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入奇蹟 20 : 人類基因地圖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對歐洲人而言,西元十六世紀是探險的世紀,既改寫了基督宗教的地理版圖,也因為外來文化的刺激與航海事業的需要,造就了各個領域不凡的探險家,因為他們的冒險所推動的改變,讓歐洲人體認到自己終究要準備迎接不一樣的未來。引領西元十七世紀的是科學革命與「布爾喬亞」(bourgeois)的興起。這些因經商而致富的中產階級,催生了社會流動,也帶領歐洲進入了矛盾的經濟產業變革。在十八世紀中,科技的變革讓生活變動越來越大,旅行也益發普遍,最後更醞釀了信仰的改變。人們開始質疑貴族統治,嚮往「自由、平等、博愛」。到了十九世紀,歐洲正式踏入「發明時代」,生活變得更加便利,公共汽車、電燈、沖水馬桶相繼出現,大多歐洲人開始以「文明人」自傲,但也有人未放棄追尋「 我是誰」的問題。
究竟,我們要如何回答「我是誰」這個問題呢?
分類是分析的開始,所以,瑞典的林奈在為植物分類之後,也開始為人分類。他在西元1758年替人類取了智人( Homo Sapiens)這名字,把人類分成四大類,分別是美洲紅種人、亞洲黃種人、非洲黑種人、歐洲白種人。在林奈看來,紅種人「脾氣壞、頑固,但容易滿足、喜歡自由」,黃種人 「嚴厲、高傲、慾望很多」,黑種人「狡猾、遲鈍、愚昧」,白種人「活躍、聰明、而且有發明天份」。
這種印象顯然廣為流傳,影響深遠,但在現代遺傳學中,決定「膚色」的基因其實非常少,有更多的基因變異埋藏在相同的膚色之下。
不過,基因變異確實是了解許多遺傳歷史的關鍵,這一切都得感謝和林奈一樣非常喜歡植物的孟德爾。因為孟德爾的碗豆,生物學家對基因與遺傳的關係有了初步的了解。
但是,基因雖然是決定蛋白質合成的遺傳單位,基因卻並非一開始就如此複雜,而是在不斷複製的過程中,變得越來越複雜。
不過,孟德爾的遺傳學主要是用來「預測」子代的遺傳組合,要讓遺傳學家加入研究歷史的行列中,運用到的卻是「溯祖」(coalscence)逆時間往上推的概念。因為粒線體內含的基因比較少,所以科學家可以比較容易地回推母系的先祖到「粒線體夏娃」。另外,由於男性的Y 染色體大致沒有更動的傳給兒子,所以要回溯 Y 染色體的傳承,也不算困難。
人體有23 對染色體,除了性染色體外,還有22對染色體,因為父代和母代的遺傳成分混合起來,溯祖的過程就比較複雜。
到底,現代人類的祖先在離開非洲之後,是在什麼樣的時空之下,經由什麼樣的路線分佈到世界各地,中間又歷經了那些遺傳變化畢竟是迷人的話題。
「Mapping Human History」(人類基因的歷史地圖)就是以此為目標完成的作品。
作者探詢了在非洲、中東、亞洲與澳大利亞、歐洲、美洲 以及 世界的族群歷史。
「我們是誰? 我們從那裡來?將往那裡去 ?」不同文明的區隔究竟何在?基因可以解釋多少文明的差異,這些或許都是本書可以引導讀者思考的問題。
高更的畫作:我們從哪來?
avatar-img
52會員
425內容數
曬書天,好奇地。 文圖連播,播出新識界。 紅柿子在這方小天地不只曬書,也曬心得。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龍生龍、鳳生鳳、老鼠生的兒子會打洞」似乎是近代中國學生學習遺傳學的開端。但「特徵」究竟是如何從「親代」遺傳到「子代」的,似乎沒有學者能夠了解。人們對「遺傳」有一些模模糊糊的了解,但卻不明白「育種」失敗的原因。一起了解各種「育種」失敗的案例吧!   
蛋白質無庸質疑是重要的生命分子,但雞蛋白卻不等同蛋白質。究竟,在分子結構上,蛋白質是什麼樣的分子呢?
虎克發現了軟木塞的格狀結構,也導出了虎克定律。但是,虎克雖然看見了cell,卻無法得知細胞內部實際上是如何運作的。一起聽聽「細胞」的行前導覽吧!
