性別觀察 「反正她遲早會嫁出去」九歲表弟這樣跟我說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表弟和表妹是對龍鳳胎,雙雙來到這個世界上,彼此共享奶水、玩具、和珍貴的童年時光。因為與他們年紀差距大,所以對他們特別照顧。
過年時節返鄉團聚,晚上圍爐後,親戚們指派我出門買彩券,表弟也自告奮勇跟我一起。在路上,見他主動幫我提包包,我就說「哇!怎麼這麼暖」他以一副小大人的姿態回答「我是男生,幫女生拿重物,應該的」
「哦?那你跟你妹應該不常吵架吧?」
「還是會啦,但想一想,反正她遲早會嫁出去,我就忍住不跟她吵了。」
從九歲表弟的口中聽到這樣的回答,我一時愣住了。

生活中的性別刻板印象

男孩子應當強壯、理性、幫女孩子提重物;女孩子該脆弱、讓男孩子付出勞力⋯⋯諸如此類概括化的偏見形塑而成的性別刻板印象,深深植入你我的日常生活,有時藏在脫口而出的話語,不加留意便難以察覺。
從家庭層面來看,家長為兒童成長時期的首要學習對象,無論是與孩子面對面的交流,還是大人之間的一舉一動,性別社會化皆能經由有形或無形的方式傳遞。例如:媽媽總是勝任換尿布、泡奶粉一職、爸爸則事不關己躺在沙發上,翹著腳邊看電視球賽;在一隅玩娃娃的女兒被兒子弄哭了,家人則淡淡回應「男生就是調皮,別生氣」。
從學校層面來看,舉凡打掃時間的分工、班長的推派和教科書中傳達的角色訊息,默默形塑更深刻的性別刻板印象。而隨著網際網路的普及,資訊的過濾遠不及媒體的傳播速度,ptt鄉民論壇的「台女不意外」、「母豬教」等仇女言論更是加劇性別歧視現象,甚至人人都可能成為推波助瀾的異
2019年5月17日,《司法院釋字第七四八號解釋施行法》三讀通過,為台灣的性別平等畫下新頁。包裹在平等的外衣下,現實社會的性別歧視仍然存在:女性政治人物請產假遭指責「忙著結婚生子」、現任總統被批「沒生過小孩,不知家長擔憂下一代健康的心情」「衰尾查某」⋯⋯

