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動畫電影市場快速崛起,舉凡《冰雪奇緣》、《馴龍高手》、《動物方城市》等作品都叫好叫座,讓我進電影院觀賞動畫電影的比例逐漸升高,而今天要聊的《可可夜總會》當然也不例外。
比起大製作大效果的真人電影,動畫電影雖然以孩子氣的故事作為包裝,但精緻的美術風格、超越想像力的劇本與深刻的寓意成為作品的武器,在短短的幾十分鐘內給予觀眾最大限度的幻想和感動,更突破視聽者年齡的限制,成了闔家觀賞的優質作品。
直到現在,我都還記得當初看到預告時的感動,雖然不熟悉墨西哥文化,但短短兩分鐘內,預告中金色斑斕的花路,還有色彩繽紛與極具喜感的骷髏頭吸引了許多人的目光,平常避於碰觸的生死議題也變得輕鬆許多。
當然,本片最為人津津樂道的肯定是主題與背景的選用,不僅選擇墨西哥做為主角的出身地,更以傳統文化的亡靈節當作世界觀背景,在整個故事中詳細解釋了墨西哥人虔誠而溫馨的死亡觀念,讓各個年齡層與文化圈的人們都能愉快地觀賞。
而為了提高電影完整度,皮克斯在電影的視覺和聽覺也下了許多功夫:無論是在電影開頭展現墨西哥精緻的紙雕藝術也好,或是台詞中大量的西文與英文夾雜,當然還有無處不見的墨西哥音樂和大膽鮮明的用色,都帶著觀眾跟著米高一起踏上那道絢爛的Marigold Bridge。
Land of Death
說到《可可夜總會》,最先要提的一定是那座亡靈們居住的Land of Death,以及由萬壽菊鋪設而成的絢麗花橋。皮克斯巧妙地保留了萬壽菊的顏色與形象,在動畫世界中重現現實的亡靈節畫面,甚至將這美麗的橙色化用至幻想的亡靈城中,成為整部電影的基本色調。
萬壽菊對台灣人可能陌生,但對擁有亡靈節的墨西哥、南美洲國家來說,這是屬於亡靈的金橙色花朵,能引領靈魂前往死後世界,更能在亡靈節時,帶著亡回到親友。的身邊。電影就這樣以南美洲的生命觀念為基底,一步步帶著觀眾去理解,死亡與離去,或許並非是一件悲傷的事情。
同樣有著祭祀文化的台灣乃至華人民族,有鬼城(酆都、陰間,甚至是西方極樂世界等傳說之地)、鬼月與家族祭祀的概念,甚至也有以菊花來代表哀悼之意的傳統,但雙方對死亡、鬼魂的觀念卻大不相同,十分令人玩味。
死亡和鬼魂一直是人類哲學中敏感又歷久不衰的命題,在一些較為保守的國家文化中,會因為觸霉頭、被視為不祥而不容易被談論,但在本片中我們能發現,對墨西哥人來說,死亡和離別並不是禁忌的話語,而是生命必經的一種過程,無須感到悲傷與哀慟,對他們來說,活人們歡快的思念和緬懷,更是亡靈們能繼續在美好樂園生活的理由。
也因此,我特別喜歡台灣的翻譯——「可可夜總會」,儘管「夜總會」這三個字接在太婆名字後面有點奇怪,但是這個詞實在翻得太道地,不僅善用臺灣人的慣用語,也精準地形容出亡靈城的絢爛與熱鬧,就更不用說「夜總會」在臺灣所延伸出的「墓地」之意,實在令人佩服翻譯的巧思。
你仍活在我心中
墨西哥風格的靈壇,找資料的時候本來以為會很害怕,但每張桌子都黃澄澄一片,看久了反而覺得很可愛,我想這正是亡靈節與一般文化中對「死亡」的看法不同之處吧
《可可夜總會》極具巧思的故事背景中,還有一點值得討論,那就是亡靈們是以「活人們的思念」作為存在的依據。故事中最明顯的描述就是,海特因無人祭祀而被判定無人思念,不得離開亡靈城,還必須面臨女兒因即將遺忘自己而得消失的痛苦。
活著的人死後會前往亡靈所在的世界,但身為亡靈,若你的故事不再被活著的人們流傳,那麼你便會消失於亡靈城內,但這次的離開會去哪裡,卻再也沒有人知曉。儘管令人難過,但這樣的循環似乎正呼應了那句亙古流傳的那句老話:
我一直認為,這個故事最溫暖的地方,就是給予了觀眾一個想像:一個燦爛而熱鬧的世界,沒有痛苦與悲傷,靠著人們的思念運行,即使你失去了肉體、停止了呼吸,只要你的故事和存在被記住,你就能在那個美好的世界繼續生活。
以前我總覺得「他會活在我心中」這句話根本沒有意義,人死了就是死了,看不到摸不著也聽不見,怎麼算活著?
前陣子因為親人逝去,我有幸參與告別式全程,在那些想念與釋放悲傷的日子裡,我慢慢理解,死亡雖然會讓一個人的時間停止,但思念卻能不停回放那些他曾存在過的瞬間,雖然回憶的沙粒被沖進了時間洪流中,但沙粒是確實存在的,因為那些記憶都被我們牢牢地記住。
所以我相信,真的有這麼一個世界,真的有這麼一個地方,只要你惦記著、緬懷著,就能夠讓逝去的人們遠離痛苦與折磨,永遠快樂地笑著。
祝那些先行一步的人在那裡,一切都好。
VIDEO
Remember me Though I have to say goodbye Remember me Don't let it make you cry For even if I'm far away I hold you in my heart I sing a secret song to you each night we are apar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