自雷文霍克發現細菌以來,人們對細菌的看法有多少改變?本篇為各位導讀「細菌:我們的生命共同體」(商周出版)。
賽倫蓋提大草院並非只是觀看動物大遷徙的名勝,而是現代生態學的聖地。食物鏈是什麼?現代生態學可以幫助我們解決什麼問題? 請聽紅柿子導讀「生命的法則」(讀書共和國出版)
 燃燒為何帶來能量? 請隨紅柿子一起前往101,欣賞美景之餘,也思索細菌和真核細胞的不同。真核細胞究竟是如何演化出來的?真核細胞的出現又如何改寫了地球的生命史。請聽紅柿子導讀「生命的躍升」(貓頭鷹出版)第四章「複雜的細胞」。
「龍生龍、鳳生鳳、老鼠生的兒子會打洞」似乎是近代中國學生學習遺傳學的開端。但「特徵」究竟是如何從「親代」遺傳到「子代」的,似乎沒有學者能夠了解。人們對「遺傳」有一些模模糊糊的了解,但卻不明白「育種」失敗的原因。一起了解各種「育種」失敗的案例吧!   
蛋白質無庸質疑是重要的生命分子,但雞蛋白卻不等同蛋白質。究竟,在分子結構上,蛋白質是什麼樣的分子呢?
虎克發現了軟木塞的格狀結構,也導出了虎克定律。但是,虎克雖然看見了cell,卻無法得知細胞內部實際上是如何運作的。一起聽聽「細胞」的行前導覽吧!
自雷文霍克發現細菌以來,人們對細菌的看法有多少改變?本篇為各位導讀「細菌:我們的生命共同體」(商周出版)。
賽倫蓋提大草院並非只是觀看動物大遷徙的名勝,而是現代生態學的聖地。食物鏈是什麼?現代生態學可以幫助我們解決什麼問題? 請聽紅柿子導讀「生命的法則」(讀書共和國出版)
 燃燒為何帶來能量? 請隨紅柿子一起前往101,欣賞美景之餘,也思索細菌和真核細胞的不同。真核細胞究竟是如何演化出來的?真核細胞的出現又如何改寫了地球的生命史。請聽紅柿子導讀「生命的躍升」(貓頭鷹出版)第四章「複雜的細胞」。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現代社會跟以前不同了,人人都有一支手機,只要打開就可以獲得各種資訊。過去想要辦卡或是開戶就要跑一趟銀行,然而如今科技快速發展之下,金融App無聲無息地進到你生活中。但同樣的,每一家銀行都有自己的App時,我們又該如何選擇呢?(本文係由國泰世華銀行邀約) 今天我會用不同角度帶大家看這款國泰世華CUB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本書作者是歷史學家哈拉瑞,著有《人類大歷史》、《人類大命運》、《21世紀的21堂課》等書,以下整理書中第一章部分內容,並寫出我的心得 ⬛書籍內容 大約距今七萬年到三萬年前,智人出現了新的思維和溝通方式,稱為認知革命 智人的語言,不是世界上最早的溝通系統,每種動物都知道要如何溝通,智人的溝通
Thumbnail
從《從叢林到文明,人類身體的演化和疾病的產生》這個書名就能看出這是本主題宏大的書(笑)。作者丹尼爾.李伯曼是哈佛演化生物學教授。書中,他從演化的角度出發,結合基因與文化,探討人類如何「變」成現在這模樣。接著,再進一步細談這些演化如何讓導致許多現代生活中惱人的健康問題。是本精彩絕倫的優質科普。
Thumbnail
歷史是記錄時間的學問,地理決定了世界的文化與歷史。本文探討了地理如何形塑了不同地區的歷史和文化,以及地理因素對於人類生活、貿易、宗教和藝術的影響。
Thumbnail
人類文明的演進與軌跡 在人類文明的發展過程中,最初是由打獵和採集開始。隨著人群的聚集,人們逐漸開始「定居」,建立部落。社會學在日本稱為「群學」。人類文化的傳承主要來自於文字的發明和書寫的開始。在歐洲,城邦逐漸興起。隨後,隨著人類資源的有限性,大航海時代開啟了第二次文明的高峰期。這主要歸因於國際貿易
本書內容是在說智人在許多人種當中如何脫穎而出,也說到認知革命、農業革命、工業革命以及想像力讓人類生活方式大幅改變,而且妙的是就算我們的生活水準已經與以前大不相同了,但本能上我們跟七萬年前的智人其實差不了多少,在基因上可以說是毫無變化,但人類還是創造了許多新事物讓生活與以前大不相同。
Thumbnail
本文探討關於人類歷史和文明的躍進發展,包含人類的發展速度、社會體制、政治力量、資本和宗教體系等方面對人類生活的影響,同時闡述了人類面臨的挑戰和變遷。
Thumbnail
什麼是人類學?為何需要人類學?人類學如何實踐?古典人類學研究一直想用過去來解釋現在,其預設了有一整體的結構(文化),使其能夠在不同的世紀、相隔遙遠的地方,以同一種聲音呼應對話。而人類學家能夠藉由研究人類的文化,找到與自己特殊思考方式之間的一種結構上的共通之處。 「人類學研究的是不同人群
