職場洞察:新創圈看見的改變_科技從硬體走向軟體服務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我在新創圈裡看見什麼改變?會帶來什麼變革呢?
有三個題目分別是
  • <開始遠端工作的生態>
  • <人才在哪裡>
  • <科技從硬體走向軟體服務>
和大家分享第三個
<科技從硬體走向軟體服務>
早年科技公司與工廠成立,後來台灣被俗稱「科技島」。不論企業組織亦或工廠皆需要管理人才,這點不難從大專院校觀察到,90%以上的管理學院及工學院密集度。
後來,有了生產製造力,隨著技術與科技演進,轉而強調美感,所以設計相關產業興起,所以設計相關系所逐漸成長。

工業產品發展極端之時

現在,每個人身上一定有科技產品 (謝謝APPLE公司誕生)

硬體設備普及提升生活品質、工作效率

我認為在未來十年會不會出現第二個賈伯斯,可能性極低。
目前硬體發展到極致,接著會發展新創與軟體服務,科技趨勢必定往這裡發展,因為現有的產品更強大有效率的運算能力,產品走向垂手可得的載體,普及化、價格低廉,就剩軟體優化將發揮硬體極致,更輕盈的軟體,更模組化的控制硬體程式碼,更容易執行過去對硬體而言10倍負重的運算工作。

軟體服務的建置

更快的5G服務與物聯網是進行中議題,疫情確實影響全球供應鏈與經濟秩序,但這是已知事實,或許建設可能延後並不會因此取消。
像OFFICE365和ADOBE CC訂閱制度,是產品轉型服務非常成功的案例,過去我們購買軟體會得到一個盒子、安裝光碟、使用說明書、金鑰。
現在則是透過軟體帳號,由信用卡或第三方金流支付,成為可計算終身價值的用戶,新創或軟體服務端也能透過使用者數據,像在主題<開始遠端工作的生態> 提到產生新需求、滿足需求概念,進行精確服務優化,創造更多豐盛。
關於第三方金流支付,跟數位銀行有極大關聯,這個議題再找時間討論:)

比起賣產品更要讓客戶達成目的

買下一台昂貴冷氣機,真的只需要吹冷氣嗎?
有雲端功能、利用APP排程,還內建偵測PM2.5燈號,假設這些通通普及化,那冷氣壞掉該怎麼跟工程師溝通,能不能顯示錯誤碼直接回傳給冷氣工程師?發現每次在電話中形容冷氣如何故障,總令人尷尬,尤其是冷氣機發出不明聲響之時...
只要找出一項需求,哪怕是冷氣故障不知如何形容的尷尬,都能在眾多產品中脫穎而出,一切都將不一樣,工業革命以來的關鍵轉折點悄悄開始,也就是產品導向轉化為軟體與服務導向,在未來會有更多軟體/服務的人才需求產生。
隨著這些轉變產生新商機,甚至會讓某一些只提供「產品」的業者最後只能用爭取光,沒辦法提供更多數位服務的業者則被淘汰。提供價值,將是未來企業的競爭力,迪士尼企業一直以來在做的事情也是如此。

