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ilm | 關於拍攝底片之心態轉變(上)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其實手上已經寫了幾篇文章一直沒發表,這或許會是第一篇。


底片價格在去年(19)夏天左右開始迎來一波又一波的漲幅,當然在這之前底片時不時就會有些許調漲。認真說起來之前的漲價都只是「有感」漲價,就像台灣的地震一樣,平常時不時就震一下,其實就而久之小小的地震也會感覺不以為然,不過這一波漲幅卻是那種會讓人想破門而出逃命的地震,這才讓我開始思考拍攝底片的動機,並在此紀錄自己已底片作為媒介創作(自認為)的心路歷程。

raw-image

自己是從17年夏天開始拍底片的,一開始的我就和所有剛接觸底片攝影的夥伴一樣想知道怎麼樣的底片適合新手拍攝,當時(17年夏)網路上搜尋的結果不外乎就是富士的 X-tra 和 C200(我開始拍底片時 C200 已經取代了Superia 200)、Agfa 的Vista 系列以及柯達的 Colorplus 等「消費型」底片,甚至這些底片在當初因為低廉的價格而被冠上了「菜市場底片」的稱號。而時間序拉回今日(20年初)上述的這些底片也從我當初60、70塊錢的價格調漲到130以上。原因不外乎是富士陸續停產底片以及調漲價格,讓柯達獨大的情況下在去年年底宣布所有柯達底片產品皆會有「最高30%」的漲幅。在此我並沒有要評論這家企業的行為,畢竟我自己經濟學正在被當的邊緣,就不在這發表意見以誤導大家對這間底片老廠留下錯誤的印象,如果大家對相關報導有興趣可以自行去搜尋,只是這就是我今天會在這裡寫下這些的原因。


自己不認為底片漲價是什麼不可思議的事情,畢竟物價本身就會因為通膨而稍稍上漲、成本多少也會提高。自己雖然經濟學要被當了,但簡單的供需法則便能明白:底片廠產量下降,新進的玩家帶動的需求迫使價格上漲。合理,不過漲幅呢?柯達要漲、中盤商要抽成、店家要賺錢,一卷底片當然不會便宜到哪兒。前陣子和一位資深攝影大老聊了一些有關底片漲價的話題,他也不諱言台灣的底片價格有部分是中盤商加上去的。


不過我還是得說,台灣的底片真的已經是相對很便宜的(馬上澄清,以免被說是生在福中不知福、或是被說是一個只會躲在螢幕後面靠腰的鍵盤俠)。**會想要寫這片文章本來就只是想要釐清自己拍攝的動機跟想法,再者只是鋪成故事背景。

現在上了大學,開始打工,把大半的薪水(不誇張)都拿來買底片了。我不知道底片還能拍多久,這種感覺確實挺令人感到無力。面對自己習慣、喜歡的底片停產或是來到價格和成果對不上的時候,內心真的很掙扎是不是要停止拍底片。對於底片的價格來到自己有點吃力的地步了,所以對於自己為什麼還要繼續使用、還要寫這篇文章自己有很多想法,留到下一篇文章來說明。

另外補充一件趣事(?),其實自己第一次感受到底片漲價是國三那年。

raw-image


當初買了Polaroid 340 蛇腹機,是一台使用富士「撕拉片」的拍立得,也用了那台照片留下很多現在看到都還是會感受到當初的溫度以及感動的影像,多半是國中時期的事情,很多事情平時真的都不記得了,但看到照片後記憶嘩啦啦的都回來了。(嚴重離題)


