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拐點”到“萌萌噠” 語彙自然交流還是強勢滲透

閱讀時間約 6 分鐘
撰寫:蔡苡柔
2014年擅長網絡大數據分析DailyView網絡溫度計統計10大中國大陸網絡流行用語,包括“樓主”、“牛逼”、“給力”這些在台灣社會和網絡都能看到的字詞居然都是源自中國大陸,有些字詞原本在台灣就有意義相近的語彙,引發許多討論。不過,當時對於這種流行語來台灣的情況討論多是驚奇或是有趣,對待詞語入台的現象就像《后宮甄嬛傳》風靡全台,使“ 賤人就是矯情”成為流行語一樣,關於入侵、滲透的討論較少。
但在近五年隨著兩岸關係的緊張、中國大陸在文化、娛樂實力的增長更加快語彙入台的速度及對信息戰的恐懼。對於這種語彙入台的現像開始有更多的警惕討論,懷疑是一種溫水煮青蛙的滲透。2017年DailyView網絡溫度計再度有一篇文章探討中國大陸傳來台灣的流行語,也在開頭提醒“勿戰兩岸”。
這樣的文化交流,許多人認為是隨著中國大陸影視娛樂、經濟實力崛起而自然不過的現象;對此師大英語系教授黃涵榆有不同的看法。
“這並非是“ 完全自然”的文化交流”黃涵榆認為,很多人會覺得文化這種東西就是自然而然的,我們應該平常心看待。他認為這種說法通常會提到兩點,第一是主張全球化這種時代下強調流動的概念,第二是會特別去強調台灣跟中國大陸之間有真的是剪不斷理還亂的那種複雜的關係。
對於第一個主張,黃涵榆認為,在全球化的脈絡下的文化交流不論是台灣跟中國大陸這種特殊關係,或是兩種不同的文化、兩個國家,他的本質都是混雜的,背後揉合了經濟、政治、族群的問題,要探討混雜背後的結構,而不該單純把它只為一種“自然“的現象。這背後牽扯到的是意識到一個強勢文化進來一地,可能會扼殺掉一些屬於在地的東西。
黃涵榆提到,全球化出來後對於全球跟本土存在很多討論。後來創作出全球在地化(glocalization),但是Global仍然是一個強勢的狀態。黃涵榆舉例,就像是星巴克(Starbucks)永遠都會是一個最強勢的全球化,但一樣會在地化在台灣推出仙草、花生粉口味的飲品,一樣是一個強勢的霸權機制貫穿在地。
黃涵榆認為,在這一點上的討論,其實不單只是牽涉到台灣在面對中國大陸,而是面對各種強勢的霸權機製或文化的,例如美國文化、例如資本主義的入侵該採取的態度。他表示“這是要探討屬於一群人他們所謂的文化,一方面想要維持某些自主性、一方面又必須要面對這是一個自然地開放地流動地一個過程,它們該如何取捨,從中去找尋什麼樣的價值觀”,而這不只是台灣會遇到的問題。
但是由於台灣與中國大陸的確存在關係的特殊性,使得“中國語彙入侵”比起強勢文化的入侵更多了政治層面的討論。黃涵榆認為,不能否認中國大陸在與台灣之間的文化交流,一直有所謂的“特殊的意圖”,即併吞的野心。他認為這是從經濟、政治、外交各層面上都可以看到,在教育跟文化方面也沒有例外,甚至最顯而易見的就是宗教方面的交流,使交流不再單純。
“回到日常生活的詞彙來講,常常在學校聽到考研、簽博,這種日常語彙的滲透和一些電視劇用語透過電視、社交網絡平台各種管道進入台灣社會,就是一個值得嚴肅看待的現象。”黃涵榆認為,當然也是有自然的文化交流,但是也有涉台機構的“有意為之”,這種透過文化的強勢進入日常生活,說它完全沒有政治是不精準的。
“我們必須深刻地去了解說,我們在使用語言意謂著是什麼東西以及他背後的結構是什麼? 你會發現這背後常常是代表一個群體的一些生活方式和價值觀。但是我們認為很自然是因為已經被耳濡目染了,久而久之就變成所謂的潛意識的運作跟機制。” 黃涵榆認為,從台灣文化相對於中國大陸基本上是比較弱勢的以及中國大陸對台灣在政治上各方面的意圖,這兩點來看,中國語彙入侵就不可以單純的視為自然而然的文化交流現象,台灣更需要自覺地在文化和語言上強調自主性跟特殊性。
文化交流與統戰
即使不該被視為是“自然”的文化交流,那該被視為是一種統戰嗎? 日前台灣立委范雲在立法院總質詢上提到愛奇藝在台灣無法可管,擔憂成為一種“文化滲透”,對此台灣行政院長蘇貞昌則以“中國對台政策“入島、入戶、入腦”來回應,認為這是中國大陸併吞台灣的方法之一。對於中國大陸文化娛樂、影音平台、社群網站大舉入台,進而帶來大量的用詞的情況,究竟該不該管,如何管? 在台灣社會仍舊未有共識和定論。