最後,謝謝你讀這篇文章。
覺得這篇文章寫得不錯、有幫助到你,甚至給你了一些新想法
希望能給我「拍拍手鼓勵」讓我知道,或是留言讓我知道一起成長交流。
歡迎追蹤我,在這裡我會分享生活、社會、職場、科技、新創趨勢,釐清盲點,把問題直搗核心,只說人話讓大家聽得懂。
說_時事,還有一點創業事。 — 我是細節控Jessee!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產業在哪裡? 那人才又在哪裡? 絕不在104、518上面,新創產業與服務,當然有更厲害的平台,比如說 linkedin、 CakeResume、 Yourator等…
有幾個趨勢洞察觀點想和大家分享,主要是疫情給人們帶來的影響,而我在新創圈裡看見什麼改變?會帶來什麼變革呢?    有三個題目分別是 ..
這幾天看到新聞媒體斗大標題寫著:「2020年03月車市正成長」,還有另則標題是「特斯拉汽車掛牌量創新高」。 數據來自監理站不會錯,每個月監理站數據是以新車掛牌為統計樣本,包括租賃公司、公司長短期租購皆算在內......
產業在哪裡? 那人才又在哪裡? 絕不在104、518上面,新創產業與服務,當然有更厲害的平台,比如說 linkedin、 CakeResume、 Yourator等…
有幾個趨勢洞察觀點想和大家分享,主要是疫情給人們帶來的影響,而我在新創圈裡看見什麼改變?會帶來什麼變革呢?    有三個題目分別是 ..
這幾天看到新聞媒體斗大標題寫著:「2020年03月車市正成長」,還有另則標題是「特斯拉汽車掛牌量創新高」。 數據來自監理站不會錯,每個月監理站數據是以新車掛牌為統計樣本,包括租賃公司、公司長短期租購皆算在內......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這篇文章探討了臺灣在人工智慧伺服器生產上的技術優勢以及過去半個世紀科技產業的發展。摩爾定律、吉爾德定律和梅特卡夫定律都對科技產業產生了深遠的影響,其中摩爾定律促成了電腦和電子產品的逐漸普及。此外,文章還探討了蘋果、微軟和英特爾在科技領域的崛起,以及智慧手機和ARM架構對微軟和英特爾的挑戰。
Thumbnail
未來沒有穩定的工作,只有穩定的人。沒有人能準確預測未來哪些工作會消失、被AI取代。過去十年來最熱門的職業當數「軟體工程師」了,人人都嚮往去到矽谷科技公司,所以過去一年多來矽谷裁員潮令人不勝唏噓。 我可以預見的是,未來潮流會更迭的更頻繁、快速,與其追隨潮流,再被新的潮流淹沒,不如培養創業家精神。
Thumbnail
這禮拜一時間好像沒想到甚麼主題,倒是在日常工作以及協助履歷健診的過程之中,不難發現有一種模糊的產業困境,簡單來說目前的科技半導體的發展非常蓬勃,也確實走在很領先的階段,這類產業工作勢必就能夠支撐比較好的薪酬,不過前提也是這些產業自身的毛利率相當具競爭力。 同樣的,這種產業的人力需求也確實會
Thumbnail
AI伺服器成長預期2028年的數學也已經逐漸都有人算出來了 這就是正常的未來產業週期,無可避免也是歷史慣性 過去的智慧型手機跟電動車都表演過了 硬體先領先市場市佔率想像力之後才是軟體的週期還有電子零組件的價值提升想像 就像近期很多人討論巴菲特賣蘋果的操作 巴菲特買蘋果是在2016年跟現
Thumbnail
去年也說明過了,就是機器人的產業崛起想像 我們目前頂多習慣LEVEL 2~3 而下一個等級是系統全自動,這需要更多的法規還有硬體+軟體進步 我還是跟2020年看法一樣.電動車2025年群雄割據結束後,就會邁入下一個階段 之後就是軟體也會開始有成長期空間 2020年說要先硬體普及後才能開
少子化加上台積電及新興產業人才磁吸效應, 讓職場環境跟著出現變化, 過去一年,安靜離職、大離職潮、快速離職, 這些流行語襲捲全球,人們逐漸意識到, 在工作與生活中取得平衡的重要性, 這些現象,在未來只會越來越頻繁。   至於如何在工作與生活中取得平衡? 我重複問了OpenAI #Ch