Thumbnail
曾經,在這個水藍色的星球上,人類有許多同屬(人屬)的物種,例如:20至3萬年前生活在中非與歐洲的尼安德塔人、170萬年至30萬年前生活在中國的直立人等。如今,人類只剩下唯一的人屬,就是身為你我的「智人」。是什麼,讓智人在短時間成為世界的霸主?然而由快速的從採集社會、農業社會、到工業社會,人類
Thumbnail
地理位置、食物和思想發展對國家的興衰,本文根據《槍砲、病菌與鋼鐵》的內容做的分析模擬,從生物的角度來看國家的興衰。白人國家給予許多人文底蘊、獨立思想和科技便利,享受許多時代福利,相對自由。瞭解整個世界發展和該國的關係可以讓你在之後的選擇中有更多想法來做篩選。
這篇文章探討了對死亡與存在的思考,從宇宙與人類的起源開始,到轉化與觀點的改變,表達了對生死與轉世的理解。
Thumbnail
現代社會跟以前不同了,人人都有一支手機,只要打開就可以獲得各種資訊。過去想要辦卡或是開戶就要跑一趟銀行,然而如今科技快速發展之下,金融App無聲無息地進到你生活中。但同樣的,每一家銀行都有自己的App時,我們又該如何選擇呢?(本文係由國泰世華銀行邀約) 今天我會用不同角度帶大家看這款國泰世華CUB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本書作者是歷史學家哈拉瑞,著有《人類大歷史》、《人類大命運》、《21世紀的21堂課》等書,以下整理書中第一章部分內容,並寫出我的心得 ⬛書籍內容 大約距今七萬年到三萬年前,智人出現了新的思維和溝通方式,稱為認知革命 智人的語言,不是世界上最早的溝通系統,每種動物都知道要如何溝通,智人的溝通
Thumbnail
從《從叢林到文明,人類身體的演化和疾病的產生》這個書名就能看出這是本主題宏大的書(笑)。作者丹尼爾.李伯曼是哈佛演化生物學教授。書中,他從演化的角度出發,結合基因與文化,探討人類如何「變」成現在這模樣。接著,再進一步細談這些演化如何讓導致許多現代生活中惱人的健康問題。是本精彩絕倫的優質科普。
Thumbnail
歷史是記錄時間的學問,地理決定了世界的文化與歷史。本文探討了地理如何形塑了不同地區的歷史和文化,以及地理因素對於人類生活、貿易、宗教和藝術的影響。
Thumbnail
人類文明的演進與軌跡 在人類文明的發展過程中,最初是由打獵和採集開始。隨著人群的聚集,人們逐漸開始「定居」,建立部落。社會學在日本稱為「群學」。人類文化的傳承主要來自於文字的發明和書寫的開始。在歐洲,城邦逐漸興起。隨後,隨著人類資源的有限性,大航海時代開啟了第二次文明的高峰期。這主要歸因於國際貿易
本書內容是在說智人在許多人種當中如何脫穎而出,也說到認知革命、農業革命、工業革命以及想像力讓人類生活方式大幅改變,而且妙的是就算我們的生活水準已經與以前大不相同了,但本能上我們跟七萬年前的智人其實差不了多少,在基因上可以說是毫無變化,但人類還是創造了許多新事物讓生活與以前大不相同。
Thumbnail
本文探討關於人類歷史和文明的躍進發展,包含人類的發展速度、社會體制、政治力量、資本和宗教體系等方面對人類生活的影響,同時闡述了人類面臨的挑戰和變遷。
Thumbnail
什麼是人類學?為何需要人類學?人類學如何實踐?古典人類學研究一直想用過去來解釋現在,其預設了有一整體的結構(文化),使其能夠在不同的世紀、相隔遙遠的地方,以同一種聲音呼應對話。而人類學家能夠藉由研究人類的文化,找到與自己特殊思考方式之間的一種結構上的共通之處。 「人類學研究的是不同人群
Thumbnail
曾經,在這個水藍色的星球上,人類有許多同屬(人屬)的物種,例如:20至3萬年前生活在中非與歐洲的尼安德塔人、170萬年至30萬年前生活在中國的直立人等。如今,人類只剩下唯一的人屬,就是身為你我的「智人」。是什麼,讓智人在短時間成為世界的霸主?然而由快速的從採集社會、農業社會、到工業社會,人類
Thumbnail
地理位置、食物和思想發展對國家的興衰,本文根據《槍砲、病菌與鋼鐵》的內容做的分析模擬,從生物的角度來看國家的興衰。白人國家給予許多人文底蘊、獨立思想和科技便利,享受許多時代福利,相對自由。瞭解整個世界發展和該國的關係可以讓你在之後的選擇中有更多想法來做篩選。
這篇文章探討了對死亡與存在的思考,從宇宙與人類的起源開始,到轉化與觀點的改變,表達了對生死與轉世的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