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網路平台上的創作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我渴望作品被看見,但我更渴望保持創作的本質初衷。

獨特性在這個世代被不斷的放大。每個人都迫切的渴望被理解、被注目。孤獨的感覺就顯得更加強烈。

在講究獨特性;成為自己時,網路社交變成一種標籤,你所分享的貼文、發佈的文章就是一種社交,透過這些訊息找到你認同的人、認同你的人,成為你的同溫層。它們不斷的去形塑你,從媒體、有話語權人的眼中去認識、定義自己。

但,或許那根本不是你,只是因為在獨立個體的情況下每個人必須誠實的面對自己的孤獨,社群提供了一個快速塑造自己認識自己的捷徑,而它就像會上癮的藥,可以迅速的塑造一個社群團體,沖淡孤獨的無助。

孤獨是一輩子的事情,迷茫是一種常態。

當我們退出社群,赤裸的面對生活時:自己究竟是誰?該有什麼樣子?該如何自處。

那創作呢?在社交平台上的創作是一個人的創作,還是群體的創作?近日在網路平台寫文章的時候會不自覺地感到焦慮。因為我渴望我的作品被看見,同時又渴望能保有我創作得強度和初衷,而在網路平台上寫文章就好像一群觀眾圍觀著你,看著你一筆一畫的去描繪故事的走向,篇幅短小又急促。

網路社交在某種形式上改變了寫者和讀者的距離,創作是如此私密的事情,在某種程度上半強迫的公開了,混雜著社交,不再是隔著一本書或者一封信的距離,而是在頁面的文章底下即可留言,迅速地給出,迅速的回饋。

有時愛心會令人感到莫名的惱怒,因為你渴望的不是認同而是只是單純的發洩。你一點都不想去在乎別人如何看你,喜不喜歡你的作品,也不想聽他們的意見,你只想讓他們看見你的作品。

