策,期望為
Thumbnail
災情中的鄉下人,假如不能演出駭人的殘垣斷壁、煽情的崩潰痛哭來滿足媒體,那麼在網路論壇上,佔據版面的必然是颱風假預測、迷因和搞笑段子,然而鄉下人並非沒有受傷。希望政府和媒體可以更加覺察,這是需要稍微嚴肅一點的社會議題,在報導上平衡一些、在民情上體恤一些,試著找出有困難的人們,傾聽他們、幫助他們。
Thumbnail
在安倍晉三之前,台灣最熟悉的日本首相應該是田中角榮,一方面他是日本黑金政治的代名詞,日本影視動漫在描繪日本政府背後操控一切黑幕的大佬,大多以田中為參考模型。1990年代在台灣很紅的漫畫《聖堂教父》,主角原型就是田中。 另一方面,台灣人熟悉田中的原因,就是他當首相時主導了中日建交,台日斷交,背叛了中華
Thumbnail
2019年在台灣舉辦一場關於教育與地方的交流會。 其中台灣教授提出了耐人尋味的觀點:「我們需要找回信任」 台灣人之間真的沒有信任嗎?台灣人們信奉的究竟是什麼?
教育部的大綱領明擺著四個字「適性揚才」,究竟有多少從事教育者能夠很清楚的了解,當教育者無法明瞭時,又如何讓學子們創造自己的技能生存下來。 教育很重要,教育很重要,教育比社會事更重要! 當今立法院柯建銘總召為號召與當年的林益世黨鞭在立法院的行徑有何不同?
Thumbnail
在半導體產業,我們有台積電與聯發科,非常好,現在進入生物戰的時代,我們在疫苗與解藥方面,需要有新的護國神山,需要有生技方面的台積電與聯發科。
Thumbnail
在半導體產業,我們有台積電與聯發科,非常好,現在進入生物戰的時代,我們在疫苗與解藥方面,需要有新的護國神山,需要有生技方面的台積電與聯發科。
Thumbnail
近期有許多針對「數位發展部」的討論,大家近期的反應來反思,我們為何需要一個這樣的政府部門?「網路無國界」思維之下,要如何做到政府涉入的「邊界」在哪裡?我們打算用甚麼樣的基礎建設跟法律思維去做規劃,打算走企業自治的加州模式、政府管制的歐洲模式,還是網路主權思維的中國模式?
Thumbnail
*合作聲明與警語: 本文係由國泰世華銀行邀稿。 證券服務係由國泰世華銀行辦理共同行銷證券經紀開戶業務,定期定額(股)服務由國泰綜合證券提供。   剛出社會的時候,很常在各種 Podcast 或 YouTube 甚至是在朋友間聊天,都會聽到各種市場動態、理財話題,像是:聯準會降息或是近期哪些科
Thumbnail
柯文哲,在參選2024年總統大選的宣言中明確表示,臺灣需要一位誠實的總統。身為醫師出身的政治家,他堅信以真實和誠實的態度來治理國家是關鍵。他希望能帶領台灣走向一個更公平、公正且透明的未來,為臺灣的社會公義和經濟發展做出實質貢獻。柯文哲致力於挑戰傳統的政治模式,並以實事求是的態度對待每一項政策,期望為
Thumbnail
柯文哲,在參選2024年總統大選的宣言中明確表示,臺灣需要一位誠實的總統。身為醫師出身的政治家,他堅信以真實和誠實的態度來治理國家是關鍵。他希望能帶領台灣走向一個更公平、公正且透明的未來,為臺灣的社會公義和經濟發展做出實質貢獻。柯文哲致力於挑戰傳統的政治模式,並以實事求是的態度對待每一項政策,期望為
Thumbnail
災情中的鄉下人,假如不能演出駭人的殘垣斷壁、煽情的崩潰痛哭來滿足媒體,那麼在網路論壇上,佔據版面的必然是颱風假預測、迷因和搞笑段子,然而鄉下人並非沒有受傷。希望政府和媒體可以更加覺察,這是需要稍微嚴肅一點的社會議題,在報導上平衡一些、在民情上體恤一些,試著找出有困難的人們,傾聽他們、幫助他們。
Thumbnail
在安倍晉三之前,台灣最熟悉的日本首相應該是田中角榮,一方面他是日本黑金政治的代名詞,日本影視動漫在描繪日本政府背後操控一切黑幕的大佬,大多以田中為參考模型。1990年代在台灣很紅的漫畫《聖堂教父》,主角原型就是田中。 另一方面,台灣人熟悉田中的原因,就是他當首相時主導了中日建交,台日斷交,背叛了中華
Thumbnail
2019年在台灣舉辦一場關於教育與地方的交流會。 其中台灣教授提出了耐人尋味的觀點:「我們需要找回信任」 台灣人之間真的沒有信任嗎?台灣人們信奉的究竟是什麼?
教育部的大綱領明擺著四個字「適性揚才」,究竟有多少從事教育者能夠很清楚的了解,當教育者無法明瞭時,又如何讓學子們創造自己的技能生存下來。 教育很重要,教育很重要,教育比社會事更重要! 當今立法院柯建銘總召為號召與當年的林益世黨鞭在立法院的行徑有何不同?
Thumbnail
在半導體產業,我們有台積電與聯發科,非常好,現在進入生物戰的時代,我們在疫苗與解藥方面,需要有新的護國神山,需要有生技方面的台積電與聯發科。
Thumbnail
在半導體產業,我們有台積電與聯發科,非常好,現在進入生物戰的時代,我們在疫苗與解藥方面,需要有新的護國神山,需要有生技方面的台積電與聯發科。
Thumbnail
近期有許多針對「數位發展部」的討論,大家近期的反應來反思,我們為何需要一個這樣的政府部門?「網路無國界」思維之下,要如何做到政府涉入的「邊界」在哪裡?我們打算用甚麼樣的基礎建設跟法律思維去做規劃,打算走企業自治的加州模式、政府管制的歐洲模式,還是網路主權思維的中國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