raw-image

當初其實所剩唯一的撕拉片是FP-100C(其餘已經停產),結果入手短短不到兩年的時間FP-100C也宣布停產。一盒FP-100C可十張照片,當初價格大概落在400元上下(剛開始拍的時候約350左右),現在網上能看到的存貨都已過期,價格來到一千以上。所以這台相機從此就被晾在了書架上,這輩子應該都沒法再拿它來拍下國中那時感動的畫面了。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Noddy的沙龍
1會員
1內容數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孩子寫功課時瞇眼?小心近視!這款喜光全光譜TIONE⁺光健康智慧檯燈,獲眼科院長推薦,網路好評不斷!全光譜LED、180cm大照明範圍、5段亮度及色溫調整、350度萬向旋轉,讓孩子學習更舒適、保護眼睛!
Thumbnail
孩子寫功課時瞇眼?小心近視!這款喜光全光譜TIONE⁺光健康智慧檯燈,獲眼科院長推薦,網路好評不斷!全光譜LED、180cm大照明範圍、5段亮度及色溫調整、350度萬向旋轉,讓孩子學習更舒適、保護眼睛!
Thumbnail
創作者營運專員/經理(Operations Specialist/Manager)將負責對平台成長及收入至關重要的 Partnership 夥伴創作者開發及營運。你將發揮對知識與內容變現、影響力變現的精準判斷力,找到你心中的潛力新星或有聲量的中大型創作者加入 vocus。
Thumbnail
創作者營運專員/經理(Operations Specialist/Manager)將負責對平台成長及收入至關重要的 Partnership 夥伴創作者開發及營運。你將發揮對知識與內容變現、影響力變現的精準判斷力,找到你心中的潛力新星或有聲量的中大型創作者加入 vocus。
Thumbnail
「追求創新之前,如何衡量創新目標和幅度呢?」這是實務中每個開案者的靈魂拷問;衡量著「設計期待」與「口袋」,一方面希望創新能夠有所突破,卻又暗自擔憂創新轉換成本是否過大,組織承擔不起。
Thumbnail
「追求創新之前,如何衡量創新目標和幅度呢?」這是實務中每個開案者的靈魂拷問;衡量著「設計期待」與「口袋」,一方面希望創新能夠有所突破,卻又暗自擔憂創新轉換成本是否過大,組織承擔不起。
Thumbnail
富士軟片資訊股份有限公司(前身:富士全錄)。 我曾經看到一篇短文,內容寫的是Thomas Malnight 經訪問富士的員工:「能不能請問你,你們公司的競爭者是誰?」 富士軟片資訊員工:「我們的競爭者是Google,只不過Google是巨人,而我們現在還是幼稚園的學生。」 心態 眼光 延伸思考:
Thumbnail
富士軟片資訊股份有限公司(前身:富士全錄)。 我曾經看到一篇短文,內容寫的是Thomas Malnight 經訪問富士的員工:「能不能請問你,你們公司的競爭者是誰?」 富士軟片資訊員工:「我們的競爭者是Google,只不過Google是巨人,而我們現在還是幼稚園的學生。」 心態 眼光 延伸思考:
Thumbnail
二手貨的價格真的比新品貴嗎?那麼我買回家,使用了一段時間再賣出,是不是還能賺錢?二手貨憑什麼比新品賣的更貴?
Thumbnail
二手貨的價格真的比新品貴嗎?那麼我買回家,使用了一段時間再賣出,是不是還能賺錢?二手貨憑什麼比新品賣的更貴?
Thumbnail
喜歡攝影,是一個很有意義的愛好,記錄美景、記錄生活、記錄點滴、記錄年代。 如今,很多年輕人已經不知道拍照需要膠卷這一回事了。當年的美國柯達公司,響當當的世界排名前列公司,高峰時期全球員工達14.5萬,吸引全球的工程師、科學家、博士、專業人士為其工作,並引以為榮。
Thumbnail
喜歡攝影,是一個很有意義的愛好,記錄美景、記錄生活、記錄點滴、記錄年代。 如今,很多年輕人已經不知道拍照需要膠卷這一回事了。當年的美國柯達公司,響當當的世界排名前列公司,高峰時期全球員工達14.5萬,吸引全球的工程師、科學家、博士、專業人士為其工作,並引以為榮。
Thumbnail
話說大立光的股價剩下兩千,它是怎麼了?討論這件事情,我想也許從它的本業:《古典成像光學》可以看出一些端倪。 古典成像光學的供應商 所有的光學廠都是古典成像光學的供應商,偶爾有例外。 古典成像光學主要專注在製造可見光鏡頭,用來攝影、拍照給人看的那種光學系統;或者用行話的說法,古典成像光學是「以幾何光學
Thumbnail
話說大立光的股價剩下兩千,它是怎麼了?討論這件事情,我想也許從它的本業:《古典成像光學》可以看出一些端倪。 古典成像光學的供應商 所有的光學廠都是古典成像光學的供應商,偶爾有例外。 古典成像光學主要專注在製造可見光鏡頭,用來攝影、拍照給人看的那種光學系統;或者用行話的說法,古典成像光學是「以幾何光學
Thumbnail
Yashica electro 35 GSN是我人生擁有的第一台底片機, 老相機人口中的「窮人蔡司」。
Thumbnail
Yashica electro 35 GSN是我人生擁有的第一台底片機, 老相機人口中的「窮人蔡司」。
Thumbnail
當你的核心業務因數位科技顛覆了產業的遊戲規則,產生急劇的衰退時,該怎麼辦?這就是富士軟片遭遇數位時代來臨的挑戰。從富士數位轉型得到的啟發:1.謀定而後動的核心4問:真切反思自身的優勢、可運用的經營資源,結合對市場趨勢的洞察來規劃轉型藍圖;2. 探索未來成長第二曲線;3. 正視現實的勇氣與決斷
Thumbnail
當你的核心業務因數位科技顛覆了產業的遊戲規則,產生急劇的衰退時,該怎麼辦?這就是富士軟片遭遇數位時代來臨的挑戰。從富士數位轉型得到的啟發:1.謀定而後動的核心4問:真切反思自身的優勢、可運用的經營資源,結合對市場趨勢的洞察來規劃轉型藍圖;2. 探索未來成長第二曲線;3. 正視現實的勇氣與決斷
Thumbnail
今天焦點─Farewell,Kodak! 
Thumbnail
今天焦點─Farewell,Kodak! 
Thumbnail
底片價格在去年(19)夏天左右開始迎來一波又一波的漲幅,當然在這之前底片時不時就會有些許調漲。認真說起來之前的漲價都只是「有感」漲價,就像台灣的地震一樣,平常時不時就震一下,其實就而久之小小的地震也會感覺不以為然,不過這一波漲幅卻是那種會讓人想破門而出逃命的地震,這才讓我開始思考拍攝底片的動機。
Thumbnail
底片價格在去年(19)夏天左右開始迎來一波又一波的漲幅,當然在這之前底片時不時就會有些許調漲。認真說起來之前的漲價都只是「有感」漲價,就像台灣的地震一樣,平常時不時就震一下,其實就而久之小小的地震也會感覺不以為然,不過這一波漲幅卻是那種會讓人想破門而出逃命的地震,這才讓我開始思考拍攝底片的動機。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