你必須有心理準備:你接受了他們的喝采(愛心)那同樣的就得接受他們的批評。因為每個人都有發表的權利。而社交強迫性的逼迫你去接受喝采。

創作的獨立性就極度容易被影響,這種焦慮當我在網路平台上創作的時極為明顯。

我還在不斷摸索嘗試,調整強度與距離。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傑克啊傑克的沙龍
45會員
48內容數
我相信每個人都是一種顏色,有時候會隨這環境、時間或者事件等有所變化,而我負責記錄當下的顏色;喜愛的、厭惡的、令人深刻的。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常常被朋友問「哪裡買的?」嗎?透過蝦皮分潤計畫,把日常購物的分享多加一個步驟,就能轉換成現金回饋。門檻低、申請簡單,特別適合學生與上班族,讓零碎時間也能創造小確幸。
Thumbnail
常常被朋友問「哪裡買的?」嗎?透過蝦皮分潤計畫,把日常購物的分享多加一個步驟,就能轉換成現金回饋。門檻低、申請簡單,特別適合學生與上班族,讓零碎時間也能創造小確幸。
Thumbnail
我想,每一個詩人都是孤獨的,畢生都在尋找一個能契合自己的靈魂。 作為一個讀詩的人,我很清楚那種,藉由詩這種載體,兩個無法在現實生活中碰面的人,此時的心卻是如此靠近。 作為寫詩的人,我想道理也是一樣的。 我們都在尋求那樣的體驗。 我們絕不能宣告說:「我們不需要被認可,我們只要做自己,為自己而寫就好
Thumbnail
我想,每一個詩人都是孤獨的,畢生都在尋找一個能契合自己的靈魂。 作為一個讀詩的人,我很清楚那種,藉由詩這種載體,兩個無法在現實生活中碰面的人,此時的心卻是如此靠近。 作為寫詩的人,我想道理也是一樣的。 我們都在尋求那樣的體驗。 我們絕不能宣告說:「我們不需要被認可,我們只要做自己,為自己而寫就好
Thumbnail
好像越來越多人會在現實生活裡感到孤獨。 ​疫情下的長期隔離也許是因素之一,但自從去年我開始使用社群後(以前都沒用FB,IG的邊緣人),我覺得個人社群媒體的興盛似乎也很有關係。 網路的去中心化架構鼓勵了「個人表達」,加上個人社群媒體的興盛,讓我們每個人都能把自己當成新的中心點,把我們的所思所想...
Thumbnail
好像越來越多人會在現實生活裡感到孤獨。 ​疫情下的長期隔離也許是因素之一,但自從去年我開始使用社群後(以前都沒用FB,IG的邊緣人),我覺得個人社群媒體的興盛似乎也很有關係。 網路的去中心化架構鼓勵了「個人表達」,加上個人社群媒體的興盛,讓我們每個人都能把自己當成新的中心點,把我們的所思所想...
Thumbnail
孤獨,就如同飲食一般,成為生活中情感的一種調味裝飾,如何與孤獨共處是人生中不可獲缺的課題。 本書分成了五大軸線,孤獨與孤立、家人、親蜜的人、職場以及如何與孤獨共處,這五大議題去做討論。 你曾感到孤獨過嗎?我想生而為人,孤獨都是我們曾經感受過的滋味。 孤獨與孤立,是如此相近又不同的感受。孤獨是物理性
Thumbnail
孤獨,就如同飲食一般,成為生活中情感的一種調味裝飾,如何與孤獨共處是人生中不可獲缺的課題。 本書分成了五大軸線,孤獨與孤立、家人、親蜜的人、職場以及如何與孤獨共處,這五大議題去做討論。 你曾感到孤獨過嗎?我想生而為人,孤獨都是我們曾經感受過的滋味。 孤獨與孤立,是如此相近又不同的感受。孤獨是物理性
Thumbnail
沒有人可以一直陪伴你,只有你自己。 大學時期都是團體生活,所以習慣做什麼身邊都有朋友一起,但大學畢業後,大家各自奔飛,各自開始找工作、面試、適應新環境、認識新同事…,這些過程都是一個人要去面對,亦或是假日想約朋友但因為彼此距離稍遠而無法常見面,突然開始意識到原來現在的我大多時間都是一個人。 一個人其
Thumbnail
沒有人可以一直陪伴你,只有你自己。 大學時期都是團體生活,所以習慣做什麼身邊都有朋友一起,但大學畢業後,大家各自奔飛,各自開始找工作、面試、適應新環境、認識新同事…,這些過程都是一個人要去面對,亦或是假日想約朋友但因為彼此距離稍遠而無法常見面,突然開始意識到原來現在的我大多時間都是一個人。 一個人其
Thumbnail
你是否在社群網站上看到大家開心熱鬧的影像,心裡會覺得嚮往,想要自己的生活也能過得豐富有趣,或是覺得自己孤身隻影,沒有很多人陪伴而感到寂寞?那些喜歡展現自己生活過得豐富熱鬧的人,其實是越容易感到孤獨並害怕孤獨的人。
Thumbnail
你是否在社群網站上看到大家開心熱鬧的影像,心裡會覺得嚮往,想要自己的生活也能過得豐富有趣,或是覺得自己孤身隻影,沒有很多人陪伴而感到寂寞?那些喜歡展現自己生活過得豐富熱鬧的人,其實是越容易感到孤獨並害怕孤獨的人。
Thumbnail
你感受到的孤獨,是生命給你獨一無二的禮物,也許你的故事,可以接住其他同感孤獨的個體。 匿名留下你的孤獨故事吧!
Thumbnail
你感受到的孤獨,是生命給你獨一無二的禮物,也許你的故事,可以接住其他同感孤獨的個體。 匿名留下你的孤獨故事吧!
Thumbnail
不論身在何處、身邊是否有人陪伴,那種孤獨感從來不會離我而去,就像是與生俱來的。無法理解的人,永遠只會覺得我這樣是生病了,我內心的煎熬以及我有多努力是你們看不到的。
Thumbnail
不論身在何處、身邊是否有人陪伴,那種孤獨感從來不會離我而去,就像是與生俱來的。無法理解的人,永遠只會覺得我這樣是生病了,我內心的煎熬以及我有多努力是你們看不到的。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