黃涵榆認為,政府在這之中要扮演怎麼樣的角色真的很困難。“你很難說有一個明確的一個政治的方式去規範他,你走那麼極端是不是會變成像文化大革命在做的事情,你很直接強迫介入不准說這個、不准想這個。但台灣是絕對不可能往這個方向操作。“他提到,台灣之前也走過戒嚴時期禁止方言的階段,不希望透過這種強制決定人們的行為。
黃涵榆提到,不論是唐鳳發明監控軟件或是將境外社群媒體擋掉,這樣強勢的作法在台灣社會不會有人讚同跟認同的。“最好的方式還是由下而上的,仰賴台灣人的文化自覺。要思考是在這樣自然而然去我們會失去什麼? 我們該做什麼調整,民主社會就是不能夠太強烈的由上而下的介入,只能夠比較從文化的角度去有自覺的意識。“黃涵榆提到,目前政府能做的更多可能像是透過資金去鼓勵台灣本土的內容生產者,增加台灣文化內容的比例。
回到建立台灣文化的主體性,台灣的文化面對的強勢文化不只有中國大陸,對於在台灣的Netflix前十名榜單上大量的韓劇、美國好萊塢電影在台灣電影票房的佔比也是台灣在文化自覺意識中該警惕的,是台灣文化自覺同樣重要的部分。
黃涵榆提到,在新自由主義的的過程中,有這樣的一個意識形態是把市場看成是某種自然,也因此許多人在談論文化時也都以市場的角度出發。但黃涵榆認為,市場本身從來就不是自然的。“不自然的原因其實我們可以舉太多例子。今天講文化市場絕對不只是抽象的概念,而是從實際的技術跟物質的層次去理解,比如背後的資金來源、技術基礎,以及收益來源等等,你從這個面向去理解,就會發現它其實還是一個人造物。任何訴諸讓文化透過自然淘汰,市場機制來決定,這種說法才是最不自然的,是需要反省和檢討的。”
台灣因其地理位置受到幾百年來因而受到許多文化的刺激,黃涵榆認為,不論這是歷史真實的經驗一部分或是某一種宿命,他認為台灣直到現在還沒有完完全全建立起來的橫跨自主性、自信心,這其實是非常可惜的。在建立台灣文化主體性時,意識到市場和交流並非自然而然,從而決定面對市場的態度和提昇文化自覺是重要的,這不只是看待中國大陸語彙入台現象重要視角,也是面對其它強勢文化入台時需要警惕的。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5會員
189內容數
《多維TW》月刊是一本深度分析政經評論雜誌 以時政評論、國際新聞資訊搭建溝通橋樑 突破地域主張以『多維觀點』提供『寰球視野』 全方位解讀和剖析中國政治、兩岸關係、以及國際現勢牽動下的全球局勢發展與影響。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你可能也想看
這對話有點萌這是我為了參加中秋連載趣、七天日更鐵人活動而寫的日常小事紀錄。
avatar
漉蔍漉漉蔍/漉的各路糾結
2021-09-18
[新北旅遊]新北市淡水區市定古蹟淡水禮拜堂,不只是淡水區觀光點,更是馬偕與台灣基督長老教會的台灣史萌芽地點​ 淡水禮拜堂有著仿哥德式的尖塔,採用扶壁,柱頭以小帽尖裝飾,外牆以清水磚砌造,內部採用有鋼筋的 RC 柱及樓板,屋頂大跨距的鐵骨承拖住,再以木板作天花板,左邊是高聳的鐘塔。而該禮拜堂已配合淡水風光,成為有名的觀光景點。淡水區為北台灣基督長老教會發展的根據地,而功勞最大者首當加拿大長老教會馬偕牧師。
Thumbnail
avatar
bravejim
2020-10-06
16歲到美國時一點英語都不會,做過清潔工、洗衣工幫補家用,33歲成為全球最頂尖做為全球十大頂級科學家之一,李飛飛是人工智能界無人不知的名字。 年僅 33 歲,她便成為了史丹佛大學的終身教授,不僅是史丹佛 AI 實驗室唯一的女性,也是電腦科學系最年輕的教授。 在一流期刊上發表合計超過 100 篇學術論文。
Thumbnail
avatar
Fortune Insight
2018-08-30
《摯友‧維尼》Christopher Robin - 萌到讓人暖心迪士尼真人化的魅力還能持續多久?我不知道。但我想不論是哪部真人化電影,迪士尼總是能將這些故事IP重新編劇,重新炒出新的菜,有不一樣的面貌呈現於世人面前,我想一直都是這些作品的魅力所在。
Thumbnail
avatar
XXY
2018-08-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