Thumbnail
2020年代AI產業迅速發展,與設計相關的領域可大規模節省人力,但也存在產業泡沫。技術進步可能影響白領工作。AI來源於全球網路積累的數據庫,因此創意可能缺乏獨創性。大公司利用AI降低人事成本,可能對大成本創作體系造成傷害。新的體系將影響未來至少二十至半個世紀的時間。
Thumbnail
本文章介紹了臺灣電池產業上市櫃公司以及電池產業的發展趨勢,涵蓋了電池產業的發展歷程、技術創新與未來趨勢,以及電池模組相關公司的簡介和各自的產品比重。
Thumbnail
科技巨頭解碼,是一個討論科技產業趨勢與解析科技巨頭動向的付費電子報。我們將以專業的角度,來讓讀者理解,科技與商業的力量將如何改變我們所生活的世界,我們又該做些什麼,來跟上這個快速變遷的時代。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這篇文章探討了臺灣在人工智慧伺服器生產上的技術優勢以及過去半個世紀科技產業的發展。摩爾定律、吉爾德定律和梅特卡夫定律都對科技產業產生了深遠的影響,其中摩爾定律促成了電腦和電子產品的逐漸普及。此外,文章還探討了蘋果、微軟和英特爾在科技領域的崛起,以及智慧手機和ARM架構對微軟和英特爾的挑戰。
Thumbnail
未來沒有穩定的工作,只有穩定的人。沒有人能準確預測未來哪些工作會消失、被AI取代。過去十年來最熱門的職業當數「軟體工程師」了,人人都嚮往去到矽谷科技公司,所以過去一年多來矽谷裁員潮令人不勝唏噓。 我可以預見的是,未來潮流會更迭的更頻繁、快速,與其追隨潮流,再被新的潮流淹沒,不如培養創業家精神。
Thumbnail
這禮拜一時間好像沒想到甚麼主題,倒是在日常工作以及協助履歷健診的過程之中,不難發現有一種模糊的產業困境,簡單來說目前的科技半導體的發展非常蓬勃,也確實走在很領先的階段,這類產業工作勢必就能夠支撐比較好的薪酬,不過前提也是這些產業自身的毛利率相當具競爭力。 同樣的,這種產業的人力需求也確實會
Thumbnail
AI伺服器成長預期2028年的數學也已經逐漸都有人算出來了 這就是正常的未來產業週期,無可避免也是歷史慣性 過去的智慧型手機跟電動車都表演過了 硬體先領先市場市佔率想像力之後才是軟體的週期還有電子零組件的價值提升想像 就像近期很多人討論巴菲特賣蘋果的操作 巴菲特買蘋果是在2016年跟現
Thumbnail
去年也說明過了,就是機器人的產業崛起想像 我們目前頂多習慣LEVEL 2~3 而下一個等級是系統全自動,這需要更多的法規還有硬體+軟體進步 我還是跟2020年看法一樣.電動車2025年群雄割據結束後,就會邁入下一個階段 之後就是軟體也會開始有成長期空間 2020年說要先硬體普及後才能開
少子化加上台積電及新興產業人才磁吸效應, 讓職場環境跟著出現變化, 過去一年,安靜離職、大離職潮、快速離職, 這些流行語襲捲全球,人們逐漸意識到, 在工作與生活中取得平衡的重要性, 這些現象,在未來只會越來越頻繁。   至於如何在工作與生活中取得平衡? 我重複問了OpenAI #Ch
Thumbnail
2020年代AI產業迅速發展,與設計相關的領域可大規模節省人力,但也存在產業泡沫。技術進步可能影響白領工作。AI來源於全球網路積累的數據庫,因此創意可能缺乏獨創性。大公司利用AI降低人事成本,可能對大成本創作體系造成傷害。新的體系將影響未來至少二十至半個世紀的時間。
Thumbnail
本文章介紹了臺灣電池產業上市櫃公司以及電池產業的發展趨勢,涵蓋了電池產業的發展歷程、技術創新與未來趨勢,以及電池模組相關公司的簡介和各自的產品比重。
Thumbnail
科技巨頭解碼,是一個討論科技產業趨勢與解析科技巨頭動向的付費電子報。我們將以專業的角度,來讓讀者理解,科技與商業的力量將如何改變我們所生活的世界,我們又該做些什麼,來跟上這個快速變遷的時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