性別平等 需要更多的「敏感」

常聽到有人拿「女權自助餐」來譴責在性別議題爭取平權的人們(對象不限女性),也有人認為平權不過是假議題,沒有必要小題大做,甚至在二十一世紀的現代,拿著父權教條鞭策試圖挑戰或破壞父權結構的行為。
對於性別議題,我們需要具備的是更多的「敏感」,培養性別敏銳度,去審視周遭不平等的現象,拆除故有的父權違建、性別二分以及性別霸權,建立一個多元友善的社會。
男生女生,不再是天秤的兩端,仇視及憎恨才是。性別平等不僅為女性帶來益處,另一方面,唯有摘下父權的有色眼鏡,男性才能卸下傳統觀念積習的重負、得到真正的自由。
我從表弟手中接過自己的包包,剩下的、等他長大再娓娓道來吧!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avatar-img
111會員
66內容數
各種關於我的日常雜記, 與七七四十九種生活的延伸聯想。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Venus Free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最近的新聞事件中除了肺炎,前幾天又殺出一則駭人聽聞的N號房事件,各大社群媒體掀起各種關於性別的論戰。同一則新聞可觀察出許多種類的人群: 第一種......
最近的新聞事件中除了肺炎,前幾天又殺出一則駭人聽聞的N號房事件,各大社群媒體掀起各種關於性別的論戰。同一則新聞可觀察出許多種類的人群: 第一種......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現代社會多主張性別平權、兩性對等,卻難以徹底擺脫父權主義根深蒂固的觀念。女性要不斷努力反叛傳統觀念,男性則需意識到自身的傳統思想與行為。本篇文章探討了由傳統家庭觀念至當代家庭處處可見的「父權主義」思考。
Thumbnail
隨著年歲增長,對於性別傳統思維,我的想法已經不再那樣單一、那樣絕對,不再遇到和自己思想有差異的人就有形無形的封鎖他。我不再認為結婚就是對女性的綑綁、生小孩就是女性生命的犧牲。現在的我覺得,有結婚很好、沒有結婚很好,有小孩很好、沒有小孩很好。
Thumbnail
透過一視同仁的政策,兄妹倆像是同儕一樣,不分大小,彼此理解、包容。 當妹妹不懂事時,哥哥展現出愛心與耐心,並用溫柔的方式引導妹妹了解自己的行為。兄妹之間的互動充滿了溫暖與手足之愛,展現家庭中真摯的情感連結。
二零一九,同婚公投那一年,阿爸在正式投票前知道了兩好三壞是什麼,他投了三好兩壞。我想和家人出櫃,是在我談了第二場與女孩子的戀愛之後,我這麼想,我想了千百種把這件事情說出來的方法,要當面講還是太困難了,三年後,我採取留一封信,接著,我離開家。  
Thumbnail
這篇文章描述了作者的成長經歷,從小時候對愛情和婚姻的抗拒,到出社會後遇到一位學妹的故事。作者透過與學妹的互動,改變了對感情和提供協助的觀點。
我出生的年代,社會上還有很深的一定要生個男孩的觀念。所以許多家庭都是很多姐姐直到有一個弟弟了,才停止生孩子的努力。 碰到這樣的男孩子,嫁不嫁呢?婚前可能覺得,這位男士好了解女性啊!但是沒有考慮到的是,初二妳要怎麼回娘家?公婆俱在,要不要幫忙?公婆雙亡,妳回娘家了,那些出嫁的姑姑們,是不是就沒娘家可
Thumbnail
我總想不清楚,養女孩跟養男孩究竟有什麼不同? 女兒總是說,「媽~我長大後,都要一直跟你住,才不要搬出去住。」 兒子總是說,「媽~我長大後,找到老婆結婚,就要搬出去住了。」
Thumbnail
可能包含敏感內容
「表哥...那你小時候有沒有喜歡過我?」我很焦急,表哥第一次和我說這麼多,他以前原來差點喜歡我? 還是表哥沒有這個意思?
Thumbnail
記得有一次接女兒放學過後到附近的公園玩耍,途中有一位女同學帶著一隻洋娃娃前來,沒多久被男同學接手把玩。此時,男同學的阿嬤焦急地大喊:「男生不要拿女生玩的娃娃啦!這樣不好看!」 我聽聞隨即告訴阿嬤:「其實娃娃不分男女都可以玩呀!就像是顏色本身也沒有性別之分⋯⋯。」我就這樣一路講到同婚的議題,
Thumbnail
從前封建父權時代男性要面對的挑戰與嘲笑幾乎都來自男性,現代女性話語權解放後譏笑男性的人成了雙倍,男人的心理壓力也成了雙倍。 男兒身的我雖備感壓力,但也不想倒回至父權時代,因為那確實有很多對女性的壓迫。 女權即便在較開發的國家裡都還有很多進步的空間,更別說在台灣這個只有30幾年的年輕民主政體,首要的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現代社會多主張性別平權、兩性對等,卻難以徹底擺脫父權主義根深蒂固的觀念。女性要不斷努力反叛傳統觀念,男性則需意識到自身的傳統思想與行為。本篇文章探討了由傳統家庭觀念至當代家庭處處可見的「父權主義」思考。
Thumbnail
隨著年歲增長,對於性別傳統思維,我的想法已經不再那樣單一、那樣絕對,不再遇到和自己思想有差異的人就有形無形的封鎖他。我不再認為結婚就是對女性的綑綁、生小孩就是女性生命的犧牲。現在的我覺得,有結婚很好、沒有結婚很好,有小孩很好、沒有小孩很好。
Thumbnail
透過一視同仁的政策,兄妹倆像是同儕一樣,不分大小,彼此理解、包容。 當妹妹不懂事時,哥哥展現出愛心與耐心,並用溫柔的方式引導妹妹了解自己的行為。兄妹之間的互動充滿了溫暖與手足之愛,展現家庭中真摯的情感連結。
二零一九,同婚公投那一年,阿爸在正式投票前知道了兩好三壞是什麼,他投了三好兩壞。我想和家人出櫃,是在我談了第二場與女孩子的戀愛之後,我這麼想,我想了千百種把這件事情說出來的方法,要當面講還是太困難了,三年後,我採取留一封信,接著,我離開家。  
Thumbnail
這篇文章描述了作者的成長經歷,從小時候對愛情和婚姻的抗拒,到出社會後遇到一位學妹的故事。作者透過與學妹的互動,改變了對感情和提供協助的觀點。
我出生的年代,社會上還有很深的一定要生個男孩的觀念。所以許多家庭都是很多姐姐直到有一個弟弟了,才停止生孩子的努力。 碰到這樣的男孩子,嫁不嫁呢?婚前可能覺得,這位男士好了解女性啊!但是沒有考慮到的是,初二妳要怎麼回娘家?公婆俱在,要不要幫忙?公婆雙亡,妳回娘家了,那些出嫁的姑姑們,是不是就沒娘家可
Thumbnail
我總想不清楚,養女孩跟養男孩究竟有什麼不同? 女兒總是說,「媽~我長大後,都要一直跟你住,才不要搬出去住。」 兒子總是說,「媽~我長大後,找到老婆結婚,就要搬出去住了。」
Thumbnail
可能包含敏感內容
「表哥...那你小時候有沒有喜歡過我?」我很焦急,表哥第一次和我說這麼多,他以前原來差點喜歡我? 還是表哥沒有這個意思?
Thumbnail
記得有一次接女兒放學過後到附近的公園玩耍,途中有一位女同學帶著一隻洋娃娃前來,沒多久被男同學接手把玩。此時,男同學的阿嬤焦急地大喊:「男生不要拿女生玩的娃娃啦!這樣不好看!」 我聽聞隨即告訴阿嬤:「其實娃娃不分男女都可以玩呀!就像是顏色本身也沒有性別之分⋯⋯。」我就這樣一路講到同婚的議題,
Thumbnail
從前封建父權時代男性要面對的挑戰與嘲笑幾乎都來自男性,現代女性話語權解放後譏笑男性的人成了雙倍,男人的心理壓力也成了雙倍。 男兒身的我雖備感壓力,但也不想倒回至父權時代,因為那確實有很多對女性的壓迫。 女權即便在較開發的國家裡都還有很多進步的空間,更別說在台灣這個只有30幾年的年輕民主政體,首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